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WIP1基因对小鼠骨髓B细胞发育及胸腺T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骨髓B细胞及胸腺T细胞发育中各阶段的细胞比例。结果虽然WIP1缺失小鼠骨髓B细胞发育各阶段比例正常,但骨髓总体B细胞比例下降;WIP1基因敲除小鼠胸腺发育障碍,CD8/CD4双阴性细胞比例增高,CD8/CD4双阳性细胞比例降低。结论 WIP1基因在小鼠骨髓B细胞及胸腺T细胞的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Exo-1对端粒酶缺失小鼠造血微环境衰老的影响。方法以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Terc-/-)和Exo-1基因敲除小鼠(Exo-1-/-)杂交,并进一步互交产生第三代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G3Terc-/-)以及第三代Terc和Exo-1双基因敲除小鼠(G3Terc-/-Exo-1-/-)。以CD45.1野生型小鼠的骨髓细胞为供体,以2月龄G3Terc-/-或G3Terc-/-Exo-1-/-小鼠为受体,进行骨髓移植。在受体小鼠9月龄时,取骨髓、脾脏、胸腺、外周血等组织器官的细胞进行流式分析,研究G3Terc-/-和G3Terc-/-Exo-1-/-受体小鼠中的野生型供体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的发育分化。结果同G3Terc-/-小鼠相比,G3Terc-/-Exo-1-/-双基因敲除受体小鼠骨髓中野生型供体来源的B220+细胞比例升高,前体B细胞的比例也明显升高;脾脏B220+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胸腺发育正常;外周血中B220+细胞比例升高。结论 Exo-1缺失延缓了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造血系统微环境的衰老,从而逆转了端粒功能障碍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发育分化异常。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T细胞自稳中的作用,采用Lox P-cd4cre酶系统在胸腺CD4~+CD8~+双阳性T细胞(DP)中敲除hdac3基因.hdac3基因敲除小鼠不影响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但导致外周T细胞显著降低,而且,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主要以活化/效应/记忆表型为主.机制分析表明,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凋亡增加并伴随细胞增殖加速,同时,Fas和Fas配体阳性细胞比率以及Fas配体的表达显著增加.体外TCR活化不影响正常外周T细胞的凋亡,但导致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实验结果表明,HDAC3通过抑制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维持外周T细胞自稳.  相似文献   

4.
CD1d限制性NKT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在调控多种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MicroRNAs介导的RNA干扰已被证明是调控NKT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关键分子机制,然而特异microRNA在NKT细胞发育和功能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miR-150基因敲除小鼠以及流式细胞术、ELISA等方法,观察miR-150对小鼠NKT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iR-150基因缺失致小鼠胸腺NKT细胞数量减少,但不影响外周NKT细胞的数量;活化后miR-150敲除小鼠NKT细胞与野生型小鼠NKT细胞相比,IFN-γ产生增加.进一步采用小鼠黑色素瘤模型观察miR-150对肿瘤细胞转移的影响,发现miR-150敲除显著增强半乳糖神经鞘氨醇(α-Galcer)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肺转移的抑制效果.上述结果为特异microRNA调控NKT细胞发育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T细胞自稳中的作用,采用LoxP-cd4cre酶系统在胸腺CD4+CD8+双阳性T细胞(DP)中敲除hdac3基因.hdac3基因敲除小鼠不影响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但导致外周T细胞显著降低,而且,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主要以活化/效应/记忆表型为主.机制分析表明,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凋亡增加并伴随细胞增殖加速,同时,Fas 和Fas配体阳性细胞比率以及Fas配体的表达显著增加.体外TCR活化不影响正常外周T细胞的凋亡,但导致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实验结果表明,HDAC3通过抑制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维持外周T细胞自稳.  相似文献   

6.
