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及应用等位酶分析方法,研究我国河北黄骅、辽宁葫芦岛宽翅曲背蝗两个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在检测的11种酶15个酶基因座位中,Adk-I、Fbp-I、Mdh-2和G3pd-I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少,而Fbp-2、Mdh-I和Me-I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多。对每个基因座位的各基因型进行χ^2检验,除Mdh-I在辽宁葫芦岛种群、Adk-I在河北黄骅种群分别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外,其余绝大多数基因座位的基因型频率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两个种群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化: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100%和93.3%,等位基因平均数分别为3.1和2.5,平均杂合度观测值分别为0.086和0.061。与其他非迁飞性蝗虫如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比较,这种蝗虫种群的平均杂合度较低但遗传多态性较高。结果表明:该蝗虫较强的跳跃能力可使个体暴露于各种不同环境,有利于维持种内遗传多态性的动态平衡,而种群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态性能增强该物种在不同栖息地的生存和繁殖能力。F-统计量表明两个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相对较小,但这种分化显著高于迁飞性蝗虫如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Nei的遗传一致度(I)和Roger的遗传距离(D)的结果分析揭示了两个种群之间较高的遗传一致度(I=0.904)和较小的遗传距离(D=0.256)。然而,在一些酶基因座位如Aep-I(Fst=0.462)和Pgi-I(Fst=0.182),F-统计值相对较大,遗传分化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宽翅曲背蝗Parar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雌虫受精囊的形态、组织结构与超微结构,为更好地认识昆虫受精囊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宽翅曲背蝗已交配雌成虫为实验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受精囊的形态、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结果]宽翅曲背蝗受精囊由一个端囊和一条长的受精囊管组成,端囊用于储存精子.端囊和受精囊管有相似的组织学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肌肉层、基膜、上皮层及表皮内膜.上皮层含上皮细胞、腺细胞和导管细胞3种细胞类型.腺细胞具有一个被有微绒毛的细胞外腔.腺细胞的分泌物经细胞外腔通过分泌导管进入到受精囊腔.分泌导管由导管细胞形成.[结论]在宽翅曲背蝗受精囊的端囊和受精囊管上,内膜和腺细胞的细胞外腔结构均存在差异,由此推测,端囊和受精囊管的功能存在一定差异.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显示上皮细胞具有支持、分泌和吸收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4.
越北腹露蝗卵的过冷却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伟  吴伟坚  刘婷  符悦冠 《昆虫知识》2006,43(4):479-481
利用热电偶法测定越北腹露蝗FruhstorferiolatonkinensisWill卵的过冷却点。结果表明,越北腹露蝗卵的过冷却点随季节变化而变动。卵的平均过冷却点从2004年9月初(刚产的卵)的-16.0℃显著下降到2005年1月的-24.7℃,随后卵的过冷却点显著增加到2005年3月的-10.7℃。滞育卵的平均过冷却点(-20.1℃)低于滞育后的平均过冷却点(-12.4℃)。滞育卵在5℃下适应30d后平均过冷却点显著减小到-25.9℃,而在30℃下适应30d后平均过冷却点显著增加到-8.2℃。  相似文献   

