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齿新蚤的吸血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名 《昆虫学报》1985,(2):188-194
本文在实验室内研究了二齿新蚤吸血活动与环境温度、蚤龄、性别的关系。实验证明,幼蚤吸血最适温度为25℃左右,该温度下吸血率最高;成蚤在各种温度下,吸血率均接近100%。成蚤吸血率高于幼蚤。幼蚤雌蚤吸血率高于雄蚤,成蚤吸血率雄雌均接近100%。蚤吸血量与吸血时温度无关,威蚤吸血量大于幼蚤。雌蚤吸血量大于雄蚤。蚤的血液消化速度,高温时较低温时为快。在温度25℃以下时,成蚤消化速度较幼蚤为快;30℃以上时,成蚤与幼蚤消化速度相近。消化速度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2.
马立名 《四川动物》1992,11(1):13-15
1983—1989年对二齿新蚤和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几种吸血习性进行了实验观察。1.新羽化蚤吸血蚤百分率与羽化后时间呈直线正相关。二齿新蚤至30小时左右,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至40小时左右,吸血蚤百分率约达90%,相当于繁殖蚤。2.蚤同宿主接触5分钟内即有部份吸血。接触半小时吸血蚤数最多,半小时至1小时吸血蚤数减少,也有少部份蚤至1小时尚未吸血。3.吸血蚤与未吸血蚤均可留于宿主体上,亦均能随时离开宿主体。  相似文献   

3.
寻慧  漆一鸣 《昆虫学报》2005,48(6):829-832
采用组织化学和显微摄影及定量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 (Rothschild)和缓慢细蚤Leptopsylla segnis (Schönherr) 在新羽化和吸血后发育过程中脂肪和非特异性酯酶的分布及活性。结果显示,两种新羽化蚤脂肪主要存在脂肪体中,非特异性酯酶则主要存在于唾液腺和神经链中。不等单蚤吸血后中肠脂滴增加,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增强,随消化时间的延长脂滴逐渐减少,但不同消化时间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差异不显著;而缓慢细蚤吸血后中肠未见或偶见少量脂滴,非特异性酯酶活性也有增强,但酶活性低于相同消化时间的不等单蚤。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脂滴增多,非特异性酯酶活性逐渐增强,且不等单蚤酶活性强于缓慢细蚤的。  相似文献   

4.
<正> (二)从节肢动物体内分离 (1)节肢动物标本的采集、保管和饲养: 携带立克次体的节肢动物(虱、蚤、婢、螨)皆营寄生生活。衣虱:喜在人们的衣服被褥缝隙排卵繁殖;蚤:喜居于动物毛发下及动物洞穴中,以及人们居室的多尘处。由于蚤全身有鬃(bristle)和刺(spine),用细白绒布易捕捉之;蜱:喜在动物(牛、羊等)腹股及肛门附近吸血,藏在杂草、干树叶下,吸血性强,易在动物体上发现;螨类:常在嚼齿动物的耳窝内或洞穴内,形体极小。  相似文献   

5.
张迎春  漆一鸣 《昆虫学报》2008,51(5):504-508
【目的】通过研究苯醚威对印鼠客蚤 Xenopsylla cheopis (Rothschild,1903)的早 3 龄幼虫和未吸血新羽化成虫的组织学变化,探讨其灭蚤机理,为鼠疫媒介蚤种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微量点滴法将苯醚威施药于印鼠客蚤早3龄幼虫和未吸血新羽化成虫,采用组织学、显微摄影及统计学方法观察组织变化。【结果】经苯醚威作用后,印鼠客蚤的早 3 龄幼虫的表皮增厚、卵巢芽生殖细胞萎缩、睾丸芽精原细胞间质减少;未吸血新羽化成虫的睾丸塞消失快、唾液腺细胞破坏严重、中肠上皮细胞萎缩。【结论】(1)苯醚威通过干扰印鼠客蚤幼虫的变态,引起幼虫表皮、生殖芽异常改变,不能发育为成虫而死亡;(2)苯醚威可加速印鼠客蚤新羽化雄性成虫的睾丸塞吸收;(3)苯醚威可破坏印鼠客蚤新羽化成虫的唾液腺细胞,并引起中肠上皮细胞萎缩。  相似文献   

6.
跳蚤的成虫无翅,体形侧扁,骨化浓重,具有刺吸口器和发达的足爪,体肢着生许多鬃毛甚至栉刺,以适应在寄主动物的毛羽之间疾走跳动、吸血寄生。其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是完全变态,蚤目是昆虫纲中一小目,迄今全世界已知的蚤类约有1,800余种。 蚤类生活史的资料局限于对人、畜有害或传染疾病的少数蚤种。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具有  相似文献   

