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知识传递、信息汇集、思想交流和继承创新的重要园地。因此,优化教学过程就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基本素质。通常认为教学顺序不同于讲授顺序,前者是遵循教材内容的学科逻辑顺序,主要考虑知识表述上的系统和简洁;而后者则要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充分考虑到他们掌握知识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进而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教师的备课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编排知识讲授顺序和技巧的过程,即对教材的再创造。只有将教材…  相似文献   

2.
一、绿色细胞能量代谢特点生命活动的进行需要不断获得能量,以作机械功、渗透功和化学功(合成功)。从热力学的观点看,生活细胞是经常处在不平衡状态;如果达到平衡,则正反应和逆反应  相似文献   

3.
名词解释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概念是以生态系统的演变为基础的,即当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稳定阶段时(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它的生产、消费和分解之间接近于平衡状态,也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输出与输入接近于平衡状态(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最初的稳定状态),这就达到了生态平衡。例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某些森林生态系统,由于人为破坏较少,自然发展起来的森林,其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动、植物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这种森林生态系统所处的状态,就是生态平衡状态。而四川洪灾地区,由于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的界限。原有的森林恢复,改变了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途径,从而破坏了原有的稳定的生态系统,使森林无法大量含蓄水分,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尤其遇  相似文献   

4.
使用微分方程理论研究了有投放率时一类云杉蚜虫与其天敌模型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呈现的动态性质,通过对反馈增益值的选取,得到了系统达到稳定平衡状态的条件,同时保证了实际中蚜虫的密度相对小.  相似文献   

5.
食药用真菌: 天然抗氧化剂的重要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黎 《微生物学通报》2011,38(6):957-957
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在机体内的生成和去除通常处于平衡状态,不会对机体造成严重损伤,但当机体内的自由基过剩时,常引起生物大分子如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的氧化损伤,进而引发机体衰老以及癌症、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关节炎、肺气肿等疾病。过去20年中,自由基在细胞损  相似文献   

6.
设疑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疑难、提出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传统的思维过程是教师设疑由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得出结论.这固然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然而要学生自己设疑,则是进行更高层次的思维过程.提出问  相似文献   

7.
张恩操  王敬 《植物杂志》2010,(12):100-101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所进行的学习活动,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吕正余  陈乔平 《植物杂志》2010,(10):108-109
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知识涉及了高中生物课程和高校至少九门的生物专业课程。对于一个中学教练员来说,培训生物奥赛选手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再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设计出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提高竞赛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我从实践的层面介绍合作学习法在生物竞赛教学上的应用,设计了六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刘胜利 《植物杂志》2010,(10):87-89
生物《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主体性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去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探究式教育就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它主要表现为:(1)探究式教育过程要求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0.
认知建构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维新 《生物学通报》1997,32(10):35-36
1问题的提出如何使教学过程发挥其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有机的整体的功能?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运用原有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的过程,亦即认知结构的建构、转换、发展和重建的过程。因此,要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必须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教学,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转换与建构,从而达到完善认知结构、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为此,我在实践中尝试采用认知结构建构教学模式(简称认知建构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2认知建构模式的教学思…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来说将会发生不小的变化。不少人认为对于生物的学习只是记一记笔记、多背背题、做做题,这样很容易得到高分。其实这样只是应付了一时的考试,对于生物这门学科没有真正学习到。必须要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掌握学习生物的科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牢记生物的一些知识,达到真正学习到生物的目的。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断查找资料,与任课老师交流,对生物课程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以下我将谈一谈新课程改革以后生物的一些学习心得。  相似文献   

12.
加涅在研究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基础上,将一个完整的学习活动划分为8个阶段,即动机阶段、领会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及反馈阶段等。他认为,每一学习行为阶段,就是构成单个学习的内部与外部事件的系列或链索,而且每一阶段都有它各自的内部过程及各自影响它的外部事件,这些外部事件中主要是指与学习各阶段对应的相关教学事件。在生物教学中,充分研究与把握学生学习行为的8个阶段,精心设计生物教学过程,使教与学达到最佳偶联,有利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1 动机阶段动机反映了学习者要控制、支配和…  相似文献   

13.
薛静尧 《生物学通报》2007,42(12):36-39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教师学习继承他人教学经验,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又是自我否定,创新出与时俱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追求优秀的教师应有改变平庸,渴求卓越的进取意识。这种进取意识既体现在认真学习与继承他人教学经验方面,更应体现在教师创新劳动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成长可因有自身的创新活动为伍,而变得迅速起来。课堂教学可因融人教师自身的创新劳动,而变得活跃起来。让课堂教学中多一点教师创新劳动,在实现学生素质提高的同时,获得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4.
宋秀英  赵晓明 《化石》1995,(1):11-13
进化的波浪式规律宋秀英,赵晓明,李明山生物界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从生命的起源,动植物的产生,到人类出现和发展的全部历史是渐次分化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相互斗争和相互制约的过程。在每一时代都有一些优势种类占据主导地位将该时代打上特有的印记。这就是所谓的...  相似文献   

15.
崔-Lawson种群模型的显示解及拟合实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引言用数学方程式描述种群(人口)增长规律,首推 Malthus(1798)。他推出在无限制条件下种群的几何增长或指数方程。显然,真实自然界中这种无限地增长实际并不存在。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密度的增加)它对环境的压力也增加,结果必导致增长缓慢或停止,从而达到某种平衡状态,这就是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数量或密度,称为“环境的容纳量”或“渐近密度”(Environmental carring capacity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加强其学习的自主性。本文从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明确学习目的、恰当引例教学、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注重实验教学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其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主动的去学习、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样不仅能良好的完成教学活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而且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得到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杨希  高强  梁鹏  何慧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10):3910-3922
微生物学属于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是生物、食品科学、临床医学等大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综合性强、知识涉及面广,所以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效果。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在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因此,我们采用“趣味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并针对连续3个不同年级的相同专业班级做出教学改革,通过学生期末闭卷成绩、过程考核(签到率、课堂参与度、注意力集中程度等)成绩与学生反馈评语对教学成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趣味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的班级学生期末闭卷成绩中不及格率低于未改革的班级,“良好”与“优秀”学生比例均高于未改革的班级,过程考核成绩远高于未改革的班级,说明“趣味教学法”教学改革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认为,在大学微生物学课堂上,教师可在教学设计中适当引入趣味教学内容并适时展开,有助于改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使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学习不仅是对所学材料认知过程,也是对认知过程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的过程。在高中生物学复习课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不但能够构建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复习课的效率,还可以使学生学会监控学习并不断调整学习方法,促进自身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对于药理学这门学科来说,它不但涉及的知识比较广,内容复杂难懂并且容易混淆,在药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它的学习比较畏惧,从而导致学生对此学科的学习兴趣降低。如果想在符合将来的医疗工作的标准,做好合理用药,就要认真学习药理学,这是其中的关键。所以,为了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成效,关键就是要提高学生对于药理的学习兴趣,并且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将主要围绕如何在药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分析,通过一些措施来有效挖掘学生对于药理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已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黄耐明 《生命世界》2008,(12):92-94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方向,《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