高原低氧免疫损伤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损伤免疫系统的特征及其可能机制,研究高原低氧免疫损伤的干预措施。方法:测定低氧暴露不同时间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和免疫器官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观察小鼠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凋亡率及小鼠肺脏和肾脏病理学改变。采用预防给药方式,研究中药组方对低氧免疫损伤小鼠的干预作用。结果:①模拟海拔8000m低氧暴露8h后,小鼠胸腺CD4+CD8+细胞数显著下降,CD4+CD8-、CD4-CD8+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低氧暴露3d后,外周血CD4+细胞明显减少(P0.05),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胸腺CD4+CD8+细胞数进一步下降,CD4+CD8-、CD4-CD8+细胞数进一步增加,小鼠脾脏、胸腺淋巴细胞晚期凋亡和坏死率均显著增加(P0.05);低氧暴露6d后,小鼠脾指数显著性增加(P0.01);胸腺指数显著性降低(P0.01),脾CD4+、CD8+细胞数显著降低(P0.01),脾脏和胸腺淋巴细胞晚期凋亡率和坏死率进一步增加(P0.01),活细胞率显著降低(P0.01),脾脏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整个低氧暴露过程中外周血CD8+无显著性变化。②新复方党参、香杞多糖、二者联合应用均能显著增加低氧免疫损伤小鼠外周血CD3+、CD4+、脾脏CD4+的细胞水平(P0.01,P0.05),对脾脏CD8+细胞水平没有显著影响。香杞多糖及其与新复方党参联合应用均能进一步降低胸腺CD4+CD8+,进一步增加CD4+CD8-的细胞水平(P0.01),未见对CD4-CD8+细胞水平的影响;新复方党参对低氧免疫损伤小鼠胸腺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模拟海拔8000m低氧暴露后小鼠外周发挥免疫作用的淋巴细胞数减少可能与低氧暴露早期淋巴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增加和肺脏淋巴细胞分布增多有关。新复方党参和香杞多糖作为低氧免疫损伤干预措施,具有一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小鼠(Mus musculus)免疫系统包含种类众多、功能各异的细胞群体。为了研究小鼠免疫系统的发育机制,需要建立高效的遗传操作技术方法。首先选择Cas9敲入小鼠的DN细胞(CD4-~CD8~-double negative thymocytes)为研究对象,针对GFP和CD4表面抗原基因设计构建了sgRNA(single guide RNA),使用小鼠逆转录病毒(Murine stem cell virus,MSCV)为载体实施了基因编辑。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到GFP和CD4被成功敲除。在此基础上,选取Cas9敲入小鼠的LSK细胞(Lin~-Sca1~+Kit~+)为研究对象,使用同样的方法针对Tcf7基因设计构建了sgRNA并实施基因编辑。基因编辑后,LSK细胞不能正常分化为下游T细胞,但其分化为髓系细胞能力不受影响。这些结果表明,针对小鼠LSK和DN原代细胞实施的基因编辑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敲除pckA基因的结核杆菌引起的免疫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核杆菌pckA基因编码的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PEPCK)诱导机体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反应。用敲除pckA基因的牛结核杆菌BCG和野生型BCG分别感染小鼠,取肝、肺、脾进行病理分析,并进行脾细胞培养,检测CD4 、CD4 /CD8 、细胞因子IFNI-γI、L-12和TNF等。用敲除pckA基因的BCG感染的小鼠比野生型BCG感染的小鼠体内产生的结核结节少且不典型,炎性程度低。野生型BCG感染的小鼠脾脏内的CD4 T细胞和CD4 /CD8 、细胞因子IFN-γ、IL-12、TNF均明显高于敲除pckA基因BCG感染的小鼠。pckA基因为结核杆菌生长所必需,其编码产物PEPCK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是一种很好的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9.
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参与造血和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近研究证明 ,雌激素及其受体 (ER)参与造血和免疫功能调节。在造血干细胞、骨髓基质细胞、T细胞、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都有ERα和ERβ的表达。ERα缺乏 (ERα- / - )导致胸腺和脾脏发育不全 ,不成熟的CD4 CD8 双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增加。卵巢切除的ERβ基因敲除小鼠(ERβ- / - )给予雌激素后的表型和野生型相似 ,虽然胸腺皮层有少许退化 ,但CD4 /CD8表型没有改变。ERα- / - 小鼠骨髓细胞数稍有增加 ,而骨髓的原 /前 (pro/pre)B淋巴细胞 (B2 2 0low/IgM- )和成熟的B淋巴细胞数减少 ,而ERβ- / - 小鼠原 /前B淋巴细胞总数在骨髓和脾脏都高于野生型。ERβ- / - 小鼠还表现出髓样细胞增生性疾病 ,伴随淋巴细胞危像 ,和人慢性髓样淋巴细胞白血病相似 ,提示ERβ有抑制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对ER基因多态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性之间关系的研究 ,应因人群和疾病种类而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并鉴定胸腺上皮细胞(thymic epithelial cells, TECs)特异性敲除GSK-3β基因小鼠模型,评价其免疫学特征。方法 采用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打靶基因敲除技术,得到F0代的GSK-3βflox/flox(GSK-3βf/f)小鼠;再采用Cre-LoxP系统进行小鼠的繁殖;PCR鉴定,筛选出基因型为GSK-3βf/fFoxN1-Cre+/-(GSK-3β-/-)小鼠,即为在TECs特异性敲除GSK-3β基因的小鼠。观察基因敲除鼠的一般生物学特征、繁殖能力和子代存活率。应用HE染色、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技术,比较基因敲除鼠和野生型小鼠免疫器官结构、胸腺、脾及外周血中免疫细胞比例及增殖能力差异。结果 成功构建TECs特异性敲除GSK-3β基因小鼠模型。与野生型(wild type, WT)小鼠相比,GSK-3β-/-小鼠一般生物学特征无明显差异,子代存活率> 90%;衰老进程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鉴定肠上皮Tlr4特异性敲除(Tlr4f/f cre T)鼠,评价其免疫学特征。