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D-Zip转录因子在光信号转导、非生物胁迫、叶片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HB22转录因子是HD-ZipⅠ亚家族的成员之一。为研究PsnHB22基因的功能,从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cDNA中克隆PsnHB22基因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进行烟草(Nicotiana tabacum)的遗传转化,以获得该基因过量表达的转基因株系。对转基因株系进行PCR、qRT-PCR分子检测后观察表型,结果显示在营养生长时期,转基因烟草叶片窄小并且株高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测定转基因烟草及野生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发现转基因烟草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由此推测PsnHB22基因在植株高生长、光合作用及叶片的形态建成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来自加利福尼亚戴维斯分校的科学家已成功地在植物叶片而不是花中复苏了一个控制种子生成的基因,这项新的技艺可能导致粮食作物的生产发生有益的变革。生物学家们首先分离了一个据说对种子发育起关键作用的基因LEC1,随后又培育了能让此基因比通常在植物生长周期中提...  相似文献   

3.
PaGLK基因银中杨抑制表达株系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叶片呈现黄色(命名为金叶银中杨),以转PaGLK基因的银中杨为材料,测定其叶色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的时序变化规律、分析生长特性。结果显示,转PaGLK基因的银中杨使叶片颜色发生改变,抑制表达株系整个生长期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WT(P<0.05),叶色亮度显著高于WT(P<0.05),并且在生长发育期叶片一直呈现深黄绿色。抑制表达株系中的Y2速生期内苗高日生长量(GD)高于对照株系,苗期株高不受影响。而过表达转基因银中杨的当年高生长都显著低于对照株系 (P<0.05),其速生期内苗高日生长量均值(GD)也低于对照株系,其均值为对照株系的22.19%。PaGLK抑制表达株系在城市园林绿化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烟草植株覆盖白、红、黄、蓝、紫色滤膜获得不同光质,研究了烟草叶片在7~70d的生长发育期内,不同光质处理对烟叶组织结构特征、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羧化酶活性、Rubisco基因(rbc)表达及其活化酶(Rca)基因(rc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黄膜处理下生长的烟叶相比,红、蓝、紫膜处理下生长的烟叶有较高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细胞密度和较小的组织空隙率。此外,红、蓝、紫膜处理的叶片有较高的Rubis-co羧化酶活性和净光合速率及较强的rbc和rca基因表达。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对烟草叶片的组织结构特征有显著影响,光质可能通过影响Rubisco羧化酶活性进而影响叶片光合效率,而光质、叶片组织结构和光合效率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5.
以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花药培养植株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将胆碱氧化酶基因(codA)导入小黑杨中,共获得4株转化株系,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全部呈阳性,表明codA基因已整合到小黑杨花药培养植株基因组中。荧光定量RT-PCR检测证明,codA基因在小黑杨花药培养植株中获得表达。耐盐实验结果显示,各转基因株系在0.6%的NaCl浓度下能够生长,而非转基因对照小黑杨受盐害严重,说明codA基因的导入提高了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长素反应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长素反应因子(ARFs)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在生长素早期反应蛋白(Aux/IAAs)的参与下,通过和生长素反应基因启动子区AuxRE元件的JTGTCTC序列结合,共同调控这些基因的表达。近年来关于生长素反应因子的分子结构和ARF与Aux/IAA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作用的靶基因以及分子机制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菲  邹英宁  吴强盛 《菌物学报》2019,38(11):2043-2050
测定分析了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正常供水与干旱处理的盆栽枳Poncirus trifoliata实生苗生长、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周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根系菌根侵染率。接种摩西管柄囊霉显著促进了干旱处理的枳植株生长,增加了根系体积和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了叶片脯氨酸含量,同时也上调了干旱处理的枳叶片精氨酸脱羧酶基因(PtADC1PtADC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PtFe-SODPtMn-SOD)、过氧化物酶基因(PtPOD)和过氧化氢酶基因(PtCAT1)的表达,因而维持了一个相对更低的活性氧水平(如过氧化氢),有利于增强植株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有关非洲木薯花叶病毒(ACMV)、番茄金色花叶病毒(TGMV)的研究表明,双生病毒编码的反式作用因子AC2反式激活病毒链基因启动子的瞬时表达。以棉花曲叶病毒(CLCuV)侵染的烟草叶片组织总的DNA为模板,通过聚合酶反应扩增CLCuV的AC2基因片段并插入克隆载体。将AC2置于CaMV35S启动子下构建了瞬时表达载体。通过基因他法将质粒载体导入烟草(Nicotiana tabacumL.)和棉花(Gossypium hirstumL.)叶片细胞中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在反式作用因子AC2的激活下,病毒链基因启动子驱动的GUS活性明显增强,然而激活后的病毒链基因启动子的活性仍低于互补链基因方向启动子;其表达方式与互补链基因启动子相似,即在叶肉及叶脉维管组织均有较高的活性。还探讨了AC2在土壤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行为。  相似文献   

