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自立  陈桂兰 《遗传》1979,1(4):20-24
我国群众性辐射育种工作正在蓬勃开展。 短短数年已选育了二百多个优良品种和品系, 总推广面积达三千五百多万亩。对作物辐射诱 变规律进行探讨,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均有重大 意义。自1973-1978年,我们对下列间题进行 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群众性辐射育种工作正在蓬勃开展。短短数年已选育了二百多个优良品种和品系,总推广面积达三千五百多万亩。对作物辐射诱变规律进行探讨,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均有重大意义。自1973—1978年,我们对下列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庄巧生男1916年生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从事小麦科研事业50余年。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带领几代科技人员选育出“北京8号”、“北京10号”、“丰抗号”系列冬小麦新品种,种植面积分别达2000,900、1400万亩以上,累计增产45亿斤。在育种中他倡用复合杂交,重视新抗病源,强调不同基因源的聚合以丰富遗传背景。1981年主持全国小麦育种攻关以来,成效卓著,获国家、部级奖励7项。小麦和作物育种著作、论文40余篇。其中自花授粉作物遗传力估算和配合力分析推动了数量遗传学在国内的应用研究;《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一  相似文献   

4.
五个高产蚕豆品种产量因素遗传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洪琦  郭建华 《遗传》1984,6(5):11-13
蚕豆是江苏省夏粮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 积300多万亩。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良种推 广,出现一批单产500斤以上的高产田块。如 1978年启东县五七农场试验,启豆一号品种单 产达678斤;1980年沿江农科所试验,优系50 号品种单产达590斤;1982年太县农科所试 验,丰优12号品种单产达588斤、如东76- 504品种单产达532斤、南通三白品种单产达 514斤。能否以这些品种为基础,从群体中有 效地选育出更高产的新品种,需要对群体的遗 传变异作必要的分析。为此,本文采用广义遗 传力、遗传变异系数、遗传进度、遗传相关、相关 遗传进度、选择指数等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研究 各性状在育种上的相对重要性,为选择时进行 综合考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隋月  黄晚华  杨晓光  李茂松 《生态学杂志》2013,24(11):3192-3198
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种植区,季节性干旱严重影响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本文基于南方地区不同干旱分区中选取的13个典型地区1981-2007年气象资料和作物生育期、产量等资料,依据各地逐年降水量将其分为干旱年、正常年和丰水年3种不同降水年型,利用作物水分临界期需水量与降水量的耦合度、气象产量、单位面积产值以及全生育期的水分利用效率和降水量5个指标,对典型地区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得到南方不同区域不同降水年型下的优化种植模式.结果表明: 半干旱区在干旱年型下,宜采取2种抗旱种植模式:马铃-玉米-甘薯和冬小麦-中稻-甘薯.半湿润区在干旱年型下,种植模式以冬小麦-中稻-甘薯最优,油菜-中稻-甘薯次之.在温润区(即典型的季节性干旱区),江南地区在3种年型下均以马铃薯-双季稻最优;西南地区宜搭配抗旱作物进行三熟制种植,如冬小麦-中稻-甘薯、冬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双季稻等.从最大程度利用水热资源角度考虑,三熟种植模式最优,以水旱轮作为主,丰水年型宜搭配水稻.  相似文献   

6.
植物抗真菌病害基因工程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病害是作物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作物病害的80%由病原真菌所引起。真菌病的危害性极大,如19世纪中期,爱尔兰曾因晚疫病严重爆发而导致马铃薯绝产,致使100万人挨饿、200万人被迫背井离乡远迁北美。过去,人们对作物真菌病害的控制有三条途径:(1)选育并采用抗病品种,育种方法为通过有性杂交利用作物本身或近缘种中的抗性基因;(2)施用化学杀菌剂;(3)采取预防措施,如轮作、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数量性状遗传差异及其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在生产上应用的作物品种,绝大多数是 通过有性杂交育种选育出来的。以这种方法选 育出的新品种主要有两种类型:遗传基础比较 稳定的品种(纯种)和比较不稳定的杂种第一 代。  相似文献   

8.
一、高淀粉马铃薯研究的战略意义马铃薯(Salanumtuberosum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蔬菜作物,在世界范围广泛种植,常年种植面积在3亿亩以上。我国约有4500~5000万亩,世界排名第二位。主产区在东北、内蒙、陕西、甘肃、四川等地,长江流域、两广、云贵高原都有种植。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通报》2005,40(7):48-48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家近日表示,已育成两种优质超高产晚粳新品种,最高666.6m^2产量高达770kg。据介绍.新品种米质优,分别有8-9项指标达到农业部颁布的优质食用米一级标准,其中决定稻米口感的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等3项关键指标表现最为突出。已通过上海市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据统计,两个新品种在苏浙沪3地目前已累计推广近8.67万hm^2,共增产优质稻谷5600多万kg。  相似文献   

10.
赵友谅  和现昌  王金兰 《遗传》1986,8(3):17-20
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广大农村对作 物新品种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高产抗病育 种成为我省当前小麦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 我们将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新技术应用于冬小 麦育种程序,在育成花培2321、之后〔II,又从获 得试管苗到新品系鉴定,只用三个世代时间,培 育出了冬小麦高产抗病新品系— 花培28[.210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83年3月23—29日在昆明召开。二百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总结了四年来的学会工作;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修改了会章;选出了新的理事会。原子能农业应用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发展非常迅速。辐射育种迄今已育成160多个新品种,1982年推广面积总计达一亿二千多万亩。我国辐射育种已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核技术在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各  相似文献   

