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绪论植物体中细胞间普遍地存在着原生质的连络已经是植物学界共认的事实。现在流行的有机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学说也都顾及到这种原生质的连续性。例如,Munch的汁液集体流动  相似文献   

2.
肖元 《生物学通报》2003,38(1):27-27
1 探究目的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了解茎靠哪部分运输有机物。2 提出探究问题茎靠哪部分运输有机物。学生已经知道植物的茎具有输导作用 ,并进行了“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自然联想到有机物是靠茎的哪部分运输的 ?3 作出假设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4 设计实验学生分组讨论 ,团结合作 ,共同设计实验方案 ,在选材上 ,有的组选杨、有的组选柳、有的组选茉莉。在方法设计上 ,既受到教材的启发 ,又在教材基础上有大胆创新和超越。通过横向交流、集思广益 ,初步设计出实验方案 ,教师再帮助补充、完善 ,使实验设计科学 ,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3.
内吸杀虫剂可自植物的叶、根及茎进入植物体内,随着内部液汁的流动而输导至植物的其他部分。因此未经药液处理的部分,也会对某些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表现毒杀作用。内吸输导药剂的作用大致可以区别为两类:一类药剂被植物吸收后,仍以原型化合物输导至植物各部而发挥毒效,例如2-氟乙醇的几种衍生物(Schrader 1952);另一类药剂则能与植物体  相似文献   

4.
关于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近年常用source-sink的概念。source是指产生或供应有机物的器官或部位,如成长的叶子或萌发种子的子叶或胚乳。source通译作“源”,指有机物的来源,这是没有问题的。但sink一词却不大好译。现在有两个译法,一个作“库”,另一个作“壑”。按sink的英文原义是指污水流归的地方;实验室内洗仪器的水槽就叫做sink。在植物生理学上,则借用以指消耗或积累有机物的部位,也就是有机物运输的终点或目的地,如成熟中的种子或苗端。这样,把sink译作“库”,和原意或其在植物生理  相似文献   

5.
孙文举 《生命世界》2009,(10):96-97
叶是绿色植物的重要内容。叶的生理功能对植物本身、对自然界及人类有重要意义。因此,有机物的制造、分解利用的教学内容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由涂大正教授等编写的师专教材《植物生理学》(以下简称《教材》,1989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第3次印刷),知识系统性较强,简明扼要,层次分明,篇幅适中。这一教材的出版,解决了师专以往借用本科教材的状况,对师专的植物生理学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在学习中获益匪浅,但也感到书中还有些问题值得提出来讨论,以促进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希望得到编著者和读者的指教。1对任何一个概念的出现不应是名词先行而定义阐述在后。这里列举两例:(1)《教材》p.113,11行,叙述压力流动学说基本论点时使用了“压力…  相似文献   