方法 应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Tlr4f/f cre T基因鼠,PCR和免疫荧光鉴定Tlr4f/f cre T基因鼠基因型,观察基因鼠的一般生物学特征、繁殖能力和子代存活率。HE染色、流式细胞术及ELISA比较基因鼠和野生型小鼠免疫器官结构、肠黏膜免疫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差异。结果 从基因和蛋白水平验证Tlr4f/fcre T基因鼠的建立。与野生型鼠比,Tlr4f/f cre T基因鼠的一般生物学特征无明显差异、子代存活率> 90%;胸腺、脾及肝生理结构无显著性差异;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血清及肠黏膜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CD4+T和γδT细胞显著减少。结论 成功构建了肠上皮Tlr4特异性敲除小鼠(Tlr4f/f cre T),为研究肠上皮Tlr4基因在肠道疾病、肿瘤及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X线全身照射对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的造血免疫系统功能的损伤作用,并与对照C57小鼠进行比较。方法KKAy小鼠,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组小鼠经X线全身照射,剂量4Gy,C57小鼠作为对照。照射后15d检测小鼠的外周血常规,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中造血祖细胞、造血干细胞和长期造血干细胞的比例,脾中B细胞和T细胞的比例,胸腺中CD4CD8双阳性T细胞、CD4单阳性T细胞和CD8单阳性T细胞的比例。通过粒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实验评价小鼠造血祖细胞的功能。结果照射前KKAy小鼠的HSC和LT-HSC的比例低于C57小鼠。4Gy全身照射后,KKAy小鼠的外周血WBC、RBC、PLT、HGB和LYM%分别下降了68.42%、12.17%、8.78%、30.12%、70.84%;骨髓中HPC、HSC和LT-HSC的比例分别下降了34.02%、29.49%、35.74%;脾B细胞和T细胞的比例分别下降了57.85%、58.81%;胸腺CD4CD8双阳性细胞的比例下降了51.70%。KKAy小鼠的骨髓HSC、LT-HSC、外周血RBC和HGB的降低幅度显著低于C57小鼠。结论4Gy全身照射损伤KKAy小鼠的造血免疫系统功能,KKAy小鼠可能比C57小鼠表现出对电离辐射较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 RIPK3)是坏死复合体的关键成分之一,介导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发生。前期研究发现流感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初次应答部分依赖于RIPK3分子,为探讨其在记忆性CD8T细胞应答中的作用,对初次感染后的C57BL/6小鼠在免疫记忆阶段进行了再次感染,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流感病毒特异性的记忆性CD8T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结果发现小鼠初次感染甲型 H1N1流感病毒株A/Puerto Rico/8/34后37 d, RIPK3敲除小鼠的CD8T细胞比例及分泌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能力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在再次感染相同病毒时,RIPK3敲除小鼠流感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及分泌细胞因子IFN-γ的能力依旧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而CD8中枢型记忆性T细胞(TCM)比例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TEM)或效应性T细胞(TEff)比例却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提示RIPK3分子参与调节流感病毒特异的记忆性CD8T细胞诱生数量和分泌细胞因子功能,并影响其TCM与TEM/TEff的比例,为深入探索病毒特异的记忆性CD8T细胞应答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D4+CD25+CD127(Low/-)节性T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外周血中的比例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5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为研究组,20名正常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组,采用三色直接荧光素标记法和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同时检测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免疫球蛋白(Ig)等水平.结果: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占外周血CD4+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CRP、ESR、Ig等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OPD患者外周血调节T细胞下降与CRP和IgG升高成负相关.结论:COPD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减少,调节性T细胞等免疫调节因素可能在COPD的发病机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转hMan2c1基因小鼠为模型,分析hMan2c1基因在转基因小鼠脾脏的蛋白表达和活性,研究hMan2c1基因对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Man2c1基因在脾脏的蛋白表达并检测小鼠脾脏α-甘露糖苷酶活性;血常规分析外周血中各种血细胞的比例;以BSA作为抗原观察机体的免疫应答;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外周血中CD4 、CD8 、B、NK细胞的数量。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hMan2c1基因在转基因小鼠脾脏组织有明显的表达,α-甘露糖苷酶活性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BSA刺激后,转基因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中的CD8 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结论hMan2c1基因在小鼠脾脏表达引起α-甘露糖苷酶活性显著升高,并进一步影响淋巴细胞的生成,增加中性粒细胞和CD8 T淋巴细胞对免疫原的应答。  相似文献   

16.
