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籼稻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学及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在离体培养中研究了体细胞胚胎发生,组织学研究表明,愈伤组织是由成熟种子盾片的表皮吸收细胞首先发生的,随后从愈伤组织分化出胚状体。象水稻合子胚的结构一样,体细胞胚状体主要由盾片,胚芽稍及胚根组成,在胚状体内可以观察到不同发育时期的原胚,包括大量的单一的胚性细胞、二细胞、四细胞及分化程度不同的原胚以及一些畸形胚状体,从本实验可以初步认为由籼稻体细胞培养而获得的胚状体在结构上也有象合子胚一样的基本结构,并且是单细胞起源的。  相似文献   

2.
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其胚状体的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其胚状体的发生。已继代培养三年零六个月共30多代的鳞芽愈伤组织,目前仍有分化能力。通过愈伤组织形态细胞学的观察,发现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形成小鳞茎的途径有二:一是由特化了的愈伤组织表皮细胞。经多次分裂发育成不定芽而形成小鳞茎;二是由愈伤组织表层或内层特化了的胚性细胞,经多次分裂发育成胚状体而形成小鳞茎。不定芽和胚状体的形态发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3.
茴香组织培养中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茴香幼茎或叶柄的愈伤组织转入附加6-BA和低浓度2,4-D的MS培养基以后,愈伤组织逐步由松软状转变成为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中的单个细胞或胚性细胞团。在含NAA和6-BA的培养基中,胚状体发育成熟,并再生小植株。茴香的胚状体主要以单细胞内起源方式发生。首先由胚状体单个原始细胞分裂形成2-细胞原胚,2-细胞原胚以三种方式进行分裂:1.T- 形分裂;2.直线形分裂;3.田字形分裂。不同的分裂方式决定了胚柄的有无。茴香胚状体的发育过程与合子胚基本相同。由原胚发育成为球形胚,依次经过心形胚和鱼雷胚阶段,形成成熟的子叶胚。在胚状体发育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分生组织的活动中心。球形胚期,两团分生组织位于胚体中部对应的两点;心形胚期,位于两侧和中部;鱼雷胚期,分生组织的分布在子叶形成区域呈倒“U”形,在下胚轴部位呈中空的梭形。到子叶期,分生组织从两片子叶伸向胚根,呈“Y”形分布。两子叶间产生茎生长点,由生长点分化出叶原基。胚状体最终发育成为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4.
天仙子花粉在附加不同浓度NOA的BN培养基中,形态发生能力不同,低浓度易由花粉直接形成胚状体,高浓度一般先形成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分化胚状体或根芽。实验表明,直接起源于花粉的胚状体与经花粉愈伤组织形成的胚状体,其胚胎发生的模式和顺序相同,均由原胚、球形胚、心形胚、鱼雷期胚到子叶期胚,但二者原胚的起源不同。花粉愈伤组织亦可经器官发生途径产生根芽。  相似文献   

5.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植物组织的器官分化基本可分为不定芽发生及胚状体(体细胞胚)发生这两大主要类型。它们既可以从外值体(即接种材料)的表面直接发生,也可以由外植体经脱分化后形成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再分化而产生。 封二,图1、2,为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的胚接种在MS 2,4-D0.5ppm培养基上1—2个月后,由子叶及胚轴直接分化出大量胚状体的情况。胚状体的分化是不同步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普通小麦与滨麦、簇毛麦及山羊草属7个种杂交幼胚培养,获得8个体细胞胚性无性系(8个组合10个胚)及大量试管苗。愈伤组织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65.79%和26.32%。形态学及细胞学鉴定结果,均为真杂种。不同染色体组及同一染色体组不同基因型的幼胚,在组织培养中有明显差异。非整倍体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但当染色体数目严重偏离双单倍体数目时,其全能性即丧失。胚状体的发育具有与合子胚极相似的典型结构。由愈伤组织表层和深层细胞产生的胚状体,在形态结构上有明显区别。低温(4℃)处理早代胚性愈伤组织180—240天,以及严格筛选和及时转移,可使培养65—80代(5—6年)的愈伤组织植株分化率保持在77.73%以上。  相似文献   

7.
玉米花粉愈伤组织胚状体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玉米花药培养中,从八趟白花药中获得了花粉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中能连续发生胚状体并分化成苗。经两年继代24次仍保持全能性。细胞学和组织学研究表明,胚状体的发生过程和合子胚相类似。胚状体发生不同步,因此在同一块愈伤组织上可以见到不同发育阶段的胚状体;从单细胞胚、2—8细胞胚、到多细胞胚和成熟胚。小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检查表明,绝大多数细胞为单倍性。在长期继代培养下倍性相对稳定。如能建立单倍性胚性细胞无性系,在玉米改良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中将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8.
在建立水稻体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当将胚性愈伤组织从固体培养基转入液体分化培养基进行悬浮培养并去掉2.4-D 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愈伤组织往往出现褐化现象。与这种情况类似的是,当将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和成熟胚状体转入固体培养基时,也出现严重的褐化现象。这种褐化现象一般认为是不可逆的,伴随着胚性愈伤组织和成熟胚状体的褐化,胚性愈伤组织逐渐丧失分化能力,成熟胚状体则逐渐死亡。  相似文献   

