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峪河上游华北落叶松林的种子雨、种子库与幼苗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润梅  石晓东  郭跃东  樊兰英 《生态学报》2015,35(11):3588-3597
华北落叶松林下更新不良,为探究其制约因素,开展了山西省文峪河上游5个华北落叶松林分的种子雨、土壤种子库和幼苗更新的研究。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种子主要集中于9—10月散落。2011年为华北落叶松种子丰年:种子产量高,种子雨密度达(961.93±377.40)粒/m2;种子质量高,完整种子占(89.31±16.13)%。2012年为种子平年,种子产量低,种子雨密度为(252.73±115.12)粒/m2。华北落叶松种子雨主要源于毗邻树木,华北落叶松纯林和落叶松云杉林的种子雨密度显著高于其他3个针阔混交林。(2)土壤种子库主要由上年种子雨组成,2012年4月的土壤种子库密度为(695.18±297.23)粒/m2,完整种子占(59.73±9.56)%。种子自然萌发前,约(78.98±24.76)粒/m2具发芽力,基本可满足更新需要。但种子活力保持期少于2 a,只能形成短期持久土壤种子库。(3)华北落叶松更新不良,种子年后仍难以实现幼苗建成,当年生幼苗的出现频度平均为1.6%,且林下难以存活。幼苗发生与种子储量关联性不强,种源条件不是制约华北落叶松更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寒温性针叶林的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寒温性针叶林依据优势树种可分为华北落叶松纯林、青杆纯林和华北落叶松青杆混交林.分别以纯林与混交林研究了其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种群结构特征差异明显.混交林中,华北落叶松幼苗数量少或缺失,为衰退型种群;青杆幼苗充足,为增长型种群,随时间推移,混交林可能逐渐演替为青杆林.华北落叶松和青杆纯林均表现为增长型种群,单优种群的现状在较长时间内将维持不变.整体来看,寒温性针叶林种群格局为聚集分布,混交林中华北落叶松和青杆的聚集程度都分别大于相应的纯林,主要因为华北落叶松与青杆种群对光照的需求存在差异.随着立木径级增大,寒温性针叶林聚集程度降低,华北落叶松幼苗在林窗下高度聚集,成体聚集程度减弱;青杆幼苗聚集度较大,成体在纯林为聚集分布,在混交林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3.
 种子年后原始老龄林下自然散布的兴安落叶松土壤种子极为丰富,有生活力的土壤种子数量为190~320粒/m2,并且不同林型间有显著差异。70%~80%的种子主要居于土壤表层2~4cm范围内。落叶松老龄林种子年后第一年夏季土壤中丰富的种子即锐减,土壤中大多数种子的生活力保持1年,少数稍长,也不超过2年。显然,落叶松土壤种子库属于间断类型。人工撒播种子试验结果表明,位于土壤浅层(0~10cm)的种子生活力保存只1年,而深层(10~20cm)尽管对种子生活力保持有利,也不能超过2年。土壤病害是种子致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云南南部和中部地区公路旁紫茎泽兰土壤种子库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樱殷  沈有信 《生态学报》2011,31(12):3368-3375
公路边缘生境促进外来植物的入侵,土壤种子库作为植被天然更新的物质基础对未来植被的构成至关重要。研究路旁生境中紫茎泽兰土壤种子库的分布格局,对揭示路旁紫茎泽兰种群的补充和更新、探讨公路与入侵植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制定紫茎泽兰防除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紫茎泽兰入侵的云南南部和中部地区选择三种不同级别的9条公路的23个取样地点,沿垂直于公路方向设置55条样线,采得374个10 cm?10 cm?10 cm土样。采用温室萌发法,研究了紫茎泽兰土壤种子库从公路沿线到邻近景观的储量、影响因子以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9条公路旁的土壤中贮藏着丰富的紫茎泽兰种子,其种子库密度变动于3 152~25 225 粒?m-2,占所有有效种子密度的平均比例为48.7%。公路级别、路旁景观类型和海拔对路旁紫茎泽兰种子库密度有显著影响,密度随公路级别的提高而增加;不同路旁景观类型中的种子库密度排序为:稀树林>稀树灌木林>撂荒地和荒坡>森林;海拔1 700~1 900 m范围内的种子库密度最大。不同样线的种子库密度值随垂直于公路的距离变化格局略有不同,平均密度值和平均种子数量占样线总数的比例值都呈单峰变化,在距离公路最近端已经有很高密度,大多数样线的高峰值出现在9 m以内。公路旁已经分布有一个紫茎泽兰种子带,因而提高路旁本地植物的盖度及郁闭度有利于控制紫茎泽兰通过种子更新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5.
华北落叶松树干主要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标准地-标准木-分层分割法测定了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树干主要营养元素的分布规律,结果为:树干木质部水平方向N、P、K质量分数随年龄增加逐渐增大,Ca、Mg的逐渐减少。树干木质部垂直方向N、P、K质量分数随圆盘高度增加而增加,Ca、Mg变化较小。树皮N、P、K、Mg质量分数随圆盘高度的增加而增大,Ca有减小的趋势,但梢部质量分数较高;树干主要营养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排序为:K〉Ca〉N〉Mg〉P。不同个体不同组分质量分数之比分别为,皮/木 N:4.1~6.3,P:2.8~4.8,K:2.1~2.7,Ca:2.3~4.1,Mg:2.1~3.1;皮/心,N:4.9~8.6,P:5.2~7.5,K:2.2~2.7,Ca:2.6~3.8,Mg:2.0~3.2;边/  相似文献   