12.
我国薯类基础研究的动态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薯类生产大国,马铃薯、甘薯和木薯等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薯类主粮化已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新措施,但其基础研究相对于"大作物"如水稻、玉米等还存在较大距离。开展三大薯类(木薯、甘薯和马铃薯)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对推动薯类产业化意义重大,其中分子育种是其遗传改良的生长点和动力。从深化利用种质资源和基于基因组信息的基因挖掘,以及薯类共性和个性生物学问题的联合攻关等重要方面进行综述,阐明了薯类研究现状和趋势,旨为促进薯类分子育种技术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薯类生产大国,马铃薯、甘薯和木薯等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薯类主粮化已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新措施,但其基础研究相对于"大作物"如水稻、玉米等还存在较大距离。开展三大薯类(木薯、甘薯和马铃薯)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对推动薯类产业化意义重大,其中分子育种是其遗传改良的生长点和动力。从深化利用种质资源和基于基因组信息的基因挖掘,以及薯类共性和个性生物学问题的联合攻关等重要方面进行综述,阐明了薯类研究现状和趋势,旨为促进薯类分子育种技术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广大农村对作物新品种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高产抗病育种成为我省当前小麦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我们将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新技术应用于冬小麦育种程序,在育成花培2321之后,又从获得试管苗到新品系鉴定,只用三个世代时间,培育出了冬小麦高产抗病新品系——花培28。  相似文献   

15.
野败型杂交水稻生育期杂种优势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普通野生稻(Oryza sativa f.spontanea)的花粉败育株杂交选育而成的野败型杂交水稻,自1973年“三系”配套成功后,很快应用于生产。近年来全国推广面积已达七千万亩以上,收到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但现有推广组合在长江流域作双季早稻或长江以北地区作后季  相似文献   

16.
从河北351×莆薯76-16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甘薯种质C180,具高抗蔓割病兼抗甘薯瘟Ⅰ型菌系、品质优良、抗病基因遗传力高、配合力好等特点,是抗病育种上已成功利用的核心亲本。福建省利用C180亲本材料直接或间接育成20多个甘薯新品系,其中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品种8个。这些衍生品种主要用于我国南方薯区,多数分布在福建,推广面积较大的有金山57、福薯3282和泉薯723等品种。  相似文献   

17.
纪凤高  邓景扬 《遗传》1986,8(5):15-18
高忠丽选育出的太谷核不育小麦,邓景扬 提出把它作为杂交工具用于小麦育种工作为 宜tl]0 当前,我国小麦育种工作者已经把它用 到单交、回交、复合杂交和轮回选择育种等多个 育种途径中。人们利用不育株自交不结实而异 交结实率高的特点,对其进行了广泛的、大量的 和连续不断的基因重组;利用F;杂种分离出 来的半数可育株选育出了新的优良基因重组 体— 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正葡萄是一种多年生木本作物,实生苗第一次开花结果需要3~5年的时间,经过优系初选、优系复选、品系的区试到品种的成功审定,传统新品种选育过程历时长,耗费大,效率低。通常,一个鲜食葡萄品种从配制杂交组合到品种审定,需要12~20年,而酿酒品种则至少需要15~25年。育种家为了提高育种效率,必须要了解葡萄的各种性状,如品质、产量、抗病虫害等遗传特点,才能够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属于干旱敏感型作物,当前生产上的马铃薯品种多数不耐旱,中国马铃薯抗旱育种进程又受到遗传背景狭窄的制约。引进外来种质资源,拓宽我国马铃薯遗传背景,加快选育抗旱品种是马铃薯应对干旱的关键策略。2016年和2017年,在常规滴灌和雨养条件下,利用增广设计方法,以生产上常用的5个马铃薯品种为对照,对来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的315份高代品系和中国已有的3个品种进行抗旱性评价。通过AMMI模型和GGE模型分析基因型、环境及二者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并结合抗旱指数筛选抗旱性稳定且产量高的材料。从整体上看,在雨养条件下,两年马铃薯平均产量差异较小,但是变异系数较大,常规滴灌条件下正好相反。马铃薯产量受基因型、环境及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其变异平方和分别占总处理平方和的43.39%、39.36%和17.26%;C93和YS902两年的抗旱指数均高于对照品种,稳产性好,C48虽然抗旱指数相对较低,但是高产和稳产性高于所有材料。筛选出来的材料不仅可以作为抗旱育种亲本,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其抗旱机制,为抗旱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分子设计育种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万:设计育种(breeding by design)的概念最早由Peleman J D于2003年提出.其策略是在基因定位的基础上,构建近等基因系,利用分子标记聚合有利等位基因.实现育种目标。其后,Varshney R K(2005年)提出基因组学辅助育种(genomics—assisted breeding).旨在利用作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生物数据,发掘和整合遗传资源的有利基因.借助生物信息学的力量让人们从全基因组分子水平上加快控制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的聚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