9.
用使质粒pKU3所携带的玉米Ac因子的5'末端和中间编码转座酶的基因片段分别发生缺失的方法构建成质粒pKU3(△B)和pKU3(△H)。质粒所携带缺失的Ac因子单独存在时都无自主转座能力,但当Ac(△H)和Ac(△B)共存于一个细胞时,由于Ac(△B)产生转座酶的互补作用促使Ac(△H)恢复转座能力,而当Ac(△B)和Ac(△H)因子被分离后即获得Ac(△H)因子的稳定插入突变株,它可克服因突变不稳定而给用转座因子标签法分离基因所造成的困难。将双因子系统导入烟草原生质体并获得再生植株,从而选得卡那霉素抗性植株,显示Ac(△H)因子已经从原质粒上的NPTⅡ前导顺序中切离。Sortharnblot和PCR分析表明:Ac(△H)和Ac(△B)因子已经整合在转化烟草的基因组并能遗传至F1和F2代植株中;有些植株后代中已检测不到Ac(△B)因子的存在,说明它们的Ac(△B)因子已与Ac(△H)因子相分离;各转化植株中Ac(△H)因子在基因组中的插入拷贝数从一个到几个不等;初步显示Ac(△H)因子多数插入或转座在基因组的结构基因中。  相似文献   

10.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是唯一能在沙漠里生长的高大乔木树种,建立其转基因体系可为胡杨抗逆分子机制与应用技术研究提供基本方法。通过研究农杆菌介导的胡杨转GUS基因的技术体系得出以下结论:(1)胡杨再生植株体系,叶片在附加1.0μmol·L^-1 6-BA和5.0μmol·L^-1NAA的1/2MS培养基上不定芽诱导率较高;(2)转基因体系,胡杨叶片在含100μmol·L^-1乙酰丁香酮的OD600值为0.4-0.6的根癌农杆菌菌液中浸染15分钟,共培养2天,GUS基因转化效率较高;(3)转基因植株抗生素筛选,转GUS基因胡杨叶片用300mg·L^-1头孢霉素抑制农杆菌生长,在含9mg·L^-1G418的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以获得转基因的抗性植株。  相似文献   