5.
李娜  周晓榕  庞保平  王振 《昆虫学报》2014,57(7):745-753

【目的】低温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关键因子之一。为明确轮纹异痂蝗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卵的抗寒性及其机理, 研究了其过冷却能力与其体内水分及其他抗寒性相关生化物质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热电偶法测定了轮纹异痂蝗卵的过冷却点,同时采用烘干法、残余法、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其卵的含水量、脂肪、氨基酸及小分子糖醇的含量。【结果】土壤含水量对轮纹异痂蝗滞育前卵的含水量、脂肪含量(鲜重)及过冷却点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随着土壤含水量从4%增加到13%,卵含水量从45.12%上升到55.25%,卵脂肪含量(鲜重)从10.39%下降到9.39%,而过冷却点从-30.11℃上升到-25.69℃。不同发育阶段卵的过冷却点、含水量、脂肪、氨基酸及小分子糖醇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从卵产下当天至120 d,卵过冷却点从-26.78℃下降至-30.18℃,含水量从51.93%下降至46.69%,脂肪含量分别从9.99%(鲜重)和17.37%(干重)上升至13.92%(鲜重)和25.29%(干重)。滞育卵的过冷却点显著低于滞育前卵的过冷却点。从卵中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5种与过冷却点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卵过冷却点随着甘氨酸和脯氨酸含量的升高而降低,而随着胱氨酸、亮氨酸及天冬氨酸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着卵的发育,海藻糖、甘油、肌醇和山梨醇含量逐渐上升,而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逐渐下降。在卵发育过程中,海藻糖和甘油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物质的含量。卵过冷却点与上述6种小分子糖醇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与海藻糖和葡萄糖的相关性最强。过冷却点随海藻糖、甘油、肌醇和山梨醇含量的升高而降低,而随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的升高而上升。【结论】轮纹异痂蝗卵在发育过程中,通过降低含水量,积累脂肪、脯氨酸、甘氨酸及海藻糖、甘油、肌醇和山梨醇等抗寒物质,从而提高其过冷却能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LaCl3对140 mmol·L-1 NO3-硝酸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硝酸盐胁迫显著降低了黄瓜幼苗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片Mg2+ ATPase、Ca2+ ATPase活性也随之降低;硝酸盐胁迫7 d,黄瓜幼苗叶片光合速率的降低以气孔限制为主,叶片AQY与CE下降,胁迫12 d则以非气孔限制为主.硝酸盐胁迫下,外加LaCl3可以使黄瓜叶片保持较高的Mg2+ ATPase、Ca2+ ATPase活性及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尤其是外加低浓度(20 μmol·L-1)LaCl3显著增加了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LaCl3还具有降低气孔关闭、改善叶片气体交换功能,减缓叶片Fv/Fm、ФPSII、AQY、CE及qP的降低幅度等作用,使叶片在盐胁迫下保持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及CO2同化能力.20 μmol·L-1 LaCl3可以有效缓解硝酸盐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而200 μmol·L-1LaCl3在胁迫初期对黄瓜幼苗有缓解效果,后期则效果不明显.该结果可为设施土壤的改良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过冷却能力是昆虫越冬的主要策略之一。本研究测定了新疆乌鲁木齐2015年9月至次年5月意大利蝗卵过冷却点及土壤温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9月至次年3月, 80%以上的蝗卵过冷却点低于-24.0℃;4月和5月,蝗卵过冷却点显著上升至-22.7±0.7℃和-21.0±0.7℃,过冷却点在-23.9℃~-20.0℃的蝗卵比例分别达77.1%和52.1%。越冬过程中蝗卵含水量在土壤温度降至零下时短暂下降后迅速回升,并在越冬后的4月和5月剧烈上升。土壤温度(地下5 cm)较高且变化幅度不大,1月开始降至零下,2月达到最低。较高且稳定的土壤温度可能是意大利蝗卵维持较低过冷却点的原因,意大利蝗卵较强的抗寒能力是新疆草原蝗灾持续暴发的潜在原因。研究结果对开展新疆意大利蝗监测预警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光照与飞蝗卵耐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景晓红  康乐 《动物学研究》2003,24(3):196-199
用热电偶法测定长光照(L:D=14:10)和短光照(L:D=10:14)条件下饲养的飞蝗所产卵的过冷却点;并对长、短光照组分别设置5个温度(0、-5、-10、-15和-20℃)处理,每一温度又设置5个时间(6h,1、3、5和10d)处理,然后检查其28℃的孵化数,以此计算低温存活率和半致死温度。长、短光照组卵的过冷却点没有差异;两种光照条件下的低温存活率随着卵处理温度的降低和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5和-10℃时短光照组的低温存活率显著高于长光照组;卵的半致死温度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短光照组的半致死温度明显低于长光照组。接受短光照的飞蝗母本能产出耐寒性较高的卵,暗示秋天所产的卵能更成功地越冬。  相似文献   

