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GF-β超家族在软骨发生、发育和维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冠  杨晓 《遗传》2008,30(8):953-959
转化生长因子b(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 TGF-b)超家族包括TGF-b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两个亚家族。TGF-b超家族信号通路的配体、配体拮抗分子、受体、信号转导分子均在软骨内成骨过程中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 参与调控软骨细胞的谱系分化、增殖、成熟、凋亡和矿化。BMP信号能起始间充质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并维持软骨细胞的特性, 在软骨发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在生长板发育的过程中, BMP信号促进软骨细胞的成熟, 促进成骨, 而TGF-b信号抑制软骨细胞的肥大分化, 维持生长板中适量的软骨细胞; TGF-b信号和BMP信号对于关节软骨的维持和修复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 TGF-b超家族的重要作用贯穿骨骼发育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2.
肥大细胞是大多数脊椎动物疏松结缔组织中常见的细胞 ,常成群地沿着小血管分布。该细胞胞质内充满着粗大的嗜碱性颗粒 ,其颗粒具有水溶性 ,用碱性染料染色时呈现异染性。通常在制作肥大细胞标本时先取皮下组织或肠系膜进行铺片 ,风干后经过固定液固定 ,再用甲苯胺蓝、硫堇等染色方法显示胞质内颗粒 ,然后再经脱水 ,透明和封片等常规操作程序完成标本制作。近年来 ,笔者根据该细胞胞质内嗜碱性颗粒具有异染性和水溶性特点 ,采用以酒精为溶剂的甲苯胺蓝染色液对风干后肥大细胞铺片标本不经固定而直接染色 ,染色后只经一道酒精洗去浮液 ,风干后…  相似文献   

3.
转化生长因子TGF-β具有广泛的生理效应,对于维持关节软骨正常有重要意义。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和关节软骨损坏是骨关节炎的重要特征,研究表明TGF-β一方面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成分含量维持基质的正常更新,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关节软骨细胞的形成、增殖和分化来保持正常数量和正常生理状态的软骨细胞。本文就这两个方面综述了最新研究进展,以探讨TGF-β在骨关节炎发生中的可能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4.
TGF—β在骨关节炎发生中的可能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化生长因子TGF-β具有广泛的生理效应,对于维持关节软骨正常有重要意义。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和关节软骨损坏是骨关节炎的重要特征,研究表明TGF-β-方面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成分含量维持基质的正常更新,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关节软骨细胞的形成,增殖和分化来保持正常数量和正常生理状态的软骨细胞,本文就这两个方面综述了最新研究进展,以探讨TGF-β在骨关节炎发生中的可能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MC3T3-E1细胞在自组装多肽水凝胶支架上的生长和成骨分化.方法在多肽水凝胶支架RADA16上接种MC3T3-E1细胞,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存活情况;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C3T3-E1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细胞外钙质沉积;RT-PCR分析成骨特异性基因的表达.结果 MC3T3-E1细胞在水凝胶支架RADA16上粘附铺展良好,呈纺锤样形态.诱导培养后支架上的细胞有较高水平的碱性磷酸酶表达和矿化基质沉积.此外,骨分化特异性基因骨桥蛋白和骨涎蛋白也有表达,且表达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多.结论 在自组装水凝胶内MC3T3-E1细胞可向成骨方向分化,并能在凝胶内产生矿化的细胞外基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将建立的马(Equuscaballu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通过原代细胞培养获取马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第3代(P3)纯化细胞进行干细胞特性鉴定,之后诱导其向不同细胞分化并对诱导分化的细胞进行染色和特异性基因表达的鉴定。实验结果显示,获得的马骨髓细胞表达了干细胞转录因子和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确定获得的细胞为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3代细胞经诱导培养后由长梭形转变为"骨结节"形态的成骨细胞和"铺路石"形态的软骨细胞。茜素红将诱导的成骨细胞团染成红色,并随着时间的递增红色"骨结节"逐步增大;阿尔新蓝则将蛋白聚糖和透明质酸等含量丰富的诱导细胞染为蓝色,并且随着诱导天数的增加被染成蓝色的软骨细胞逐渐增多,而对照组细胞未见着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成骨细胞中Col和ALPL基因的表达量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发生明显变化;普通PCR结果显示,在诱导的软骨细胞中扩增获得了collagenⅡ、aggrecan和Sox9软骨特异基因,而对照组细胞不表达特异基因。综上所述,本实验建立了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成功将其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为骨组织缺损修复和软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凋亡酶的半胱天冬酶3 (Caspase 3)、促炎细胞因子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酶-13 (MMP-13)的表达水平,来说明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后软骨细胞的软骨变性和骨性关节炎的发展情况,本研究通过探讨软骨降解程度与损伤时间或患者年龄之间的关系,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正常人(n=5)和ACL破裂患者(n=42)软骨细胞中IL-1β、IL-6和MMP-13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13和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通过趋势分析和相关系数分析,分别得出MMP-13、IL-6、IL-1β基因表达与软骨缺损分级,MMP-13、IL-6、IL-1β基因表达与患者年龄的关系。