9.
小麦幼胚在附加2,4-D 2 mg/L+KT0.5 mg/L+LH 300 mg/L+3%蔗糖的MS 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继代2—3次后,降低2,4-D 的浓度,该愈伤组织约以60%的频率转变为胚性愈伤组织,继而形成不同发育期的体细胞胚。这些体细胞胚是起源于愈伤组织表层或近表层的单个胚性细胞,体细胞胚经球形胚、梨形胚、盾片胚、成熟胚而成再生植株。在胚性细胞内淀粉粒大最积累,淀粉颗粒大而密集。随着胚性细胞的分裂,淀粉逐渐被消耗,到多细胞原胚期,胚体细胞内淀粉粒趋于消失。球形胚期淀粉粒又开始积累,但到成熟胚期,淀粉积累只限于生长点区域,尔后随着胚体萌发,淀粉含量又趋于减少。这一消长动态过程与小麦合子胚发生中淀粉代谢动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秦艽叶片和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离体培养对秦艽植株再生途径进行研究。愈伤组织在添加2mg/L 2,4-D和0.5mg/L BA的MS培养基上诱导,两周内可出现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相同激素配比并附加500mg/L LH的MS培养基上继代。愈伤组织的分化在添加有0.1mg/L 2,4-D和0.5mg/L BA的MB培养基上进行。通过显微观测,疑似体细胞胚可以在叶片和茎段的愈伤组织上产生。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秦艽离体再生过程中体细胞胚发生的现象。体细胞胚和合子胚一样,也经历球形、心形、鱼雷和子叶胚等发育时期。相对独立的结构说明秦艽的体细胞胚可能是单细胞来源。体细胞胚在愈伤组织的表面和内部都有出现。在本实验中,体细胞胚发生途径是在秦艽愈伤组织形成后观察到的唯一再生途径。  相似文献   

11.
防风组织培养中畸形胚状体的发生和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组织培养和石蜡切片法,分析多种因素对防风畸形胚状体发生和发育过程的影响及控制。结果表明,诱导正常体细胞胚高频发生的培养基组合是:启动胚性愈伤组织的培养基是MS 0.5mg/L 2.4-D,蔗糖浓度3%;分化培养基是MS 1mg/L 6-BA 0.2mg/L NAA 0.5mg/L ABA,蔗糖浓度4%~5%;成熟培养基是MS培养基,蔗糖浓度3%。结论: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是诱导防风胚性愈伤组织的关键因素,细胞分裂素在体细胞胚的分化和发育过程中起协同作用;蔗糖浓度、ABA、接种方法以及适宜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容器等均可有效降低畸形胚状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920B25关于小麦和大麦外植体体细胞胚状体发育的解剖学研究〔英〕/R ysehka,5.…1 Bioehom.Physiol。Pflanz。一1991,157(1)。一31~41〔译自DBA,1991,10(12),91一06872〕 研究了山梨醇对大麦(Ho,‘e“,”移l叮are)和小麦(Tr“玄c:哪a召s“朴“‘)不成熟胚的胚胎发生愈伤组织诱导及直接从不成熟胚的盾片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愈伤诱导培养基(MS培养基十Zmg/12,4一D)里加入山梨醇后,致密愈伤培养物和胚胎样结构的诱导增强。显微镜检术证实了体细胞胚胎发生。胚状体的形成遵循以下3条途径:(1)远轴盾片表皮的单细胞伸长、周缘分裂,形…  相似文献   

