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二倍体动植物的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型或称为核型是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即这一组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形态,着丝点位置,付缢痕,随体的有无等。染色体组型分析,就是对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作上述各种形态特征的描述。它是鉴定染色体组的一种基本方法。实验目的初步掌握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基本方法。实验材料选择实验生物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分散良好的细胞,进行显微摄影,取清晰的底片放大出照片,本实验是用人的染色体照片。实验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2.
我们感到目前使用染色体数目的符号不够准确,常常看到一些文章、小册子是这样叙述染色体数目的。 “以”表示基本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称为单倍体,则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称为二倍体,用2n表示;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称为三倍体,用3n表示;依此类推,还有四倍体、五倍体、六倍体……可用4n、5n、6n……表示。凡体细胞中具有二倍以上的染色体数的生物均称为多倍体,包括三倍体、四倍体、五倍体……等”。 “小麦属的多倍体系有一粒小麦,体细胞染色体数2n=14;二粒小麦,体细胞染色体数2n=28,为异源四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染色体数2n=42,为异源六倍体”。 这种说法并不少见。开始“以n代表基本染色体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在高等动植物里,有絲分裂染色体的数目通常是二倍体,亦就是說每一个核包含有二个同原染色体組。在減数分裂时期,每一配子染色体的数目通常只含有一个同原染色体組,称为单倍体。有机体的染色体数目是单倍体或单倍体的真正的倍数通常称为整倍体。这一区分包括配子的单倍体和正常組織的二倍津以及三倍的三倍体、四倍的四倍体等等以此类推。所  相似文献   

4.
1 等位基因概念的分析和理解等位基因是指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基因。如果一个个体同源染色体相同座位上的两个等位基因是相同的 ,那么就这个基因座来讲 ,该个体称为纯合体 ;如果这两个等位基因是不同的 ,就称为杂合体。有人认为 ,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座位上的两个基因相同则不能称为等位基因 ,因为两个相同的基因不能控制 1对相对性状 ,只能决定其中的 1种情况 ,如豌豆种子的外形有圆滑和皱缩两种 ,它们是 1对相对性状 ,而基因型 RR只能控制圆滑外形 ,基因型 rr也只能控制皱缩外形。这种对等位基因的认识仅从个体的角度来考虑是片…  相似文献   

5.
果蝇幼虫唾液腺染色体特别大,长可达0.5mm,比其它体细胞的染色体大200倍左右。因此被称为巨染色体,一般认为它是一种多线染色体,而且染色体上由于螺旋化程度不同,可出现深浅不同的横纹,这些横纹的排列顺序恒定,是识别染色体的标志。唾液腺染色体一直处于分裂前期状态,与减数分裂的粗线期相似,因此,它是观察染色体的特殊好材料。这种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都是同步的并排在一起,如果两条同源染色体有异差,就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因此,它又是研究染色体畸变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6.
细菌的主要结构和功能是由染色体控制的,而一些非主要特征则由于独立的复制子(称为质粒)的存在而产生的。质粒(plasmids)是染色体外的环状双链DNA。它能独立于染色体而稳定存在。然而,许多质粒还可能与染色体共价结合,成为染色体环的一个组成部分。质粒大小,从分子量为一百万(只能编码二、三  相似文献   

7.
对双倍体与二倍体、单倍体与一倍体概念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讲到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时,往往会遇到讲解双倍体与二倍体,单倍体与一倍体这四个概念,感到有些混淆不清。这是由于目前所出版的遗传学教科书和一些参考资料对这些名词概念没有统一的提法,多数书只提到二倍体与单倍体的概念,认为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为二倍体。认为二倍体生物所产生的配子(含一个染色体组)称为单倍体。有些书把二倍体也叫双倍体,单倍体也称一倍体,那更不确切。我认为,双倍体应对单倍体而言,二倍体应对一倍体而言。双倍体应该是指凡是能产生配子的生物体,它的合子染色体数用2n表示。包括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等。双倍体的配子(染色体数减半)称为单倍体,用n表示。那么,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的单倍体  相似文献   

8.
处在同一条染色体的基因在一起遗传的现象称为连锁。由于来自双亲的同源染色体,在性细胞成熟分裂时发生交换而使原来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再在一起遗传的现象称为交换。连锁和交换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一个细胞有许多基因,如果它们各个分散,细胞分裂过程中子细胞就不可能准确地获得每个基因,因此连锁对于生命的延续是非常重要的。交换则能使染色体上的基因产生新的组合,是形成生物新类型的原因之一,它和育种工作有密切的关系。交换一般是对等的,但是也有非对等交换。非对等交换可以导致少量染色体重复,重复的染色体片段上的基因经…  相似文献   