9.
黄脊雷蓖蝗越冬卵的滞育发育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道弘  陈艳艳  赵琴 《生态学报》2013,33(10):3039-3046
黄脊雷蓖蝗Rammeacris kiangsu Tsai是我国竹林的重要害虫,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为弄清其卵滞育发育特性,调查了卵期温度及低温处理对其卵孵化的影响,检测了恒温条件下胚胎的发育进度及卵粒含水量、过冷却点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卵期温度条件下黄脊雷蓖蝗卵的孵化前期均较长,且孵化不整齐、孵化期间长;低温处理30、60或90 d可显著促进其卵的孵化,低温处理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说明黄脊雷蓖蝗的卵存在滞育现象,低温能明显降低其卵滞育强度。胚胎头幅、触角长度及体长的测量结果显示,25℃温度条件下的黄脊雷蓖蝗的胚胎发育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前期的持续发育阶段、中期的发育延迟阶段和后期的发育恢复阶段。产卵后40 d左右卵进入滞育,40—75 d为卵的深度滞育期。黄脊雷蓖蝗的卵粒产下后水分含量较低,在25℃的温度条件下,于产卵后25 d前后有一快速的吸水过程,其后卵粒的含水量增加缓慢,可见其卵粒的吸水发生在进入滞育状态之前。在25℃的条件下,黄脊雷蓖蝗卵粒过冷却点的变化亦包含3个阶段,即胚胎发育初期的较高阶段、中期持续而稳定的较低阶段及后期的提升阶段,可以认为黄脊雷蓖蝗越冬卵耐寒性的提高与其滞育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记述卵翅蝗属Caryanda St(a)tl,1878 2新种,印氏卵翅蝗Caryanda yini Mao et Ren,sp.nov.和尾齿卵翅蝗Caryanda dentata Mao et Ou,sp.nov.;为便于比较补充记述了上述2种的近似种德宏卵翅蝗Caryanda dehongensis Mao,Xu et Yang,2003的雄性外生殖器.模式标本及本文使用的其它标本均保存于大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相似文献   

11.
记述了中国斑腿蝗科卵翅蝗属1新种:四齿卵翅蝗C.quadridenta sP.nov..正模♂,副模9♂♂,10♀♀,中国重庆市四面山,海拔900m,2003-08-06,黄建华采.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2.
记述采自云南省普洱地区卵翅蝗属1新种,即圆板卵翅蝗Caryanda cyclata sp.nov.,新种近似于方板卵翅蝗Caryanda quadrata Bi et Xia,1984,主要区别为:1)雄性肛上板盾形,后缘圆弧形;2)雌性下生殖板后缘具3齿;3)雌性前翅超过第1腹节背板后缘;4)雄性尾片及肛上板两侧缘非黑色;5)雄性尾须黑色;6)前翅黑色;7)后足股节端半部橙红色;8)后足胫节青兰色.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
14.
记述采自滇西南地区德宏的卵翅蝗属Caryanda 1新种:德宏卵翅蝗Caryanda dehongensis, sp. nov., 模式标本保存于大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系。 德宏卵翅蝗Caryanda dehongensis,新种(图1~4) 本新种近似于方板卵翅蝗Caryanda quadrata Bi et Xia 和大尾片卵翅蝗C. macrofurcula Mao et Ou,但以以下特征区别于后二种:1)体较大,♂19.5~20.0 mm,♀22.5~25.5 mm;2)前胸背板沟前区长为沟后区长的2.4(♂)或2.8(♀)倍;3)雄性次末节背板后缘具三角形小尾片;4)雄性肛上板长盾形,后缘中央三角形突出;5)雌性下生殖板后缘接近平直。 正模:♂,云南德宏(24.7°N,98.2°E),2002-Ⅷ-20,李燕珍采;副模:2♂♂4♀♀,云南德宏(24.7°N,98.2°E),2002-Ⅹ-01,李燕珍、徐吉山、杨国辉采。  相似文献   

15.
飞蝗越冬卵过冷却点的季节性变化及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景晓红  康乐 《昆虫知识》2003,40(4):326-328
运用热电偶方法测定了飞蝗LocustamigratoriaL .越冬卵过冷却点月份间的变化。结果表明 :飞蝗卵的过冷却点值波动较大 ,主要形成 2部分 ,一部分分布在 -2 5℃左右 ,另一部分分布在 -1 0℃左右 ,同时 ,这两部分的比例随着季节性气温的变化有明显的差异 ,气温较低的月份 ,-2 5℃左右的比例增加 ,而且最小过冷却点的值也更低 ;反之 ,-1 0℃左右的比例增加 ,过冷却点最高值也升高。这种现象说明了飞蝗卵对冬季低温的一种生态适应。  相似文献   