13.
糜子离体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学连续石腊切片的研究方法,观察了糜子组织培养中植株再生的过程,从而证明了植株再生是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的。结果表明:(1) 糜子成熟胚培养首先从下胚轴及胚根区愈伤组织化;(2) 体细胞胚起源于下胚轴及胚根维管束周围愈伤组织中单个离散的胚性细胞;(3) 糜子离体体细胞胚有与典型禾谷类作物合子胚大致相似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以矮牵牛生根试管苗的叶片为外植体,在培养基MS NAA0.1mg/L 6-BA1.6mg/L上诱导体细胞胚胎直接发生。从接种后第一天开始观察叶片愈伤组织发生、发育的外部形态变化,从接种后第七天开始,每隔3天取变化明显的叶片组织块切片观察其胚状体的组织细胞学连续变化。组织切片观察表明,矮牵牛叶片体细胞胚胎发生类似于合子胚的发育过程;矮牵牛体细胞胚起源于叶肉细胞,胚性细胞与非胚性细胞染色明显不同,体细胞胚胎与周边其它组织有明显界线;体细胞胚胎的发育经历胚性细胞、多细胞原胚、球形胚、梨形胚、心形胚、鱼雷胚、类子叶胚等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幼胚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文首次报道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幼胚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完整发育过程,并对影响马尾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如球果采种期、球果冷藏处理时间、外植体处理方式等进行了探讨,统计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进行增殖评价,探讨ABA浓度梯度对马尾松体细胞胚分化成熟的影响,试验数据用SPSS16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2008~2009连续2年内15个采种期得到的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有显著性差异,最适宜的马尾松球果采种期是6月下旬至7月下旬,诱导率在9.66%~22.59%之间;2)球果冷藏处理时间,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有显著性差异,其中4℃冷藏球果15d有利于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3)雌配子体包含幼胚的接种处理方式是可取的;4)胚性愈伤组织经稳定增殖培养后,转入分化成熟培养基,得到体细胞胚状体"爆发式"分化成熟,数量多,质量好。适宜体胚成熟转化的培养基为:成熟LP培养基添加ABA5.0mg·L-1+60.0g·L-1蔗糖,并附加L-谷氨酰胺和水解酪蛋白;5)成熟体细胞胚在无激素萌发型LP培养基上正常萌发,并转化为结构完整的小植株。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马尾松幼胚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平台,为马尾松遗传改良种质创新、缩短育种周期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对临猗梨枣、壶瓶枣、晋矮1号等13个品种的枣胚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并诱导晋矮1号成熟胚的愈伤组织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形成再生植株。结果表明:体细胞胚产生于愈伤组织的表层细胞或内部细胞。在鱼雷胚期已有导管的分化,子叶期的维管组织呈“Y”形。枣合子胚及体细胞胚的发育均经历了原胚、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五个时期。大多数品种的枣胚从球形胚期或心形胚期即开始败育,只有极少数品种可发育到成熟胚,而且合子胚形成的能力、胚败育时发育的程度等均存在着大的品种间差异,同一品种甚至同一子房内胚的发育进程也不同步。  相似文献   

17.
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 L.)的幼嫩胚乳接种于MS+NAA 5ppm+6-BA 1ppm和MS+NAA 1ppm+6-BA 0.5ppm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转移到MS+6-BA 1ppm+NAA 0.5ppm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30天后即可形成胚状体,组织细胞学观察表明:胚状体起源于愈伤组织内或近表层的单个胚性细胞。在胚状体发生的早期阶段,观察到与柳叶菜型和藜型胚胎发育大致相似的细胞分裂方式,从而出现了T型或线型的四个细胞的原胚。在多细胞原胚及球形胚期具有单列或不规则排列的多细胞胚柄。石刁柏胚乳愈伤组织中的胚胎发生是不同步的,在同一块愈伤组织的切片中可以观察到不同发育阶段的胚状体。在外形上还可以观察到一个子叶、两个子叶或四个子叶等多种不同形态的胚状体。一部份胚状体能发育成完整小植株。  相似文献   

18.
茴香组织培养中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茴香幼茎或叶柄的愈伤组织转入附加6-BA和低浓度2,4-D的MS培养基以后,愈伤组织逐步由松软状转变成为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中的单个细胞或胚性细胞团。在含NAA和6-BA的培养基中,胚状体发育成熟,并再生小植株。茴香的胚状体主要以单细胞内起源方式发生。首先由胚状体单个原始细胞分裂形成2-细胞原胚,2-细胞原胚以三种方式进行分裂:1。T-形分裂;2.直线形分裂;3.田字形  相似文献   

19.
以防风胚状体的发生体系为材料,利用半薄切片技术研究了培养物中淀粉体的组织化学定位,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培养阶段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胚性细胞内积累了大量的淀粉体;在4%蔗糖浓度培养基中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多糖含量最高。研究表明多糖为胚性细胞的分化和发育直接提供了物质和能源;胚性愈伤组织可以推荐为药性成分多糖的提取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20.
芹菜与胡萝卜一样,由于胚状体容易诱导,而且频率很高,已被人用作研制人工种子的模式植物。如果能用液氮将胚性细胞或胚状体冻结保存起来,这不仅可以为人工种子的研制积累大量的材料,也可为研究胚状体分化的机理提供方便。本文介绍冬芹胚性愈伤组织的分步冻结和冻后再生的方法。首先将冬芹叶柄切段培养在有2.4-D 的 MS 或 B_5培养基上.几天后开始出现愈伤组织,一个月左右将愈伤组织切下进行继代培养,半个月后在无菌条件下放在5℃条件下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