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蚜微卫星DNA的克隆及其多态性检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微卫星DNA (microsatelliteDNA)是由 2~ 6bp核苷酸序列组成的简单串联重复序列 ,广泛存在于基因组的间隔顺序和内含子等非编码区。由于其高度的多态性 ,呈共显性遗传 ,并且其多态性可用PCR技术结合电泳被检测出来 ,且可克服DNA多位点方法 (如RAPD及DNA指纹图等 )中把来自不同位点但具有相同大小的等位基因混淆等优点 ,使其已成为生物群体遗传结构与变异及彼此关系研究中的一种极有价值的分子遗传标记工具。棉蚜Aphisgossypii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 ,其寄主广 ,且季节分化明显。目前已记载…  相似文献   

2.
线虫是多样性仅次于昆虫的一个动物类群,在动物发育的研究和生物防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本文综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限制性长度多态性(R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核酸序列分析等分子标记在线虫遗传结构分析、亲缘关系鉴定和遗传图谱的构建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RAPD技术及其在微生物学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 0年 ,Botsein提出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可以作为遗传标记 ,从此开创了直接应用DNA多态的新阶段。 80年代后 ,DNA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的发展 ,使直接扩增DNA的多态性成为可能 ,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许多种新型分子标记 ,诸如扩增片段多态性 (ALFR)、串联重复序列(VNTR)、单链构型多态性 (PCR SSCP)、序列特异扩增区域 (SCAR)、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等。而RAPD是较为突出的一种。RAPD是由Williams和Welsh在 1 990年各自独立发现的一种DNA多态检…  相似文献   

4.
《牛津核酸结构手册》(OxfordHandbookofNucleicAcidStructure )由StephenNeidle编著 ,1999年OxfordUniversityPressInc .出版 ,6 6 2页。本手册由该领域的权威人士撰写 ,是核酸结构方面的一本综合性的参考书。本书的重点在于X射线结晶学和核磁共振的研究结果。19个章节详细描述了最新发现的各种DNA和RNA结构类型 ,并阐述了大多数“天然的”结构。本书逐步和系统化地叙述了双螺旋的DNA多形体、三倍、四倍和接点的高级结构以及各种复杂程度的RNA结构…  相似文献   

5.
糖生物学是以生物大分子的组成部分糖链为对象 ,研究它作为生物信息分子在多细胞生物高层次生命活动中的功能。糖生物学 (glycobiology)这一名词是 1 988年由牛津大学生化系副主任德弗克 (Raymond ADwek)教授在《生化年评》上首次提出的 [1 ] ,这标志着糖生物学这一新的分支学科的诞生。同年 ,牛津大学研制成功了 N-糖链的结构分析仪 ,并商品化。1 糖生物学的发展历程糖与蛋白质、核酸和脂类作为生物分子中的 4大物质 ,早在 1个世纪前就已被人们认识 ,但科学家对它的研究却远远滞后于核酸与蛋白质。 60年代 ,科学家发现细胞表面密布糖链 …  相似文献   

6.
抗衰保健的核酸食品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核酸与衰老,核酸营养在抗衰保健中的意义,核酸食品的开发利用,核酸营养学理论的发展。1核酸核酸是当今分子生物学的生长点,生物体和人体内的核酸有两类,一类叫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简写为DNA),由四种脱氧单核苷酸(A、T、G、C)通过3′,5′-磷酸二酯键所联接的多核苷酸链,由两条这样多核苷酸链,方向相反,螺旋卷曲成为一种双螺旋结构。它主要存在于真....  相似文献   

7.
登革病毒感染性转录体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登革病毒 (Denguevirus)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基因组结构为单股正链RNA ,全长约 1 0~ 1 1kb。登革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不形成DNA中间体 ,因此要在基因水平研究其特征存在一定困难 ,因为突变、重组、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技术都是在DNA水平上的操作。体外转录制备感染性RNA(感染性转录体 )技术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新途径[1]。该技术是把病毒RNA逆转录成cDNA ,并置于RNA聚合酶启动子的下游 ,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体外转录出全长正链RNA ,经转染易感细胞后复制出子代病毒颗粒。由于这种子代病毒来自cDN…  相似文献   

8.
体外进化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进化方法的原理与应用王琛金由辛(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1)关键词体外进化方法在核酸研究早期,DNA和RNA的信息贮存和传递功能备受关注,而对它们的高级结构所发挥的生物功能却鲜有问津。Ri-bozyme...  相似文献   

9.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杨永华  姚健 《生物多样性》2000,8(3):337-342
微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微生物和大生物(动、植物)相比,存在着多种显著差异,因此其多样性,保护及利用也有所不同,尤其是研究方法亟待完善,提高。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方法广泛用于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从四个方面加以介绍:1)微生物总DNA制备及其遗传多样性检测方法;2)16SrRNA基因序列研究;3)核酸杂交分析技术;4)DNA动力学的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加  相似文献   

10.
秦山  刘聪  赵连三 《生物技术通讯》2001,12(2):W016-W016,W018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核酸杂交技术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中研究基因及其表达的重要手段。其中 ,原位杂交技术能对生物体整个基因组中单一的基因拷贝或其转录物进行探测 ,能从染色体组数百万个核苷酸序列中识别某个基因的转录物以了解基因的表达状态及表达情况 ,从而在基因定位、细胞分化调控、肿瘤遗传学等研究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1 ] 。但是 ,生物组织标本极易被DNA酶或RNA酶 (尤其是RNA酶 )污染 ,从而造成标本中的核酸降解 ,导致假阴性结果甚至误导某些实验研究的结论。近年来发展的dT探针及Alu探针有…  相似文献   

