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前后自噬水平的变化,进一步研究BMSCs神经分化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BMSCs,三代后用L-DMEM(2%DMSO+200μmol/L BHA)诱导其向神经细胞分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标记物NSE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3B、Beclin1、Atg5、Atg7、Atg10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了自噬标志蛋白LC3B的表达。结果:大鼠BMSCs传3代后,贴壁的BMSCs可达90%以上,类成纤维细胞样梭形生长,经诱导剂作用5 h后,细胞呈现神经细胞样改变,NSE阳性率为(83±5)%。RT-PCR结果表明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后LC3B,Beclin1,Atg5,Atg7,Atg10的表达升高,流式细胞术检测LC3B的平均荧光强度升高,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神经分化后LC3B-Ⅱ表达增加。结论:大鼠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后自噬水平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盐酸法舒地尔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未转染组、转染组(转染Rn-Notch1-siRNA)、阳性对照组(转染Rn-MAPK-1 Control siRNA)及阴性对照组(转染Negative Control siRNA)等4组。采用盐酸法舒地尔诱导大鼠MSCs分化为神经元。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SCs转染后荧光表达情况;RT-PCR检测Notch1、Hes1和MAPK1 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otch1、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微丝蛋白亚单位(NF-M)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①siRNA转染72h,MSCs荧光表达最强,转染率可达91.3%±4.2%;同时,转染组MSCs的Notch1和Hes1 mRNA转录下降(P0.05);MTT提示转染组细胞存活率也显著减少(P0.05)。②盐酸法舒地尔可以诱导MSCs向神经元分化,其中以转染组诱导效果最佳,NSE、NF-M的表达率显著的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在诱导大鼠MSCs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Notch信号通路与RhoA/Rho激酶通路信号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MSCs向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基因工程和细胞治疗的种子细胞之一,本研究利用含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成年食蟹猴MSCs,探讨转染后GDNF在MSCs中的体外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首先,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食蟹猴骨髓单核细胞(marrow mononuclear cells,MNCs),体外培养食蟹猴MSCs。同时构建表达GDNF的慢病毒载体,并感染食蟹猴MSCs,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和Real-time PCR方法,测定感染不同拷贝数病毒和不同转染组细胞GDNF的蛋白分泌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显示,表达GDNF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成功转染成年食蟹MSCs,体外培养的MSCs持续表达分泌GDNF。感染慢病毒的拷贝数可以影响GDNF分泌水平,相同条件下感染拷贝数越高,GDNF分泌量越多,其基因表达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4.
Yan WH  Xu XH  Xu Y  Han XF  Ma L  Wang JZ  Xing Y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6,22(4):419-422,I0001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过程中,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Tau及其磷酸化位点pSer202的表达和含量的差异,探讨Tau蛋白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使用EGF和bFGF联合诱导第4、第8和第12代的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14d后,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Tau蛋白和pSer202的表达;ELISA法分析各代细胞Tau蛋白含量。结果:第4、第8和第12代未诱导组Tau蛋白阳性细胞均〈6%;诱导14d后,各代MSCs在形态上均分化为类似神经元样细胞,Tau蛋白阳性细胞率较未诱导组显著升高(P〈0.05),但各代之间无显著性,而pSer202在各代MSCs未诱导组和诱导组中均未见表达。