取健康昆明种小鼠72只,随机分为3组,即自来水(tap water,TW)对照组、45 ppm(mg/L)深层海水(deep sea water,DSW)组、90 ppm深层海水组,每组24只,均为雄性,自由喂养8周,观察深层海水对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外周血CD4+、CD8+T细胞百分含量及CD4+/CD8+T细胞比值,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层海水可显著提高小鼠胸腺、脾指数,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外周血CD4+细胞百分含量及CD4+/CD8+细胞比例,增加血清IgA、IgM含量。因而,深层海水可增强小鼠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讨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ω羟化酶CYP4A14在骨骼肌损伤后再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在野生型(wildtype, WT)对照小鼠和Cyp4a14基因敲除(Cyp4a14 knockout, A14-/-)小鼠胫骨前肌注射心脏毒素(cardiotoxin, CTX)制备骨骼肌损伤模型。损伤后0、3、5和15天取双侧胫骨前肌,麦胚凝集素(wheat germ agglutinin, WGA)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损伤骨骼肌再生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增殖相关蛋白Ki-67和巨噬细胞标志蛋白Mac-2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骨骼肌中再生相关基因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损伤后15天时A14-/-小鼠的新生肌纤维横截面面积显著小于WT小鼠(P0.05),间质纤维化多于WT小鼠(P0.05)。损伤后5天时A14-/-小鼠骨骼肌中Ki-67+增殖细胞的比例少于WT小鼠,与肌母细胞分化相关基因Myod1和Myog的表达也显著低于WT小鼠(P 0.05)。损伤后3天时A14-/-小鼠骨骼肌中CD45和CD11b基因mRNA表达水平以及Mac-2+巨噬细胞比例显著低于WT小鼠(P 0.05),同时巨噬细胞分泌的促进肌母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细胞因子IL-1β、IGF-1和SDF-1的表达也显著低于WT小鼠(P 0.05)。这些结果表明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ω羟化酶CYP4A14在骨骼肌损伤后再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建立一套可行的多糖类物质免疫调控指标与评价体系。方法运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分别处理正常及环磷酰胺(Cytoxan,CTX)致免疫抑制模型小鼠,通过测定其胸腺和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并对小鼠胸腺和脾脏的组织发育情况进行观察;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各组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百分含量的变化。结果黄芪多糖能显著促进正常小鼠及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器官增重,增大其脾脏和胸腺器官指数;组织学观察结果也显示黄芪多糖可以促进正常小鼠脾脏和胸腺的组织发育,并能改善CTX所致的小鼠脾脏和胸腺组织发育损伤。黄芪多糖可提高正常小鼠及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并可明显提高正常及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血清中CD3+、CD4+和CD4+/CD8+比值,降低CD8+百分含量(P0.05或P0.01)。结论黄芪多糖可提高小鼠机体的免疫机能,并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多糖类物质免疫调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考察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受体)基因敲除后小鼠慢性炎症条件下机械痛阈的改变。通过足底注射给予完全弗氏佐剂(20μL)介导雌性小鼠慢性炎症痛的形成,利用弗莱毛测痛法测量TRPV1受体基因敲除型及野生型雌性小鼠在给药前1天和给药后8天内的机械痛阈。给药后第9天处死小鼠,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研究两组小鼠脊髓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和脊髓背角中c-Fos蛋白和P2X3受体表达的差别。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TRPV1受体基因敲除型小鼠基础机械痛阈明显增高(P0.05);足底注射CFA后第3天起,TRPV1受体基因敲除型小鼠机械痛阈高于野生型小鼠(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表明TRPV1受体基因敲除型小鼠DRG和脊髓背角中c-Fos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P0.01,P0.05),TRPV1受体基因敲除型小鼠DRG中P2X3受体的表达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P0.05)。以上结果证明TRPV1受体可能通过调节DRG和背角中的c-Fos蛋白的表达以及影响P2X3受体在DRG中的表达从而影响外周机械痛阈。  相似文献   

20.
大豆异黄酮对电离辐射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辐射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辐射对照组和辐射补充0.5%大豆异黄酮组,喂养两周后,4.0Gyγ射线照射;于照射后两周杀死小鼠取外周血、胸腺和脾脏,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辐射使小鼠外周血CD3、CD4和CD8百分比降低,并且CD8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使胸腺和脾脏的CD3和CD4百分比升高、CD8百分比降低,其中CD4的升高显著(P<0.05)。补充大豆异黄酮,可使外周血、胸腺和脾脏CD3以及血CD4比例升高,但对辐射引起的CD8变化无明显作用。结论:大豆异黄酮可对辐射小鼠的T淋巴细胞亚群起到辐射防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