16.
17.
福寿螺是IUCN认定的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在华南地区已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福寿螺属于热带软体动物,采用万用电表联接热敏电阻法研究了福寿螺在低温胁迫下的过冷却点,并探讨了不同个体福寿螺在过冷却发生后的死亡率和体内组织损伤。结果表明: 1)各种螺高的福寿螺冷却点均值为-6.96 ℃,范围在-6.21--7.32 ℃之间,恢复最高体温均值为-4.07 ℃,范围在-3.07--4.93 ℃之间,过冷却后维持时间均值为45.97 min,范围在18.60-75.34 min;2)福寿螺的过冷却点大小受螺高影响,螺高35 mm≤H<45 mm的福寿螺过冷却点显著高于5 mm≤H<15 mm、15 mm≤H<25 mm、25 mm≤H<35 mm体型的福寿螺,5-35 mm螺高的福寿螺过冷却点变化稳定;3)福寿螺在发生过冷却阶段的死亡率在23.33%-36.67%之间,不同体型的福寿螺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4)过冷却后福寿螺死亡率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提高,0到15 min内由20.9%提高到100%,过冷却后暴露时间对福寿螺死亡率影响较大;5)发生过冷却15 min后取出的福寿螺,染色后其外套膜有少量红色出现,而肾部和消化腺部未呈现明显红色,低温胁迫已经对福寿螺组织造成了显著损伤。本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探索福寿螺的生态适应性、扩散北界及福寿螺的越冬机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记述采自云南省的卵翅蝗属Caryanda 2新种:抱须卵翅蝗Caryanda amplexicerca sp.nov.和犁须卵翅蝗Caryanda cultricerc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南林学院.抱须卵翅蝗,新种Caryanda amplexicerca sp.nov.(图1~4,9~12)新种近似方板卵翅蝗Caryanda quadrata Bi et Xia,1984.区别是:1)前翅明显超过第1腹节背板后缘;2)后足股节橙红色,胫节蓝绿色;3)雄性尾须片状,侧扁,顶端明显向内向下弯曲,呈抱握状;4)雌性下生殖板后缘中央圆弧形突出.词源:新种命名根据雄性具有抱握状的尾须.正模(♂),云南省个旧卡房(23°22'N,103°09'E),2100m,2006-09-03,柳青采集;副模20(♂)(♂),18♀♀,同正模.犁须卵翅蝗,新种Caryanda cultricerca sp.nov.(图5~8,13~16)新种近似三齿卵翅蝗Caryanda triodonta Fu et Zheng,1994.区别是:1)前翅长雄性2.5~3.6 mm,雌性3.0~3.8 mm;2)雄性尾须犁状;3)雌性下生殖板后缘具三突,中突钝角形,两侧突顶圆,翘起.词源:新种命名根据雄性具有犁状的尾须.正模(♂),云南省临沧永德(23°53'N,100°05'E),2060m,2006-08-17,柳青采集;副模17(♂)(♂),8♀♀,同正模.  相似文献   

19.
一种便携式测定昆虫过冷却点的方法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秦玉川  杨建才 《昆虫知识》2000,37(4):236-238
本文介绍了热敏电阻 +万用电表测定昆虫过冷却点的新方法。通过实验比较发现使用热敏电阻法测定昆虫过冷却点较之热电偶法有如下优点 :(1)测量灵敏度和精确度高 ;(2 )测定昆虫范围广 ;(3)装置体积小 ,不用交流电 ,携带方便 ;(4 )价格较低。  相似文献   

20.
【背景】豚草卷蛾是豚草的一种重要天敌,1993年在湖南临湘野外释放后,迅速扩散至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对豚草种群的蔓延与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方法】为明确豚草卷蛾在湖北的发生规律与抗寒性,2009年在湖北各豚草发生区进行野外调查,并将豚草卷蛾越冬态老熟幼虫置于不同低温下观测其存活率。【结果】豚草卷蛾主要分布于鄂东地区。其越冬代成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第1代幼虫发生高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10月中下旬老熟幼虫进入滞育。12月份的调查结果显示,豚草有虫株率为90%,虫口密度为313头.百株-1,存活率为93.3%。越冬老熟幼虫过冷却点为-26.4℃,存活率和存活时间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结论与意义】豚草卷蛾已广泛分布于湖北地区,且能成功越冬,对豚草可起到持续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