ELISA法检测发现Tau蛋白含量在诱导过程中呈上升趋势,14d时各代细胞分化后的Tau蛋白升高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Tau蛋白表达量增加且可能尚未发生磷酸化,将有助于神经细胞的正常分化和突触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croRNA-9-1在体外诱导大鼠表皮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大鼠MicroRNA-9-1慢病毒载体,并感染SD大鼠的表皮干细胞;实验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β-巯基乙醇诱导感染后的SD大鼠表皮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表皮干细胞感染后GFP荧光表达的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微管结合蛋白2(MAP-2)的表达水平;RT-PCR检测MAP-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阳性克隆PCR检测证明大鼠MicroRNA-9-1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感染后48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感染组GFP荧光表达达到峰值,感染效率达到了(85.6±1.9)%;β-巯基乙醇诱导7 h时,感染组大部分表皮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且诱导效果显著好于未感染组和阴性对照组;MAP-2在蛋白((87.3±0.6)%)和mRNA水平(约2倍)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MicroRNA-9-1慢病毒载体可以高效感染大鼠表皮干细胞,且可以促进表皮干细胞在β-巯基乙醇的诱导下向神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RNAi靶向抑制p65基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元分化中的影响。方法:采用RNAi干扰技术,Rn-p65-siRNA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MSCs,用盐酸法舒地尔诱导MSCs向神经元分化,并以未转染组及Cy3标记的negative control siRNA为对照组。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经negative control siRNA转染24 h、48h及72 h后MSCs的荧光表达变化;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转染前、转染24 h、48 h及72 h后MSCs的存活率;RTPCR检测p65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MSCs中p65蛋白的表达;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p65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元微管结合蛋白(MAP-2)和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Negative control siRNA转染72 h,MSCs荧光表达最强,转染率可达83.3%±3.8%;Rn-p65-siRNA转染组MSCs的p65 mRNA转录下降,p65蛋白表达减少;Rn-p65-siRNA转染组的MSCs存活率也显著减少,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转染72 h后,诱导转染组MSCs向神经元分化的诱导效果最佳,可高效表达NSE、MAP-2等,而不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靶向抑制p65基因表达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7.
克隆大鼠NeuroD2基因,旨在构建p IRES2-Ac GFP1-ND2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小鼠MSCs中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克隆大鼠NeuroD2基因,分析该蛋白质结构、功能域、细胞定位及与其他物种同源性;构建pIRES2-AcGFP1-ND2表达载体并转染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采用Real-time PCR、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重组质粒在小鼠MSCs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大鼠NeuroD2基因CDS区全长1 149 bp,共编码382个氨基酸,属于b HLH家族,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空间结构呈现近似"螺旋-环-螺旋(HLH)"结构,主要分布在细胞核,氨基酸序列与家鼠(99%)、罗猴(98%)、人(97.7%)同源性较高;Real-time PCR结果表明转染组NeuroD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组NeuroD2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成功克隆大鼠NeuroD2基因并构建了pIRES2-AcGFP1-ND2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源神经细胞脑内移植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P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脑匀浆上清诱导第3代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诱导分化后细胞的性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诱导前后细胞Ca2+浓度变化,6只PD大鼠行纹状体内MSCs源神经细胞移植作为细胞移植组,6只PD大鼠作为对照组。细胞移植术后4周检测PD大鼠的行为变化,观察移植细胞在脑内的分布情况。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可见MSCs呈纺锤形和多角形,有1~2个核仁,MSCs经脑匀浆上清诱导后其胞体折光性增强,发出数个细长突起,互相交织成网,有的似轴突。诱导后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丝蛋白(NF),胞质Ca2+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可推测诱导后的细胞为MSCs源神经细胞,将BrdU标记的MSCs源神经细胞移植到PD大鼠纹状体治疗4周后,可见细胞散在分布于注射侧脑组织,有少量细胞可迁移到对侧脑组织,PD大鼠的旋转行为得到显著改善。