7.
跳蚤在流行病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鼠疫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等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由于其吸血叮咬习性,扰人安宁,乘务人员和旅客常反映其危害。我们于1978年4~9月,对成都至嘉川的403/4次;1979年3~10月成都至格里坪的441/2次;以及有关车次和成昆线的普雄车站等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游离蚤密度用粘蚤纸粘捕法,当列车在折返站库停(过夜)时进行。每节车厢布放16开粘蚤纸10~14张,全列车布放120张左右,6~8小时后收粘蚤纸,同时测定微小气候。调查结果一、列车上游离蚤的种类本次调查共粘捕到游离蚤2,353只。其中人蚤(Pukexirritans)2,340只,占99…  相似文献   

8.
寻慧  漆一鸣 《昆虫学报》2004,47(4):444-448
采用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 (Rothschild)和缓慢细蚤Leptopsylla segnis (Schonherr)新羽化和吸血后24 h、48 h和72 h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三磷酸腺苷酶的分布和活性。显微摄影及定量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新羽化蚤碱性和酸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中肠、神经细胞核、精子束头部、精巢附腺、射精管、输卵管和受精囊附腺中;三磷酸腺苷酶各组织中均有分布。吸血消化后,两种蚤中肠3种酶活性均有增强;除碱性磷酸酶在消化72 h 后酶活性有所下降外,其余不同消化时间酶活性增强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种蚤卵母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3种酶活性亦见增强。  相似文献   

9.
马立名 《昆虫学报》1994,37(1):44-50
本文对二齿新蚤和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侵袭与离开宿主的习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1)蚤攻击宿主距离平均在2cm以内,最大攻击距离不超过10cm。在有效侵袭范围内,蚤与宿主距离近时较距离远时吸血蚤数增多。(2)蚤对宿主的侵袭程度雌蚤大于雄蚤,繁殖蚤大于新羽化蚤,二齿新蚤大于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对小白鼠大于对达乌尔黄鼠。(3)宿主死后一定时间内,仍有部份蚤侵袭其尸体。 死亡时间越长侵袭蚤数越少,呈logY=a-blogX型曲线。(4)蚤离开宿主时间呈偏态分布,温度越高偏态分布越明显。蚤离开死鼠和离开活鼠所需时间很接近。 二齿新蚤和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离开宿主时间几乎相同。二种蚤离开宿主平均时间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且呈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0.
印鼠客蚤侵袭与离开宿主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名 《昆虫知识》1998,35(1):37-38
印鼠客蚤的跳跃高度,攻击宿主距离,侵袭宿主蚤数,吸血率和离开宿主时间均远超过二齿新蚤。印鼠客蚤滞留于活宿主时间明显长于死宿主。  相似文献   

11.
实验证明,溴氰菊酯对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各发育期有不同程度的毒杀作用:5ppm浸渍法对卵的校正死亡率为92%;0.05ppm混药法对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1%;50ppm混药法对茧蛹的校正死亡率为52%;点滴法对2日龄吸血成蚤的LD_(50):雌虫为1.17×10~(-6)μg/只,雄虫为1.08×10~(-6)μg/只。药膜法:1ppm以上在玻璃表面、10ppm以上在滤纸面,有长达2年的残效期。在土壤表面,2mg/m~2为灭蚤的有效剂量,残效期在5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2.
在从云南省德钦县采到的跳蚤标本中,发现特新蚤(Neopsylla specialis Jordan,1932)一新亚种,与已知三亚种——特特新蚤(N.s.speciaiis Jordan,1932)、贵阳特新蚤(N.s.kweiyangensis Li,1964)、闽北特新蚤(N.s.minpiensis Li et Wang,1964)均有明显差异,定为一新亚种,命名为德钦特新蚤Neopsylla specialis dechingensis新亚种。 鉴别特征 雄性:1)第Ⅷ腹板后端长鬃列以后的膜质部较窄,接近闽北特新蚤,而不同于特特新蚤、贵阳特新蚤者,具较宽的膜质部。新亚种在该腹板侧面具鬃9-12个,最后一列  相似文献   

13.
两种未吸血幼蚤的耐饥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立名 《四川动物》1991,10(4):12-14
1990年在实验室内观察了二齿新蚤和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末吸血幼蚤的耐饥力。证明新羽化蚤在不供给血液条件下也能存活很长或较长时间。共存活时间的长短,与环境温度、湿度有明显关系,而雌雄却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一种简易的吸蚤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中的吸蚤装置和方法毕连芳(见昆虫知识,1986年第三期)已作了介绍,但在无动力的情况下不能使用。我们利用毕氏装置的原理,制作了一种简易的吸蚤装置。器材洗耳球一个;试管1支;“V”型玻璃管2支;橡胶塞1个;乳胶管1根;搪瓷盆1个。制作如图所示,连接而成。  相似文献   