7.
高等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问题,通常研究的主要是富含糖分的汁液在筛管中的大量流动。衰老叶片中细胞内含物的彻底转移,由于涉及不少含多种元素的复杂有机物,也应是有机物运输中值得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不仅是因为它在理论上与运输的其它方面有密切牵连,而且在生产上也有它的现实意义。行将收获籽粒的小麦、玉米。其茎叶在衰退过程中细胞内含物能否彻底地转移,会显著地影响籽粒的产量与品质。本文在葱属、小麦等衰老叶鞘中,以核物质的变动为主要指标,按照原生质解体与撤退的顺序作了系统的观察。试验结果充实了我们过去提出的建议:衰老叶片中细胞内含物的彻底转移,是靠局部解体的原生质自身的胞间运动,原生质于是大量汇集到叶脉的维管束,再从中向外转移,由于来不及撤离出去,它时常入侵导管。原生质的局部解体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胞核的解体与核物质的释放及其向维管束转移过程中状况的逐渐改变。植物枯竭叶片中时常出现的大量钙盐结晶就是原生质解体时遗留下来的后果。不仅衰老组织中物质的转移是靠原生质的胞间运动,过去的工作表明,就是急剧生长的幼嫩组织也出现原生质的胞间运动。高等植物原生质的胞间运动可以看作是细胞运动因有胞壁阻隔而表现的形式。正是象生物界广泛出现的造形运动一样,高等植物细胞原生质只有从原属的衰老器官靠自己的运动才能转移到新生部位,而淀粉等储藏物质则必需降解到糖才能随汁液运输。因此,我们提出建议:筛管运输既有迅速的汁液集体流动,也有缓慢的原生质移动。根据已有的证据。许多生物的各种原生质运动,不论是它全身的运动,还是内部透明质的流动,都可能是具有ATP酶活性的收缩蛋白来推动的。因此,这两种筛管运输也可能是靠收缩蛋白在与原生质结构的不同结合下进行。叶片由大量汁液输出为主的运输完全转到原生质自身的撤退,关键就在于它衰老到不能恢复的状态,这可能和衰老叶片胞核解体的出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植物呼吸作用教学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授植物呼吸作用时,内容与生化重复较大,怎样既系统讲解呼吸作用,又减少与生化的重复,这是植物生理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根据教育学院的特点,谈谈讲解植物呼吸作用一章的体会,供同行们讨论。1.植物呼吸作用讲课提纲我们把植物呼吸作用分成4部分讲解:即(1)吸呼基质的降解途径;(2)释放的氢的进一步氧化——呼吸链;(3)植物呼吸作用的特点;(4)呼吸作用和农业生产。由于第(1),(2)部分内容较多,有些现行教材分成几节;第(3)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9.
渗透势和渗透压是水势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一些学者主张甩渗透势代替渗透压。目前我国的一些植物生理学教科书已完全采纳了渗透势这个概念,在书中不再介绍渗透压。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解溶质在水势中的作用,避免把渗透势与渗透压混淆起来。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树木树液上升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春霞  李吉跃  郭明 《生态学报》2007,27(1):329-337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一直是很多植物生理生态学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介绍了内聚力学说的基本假设和其存在争议,总结了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几个热点问题,主要包括:(1)木质部栓塞及其恢复机理;(2)木质部压力探针和压力室法测定的木质部张力值不一致的现象及其可能原因;(3)补偿压学说;(4)不同界面层张力以及输水管道的毛细作用力、薄壁细胞膨压和木质部渗透压、逆向蒸腾等在树木汁液上升中的贡献;(5)最近发现的存在于木质部导管伴胞和韧皮部薄壁细胞等质膜中的水孔蛋白在植物水分运输中的调控作用等。这些方面在解释树木的树液上升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一种细胞壁向内突起的薄壁组织细胞,称为转移细胞(Transfer cells)。它与物质的短途运输有关,主要参与维管束系统输导细胞内运输物质的装入和卸出。在前文中,我们已经报告了大蒜花茎中有转移细胞的存在。本文主要介绍蒜叶小叶脉转移细胞的电镜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始者对于达尔文学说的评价”是达尔文主义基础课中第二章的最后一节课.这个课题要求我们在讲解过程中,使同学弄清楚达尔文对于科学的贡献是很大的,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高度评价,同时也要让同学弄清楚,达尔文学说中也存在着缺点和错误.因此,这一堂课是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当前植物形态学中与维管植物的形态演化和起源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顶枝学说,中柱学说与子叶节区学说进行了全面研究。并结合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上著名的植物系统学家的维管植物分类系统,反复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对其中认为不妥之处提出了我们的见解,具体反映在文后的“维管植物系统的系统发育图”中。  相似文献   

14.
关于植物细胞的水势,现在我国比较流行的提法是:植物有液泡细胞的水势,通常是由渗透势(φx)或称溶质势(φs)、压力势(φ?)和衬质势(φm)三个势组成。即:  相似文献   