结论MSCs源神经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可使其旋转行为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该文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癌症易感性候选物11(CASC11)对胃癌(GC)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体外培养正常人胃黏膜细胞系(GES-1)和人GC细胞系(MKN-45、KATOⅢ、MKN7和HGC-27),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检测细胞中CASC11、miR-498(micro RNA-498)和LIN28B m RNA的表达情况。将MKN7细胞分为对照组(NC组)、si-NC组、si-CASC11组、si-CASC11+anti-NC组、si-CASC11+anti-miR-498组,使用Lipofectamine3000转染试剂将si-CASC11、si-NC、miR-498 inhibitor、inhibitor-NC转染到细胞中。转染后, RTq PCR检测细胞中CASC11、miR-498、LIN28B mRNA的表达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LIN28B蛋白的表达情况,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和RNA免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趋化因子CXC亚族CXCR4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的表达。方法:用逆转录PCR方法获取CXCR4基因编码区片段,将构建的慢病毒载体质粒pLVTHM-EGFP-CXCR4与包装质粒psPAX2和包膜质粒pMD2.G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生产慢病毒。用相同滴度的慢病毒转导等量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后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CXCR4 mRNA、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蛋白质的表达。结果:PCR、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的构建了CXCR4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同时用该慢病毒载体转染MSCs后可有效地增加MSCs中CXCR4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CXCR4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能在MSCs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过表达慢病毒转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SCs)对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U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后利用慢病毒载体感染细胞,使其过表达NGF,72h后,通过免疫荧光检测NGF和GF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GF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NGF的含量,qRT-PCR检测相关神经因子基因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显示细胞表面CD105、CD90、CD73阳性而CD34、CD45、CD19和CD14阴性,鉴定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慢病毒转染后细胞NGF和GFP阳性,细胞内NGF和培养液中b-NGF含量都显著性增加,NGF、nestin、GFAP、MAP2及tubulin等mRNA的表达显著性增加。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过表达慢病毒转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会促使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可应用于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PEI-壳聚糖(CP)为载体材料,考察CD133~+呈梯度表达的4种结肠癌细胞上的转染效率,将特异性结合CD133的TR多肽修饰CP材料,探讨材料与转染的关系。方法:根据CD133~+含量将细胞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合成法制备CP材料,激光粒度仪测定纳米粒粒径、电位,CCK8实验检测细胞毒性,用质粒p GL3和EGFP考察CP材料的转染效果,Western印记检测CD133~+蛋白的表达。结果:CD133~+高表达组SW480、HCT116的CD133~+含量为96.97%、92.96%,低表达组CaCO_2、SW620的CD133~+含量为2.00%、0.56%;CCK8结果得出,CP材料按质量比N/P=5时,生物安全性较高;质粒p GL3转染高表达组,其CD133~+RLU值低于低表达组;质粒EGFP转染高表达组,绿色荧光弱于低表达组,Western blot检测接TR肽的CP材料CD133~+表达高于CP材料。结论:CP材料在低表达CD133~+组转染效率高,且接TR肽的CP材料针对CD133~+有可能介导材料进入细胞。  相似文献   