9.
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动力学提出一个新的模型,称为动粒马达-中央区马达模型.这个模型认为有丝分裂中动粒马达和中央区马达两类马达蛋白分子对染色体运动起重要作用.用这个模型对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前中期会聚、中期振荡和子染色体后期分离等运动过程进行统一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多线染色体是一种巨大染色体。由于它存在于一些双翅目昆虫幼虫(如摇蚊幼虫、果蝇幼虫)的唾腺细胞中,所以又称为唾腺染色体。实际它不只存在于唾腺细胞,也存在于其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基因则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基因在染色体上都有一定的座位,等位基因则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不同对的等位基因之间互为非等位基因,它们既可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又可以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座位上,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通常称为连锁基因。正因为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动态与基因行为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即染色体的遗传动态成为基因遗传行为的细胞学基础。下面仅就减数分裂与基因遗传三定律的  相似文献   

12.
浅析植物多倍体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浅析植物多倍体现象沈显生(安徽教育学院生物系,230061)生物体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是以染色体组为单位进行增减。当生物体内的染色体组数达到3组或3组以上者,称为多倍体。多倍体是高等植物染色体进化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蕨类植物中多倍体可能高达50%,被子...  相似文献   

13.
非组蛋白是在染色体中组蛋白以外的蛋白质。它除了含有基因的调控蛋白外,还具有许多与核酸代谢有关的酶和结构蛋白。非组蛋白从染色体复合物上分离下来后,很容易聚集在一起,也很容易被蛋白水解酶降解。所以,它们很难在溶液中保持原状。目前,非组蛋白中能够较好地分离、纯化,并对其生物学性质及结构功能加以详细研究的是一组称为高泳动因子的染色体非组蛋白,简称HMG染色体非组蛋白。  相似文献   

14.
为清楚理解和掌握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内容,必须弄清有关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一些重要概念,如染色体组、单倍体与一倍体、Zn、n、x符号的含意等。现将一些概念的确切含意叙述如一F。染色体倍性是指细胞中含的染色体组数,又分整倍性和非整信性,整倍性是指细胞中所含有的染色体组都是完整的染色体组,如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等。非整倍性是指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组处于不完整状态,一般指二倍体种成对染色体的成员增加了或减少了。在二倍体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正常功能,包括一定数目、形态结构和一定基因组成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  相似文献   

15.
染色体提前凝集(Premature Chromosome Condensation),简称PCC,是近十几年来在细胞融合和染色体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PCC的概念是Johnson和Rao于1970年根据其实验结果提出来的。他们认为,PCC就是分裂期细胞与间期细胞融合后,使间期核染色质提前在间期内凝集成染色体的现象。这种提前凝集的染色体称为PC染色体  相似文献   

16.
细胞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一套保证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和染色体分配质量的检查机制,通常被称为细胞周期检查点(checkpoint)。当细胞周期进程中出现异常事件,这类调节机制就被激活,及时地中断细胞周期的运行,待细胞修复或排除了故障后,细胞周期才能恢复运转。根据“质量控制”的内容,可将细胞周期检查点分为三种。第一种负责查看DNA有无损伤,称为DNA损伤检查点;第二种负责DNA复制的进度,称为DNA复制检查点;第三类是管理染色体的正确分配与否,称为纺锤体组装检查点。本文围绕检查点工作的这三个方面对其分子机制作一个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延滨  高智 《植物研究》1996,16(2):190-194
本文通过系统的细胞遗传学研究、体细胞N带研究分析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构成,结果表明:中间偃麦草不含小麦的B组染色体,而含有两组称为远同源(Distanthomologous)的染色体组,这两组远同源的染色体不是来自二倍体长穗偃麦草的E染色体组。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rRNA基因位于5对近端着丝点染色体短臂的次缢痕上。间期细胞中,该区域转录45S rRNA并聚集形成核仁,因此把该区域称为核仁形成区(NOR)。在中期染色体制片上,核仁形成区常常靠近,这种现象叫做随体联合。一般认为随体联合是间期细胞核仁的残余。  相似文献   

19.
转座子(transposable elements,TEs)是指在基因组上能从同一条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或者从一条染色体转移到另一条染色体上的一段DNA序列。广泛存在于基因组中的转座子通过复制、动员、重组基因片段以及修改原基因结构形成的新基因,被称为转座子衍生基因。该文综述了转座子衍生基因与转座子和常规基因的异同以及转座子衍生基因的演变途径,归纳了转座子衍生基因对宿主基因进化,以及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萨顿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推理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03年萨顿(Walter Stanborough Sutton)在他的题为“遗传中的染色体”的论文中指出,在蝗虫的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行为与贝特森提出的等位别型(后来称为等位基因)的行为完全平行。据此,萨顿做出“遗传因子一定是位于染色体上”的科学推断。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有人认为萨顿的结论是类比推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