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0年我们在本刊第5期上曾汇总报道了我国已发表的48种昆虫寄主上的61种昆虫病毒。此后,国内又陆续报道了几十种昆虫病毒。按照1976年第二届国际病毒命名和分类委员会关于病毒分类的系统,这些病毒包括核型多角体病毒16种,颗粒体病  相似文献   

2.
目前已知棉铃虫病毒病共有四种类型:核型多角体病毒病,质型多角体病毒病,颗粒体病毒病和虹彩病毒病(Martignoni&lwai 1977;Stadelbacher et al.1978)。棉铃虫的质型多角体病毒(简称CPV)常与核型多角体病毒混合发生,给寄主的正常饲养繁殖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利用带来了重大困难。此外,对这类病毒在防治棉铃虫的作用方面也需要作出正确的评价。我们曾报道过棉铃虫质型病毒的分离、特征和病理学(苏德明等,1978),本文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该病毒在寄主中肠上皮细胞内的形成过程,以进一步阐明其增殖发病机理,并为其利用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1977—1979年我们使用国内建株的类淋巴传代细胞(SL)分离培养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证实该株细胞对RSV敏感,可形成广泛典型的融合细胞病变。近几年来又将其使用于RSV的分离培养及中和试验等工作中。1979年曾对  相似文献   

4.
大袋蛾雄虫触角的细微结构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随着应用合成昆虫信息素控制害虫研究的逐步深入,有关昆虫触角形态学、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方面的报道日渐增多。Schneider(1964),Seabrook(1978),Zacharuk(1980)等从不同方面对这些研究进行了评述。 大袋蛾Clania variegata Snellen属鳞翅目,袋蛾科(Psychidae),是我国重要的食叶害虫之一。为了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危害,寻求新的防治,测报方法,我们对大袋蛾性信息索进行了研究。根据我们的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发现的一些昆虫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害虫的综合防治中,利用病毒进行短期或长期防治是有效的途径之一,这个问题已日益引起重视。近年来,我国各地已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我们过去在昆虫病原调查中,曾先后采集和分离到20多种昆虫病毒,除已报道4种及黄地老虎(Euxoa segetum)质型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将另文发表外,尚有16种昆虫病毒,现初步整理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的昆虫种类达一百万种之多,已发现的昆虫病毒究竟有多少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统计数字。1949年报导的,可感染昆虫的病毒约100种;1960年增加到200种;1975年,David列出昆虫与螨类的病毒为721种;1977年,Martignoni和Iwai列出感染昆虫和螨类的病毒约1 000种;1979年,福原敏彦归纳为849  相似文献   

7.
对植物胚状体的发生和发育,二十余年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Narayanaswamy 1977,Reinert等1978,Батыгина等1978,周俊彦1981),已取得了一些很有意义的进展;近几年对其分子水平上的机制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Fujimura和Komamine 1980a、b,Sengupta和Raghavan 1980a、b,Verma和 Dougall 1978, Zee和 Wu 1979,徐是雄等1980,Fujimura等1980)。这些对于阐明胚状体发生的机理和实验条件下控制其发生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表明,胚状体发生的过程是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国内外开始应用姐妹染色单体分化(SCD)染色技术研究人和哺乳动物细胞的动力学(Bianchi等1976;Craig-Holmes等1976;Crossen等1977:朱炳富等1980),染色体DNA的复制,包括早复制和晚复制(Lau等1980),细胞周期的测定(等1971;田竟生等1978;等1979),和各种诱变致癌剂的测定(Bloom等1975;Allen等1976;Carrano等1978)取得了许多可喜的结果。本文采用BUdR-吖啶橙-紫外线 Giemsa(BUdR-Acridine Orange-UpG)染色显示姐妹染色单体分化染色技术(贺维顺等1980),初步观察了赤麂肺、皮肤和肾成纤维细胞动力学变化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  相似文献   

9.
<正>立谷热(Rift valley Fever:RVF)是流行于非洲撒哈拉沙漠的一种蚊媒病毒人畜共患性传染病。本世纪初即发现此病存在于肯尼亚等地的羊群中,1930年Qaubney等首次从绵羊中分离到其病原因子RVF病毒。1975年Van Velden等首次报道RVF病毒可以引起人类严重致死性感染。1977年以前一般认为RVF只限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带的一些国家,感染人后引起登革热样的发热性疾病。1977—1978年秋冬季节RVF首次在中东埃及出现,并在家畜和人群中引起大流行,造成了大批家畜和数百人死亡。RYF对中东地区的远距离传播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不少专家、学者担心RVF可能成为一种全球流行性传染病。近几年来,由于畜用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在流行区的广泛使用,使RVF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为了防止该病在人群小的传播,很多  相似文献   

10.
棉铃虫和烟青虫的酯酶同工酶比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近年来,同工酶的电泳技术在昆虫种群分化的研究上已成为一种有用的工具。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的信息已广泛被应用到探讨昆虫种间的亲缘关系(Ayala,1970;Saul等,1977)、种或亚种的差异(Trebatoski和Haynes,1969;Harrison和Vawter 1977;Mahon等,1976)、种群结构、种下分化(Ayala,1975;Bartlett,1981)以及昆虫与寄主植物的关系(Stock和Amman,1980;Jacobson和Hsiao,1983)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