1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潜能.本室前期研究发现,MSCs在体外经DNA甲基转移酶(Dnmt)抑制剂5-氮胞苷诱导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本研究证明,沉默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基因表达,可诱导大鼠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本文采用表达Dnmt1 siRNA 慢病毒感染MSCs,沉默Dnmt1表达.DNA甲基化分析显示,随着沉默Dnmt1时间延长(7-28 d),Gata-4基因上游DNA调控序列的CpG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而Gata-4 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上调,说明敲减Dnmt1表达导致Gata-4基因激活.蛋白质印迹和/或免疫细胞化学揭示,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相关基因MHC 和cTnT表达上调, 而骨髓干细胞标志物CD90和CD29随转染时间延长表达下调.同时,实时定量PCR显示,心肌早期发育调控基因Nkx2.5 mRNA水平与Gata-4 mRNA相同,随表达Dnmt1 siRNA的慢病毒感染而上调.上述结果提示,敲减Dnmt1可降低心肌发育调控基因Gata-4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水平,上调Gata-4基因的表达,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分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1)短发卡样RNA重组慢病毒(LV)载体,沉默海马神经细胞VDAC1基因表达,观察所构建的慢病毒载体对海马神经细胞的干扰效果。方法:根据基因库提供的大鼠VDAC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序列号为:AB039662.1),设计合成3条LV3-VDAC1-shRNA及1条无义的阴性表达载体;将构建好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到海马神经细胞,按照不同的转染条件对细胞分为空载组、对照(NC)组、病毒组,分别在病毒感染复数(MOI)值在100和10的条件下进行转染;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分别检测VDAC1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空载组相比,慢病毒感染组的扩增倍数均大于1,VDAC1基因在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感染复数(MOI)=10与MOI=100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PCR结果与Western blot结果综合来看,VDAC1转录水平表达越高,蛋白水平表达越低,呈现反向关联的状态。结论:三种慢病毒对海马神经细胞都有干扰效果,VDAC1基因的mR...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离扩增版纳微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观察传代对慢病毒转染的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4月龄版纳微型猪的骨髓,在DMEM/F12培养液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根据其形态学、抗原标志表达和分化潜能给予鉴定。MSCs与GFP慢病毒载体共培养,荧光显微镜观察GF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传代后MSCs GFP表达率的变化。标记后传代至1、2、3、4代细胞间比较用非参数检验。结果采用直接培养骨髓,可以分离到高表达CD13、CD29、CD90、CD105的MSCs,并可诱导分化为脂肪、骨和软骨细胞。MSCs与携带GFP的慢病毒载体共培养3天即可观察到GFP的表达,最佳转染复数(MOI)值为50,最佳共培养时间为6 d。传代后MSCs GFP表达率呈下降趋势[1代转染率(42.3±2.25)%、2代转染率(41.6±2.65)%、3代转染率(41.4±3.75)%和4代转染率(38.2±4.75)%],但传至4代GFP表达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可以从版纳微型猪骨髓中分离到MSCs,GFP慢病毒转染是标记MSCs的有效方法,连续传代4代不会显著影响GFP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构建携带针对大鼠维甲酸受体β(Retinoic acid receptorβ,RARβ)基因的siRNA重组腺病毒,并感染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检测其对RARβ的表达及MSCs成神经分化的影响。设计针对大鼠RARβ的4对siRNA的DNA序列,体外退火形成双链,定向克隆至含有U6/H1双启动子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SES-HUS,随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在BJ5183细菌中同源重组,并在HEK293细胞中包装获得重组腺病毒Ad-siRARβ。腺病毒感染大鼠MSCs后经ATRA处理24 h,Real-time、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检测RARβ的表达情况。改良神经诱导培养基(Modified neuronal induction medium,MNM)诱导MSCs神经分化,Real-time PCR及免疫荧光检测神经相关蛋白表达。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均证实siRNA正确克隆至腺病毒质粒中,腺病毒感染大鼠MSCs后可观察到60%以上的细胞有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表达。经ATRA处理24 h,Real-time、Westernblotting及免疫荧光检测发现RARβ表达定位于细胞核,ATRA作用后MSCs中RARβ表达增高16.5±2.34倍(P<0.05),有3组siRNA能有效抑制ATRA诱导的RARβ表达增强,抑制率分别为(66.26±9.12)%、(48.70±5.78)%、(64.09±0.53)%(P<0.05),且以pool组效果最强,抑制率为(78.09±4.24)%(P<0.01)。ATRA联合MNM诱导MSCs成神经样细胞,表达相关神经特异蛋白Nestin、NSE、MAP-2、Tau,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神经标志蛋白Nestin、NSE、Tju1表达阳性细胞率为(50-88)%,而腺病毒介导的siRARβ能有效抑制MSCs的神经标志物表达水平及阳性细胞率(P<0.05)。成功构建了携带针对大鼠RARβ基因的siRNA重组腺病毒,能有效感染MSCs并显著抑制ATRA诱导的RARβ表达增强和MSCs的神经分化。  相似文献   

17.