6.
天然东北红豆杉土壤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刘彤  胡林林  郑红  周志强 《生态学报》2009,29(4):1869-1876
在黑龙江省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内,对10株天然东北红豆杉结实母树冠下的土壤种子库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东北红豆杉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数量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都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在不同深度土层中的种子数量差异显著(p<0.05).枯枝落叶层及0~5cm土层集中了最大量的种子,占总量的84%,随土层深度的增加,种子数量逐渐减少,15cm以下极少有种子出现.土壤种子库中具有活力的种子数量极少,不到总量的1%.种子丧失活力的首要原因是被昆虫和啮齿类动物啃食,占损失量的52%,其次是腐烂,占29%.在水平方向上,东北红豆杉种子具有近母株分布的特点,且在不同方向上种子数量差异极显著(p<0.01).当年下落到地面的东北红豆杉种子,按远离母株的顺序,种子数量逐渐减少;在围绕母株的八个方向上,东向的种子数量最多,其次是东北、北和东南方向,西面的种子数量最少.当年下落的3%的完好种子补充到土壤种子库中.自然条件下,东北红豆杉以种子繁殖,土壤种子库是其自然更新及种群恢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结果对于东北红豆杉濒危机制的探索及种群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帝山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是分布于华北山地半湿润地区针叶林的主要建群种之一。从种群的大小级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等方面,研究了关帝山采伐迹地上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种群的数量特征与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幼苗幼树缺乏,2.5cm〈DBH≤17.5cm的个体数量丰富,DBH〉17.5cm个体数量稀少,种群表现为衰退型,但华北落叶松较长的生命周期、数量丰富的中小径级个体和客观存在的林冠干扰,使得其依然可发展成为稳定的种群;(2)采伐迹地上华北落叶松幼苗幼树多为集群分布;2.5cm〈DBH≤7.5cm的林木在2m×2m的尺度下呈显著的集群分布,而随取样尺度增大,聚集性减弱,趋于随机分布;7.5cm〈DBH≤17.5cm的林木在各个取样尺度基本上呈随机分布,这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光照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土壤种子库的研究进展及若干研究热点   总被引:96,自引:2,他引:9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种子库是指存在于表层土壤(包括凋落物)中的有生命的种子。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已是植物生态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已成为植物种群生态学中比较活跃的领域。土壤种子库时期是植物种群生活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有人称之为潜种群阶段。土壤种子库对一年生植物来说尤其重要。土壤种子库简单地可分为瞬时土壤种子库和长久土壤种子库,即使给予理想的萌发条件如季节、温度、湿度等,土壤种子库中也仍有部分种子保持休眠状态,休眠的种子组成了土壤长久种子库的成分。时空异质性是土壤种子库的基本特性之一,不仅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种子库具有不同的组成、大小和多样性,而且微环境也影响土壤种子库的分布格局。由于萌发、捕食和衰老等原因,土壤种子库具有季节动态,一般在旧种子萌发之后,新种子散布之前达到最低点。在高等植物占据的大多数生境中,以休眠繁殖体形式存在的个体远远超过地上植株的数量;土壤种子库、幼苗库和成年植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由于各种原因如群落类型的差异、群落的演替阶段、取样的时间等,地上植被和土壤种子库之间关系大体上可分为两种情况,即相似性和差异性;研究土壤种子库的方法通常有萌发法和物理分离法。土壤种子库能部分反应群落的历史,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土壤种子库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种子库的研究方法,2)土壤种子库的分类问题,3)土壤种子库分布的时空格局,4)地上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关系,5)土壤种子库的动态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于1982—1988年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种群密度为0.077(只/公顷),A、B、C垂直带间的数量分别为0.091、0.093、0.048,各占种群数量的39.22%、40.09%和20.69%,D带经调查,尚未见有分布。在繁殖前的5月为种群数量最低基数(0.030只);繁殖后的7月数量最高(0.099只)。  相似文献   

10.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是山西典型的寒温性针叶林之一,主要分布于关帝山、管涔山等海拔1600—2800m 的阴坡及半阴坡。我们于1988年5—6月对山西关帝山的华北落叶松林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1.植被地理环境与群落特征关帝山位于吕梁山脉中段,约当37°20′—38°20′N,110°  相似文献   