11.
反义核酸技术(antisensenucleicacidstechnology)是根据核酸杂交原理设计的以选择性地抑制特定基因表达为目的的一类核酸研究新技术,它包括反义RNA(antisenseRNA,asRNA)、反义DNA(antisenseDNA,asDNA)及核酸(ribozyme,Rz)三大技术领域,反义核酸技术同基因治疗一样已经成为一项引人瞩目研究领域。本文对核酸作用的原理和在抗病毒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从印度木薯花叶病毒(ICMV)侵染的植物中纯化特异的核酸,经RNAase,DNAasc,Nucle-aseSl,ExonucleaseⅢ和EcoRI酶切,Southern和Dotblots杂交证实,在感病的植株中,存在两种形式的病毒核酸:环状双链DNA和环状单链DNA,后者可能是病毒DNA的(-)链,环状双链DNA经限制性内切酶作用可得2.7kb的线性双链DNA纯化的病毒核酸含DNA1和DNA2两个分子量相近的组份。  相似文献   

13.
反义核酸的骨架修饰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义核酸的发展经历了反义寡核苷酸,混合骨架寡核苷酸和多肽核酸等几个阶段。这3种不同类型的反义核酸均能与DNA或RNA结合,阻断目的基因的表达。3种反义核酸的结构有较大差异,各自的性质和反义作用机理也不尽相同。尽管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明确,反义核酸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作为反义药物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或作为试剂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核酸技术在真菌系统分类与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永春 《生命科学》1996,8(1):19-20
近年来以核酸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崛起,为从核酸分子水平上研究真菌的遗传本质,为真菌的进化研究、系统分类和鉴定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对近几年在真菌系统分类与鉴定研究中应用较多的DNA—DNA杂交、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和核酸测序等几种技术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5.
陈惠黎 《生命科学》2011,(6):525-525
生命现象的分子基础主要依赖于生物大分子及其相关的一些小分子。生物化学家一直认为:蛋白质和核酸是体现生命现象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20世纪60年代左右,人们才认识到另一类由不同单糖组成的糖链是除蛋白质和核酸外体现生命现象的第三类生物大分子,糖链的研究已公认为继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后探索生命奥秘的第三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肽核酸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何凤田 《生命的化学》2001,21(4):274-276
肽核酸 (peptidenucleicacid ,PNA)是一种新型的DNA结构类似物 ,是继寡聚脱氧核苷酸 (oligodeoxynucleotide ,ODN)以来更为有效和稳定的反义和反基因制剂。PNA与核酸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高度的亲和力 ,且不易被核酸酶和蛋白酶降解。PNA对转录和翻译的调节 ,可有效抑制癌基因的表达、病毒基因的复制和转录。PNA的广泛生物学效应显示其在基因治疗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1 .PNA的分子结构及其理化特性1 .1 PNA的分子结构  PNA是一种新的DNA结构类似物 ,其结构式…  相似文献   

17.
二维核磁共振技术(2D-NMR)是近十几年出现的核磁共振方法的一个分支,已能在溶液态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成为与单晶X-射线研究相互补充的重要手段.与蛋白质的二维核磁共振研究相比,核酸的2D-NMR研究起步略晚,但近三、五年来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在作核酸的结构测定、研究核酸—蛋白质相互作用中发挥了其  相似文献   

18.
离子辐照玉米花粉诱发DNA损伤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30Kev和 8种剂量的N+ 辐照玉米不同品种的花粉 ,通过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smDNA)技术利用 10 4个 10碱基随机引物分析了花粉基因组DNA的损伤效应 ,结果表明 :经N+ 辐照的花粉DNA在 10 4个引物的扩增下 ,共产生了 4 70条带 ,表明了明显的多态性变化。在供试剂量下共发现 51条多态性带 ,其中 3× 10 15N+ cm2 、6× 10 15N+ cm2 、9× 10 15N+ cm2 、12× 10 15N+ cm2 、15× 10 15N+ cm2 和 18× 10 15N+ cm2 DNA多态性的频率分别为 4 .3%、8.5%、1…  相似文献   

19.
杆状病毒DNA解旋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NA解旋酶 (helicase)是DNA复制过程中一类重要的酶 ,负责打开DNA双链 ,并参与新生链的合成 ,在DNA修复和重组过程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杆状病毒DNA解旋酶除了参与DNA复制外 ,对于晚期基因的转录、关闭宿主蛋白质合成及决定杆状病毒宿主域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1.杆状病毒解旋酶的结构目前已有 5种杆状病毒的DNA解旋酶基因得到克隆并测序 ,分别是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MNPV) ,黄杉毒蛾核多角体病毒 (OpMNPV) ,家蚕核多角体病毒 (BmNPV)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eMNPV)及粉…  相似文献   

20.
三螺旋核酸是在经典的沃森-克里克(Waston-Crick)氢键形成的双链核酸基础上,第三条寡核苷酸链以非经典的胡斯特(Hoogsteen)氢键嵌入到双链大沟(Major groove)中形成的超分子核酸组装体。在近年来发展的众多生物传感方法中,基于三螺旋核酸的生物传感平台凭借其快速、灵敏、简单、可逆等特点而备受瞩目。从生物传感器的角度,综述了三螺旋核酸生物传感器的类别与性质,分类评述了常见的三螺旋核酸生物传感器与三螺旋核酸传感元件的应用,并对三螺旋核酸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