结果表明,软骨降解程度与损伤时间之间存在相关性。与正常相比,ACL损伤的软骨细胞中,MMP-13、IL-6、IL-1β和Caspase 3的表达水平有显著上调。在ACL缺陷患者中,与ACL缺陷未到18个月的患者相比,在超过18个月的患者中发现MMP-13明显上调,而超过10月的患者软骨细胞中IL-6和IL-1β表达水平要高于未到10个月的ACL缺陷患者。同时,IL-1β、IL-6和MMP-13表达水平和软骨损伤或病人的年龄之间没有关联。研究发现,软骨细胞凋亡、炎症和分解代谢因子水平的升高与损伤时间有关,并可能导致ACL损伤后软骨退变和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黄石爬(鱼兆)(Euchiloglanis kishinouyei)属于较为原始的高原鱼类。通过生化分析仪测定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Wright′s染色及细胞化学方法,即过碘酸雪夫(PAS)、酚氧化酶(PO)、苏丹黑B(SBB)和过氧化物(POX)染色,观察其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及细胞化学特征。黄石爬(鱼兆)的红细胞数为(0.55±0.06)×1012个/L,血红蛋白含量为(73.00±5.57)g/L;血细胞中红细胞占98.03%,且其细胞体积较大,白细胞中血栓细胞占比例最多,为37.06%,异嗜性粒细胞最少,为9.64%,异嗜性粒细胞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红细胞均呈阴性,白细胞存在染色特性差异,其中白细胞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均为阳性,过氧化物(POX)染色除Ⅰ型和Ⅲ型异嗜性粒细胞外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9.
黄石爬鮡(Euchiloglanis kishinouyei)属于较为原始的高原鱼类。通过生化分析仪测定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Wright’s染色及细胞化学方法,即过碘酸雪夫(PAS)、酚氧化酶(PO)、苏丹黑B(SBB)和过氧化物(POX)染色,观察其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及细胞化学特征。黄石爬鮡的红细胞数为(0.55 ± 0.06)×1012 个/L,血红蛋白含量为(73.00 ± 5.57) g/L;血细胞中红细胞占98.03%,且其细胞体积较大,白细胞中血栓细胞占比例最多,为37.06%,异嗜性粒细胞最少,为9.64%,异嗜性粒细胞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红细胞均呈阴性,白细胞存在染色特性差异,其中白细胞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均为阳性,过氧化物(POX)染色除I型和III型异嗜性粒细胞外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小鼠胸主动脉血管直径和管壁厚度以及平滑肌细胞表型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和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α-SM-actin)的表达,探讨胸主动脉在发育、成熟和老化过程中血管管壁结构和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将24只昆明小鼠按年龄分成4组:3天组、3个月组、6个月组和16个月组。采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术分别观察胸主动脉血管管壁结构以及Vimentin和α-SM-actin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胸主动脉血管直径和管壁厚度增加,以16个月小鼠胸主动脉的直径最大和管壁最厚,但细胞密度减少。3天小鼠胸主动脉的Vimentin表达较高,6个月表达下降,16个月重新上调;而α-SM-actin在3天小鼠的胸主动脉表达较低,6个月表达增加,16个月表达出现下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胸主动脉的直径和管壁的厚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细胞的密度则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平滑肌细胞的表型从幼龄时的合成表型转变为收缩表型,老龄时又转变为合成表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行之有效的人胚髁状突软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及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0.25%胰蛋白酶和0.2%Ⅱ型胶原酶分阶段联合消化法分离髁状突软骨细胞,将分离的软骨细胞与未消化完的小片软骨共同置入预涂多聚赖氨酸的培养瓶中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镜观察等方法与传统培养方法对比,检测软骨细胞的分离后存活率、贴壁生长速度及传代7次内髁状突软骨细胞表型改变相伴随的形态学及生物学特征.结果:本方法培养的人髁突软骨细胞存活率可达98%以上,细胞贴壁能力强,与传统培养方法形成细胞单层的速度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代以内培养的髁状突软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透射电镜可见细胞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而传统培养方法所获得的人髁状突软骨细胞存活率为90%左右,培养3代以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其软骨细胞表型逐渐减弱,培养至第7代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阴性.结论:本方法培养的髁状突软骨细胞存活率高,且能维持软骨细胞的特有表型,至少能保持软骨细胞7代稳定,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14.