15.
王亚如  陈乐  房玮  张盼月  吴彦  张光明  王洪杰  付川 《生态学报》2022,42(24):10214-10225
为研究湿地沉水植物腐败分解对水体的污染状况,选择典型沉水植物金鱼藻(暖季植物)和菹草(冷季植物)进行了为期60 d的凋落物分解实验。结果表明金鱼藻和菹草凋落物分解规律相似,0—15 d快速分解,15—60 d缓慢分解,60 d凋落物失重率分别达到60.43%和66.72%。菹草的有机物释放量明显高于金鱼藻,N和P释放量相反,分解释放的N主要是NH4+-N和有机氮。三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Spectroscopy, EEMs)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解析出一种类色氨酸物质C2和3种类腐殖质物质C1、C3、C4,易降解的类色氨酸有机物先增加后减少,难降解的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有机物逐渐增加。EEMs和四种组分的最大荧光强度百分比表明,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在0—15 d以易降解有机物为主,15—60 d以难降解有机物为主。两种植物凋落物分解释放的DOM含量及特性不同,整体上呈低腐殖化特征,可能是水中难降解DOM的一个重要来源。植物凋落物的分解促进了沉积物中微生物的丰富度,降低了微生物的多样性;参与分解的主要微生物包括4 d时的Pseudomonas属(26%—35%)、15 d和30 d时的Malikia属(>8%)和Bacillus属(2.6%—9%),分解难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逐渐增加,如Flavobacterium属;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受营养物质可利用性变化的影响。分析发现植物凋落物分解对水质的影响具有阶段性,0—15 d,N和P释放量增加暂时导致了水质恶化;15—60 d,N和P释放量降低,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逐渐增加,可能会加剧水体甚至是沉积物的腐殖化程度。因此,在植物衰亡期应及时打捞或者做好植物平衡收割管理,避免因植物大量腐败导致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16.
关于植物细胞水势的计算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的水分代谢”一章中,水势是很重要的概念。往往是学生已经理解了概念的内容,但在计算植物细胞的水势和压力势等问题时,依然会有些迷茫,下面通过分析和几个问题的计算,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植物体内水和溶质的运输,可分为短距离运输和长距离运输两种类型。短距离运输是指从细胞到细胞的运输,它包括共质体运输和非原质体(质外体)运输。长距离运输是指通过维管系统进行的运输。在这里,我们只讨论短距离运输。短距离运输,包括共质体运输和非原质体运输。植物细胞内的原生质体,由胞间连丝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即共质体。所以,我们把从细胞到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的运输称为共质  相似文献   

18.
陆生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普遍形成了以资源投资-收益权衡为基础的一类重要功能性状谱,即植物经济学谱(plant economics spectrum)。植物经济学谱最初发现于成熟植物的器官,它与植物死亡后凋落物分解的关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植物经济学谱与凋落物分解速率显著相关,但相关性程度在不同研究间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性却鲜有探讨。近期研究发现,植物中存在一些与经济学谱相对独立的功能性状谱,如水分输导谱和化学防御谱等,我们称之为非经济学谱。本文在综述植物经济学谱与凋落物分解关系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从非经济学谱的角度认识不同研究中出现的经济学谱与凋落物分解相关性的差异。我们分别评述非经济学谱中水分传导谱和化学防御谱影响凋落物分解,进而影响经济学谱与凋落物分解关系的可能途径,并对比了根和叶之间在此方面的异同。最后,我们指出了从非经济学谱的角度探索不同研究中经济学谱与凋落物分解相关性的差异时需要关注的一些方向。  相似文献   

19.
问:淋巴循环的动力来自哪里?答: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但是,推动淋巴循环的动力来自哪里呢?事实上,人(含其他高等哺乳动物)的淋巴流动的动力来自3个方面:(1)淋巴不断形成时产生的压力与锁骨下静脉血压(都低于大气压)存在着压力差,尽管这个压力差是微小...  相似文献   

20.
逆流倍增学说一直是解释尿的浓缩和稀释机理的主要学说之一。近年来又做了许多修改和补充。本文介绍此学说的基本内容和一些存在的问题。一、逆流倍增原理的基本概念:逆流倍增是一个物理学概念。物理化学家都知道,溶液在“U”形管内流动时,在任何水平上的横向浓度梯度发生的微小差异,都将使沿两管长轴的纵向浓度梯度成倍地增长。在这里,必须要求两管之间的纵隔有特殊的通透性。下面先用一个简单的物理学模型来说明逆流倍增系统的工作原理(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