11.
拟南芥非生物胁迫应答基因表达的调节子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  麻浩 《生物技术通讯》2009,20(2):273-278
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植物中由诸如干旱、高盐和低温等环境胁迫因子诱导的几个基因具有多种功能。大多数干旱应答基因是由植物激素脱落酸(ABA)诱导的,但也有少数基因例外。对模式植物拟南芥基因表达中的干旱应答基因的分析表明,至少存在4个独立调节系统(调节子)。对典型胁迫诱导表达的一些基因中启动子的顺势作用元件和影响这些基因表达的转录子也已进行了分析。已经分离出与脱水效应元件/C重复序列(DRE/CRT)顺势作用元件结合的转录因子,并命名为DRE结合蛋白1/C重复序列结合因子(DREB1/CBF)和DRE结合蛋白2(DREB2)。在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中,DREB1/CBF过量表达可增加其抗寒、抗旱和抗盐碱的能力。DREB1/CBF基因已成功地在许多不同作物中得到应用,从而提高作物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与胁迫反应相关的其他转录因子的研究也正在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2.
GLK转录因子是GARP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具有参与调控植物叶绿体发育、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植物衰老和激素信号转导等功能,该基因在叶色改良方面已成功应用于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及银中杨(Populus alba × P.berolinensis)等林木。为了探讨欧洲白榆(Ulmus laevisUlGLK基因的功能,为后续白榆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参考,以欧洲白榆为研究材料,开展UlGLK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筛选qRT-PCR分析用的内参基因,分析UlGLK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研究结果显示,UlGLK基因的cDNA长度为1 353 bp,编码450个氨基酸,与大麻(Cannabis sativa)、川桑(Morus notabilis)的同源性高。以白榆根、茎和叶组织cDNA为模板,根据UbiquitinActinTubulin基因在上述3种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确定ubiquitin基因可作为后续qRT-PCR分析内参基因。UlGLK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分析显示,该基因在叶片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根和茎组织中表达量较低。研究结果为欧洲白榆后续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决定和多阶段演进的过程 ,首先是某些基因发生突变并不断积累 ,引起细胞分化生长失控。然而这些突变必须克服机体设置的细胞增殖障碍、应激产生的染色体基因修补机制以及多种抑癌基因的作用。在染色体受到损伤时 ,这些抑癌因子会激活表达 ,调控基因转录以抑制肿瘤生长 ,所以只有当排除了抑癌因子的多重作用后 ,一个正常细胞才能逐渐突破防线而转化成为一个肿瘤细胞[1] 。经过多年研究 ,科学家虽已搞清了主导肿瘤转化的相关基因及其在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但能否根据这些已经了解的细胞转化机制 ,在体外模拟肿瘤的发…  相似文献   

14.
王丁  姚健  杨雪  薛建辉 《生态学报》2011,31(8):2216-2226
水势是反映植物水分亏缺或水分状况的一个直接指标,可用来确定植物受干旱胁迫的程度和抗旱能力高低。本文研究了6种喀斯特造林树种苗木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水势及其吸水潜能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6种树种不同生长时期,其叶片水势均表现出下降趋势,且不同干旱胁迫强度之间差异显著(p<0.002)。在干旱胁迫下,所有树种叶片水势均以生长旺期的下降幅度最大,生长末期次之,生长初期最小。在生长旺期,6个树种叶片水势最低值分别比对照下降了2.21 Mpa、2.14 Mpa、3.57 Mpa、2.89Mpa、4.02Mpa和3.07Mpa。(2)侧柏苗木在生长初期轻度干旱条件下,其叶片水势胁迫指数只有0.150;在中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其胁迫指数增加到0.559;在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达0.716,叶片水势下降超过70%。香樟苗木在生长初期轻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其叶片水势胁迫指数就已达0.603,叶片水势下降超过了60%;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其水势胁迫指数相差不大。其它树种苗木的胁迫指数亦有与侧柏或香樟相似的变化趋势。(3)6个树种苗木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平均叶片水势与土壤水势差值大小排序为,生长初期:刺槐(1.261Mpa)>香樟(0.850 Mpa)>滇柏(0.846 Mpa)>侧柏(0.568 Mpa)>构树(0.524 Mpa)>杜英(0.219 Mpa);生长旺期:香樟(2.994 Mpa)>刺槐(2.68 Mpa)>侧柏(2.028 Mpa)>滇柏(2.008 Mpa)>杜英(1.824 Mpa)>构树(1.543 Mpa);生长末期:刺槐(0.692 Mpa)>构树(0.687 Mpa)>滇柏(0.653 Mpa)>侧柏(0.354 Mpa)>香樟(0.338 Mpa)>杜英(0.262 Mpa)。(4)干旱胁迫复水24h后,不同生长阶段苗木叶片水势恢复指数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叶片水势恢复度按生长时期排序为:生长末期>生长旺期>生长初期。(5)利用隶属函数累加法将6个树种苗木的吸水潜能大小可排序为:侧柏>滇柏>刺槐>香樟>构树>杜英。  相似文献   

15.
青蒿转杜松烯合成酶基因发根系的培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将已克隆的棉花杜松烯合成酶的cDNA(cadC14)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构建含CaMV35S启动子驱动下的杜松烯合成酶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C14。用含pBIC14质粒的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rhizogenes)15834感染青蒿(ArtemisiaannuaL.)叶片并诱导发根,共建立121个生长迅速的发根系。经浓度为20mg/L的Kan筛选,获得12个抗Kan阳性根系。PCR和Southernbloting分析表明,外源杜松烯合成酶基因已整合到青蒿基因组中,其转基因频率为3%。RTPCR分析表明,外源杜松烯合成酶基因在C37根系中,在转录水平上已有表达。  相似文献   