胃癌细胞DNA含量、AgNOR计数与其生物学特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使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了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及胃癌共89例细胞DNA相对含量及DNA倍体分布;并用银染方法对89例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典型增生往往可观察到与胃癌相似的DNA核型即高异倍体的出现,高异倍体的出现可能是重要的癌前标志;在胃粘膜病变中,AgNOR值随病变异型程度的加重而递增,各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早期癌、浸润癌和转移癌间,以及癌转移过程中粘膜层、肌层、淋巴结内癌细胞DNA含量无明显差异;AgNORs计数均值差异亦无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随癌细胞分化程度升高,DNA含量增多及异倍体出现率升高;各期胃癌除粘激腺癌与分化型腺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余各型胃癌AgNORs值随分化程度升高而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因此,DNA含量及倍体分析,AgNORs计数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癌前病变预测以及组织分级的一种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自体软骨细胞复合于人脐带Wharton胶支架对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经自体关节软骨细胞 经体外培养后复合到制备人脐带Wharton 胶取向支架内构建细胞- 支架复合体,选取健康清洁新西兰兔23 只,雌雄不拘,体重 2.5-3.0 kg,取滑车沟中下部制作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成A、B和C 组。A组(n= 10):植入自体软骨细胞+人脐带Wharton 胶取向支架复合体;B组(n= 10):植入单纯人脐带Wharton 胶取向支架;C组(n= 3):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兔。分别于术后3 个月和6 个月各处死后取材进行生物力学特性评估检测。结果:压痕实验显示在3 个月时A 和B 组修复区组织刚度分别达到正常软骨的 45.72%和25.25%,且A组刚度明显优于B组,均低于C组( P<0.05);到6 个月时各自达到正常软骨刚度的69.76%和35.14%,同 样A 组刚度明显优于B 组,均低于C 组( P<0.05)且在同期个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F=80.309,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自 体软骨细胞与人脐带Wharton 胶复合在体内的微环境作用下修复软骨缺损效果良好,为软骨组织工程提供了一种新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6.