15.
蚤类幼虫分类的尝试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王敦清 《昆虫学报》1988,(3):326-331
自1872年Laboulbene,A.描述了猫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felis felis)的幼虫形态以来,至今已过百余年。在此期间。各国先后有些学者虽描述了不同种类蚤幼虫形态,但总数不超过30种。与世界上已知蚤类数比,不到百分之一。在吸血医学昆虫幼虫的分类研究方面,蚤类则远远落后于蚊虫。究其原因,主要是蚤类幼虫多孳生在宿主洞穴巢窝内的浮土中。比如啮齿动物的窝巢,除了在平原地区或草原地带的洞穴容易发现之外,在山区或森林地带,鼠洞就难以找寻。即使找到洞口的位置,要挖到洞内的窝巢就更加困难。因此在采集上蚤类幼虫较蚊虫困难得多。  相似文献   

16.
我国若干蚤类幼虫形态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蚤类幼虫的研究开始于Laboulbene(1872)对猫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felis)幼虫的描述。王敦清(1956)对国内常见的人蚤(Pulex irritans)、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猫栉首蚤、适存病蚤(Nosopsyllus nicanus)、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缓慢细蚤(Leptopsylla segnis)、印度蝠蚤(Ischnopsyllus indicus)等7种蚤幼的形态进行了比较研究;柳支英(1957)描述了幼稚狭蚤(Stenoponia sidimi)(现核正为上海狭蚤S.shanghaiensis)幼虫形态;虞以新(1957)报道了麻雀脊蚤(即禽角叶蚤欧亚亚种的同物异名)(Ceratophyllus gallinae tribulis)幼虫;孙昌秀(1965)描述了二齿新蚤(Neopsylla bidenta-  相似文献   

17.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的幼体发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本文所报道毛蟹的幼体发育试验,全部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的。 2.毛蟹的幼体发育共经五个(氵蚤)状幼体期和一个大眼幼体期。卵孵化出膜的幼体即为第一(氵蚤)状幼体,而不是早期(氵蚤)伏幼体或原(氵蚤)伏幼体。这两种幼体应该是在卵膜内度过的。 3.在水温11—22℃,盐度为9‰的实验室条件下,从幼体出膜到第一期幼蟹的出现,共经39—40天。每蜕一次皮,即进入另一发育时期,其所需的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发育速度见下表: 幼体名称 水温(℃) 日数 第一(氵蚤)状幼体 11—17 7—9 第二(氵蚤)状幼体 17—18 5—6 第三(氵蚤)状幼体 18—20 6—7 第四(氵蚤)状幼体 16—19.5 5—6 第五(氵蚤)状幼体 16.5—19 7—8 大眼幼体 19—22 9—10 4.饵料、盐度、水温和水质等因子对幼体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5.(氵蚤)状幼体以两对颚足外肢末端的羽伏刚毛的数目,胸、腹肢的大小与形状和尾叉内面中部刚毛的数目为分期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贵州新蚤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子书 《昆虫学报》1974,(4):495-496
自1960年至1965年,我们在省内一些地区采得一批蚤类,其中一种系尚未被记述的新种。 贵州新蚤 Neopsylla kweichowensis新种 本新种属于新蚤属(Meopsylla)斯氏组(stevensi group)。与特新蚤(N.specialisJordan,1932)及其各亚种相近缘。经比较,本新种雄性的可动突下后缘较平直而不象特新蚤那样弧形凸出,基部的基丁质明显增厚,形成一把柄状影,其下方的膜质较薄;第Ⅸ腹板前臂近长方形,后臂的刺形鬃3个;以及第ⅤⅢ腹板后缘的形状和毛序,均有明显区别。但是,雌性的第ⅤⅡ腹板后缘的形状与Jordan氏(1932)从四川木里仅采得一只雌性标本所描述的“斯氏新蚤”N.stevensi Jordan,1932(nec Roth.1915)相近似,但本新种的上叶明显向后突出。本新种特征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蜱为专性吸血的外寄生动物,传播多种病原体而导致疾病,给人类健康、畜牧业生产及野生动物带来极大危害。我国生态环境多样,蜱及蜱媒疾病种类繁多、自然疫源地分布广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林牧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人群与媒介蜱的接触机会逐渐增多,蜱传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且不断有新发的蜱传疾病出现,其公共卫生学意义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我国重要的蜱传疾病、媒介蜱类、分布与特性等进行系统介绍,以期为我国蜱及蜱传疾病的系统研究和综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媒介节肢动物携带病原体后,由于细菌,立克次体,病毒或寄生虫的侵袭,使媒介宿主的飞行、刺探(probing)、吸血行为以至产卵、寿命等都受到影响,病原体对媒介尚可产生病理毒性效应.鼠疫杆菌与跳蚤鼠疫的传播方式有多种,如动物吞食了感染蚤粪便,病原体经损伤的皮肤侵入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