16.
以冬小麦品种8901、5-98、99-92和104等品种的幼穗和幼胚为材料,用基因枪转化含逆境诱导转录因子DREB和bar基因的质粒pBAC128F(7024bp)。经筛选与植株再生,共获得70多个转基因小麦植株及其后代株系。转基因株系经PCR分析和RNA点杂交检测,结果表明外源转录因子DREB基因已稳定整合到转基因植株及其后代株系中,并且在部分后代株系中获得了表达。叶片脯氨酸含量测定表明,有16个转基因株系的脯氨酸含量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增加相当显著,其中10个株系的脯氨酸含量在1100μg/g以上,比对照提高了2倍多。室内抗旱模拟实验表明,转基因株系停止浇水15d后,叶片仍然表现绿色,而对照叶片则失绿、枯干;复水10d后,转基因株系恢复活力,对照则死亡。研究表明,利用逆境诱导型启动子(rd29B)来增强外源DREB基因的表达,能显著改良小麦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7.
孙谷畴  曾小平  刘晓静  赵平 《生态学报》2007,27(4):1283-1291
利用Licor-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和叶室荧光仪(Licor-6400LCF)测定适度高温(42℃)胁迫下阳生树种荷木(Schima superba)、耐荫树种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和中生性树种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在全日光和遮阴(20%全日光)生长下的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a荧光。适度高温胁迫引起全日光和遮阴叶片PSII原初最大光化量子产率(Fv/Tm)降低,反映适度高温胁迫引起PSII功能的部分抑制。其中适度高温对阴生树种黄果厚壳桂和遮阴下生长叶片的PSII抑制较阳生树种荷木在全日光下生长的叶片大。除在全日光下生长的黄果壳桂外,适度高温胁迫能增高全日光或遮阴下生长的荷木和红锥叶片的光合速率。同时亦表现较高的耐高光强抑制的能力。适度高温胁迫降低全日光下生长荷木和红锥叶片的PSII量子产率(ФPSII),但对具有低西ФPSII的阴生树种黄果厚壳桂或在遮阴下生长的阳生树种荷木或中生性树种红锥叶片则影响较小。适度高温胁迫引起生长在全日光下的阳生树种荷木或中生性树种红锥叶片的CO2同化量子需要量降低,但甚少影响阴生树种黄果厚壳桂或遮阴下生长叶片CO2同化量子需要量。适度高温对亚热带森林建群种幼树光合作用的影响依赖于植物种类和叶类型(阳生和阴生叶)。  相似文献   

18.
叶发育是叶原基细胞有序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的过程,受到植物激素和多个转录因子的严格调控.近年的研究表明,在叶片发育的过程中,小分子RNA是基因调控网络的重要组分.小分子RNA通过对其中一些转录因子的抑制作用,影响其表达水平和空间分布,维持叶的正常发育.本综述介绍了小分子RNA及其靶基因调控模块在叶片发生、 叶片形状、叶子极性发育和叶子衰老等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中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表达抗原蛋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NDVF)基因1.7kb全长编码区序列为外源基因与组成型表达的玉米泛素蛋白基因(Ubi)启动子和农杆菌胭脂碱合成酶基因(nos)终止子组成嵌合基因,构建了适宜于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的转化载体pUNDV,经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由Ubi动子驱动的NDVF嵌合基因导入水稻细胞中,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共再生获得了6个独立的转基因株系。PCR分析结果表明NDVF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证实NDVF蛋白在部分转基因水稻叶片组织中获得表达,其中植株F5叶片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将F5叶片可溶性总蛋白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结果表明能够诱导小鼠产生一定水平的NDVF蛋白特异抗体。  相似文献   

20.
对碧冬茄和烟草的野生型以及RBP2转化植transformant)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的特笥做了分析,结果表明FBP2在花中的可以调节叶片特异POD的表达,并影响其活性。此外,FBP2在花中的表达还影响叶片内源植物生长物质的水平以及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花同源异型基因不仅调控花器官的发育,而且参与营养器官代谢的调节,使之适应于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