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可能激发肿瘤的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已制备了许多具有癌症倾向的小鼠系。这些小鼠能使人在整体水平系统研究不同癌基因在细胞分化、增殖中的作用以及在肿瘤发生中癌基因间的协同作用。同时,这些小鼠具有对病毒和化学致癌物敏感的倾向,因而为潜在致癌原测试,治疗和预防肿瘤药物的筛选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研究模型。 过去20年,用分子克隆和基因转移等手段,将癌基因导入特定细胞以研究癌基因在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取得了可喜进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噬菌体lambda EMBL3 DNA为载体,通过克隆绿色木酶(Trichoderma viride)高分子量基因组DNA的部分酶解片段,并将重组分子进行体外包装后侵染Escherichia.coli K802,由此构建了绿色木霉基因文库。以李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纤维素酶CBHII基因的末端片段为探针,用轮迥噬菌斑原位杂交从文库中筛选出CBHII基因的阳性克隆5个,随机取其中3个克隆用上述探针作斑点杂交,结果进一步证明克隆了全长或近全长的绿色木霉CBHII基因,用李氏木霉CBHI基因的末端片段探针作斑点杂交,结果提示CBHI与CBHII基因的末端序列之间无同源性存在。从斑点杂交的阳性克隆中提取DNA,酶切鉴定插入片段的长度,并克隆于质粒pUC19,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获得了含绿色木霉CBHII基因的重组质粒pCBHII-14。  相似文献   

3.
人工合成的寡聚核苷酸探针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克隆的c-Ha-ras癌基因第12位密码子是否发生点突变。将多聚酶DNA链延伸反应(PCR)与寡聚核苷酸探针结合起来测定组织或细胞株中的单拷贝基因c-Ha-ras第12位密码子的点突变,获得满意的结果。此方法的建立,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分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流感病毒14个血凝素亚型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RT-PCR克隆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片段,获得重组质粒。从重组质粒扩增大约500bp的DNA片段,浓缩后点到氨基化玻璃载体上,制成芯片。待检病毒样品用TRIzolLS提取RNA,反转录过程中用Cy5标记样品cDNAs。将标记样品与芯片杂交,扫描芯片上待检样品与芯片上捕捉探针的结合位点,杂交信号与预期设想一致。结果显示,DNA芯片技术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AIV血凝素亚型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越来越倾向于赞同有关癌症的离体试验,这时致力于研究癌症离体诊断技术的公司来说,的确是个好消息。在1989年十月的头两周,该管理局批准了以DNA探针为基础的两种试验,利用这两种试验可以检测与癌症有关的基因重排现象。若要研究癌症诊断技术和了解该管理局当前在这方面的想法和态度,就必须具备几本《Oncor B/T基因重排试验安全性和效果资料摘要》和《癌基因科学OSI反探针-1安全性和效果资料摘要》。这些书由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编辑出版,内容包括:试验用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黄热病病毒寡核苷酸检测微阵列.方法:根据黄热病病毒基因组序列,并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设计出寡核苷酸探针用于制备基因芯片,克隆于质粒上的黄热病病毒全长基因DNA经限制性显示技术扩增并标记,完成杂交后对芯片进行扫描和数据分析.结论:微阵列检测技术为检测黄热病病毒提供了一种早期、快速、可靠的方法,具有应用于临床检测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哺乳动物的基因组是非常复杂的,人的DNA含有大约10~7个珠蛋白基因大小的DNA顺序。其中大约60%是单拷贝基因。用物理方法还不可能提纯到1000倍以上。但是,用含有cDNA的重组质粒作为亲和介质的新的层析技术和反相层析可以充分纯化以至可以克隆带有邻近顺序的单个哺乳动物基因。 含有从基因组分离的哺乳动物珠蛋白基因顺序的重组质粒的制备,为直接分析特定DNA顺序的转录控制提供了机会。 然而,即使没有这种质粒,从含有特定珠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的限制酶解DNA片段中识别基因组DNA片段也是可能的。结合使用几种限制酶,并将吸附在滤膜上的DNA片段与从珠蛋白重组质粒的cDNA制备的DNA探针杂交,可以制出几种哺乳动物珠蛋白基因的限制谱。应用这项技术,插入在结构基因中的非编码顺序也已被识别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哺乳动物的基因组是非常复杂的,人的DNA含有大约10~7个珠蛋白基因大小的DNA顺序。其中大约60%是单拷贝基因。用物理方法还不可能提纯到1000倍以上。但是,用含有cDNA的重组质粒作为亲和介质的新的层析技术和反相层析可以充分纯化以至可以克隆带有邻近顺序的单个哺乳动物基因。 含有从基因组分离的哺乳动物珠蛋白基因顺序的重组质粒的制备,为直接分析特定DNA顺序的转录控制提供了机会。 然而,即使没有这种质粒,从含有特定珠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的限制酶解DNA片段中识别基因组DNA片段也是可能的。结合使用几种限制酶,并将吸附在滤膜上的DNA片段与从珠蛋白重组质粒的cDNA制备的DNA探针杂交,可以制出几种哺乳动物珠蛋白基因的限制谱。应用这项技术,插入在结构基因中的非编码顺序也已被识别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癌基因本是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的一组正常的基因。在许多恶性疾病中,它表现出基因突变或过度表达?下常的ras基因产物在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中起?要作用,该基因的质或/和量发生改变,都可引起细胞的生长异常而恶变。早在1982年,张惠萍等就用病毒癌基因v-ras作探针,从正常人的基因组文库中克隆出四个不同的与ras相关的DNA序列。其中两个与Ha-ras密切相关,两个与Ki-ras  相似文献   