转录因子Snail是调控肿瘤细胞迁徙转移的重要调控分子,基于干细胞与肿瘤细胞分子机制的重叠性,提出通过借鉴肿瘤细胞迁移的相关机制以用于提高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缺氧受损组织迁移能力的假设和研究思路,探讨Snail基因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中的转染和表达情况,及转染后对基质干细胞促迁移作用、骨架结构的稳定作用及对无血清培养诱导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细胞体外培养分离纯化人骨髓MSCs,脂质体法将重组表达载体pCAGGSneo-Snail-HA转染MSCs,G418筛选稳定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抗原,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转染后MSCs报告基因HA及目的基因Snail表达,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Western-blot评估细胞迁移能力和检测有关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分子水平变化,荧光染色分析细胞骨架,Sub-G1凋亡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评估细胞抗凋亡能力。经流式细胞仪选择检测分离纯化扩增MSCs表面分子特点为CD34(-)/CD29( ),Snail及报告基因在转染后MSCs呈阳性表达,Snail质粒转染MSCs(MSCs-Sna)较对照空质粒转染MSCs(MSCs-neo)细胞迁移率增加(P<0.05),PI-3K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能显著抑制此迁移率的增加,无血清培养72h后,MSCs-Sna凋亡率较MSCs-neo低(P<0.05)。经Snail基因转染,MSCs迁移能力、骨架结构的稳定性及在无血清培养环境中抗凋亡能力增加。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研究慢病毒(Lentivirus)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Lentivirus-GFP)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可行性及稳定性,以及对人脑脊液诱导转染后BMSCs(BMSCs-GFP)成神经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培养BMSCs,Lentivirus-GFP以5、10、30、50的感染复数(MOI)转染BMSCs,96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GFP转染效率和表达情况,筛选最适MO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人脑脊液诱导BMSCs-GFP向神经细胞分化,蛋白印迹法检测神经细胞表面标记物MAP-2和Nestin表达。结果: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的BMSCs生长旺盛。MOI值为5、10、30、50的转染效率分别为56.2%、87.3%、94.7%和95.1%,当MOI为30时,Lentivirus-GFP转染BMSCs效率较高,且对BMSCs生长状态无显著性影响。BMSCs-GFP表达CD29、CD90,较少表达CD45、CD54,符合干细胞特性。BMSCs-GFP增殖活性与未转染GFP基因的BMSC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脑脊液诱导BMSCs-GFP成神经细胞分化后表达神经元标记物MAP-2和Nestin。结论:Lentivirus-GFP能高效稳定转染大鼠BMSCs(最适MOI值为30),同时不影响其生物学特性,人脑脊液能诱导BMSCs-GFP成神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微小RNA125b(miR-125b)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其过表达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pcDNA3.1(-)-myc-his载体为模板,PCR扩增CMV启动子,克隆入pHRS-1cla-EGFP慢病毒载体,构建pHRS-1cla-CMV-EGFP载体;以从人全血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pri-miR-125b序列,将其克隆到pHRS-1cla-CMV-EGFP载体中,构建pHRS-1cla-miR125b-CMV-EGFP慢病毒表达载体;将pHRS-1cla-miR125b-CMV-EGFP表达载体瞬时转染入293FT细胞,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miR-125b在转录水平的表达进行检测,用MTT及Brdu法检测miR-125b过表达后对293F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构建的pHRS-1cla-miR125b-CMV-EGFP真核表达载体经质粒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转染细胞后72h经实时定量PCR检测,成熟miR-125b表达上调约750倍(P0.01),说明其能有效高表达,MTT及Brdu法检测显示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结论:构建了pHRS-1cla-miR-125b-CMV-EGFP慢病毒真核表达载体,转染293FT细胞后能高效表达成熟miR-125b,同时证明过表达miR-125b能使细胞的增殖受到非常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鸭CD36基因表达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效应,通过克隆鸭CD36基因CDS区,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CD36+His,空载体pEGFP-N3为对照,转染培养的前列腺癌PC3细胞。结果表明:前列腺癌PC3细胞均被pEGFP-N3+CD36+His和pEGFP-N3成功转染,转染效率均较高;通过检测转染48 h的CD36+His-tag融合蛋白表达量和细胞数量,CD36+His-tag融合蛋白表达量为98.81 pg/m L,pEGFP-N3+CD36+His组细胞数为0.72×10~6个,pEGFP-N3组细胞数为0.61×10~6个,pEGFP-N3+CD36+His组细胞数显著高于pEGFP-N3组。研究结果揭示,鸭CD36基因的表达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生长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