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对植物医学和植物健康进行了深度思考,论述了同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研究对植物医学学科的重要性,强调了植物群体健康在植物医学中的作用,分析植物医学观念下的自然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的功能,给出了基于生态学的植物健康和植物医学的新定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摸清广佛地区湿地植物资源状况及生态环境变化动态,分析其植物多样性资源健康状况。方法:使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应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共记录有湿地植物312种,隶属于90科198属,水生植物93种,湿生植物124种,半湿生植物共有82种,红树类植物13种,乡土植物241种,占比77.24%;外来植物71种,占比22.76%,入侵植物13种。湿地植物群落分为5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50个群系(落),13个栽培群系。结论:湿地植物多样性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50%的样地生态系统呈现不健康状态,33%的样地属于亚健康状态,仅有17%个样地属于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3.
叶际微生物与植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宿主生物多样性的维持、群落的稳定和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叶际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及对宿主健康的影响是近年来热点领域之一。基于明确定义的叶际概念,综述了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驱动因素及其与植物健康的关系,强调了叶际微生物的机遇性以及调控群落驱动因素在未来叶际微生物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加深对叶际微生物的认知,有利于实现农业微生物的功能最大化,以期为提高植物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多尺度植物色彩表征及其与人体响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喆  郄光发  王成  姜莎莎 《生态学报》2017,37(15):5070-5079
色彩是人们对植物外观的第一印象,与植物视觉特征和人体响应关系密切,因此,对森林美景度提升和公众适宜性契合具有重要作用。结合色彩学形成的历史关键节点和1个世纪以来植物色彩的研究动态,将植物色彩研究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形成、发展和繁荣等4个阶段,并简介了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同时,从植物器官、植物个体、植物群体(涵盖种群和群落)、整体景观等4个视觉尺度以及审美、生理与心理等3个影响层面,阐述与评价了植物色彩传达机制与人体响应关系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围绕植物色彩特征提取中存在的色彩要素定量、特征因子选取、色彩量化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提出植物色彩尺度与公众响应关系剖析、较大尺度色彩评价因子的深入挖掘、色彩量化方法的多学科融入、公众对植物色彩响应关系综合比对、森林景观美景度提升实践等5个方向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全面地了解植物色彩的传达机制与影响、科学地开展不同精度和尺度下的植物色彩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土壤微生物拥有高度多样化的群落结构,其通过与植物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影响植物健康,也被称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最近研究表明植物能通过改变根际分泌物的组成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组装,反之,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改变能够通过影响植物营养吸收和抵御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能力影响植物健康。除此之外,农艺管理也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装方式的重要因素。但到目前为止,根际微生物与宿主植物及土壤微生物之间互作机制的研究尚不清楚。本文将从农艺管理和宿主植物对微生物群落组装的影响及根际微生物组对植物健康的影响进行总结,为增加作物产量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6.
土壤植物营养与农产品品质及人畜健康关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综述了土壤中Ca,Mg,S,Zn,Fe等中微量营养元素及Se,I等有益元素的丰缺情况,概述了矿质营养元素和有机物质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与人畜健康的关系,展望了今后应预以加强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开展土壤植物营养与产品品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富硒植物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硒是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微量元素。1957年施瓦茨发现,硒有抗氧化作用,并首次提出硒是人体的必需元素。同年,谷跳甘肽过氧化物酶被发现。1971年,Rotz-uch证明,硒是该酶的组成成分。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硒是人体生命的必需元素。近年,德国植物营养学家已将硒列于植物有益元素的行列。硒通过生物地球化学营养链:岩石一土壤和水一植物一动物和人给人和动物以影响。几十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和动物的四十多种疾病与体内硒缺乏有关,典型疾病如地方性克山病、大骨节病、牲畜的白肌病。禽类的渗出性素质等,而硒制剂对这些疾病均…  相似文献   

8.