11.
卧龙自然保护区林隙干扰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隙干扰对森林的结构和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对五一棚周围林隙干扰格局和林隙特征进行了3条样线调查,样线总长度为4.4 km。结果表明:1)本区以小型林隙干扰为主,林隙平均密度为12.5个•km-1,林隙的分布格局在阳坡和山脊为集聚分布,阴坡近均匀分布;林隙形成木以针叶树为主,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铁杉(Tsuga chinensis)和糙皮桦(Betula utilis)在形成木的数量和径级组成上均居前列。2)林隙形成木的腐烂等级分布揭示出林隙形成木的形成方式和种类组成均随时间变化。表现为针叶树组形成木对林隙的贡献随时间降低,阔叶树组反之;砍伐和倒木是早期林隙形成的主要方式,而枯立和折干是近期林隙形成的主要方式。3)林隙木形成方式关联度分析结果为砍伐与倒木、折干与倒木之间存在显著负关联,林隙其它各形成方式之间的关联不显著,但砍伐与其它形成方式的负联结系数均较高。  相似文献   

12.
施肥对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落叶松(Larix gmelinii)和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气室法(LI-6400-09叶室连接到LI-6400便携式CO2/H2O分析系统)对两种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观测,探讨了细根生物量、根中氮含量与土壤呼吸速率的关系,以及施肥对细根生物量、根中氮含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导致落叶松和水曲柳林分的活细根生物量降低18.4%和27.4%, 死细根生物量分别降低了34.8%和127.4 %;2)施肥使落叶松和水曲柳林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对照相比分别减少了34.9%和25.8%;3 )施肥对根中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4)落叶松和水曲柳林地的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表现出相同的季节变化,两种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地下5和10 cm处的温度表现出明显的指数关系 ,其相关性R2=0.93~0.98。土壤呼吸温度系数Q10的范围在2.45~3.29。 施肥处理对Q10没有产生影响,施肥处理导致细根生物量减少可能是引起林地土壤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生物量标准木237株、解析木814株以及355块标准地实测材料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三个气候区兴安落叶松天然幼、中龄林的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生物产量明显受热量带的影响。残差分析证实了VAR模型lnW =lna+blnD+cD或lnW=lna+bln D2H+CD2H在估测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生物量方面的应用价值,该模型对相对生长率随D或D2H呈线性变化的情况更为适合。本文还给出了各气候区适宜的林分密度和叶面积指数范围。  相似文献   

14.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的土壤种子库储量及优势成分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曹敏  唐勇 《云南植物研究》1997,19(2):177-183
作为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土壤种子库生态学系统研究的首次报道,本文采用野外样带取样与萌发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当地1类季节雨林(番龙眼、千果榄仁林)和3类次生森林(山黄麻林、中平树林、半人工林)的土壤种子库储量及其优势成分。结果发现,中平树林和山黄麻林的土壤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种子,在厚度为10cm的表层土壤中,它们的种子密度分别高达29945±2267粒/m2和24740±2275粒/m2。而季节雨林和半人工林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密度仅为5905±202粒/m2和3345±438粒/m2。草本植物无论是在种类还是个体数量上都是这几类森林土壤种子库的优势成分,但随着森林演替年龄的增加,其所占比例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5.
庞泉沟保护区核心区植被景观类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琪  张金屯 《植物研究》2003,23(1):112-116
利用植被景观类型图,获得面积、周长、景观斑块的长、宽等信息,对庞泉沟保护区核心区的植被景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核心区景观及斑块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核心区景观多样性较小,均匀度较低。另外,本文尝试用长宽比、伸张度、圆环度和周长与长轴的比这四种指数对景观斑块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四种指数在景观特征分析中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64,自引:6,他引:16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已建立的植物生理生态学特点与水热平衡关系的植物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对中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现状及全球变化后的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变化图景,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及监测和预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变化及应采取的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属于世界珍稀灵长类动物,对它的研究报道仅限于分类地位(彭鸿绶等,1962;彭燕章等,1985;陈服官等,1981)、形态解剖(陈宜峰,1981;彭燕章等,1983;张耀平等,1983)、地理分布及生活习性(李致祥等,1981;木文伟等,1982)等。其分布、数量以及进化地位、生态学等方面的资料甚少。1985年笔者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对滇金丝猴的数量、分布及种群结构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8.
四川红杉人工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60年代人工栽培的四川红杉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按“径阶标准木法”和“样方收割法”分别调查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地被层和枯枝落叶层。据调查数据,应用“相对生长法则”建立了估测乔木层单株木各器官干重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文中还研究了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和产量结构。结果表明:四川红杉人工林分生物量平均为135.17t/ha,净生产量为10820.52kg/ha·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113.57t/ha,占林分生物量的84.02%,净生产量为8951.63kg/ha·a,占林分净生产量的82.73%。林分中灌木层、草本层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占林分生物量和净生产量的1.01%和3.16%、4.44%和13.86%。枯枝落叶层现存量为14.23t/ha,占林分的10.53%,林分年凋落物量和枯损物量为3996.14kg/ha·a,占林分生产力的36.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