10.
于秀琴  马清钧 《遗传》1987,9(1):22-23
遗传工程技术促进了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分 析、生产具有经济效益的蛋白质的研究。在获 得大量的基因重组克隆中,如何检测和筛选出 含有目的基因的克隆,是遗传工程的重要技术 之一。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DNA-DNA或 RNA-DNA杂交的基因探针检测目的基因, 但它必须获得特异的基因。在缺乏特异的基因 探针时,近几年来建立了免疫探针检测筛选 法[2-61,它是将目的基因编码的多肤抗原制备成 抗体,直接从基因克隆库中筛选能表达目的基 因的克隆。  相似文献   

11.
构建登革 3型病毒 prM E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并进行体外表达 ,为登革DNA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用RT -PCR法获得 prM -E基因片段 ,然后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中。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DNA转入BHK细胞 ,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外源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通过酶切和序列测定证实了构建的重组质粒DNA含序列正确的 prM- E基因。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到转染了重组质粒DNA的BHK细胞的胞浆中有登革 3型病毒特异蛋白的表达。说明含有登革 3型病毒prM -E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可以在BHK细胞中表达 ,该结果为观察该重组质粒的免疫原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含人CCR5Delta32基因重组慢病毒的包装及滴度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包装含人CCR5Delta32基因的重组慢病毒并测定其滴度,用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基因治疗研究。方法:从CCR5Deha32突变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提取人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扩增CCR5Deha32全长基因,经EcoRI单酶切后与pUCm—T载体连接,随后转化EcoliDH5ct,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及DNA测序;将鉴定正确的CCR5Delta32基因亚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Lenti6/V5-D-TOPO并进行酶切鉴定及DNA序列分析;用pLP1、pLP2、pLP/VSVG及pLenti-CCR5Delta32等4种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产生重组慢病毒并测定其滴度。结果:克隆出人CCR5Deha32基因,并构建了含该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经293T细胞包装后产生5×10^5TU/mL的重组慢病毒。结论:高滴度含人CCR5Deha32基因重组慢病毒的包装,为进一步的AIDS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DNA的技术,制备了酶标基因探针。研究了酶标过程和产物的电泳行为;用斑点杂交和southern印迹杂交探测了单链、双链DNA,灵敏度可达pg水平,以此酶标的Y染色体特异的DNA片段作探针,进行了DNA杂交的性别分析,证明该探针能清楚地区别两性基因组DNA,这对基因的研究和诊断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光敏生物素和DIG标记Orf病毒DNA探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是用于Orf病毒病的诊断和相应重组菌的检测,将HCE DNAHindⅢ/A,B片断及重组质粒pGRL-4A中消化的A片断用光敏生物素和地高辛进行标记,对不同病毒分离株DNA进行检测,并对不同重组质粒进行了Dot-blotting和Southem-blotting检测。结果:用光敏生物素标记的探针最低可检出12pg的DNA,地高辛标记的探针最低可检出0.1pg的DNA,且有极强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一个从cosmid分子克隆库中筛选特别基因顺序的遗传学方法——体内同源重组(invlvo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法。即使探针DNA与分子克隆库中带有与探针同源顺序的克隆发生体内重组,然后以遗传学方法进行筛选。cosmid分子克隆库构建在rec宿主细胞内,经体内包装(in vivo Packaging)成λ噬菌体颗粒,把该噬菌体颗粒转入带有探针DNA的rec~+细胞内,探针是已被克隆在与cosmid载体没有同源顺序的质粒(如PUC8或PUC9)内的。经过一段时间(1—3小时),待重组发生后,把cosmid进行体内包装。此时探针DNA连同质粒已整合入cosmid基因组内,因此它带有原为两个载体所分别带有的双重抗性——Amp~r(氨苄青霉素,PUC8或PUC9)和Kan~r(卡那霉素,cosmid)。这种双重抗性菌落可在含有这2种抗菌素的培养平皿上选出,该重组cosmid借助于λ切除酶的作用将已被整合的探针质粒重新切除,再经体内包装后,该cosmid被还原并纯化,然后可用一含有Xgal的培皿识别和选出。本文用此法以有关DNA探针从cosmid分子克隆库中分离得到含有与小鼠t复合体连锁的基因组顺序的克隆,并对该克隆作了物理图谱分析。  相似文献   