植物内生细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威胁人群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植物修复具有经济、环保等特点,已成为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要技术。如何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促进植物生长是影响植物修复效率的关键之一。内生菌群-植物共生关系在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中,植物内生细菌可改善植物营养、降低植物病菌感染、影响酶活性,以及分泌激素、含铁载体和有机配位体等,进而提高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抗重金属植物内生细菌筛选与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内生细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对重金属抗性、促进重金属向茎叶转移的机理,阐述了植物内生细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蚊虫吸食人血、传播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长期以来,化学合成杀虫剂由于驱灭蚊虫的效果好、持续时间长,一直占据主要地位,但长期使用化学合成杀虫剂,不仅可使蚊虫产生抗药性,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环境友好型的蚊虫防治手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论文基于蚊虫与水、植物等环境因素关系的分析,阐述了植物在防治蚊虫方面的潜力;概括了我国的驱蚊、灭蚊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探讨了驱蚊、灭蚊植物在防治蚊虫产品开发、生态保健型园林绿地和健康湿地系统建设等方面应用情况并展望了驱蚊、灭蚊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以期为蚊虫的生态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赵路佳  李春林  胡远满  熊在平 《生态学报》2023,(24):10023-10031
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植物会通过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来维护自身生长。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集聚地,剧烈的人为干扰导致城市环境特征呈现出复杂的变化趋势,从而使城市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过程与自然界出现较大差异。城市中的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VOCs)会直接与城市中的氧化物质接触,生成二次污染物,并在高温、强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严重破坏城市大气环境,危害居民健康。总结了城市BVOCs的常见类型、作用机制及现有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时间、空间和人类活动背景下的城市BVOCs排放特征,并进一步梳理了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重点研究方向,旨在为大气环境治理、环境空间规划、居民健康保障等方面的城市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与人类健康最密切的是食物和生存环境,文章讨论了植物生命活动与人类的食物和生存环境间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人工固沙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模糊综合评价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沙坡头地区人工固沙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营林密度和种植方式下植被恢复动态。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从各样区的土壤水分有效利用、植被生长状况与其防风固沙效果等方面,对其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多层次的综合评价。主要结果表明:诸样区中.实验条件下油蒿或柠条单播时以密度为2500株/hm^2的样区较为健康;2种植物均匀混播时密度为5000株/hm^2的样区最健康.其相应的林木覆盖率也最大,且能实现植物种间的稳定共存。2种植被混播下的健康状况优于单播。以上两种营林密度和方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有关评价结果为沙区人工固沙林的营林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9):945-945
我们的地球与人类正在遭遇气候变化、食品与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病害流行等一系列重大危机,而全球食物与能源的生产与消耗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如何应对这些迫在眉睫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案,是国际科技界的重要使命。2009年7月15~16日,来自全球13个植物科学组织的2l位代表齐聚美国夏威夷,出席了首届国际植物科学组织峰会,商讨如何团结更多的植物学家共同解决全球所面临的饥饿、能源枯竭、气候变化、民生与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系列问题,并宣告成立《世界植物科学理事会b(The Global Plant Council,GPC)。GPC旨在通过一系列战略协作,找出应对这些重要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6,24(3):286-286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始建于1956年。50年来,武汉植物园针对我国华中地区兼有南北气候过渡带的植物区系特点,在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遗传学、水生植物生物学,资源植物学等方面为我国植物学基础研究、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已成为我国在区域植物资源研究方面独具特色、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植物学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5.
<正>《植物研究》1959年创刊,是由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植物学专业刊物,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2006年变更为双月刊,后成为以植物分类、基因工程、植被生态、数量遗传学等为核心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刊载内容为植物新种、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植物细胞学、植物化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群落生态学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6,24(4):385-386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始建于1956年。50年来,武汉植物园针对我国华中地区兼有南北气候过渡带的植物区系特点,在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遗传学、水生植物生物学,资源植物学等方面为我国植物学基础研究、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已成为我国在区域植物资源研究方面独具特色、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植物学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植物学会直接领导下,由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省植物学会承办,中国植物学会植物资源学专业委员会和植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于1995年10月22—26日在杭州召开了“全国植物资源学和植物化学学术讨论会”。 参加会议代表有97人。他们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云南、贵州、四川、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青海、河南、河北和山东等省、市。大会收到有关植物资源学和植物化学方面论文摘要92篇。大会还特邀著名专家作专题报告,例如孙汉董的“植物化学与新药开发”、杨峻山的“杜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和陈迪华的“天然多酚成分研究进展”等。  相似文献   

18.
植物硒及其含硒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雷红灵 《生命科学》2012,(2):123-129
硒是植物的有益元素,植物对硒的吸收与外源硒的有效性、硒的形态、植物的种类等有关;硒在植物中主要以有机硒形态存在,HPLC-ICP-MS联用已成为植物体内硒形态鉴定的最常用手段;含硒蛋白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有机大分子硒,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在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等方面,富硒植物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所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富硒植物的富硒机制,可以为富硒基因的筛选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及内生细菌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和水体的重金属污染已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与健康。由于受重金属污染的环境分布广泛,迫切需要开发经济的清除环境重金属的技术。植物修复是通过绿色植物降解或移除环境污染物,有望成为重金属污染环境的原位修复技术。植物内生菌是指定殖于健康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内部的细菌,被感染的宿主植物不表现出外在病症,耐重金属的内生菌在多种超富集植物中存在。在植物修复过程中,野生型内生菌或基因工程内生菌的抗性系统能降低重金属植物毒性,促进其迁移金属。耐重金属内生菌还可以通过固氮、溶解矿物元素及产生类植物激素、铁载体和ACC脱氨酶等产物促进植物的生长。主要综述目前植物-内生菌相互作用及其潜在的促进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正>《植物研究》1959年创刊,是由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植物学专业刊物,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2006年变更为双月刊,后成为以植物分类、基因工程、植被生态、数量遗传学等为核心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刊栽内容为植物新种、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植物细胞学、植物化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群落生态学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