鹿茸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维持茸再生与骨化的重要组织,旨在研究鹿茸MSCs的软骨分化及原癌基因c-myc对该过程的调控作用。利用成年塔里木马鹿生长60 d的鹿茸第2代间充质干细胞(MSCs,P2),通过TGF-β1(10 ng/m L浓度)刺激,诱导塔里木马鹿茸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采用免疫组化和阿利新蓝染色鉴定诱导结果,并通过q PCR方法检测软骨分化过程中c-myc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MSCs在诱导后的第9天开始出现细胞形态变化,由梭形向多角形转变,原来菊花状的分布逐渐向铺路石状变化,至14 d可观察到软骨陷窝,21 d软骨细胞基质明显,并开始出现细胞凋亡。非诱导组28 d细胞出现凋亡,细胞内发现空泡。35 d两组细胞凋亡明显,细胞折光性变差,间隙变大。阿利新蓝染色鉴定,诱导至第14天细胞基质中开始出现大量阳性染色。免疫组化实验检测,诱导至21 d的细胞基质中出现棕色Col II阳性反应物,随培养时间增加颜色加深,并集中分布在细胞及其周围基质中。在软骨分化进程中,第7、14、21和28天,诱导组c-myc基因表达与非诱导组相比显著下调(P0.05),但诱导至35 d,诱导组c-myc表达与非诱导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TGF-β1刺激下,塔里木马鹿茸MSCs可以分化成软骨,原癌基因c-myc下调表达诱导鹿茸MSCs进入凋亡状态并分化为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纳米颗粒(magnetic iron oxide particles,MIOP)体外标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SCs)向软骨分化及MRI示踪的可行性。方法:从小鼠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扩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SCs),流式鉴定细胞表型后,分别采用不同浓度(25μg/mL,50μg/mL)的MIOP标记ASCs并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普鲁士蓝染色和透射电镜(TEM)鉴定细胞内磁纳米铁颗粒分布情况,应用3.0T MRI体外检测标记软骨细胞MRI信号。结果:从脂肪组织中可以分离获得大量高表达CD90、CD105、Sca-1的ASCs,不同浓度(25μg/mL,50μg/mL)的MIOP与ASCs共同孵育24小时后,普鲁士蓝染色发现ASCs随MIOP浓度的增加,蓝染程度逐渐加深且标记的ASCs可以向软骨细胞分化;TEM证实细胞内分布大量的黑色纳米铁颗粒。体外MRI T2序列证实随着MIOP浓度(25μg/mL,50μg/mL)的增加MRI信号值逐渐减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IOP可以标记ASCs向软骨分化,体外应用MRI可以对其进行示踪。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45只烏拉坦麻醉大白鼠,分别于注射胍乙啶10毫克/公斤后的2分钟、10分钟、2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前三个时間是靜脉注射,后两个时間是腹腔注射),記录血压,并取出腎上腺、胸主动脉、心、脾及腎,测定CA含量。血压变化的三个时相与主动脉壁NA含量似有平行关系,但与其他各器官CA含量无明显相关;胍乙啶后期降压机制是使交感神經末梢所支配的器官內的NA排空的結果。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为了检测和比较在正常和划伤后的兔软骨细胞中Micro302A、Micro498、Micro520E 3种Micro RNA的水平变化。获取兔膝关节软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后制备细胞损伤模型。利用实时定量PCR对正常软骨细胞以及损伤后1 d、3 d、5 d、7 d 4个时间点软骨细胞内3种MicroRN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成功获取兔膝关节软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后制备了细胞损伤模型。经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比后发现:Micro302A与正常组相比在损伤后第1天明显升高,第3天升至最高,第5天降至接近正常组水平后持续下降,第7天降至最低。Micro498在损伤后第1天与正常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后快速上升并在第3天达到顶峰后缓慢下降,在第7天达到与正常组相似水平。Micro520E的水平变化在4个时间点内较稳定,幅度较小。第1天至第3天稳步上升至最高后再逐步降低,第7天略低于正常组水平。在关节软骨损伤后不同的时间内,Micro302A、Micro498、Micro520E有明显不同的水平变化,说明这3种MicroRNA在关节软骨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为利用MicroRNA治疗关节软骨损伤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小白鼠胚胎及生后肝脏发育的组织化学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Brachet(1955,1960)指出蛙卵核糖核酸(RNA)含量高的区域比含量低的先分化,各器官含量在分化开始前增加,分化本身则引起下降。(1951),(1956),(1963)分别就核酸对于细胞机能、分化及恶性分化中的作用写过专著。故对核酸尤其是RNA的观察,可以了解肝细胞的机能状态及其与机能分化之间的关系。胚胎肝内出现糖元和葡萄糖-6-磷酸酶(C-6-P酶),可反映肝细胞的机能分化。张作十(1953,1957)指出硷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出现与机能分化有关。(1959)在两栖类卵细胞用电子显微镜研究指出,随该细胞发育分化过程,线粒体在结构、数量、大小和分布等都有改变。Smith(1931)研究过大白鼠胚胎和生后肝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