16.
DNA 基因探针在研究天然细菌群落中的基因转移和适应机制,以及在实验室中,都将极为有用。该技术能够探测细菌种内的特殊基因顺序,并可用以寻找和监测打算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重组体 DNA 克隆。它可能为鉴定特殊生物体提供比传统方法优越的更具体的新型测试法。  相似文献   

17.
1866年,Paul Broca 从他妻子家系的略图中,领悟到癌症的遗传因素。这一洞察所见,在他那时代似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实际上,他的想法直至当代仍被 carl Segen 所忽视)。不过一个世纪以来,生物学家们都开始对肿瘤发生寻找遗传方面的解释。目前这个问题所获得的成果是:关于长期设想的“癌基因”已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癌基因的发现首先是由于逆转病毒有转导细胞基因的偏好——正是在正常细胞 DNA 中寻找逆转病毒的癌基因使它实体化了。由此两个进一步的设想又增添到活跃的想象中去:一是逆转病毒DNA 的整合能够触动细胞基因,后者的激活明显地有引起肿瘤发生的作用;二是从各种肿瘤取得的 DNA 能够使啮盘类细胞发生瘤性生长,这种 DNA 似乎含有活  相似文献   

18.
为了快速且准确地对疱疹病毒基因组进行基因敲除、插入或者点突变等修饰,通过同源重组将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 超强毒株Md5基因组克隆到细菌人工染色体 (BAC)。将筛选的阳性重组体DNA电转进DH10B菌株,用PCR及限制性片段多态分析 (RFLP) 方法鉴定含Md5全基因组的BAC克隆。将阳性重组体DNA转染入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拯救出重组病毒,命名为Md5BAC。进一步利用Red酶介导的两步法基因重组技术构建MDVlorf10基因敲除毒株。为了验证被敲除基因功能的特异性,将lorf10插入原位点以构建基因复原毒株。将构建的重组毒株分别感染CEF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确认重组病毒均包装成功;病毒生长曲线结果表明,lorf10敲除不影响病毒的体外增殖。总之,这为其他疱疹病毒的基因组编辑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一例基因型为αα~T/—的血红蛋白H病患者的手术切除脾制备了染色体DNA,用BamHⅠ水解后,回收14±1kb的DNA片段,作为插入体。以λEMBL_4噬菌体经非超离心法制备基因组DNA作为替换载体。经BamHⅠ水解回收左右臂,与α地贫脾DNA 14kb片段连接,包装、传染后,得10~4—10~5重组噬菌体/μg。以人α珠蛋白基因特异的探针作Benton原位杂交,M4×10~3克隆中筛出两个含α珠蛋白基因序列的克隆株。其中一株扩增后制备的重组DNA经酶解图谱及Southern印迹杂交鉴定,中间可替换部分含有14kb的人α珠蛋白基因组DNA。从而在我国首次从中国地贫病人中,以基因工程的方法,分离了克隆化的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为研究其结构与功能打下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检测重组肝靶向干扰素宿主DNA残留量的方法,根据此法检测3批重组肝靶向干扰素每人份剂量宿主DNA残留量。方法:以重组肝靶向干扰素工程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并制备探针,用此标记探针对3批重组产品进行DNA残留量检测。结果:3批次重组肝靶向干扰素原液每人份剂量宿主DNA残留量均小于10 ng。结论: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检测DNA残留量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能快速高效检定重组肝靶向干扰素原液并对其制备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