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从 L-赖氨酸发酵液中提取 L-赖氨酸的离子交换树脂——SR—1—3树脂。它对 L—赖氨酸的交换容量比国内普遍使用的732树脂提高25%左右。洗脱高峰集中,强度大,可望代替732树脂应用于 L-赖氨酸生产。  相似文献   

2.
通过滤饼的重量比阻和溶液流动电位(亦称ζ电位)的测定,分析、讨论了用絮凝技术预处理L-脯氨酸发酵液的合理性,实践也表明不仅能大大提高发酵液的固液分离效果,同时使树脂对L-脯氨酸的重量吸附容量增加了40%。  相似文献   

3.
通过滤饼的重量比阻和溶液流动电位(亦称ζ电位)的测定,分析、讨论了用絮凝技术预处理L-脯氨酸发酵液的合理性,实践也表明不仅能大大提高发酵液的固液分离效果,同时使树脂对L-脯氨酸的重量吸附容量增加了40%。  相似文献   

4.
通过滤饼的重量比阻和溶液流动电位(亦称ζ电位)的测定,分析、讨论了用絮凝技术预处理L-脯氨酸发酵液的合理性,实践也表明不仅能大大提高发酵液的固液分离效果,同时使树脂对L-脯氨酸的重量吸附容量增加了40%。  相似文献   

5.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分离翅果油树叶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吸附容量和洗脱效果的选择,从5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确定出LSA—10树脂最适于翅果油树叶中总黄酮的吸附和分离。研究了该树脂吸附翅果油树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其结果为:(1)洗脱剂为50%~70%乙醇溶液;(2)上柱液pH=4时,此树脂对翅果油树叶中总黄酮的吸附容量最大;(3)吸附容量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最佳吸附时间为8~10h;(4)随着上柱液浓度的增加,吸附容量也相应增加,而且浓度越大,这种差别越明显,但浓度不宜过高,以澄清为好。  相似文献   

6.
依据天冬氨酸和β-丙氨酸等电点的差异,采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法,筛选适于分离β-丙氨酸的最佳树脂,并研究最佳树脂的吸附动力学和料液pH值、上样液流速,洗脱剂浓度等对β-丙氨酸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β-丙氨酸吸附的最佳树脂为HZ014,HZ014的静态吸附70 min达到动态平衡,吸附容量为72.92 g.kg-1,吸附率高于90%,最佳料液流速是2 ml.min-1,料液最佳pH为5.0,洗脱剂氨水浓度为4%。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L-鸟氨酸发酵液的脱色效率,对其脱色工艺开展研究。首先通过树脂的选择性吸附确定L-鸟氨酸发酵液中色素的化学性质,随后结合颗粒活性炭的物理结构和零电荷点分析,优选出在接近中性条件下具有优良脱色性能的颗粒活性炭。在静态条件下考察pH、温度、时间和活性炭用量等因素对其脱色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活性炭层析柱对L-鸟氨酸发酵液的动态脱色工艺和基于两步解吸法的活性炭再生工艺,单柱可动态脱色处理45倍床层体积(BV)的发酵液,脱色率达97%以上,脱色液呈无色透明状,L-鸟氨酸损失率低于1%,活性炭再生效果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有机膜过滤和离子交换法分离提取发酵液中的L-缬氨酸。方法:通过有机膜过滤,除去发酵液中的菌体及蛋白,滤液浓缩结晶获得L-缬氨酸产品,通过离子交换法从结晶母液中回收部分L-缬氨酸。结果:确定了有机微滤膜和超滤膜去除发酵液中菌体蛋白和色素的操作条件;确定了采用离子交换法提取L-缬氨酸的操作条件:选择732强酸性阳离子树脂,料液pH值为3.0左右,用0.4 mol/L的氨水以1.0 mL/min的速度洗脱,L-缬氨酸的收率为89.2%。结论:通过有机膜过滤和离子交换法分离提取发酵液中的L-缬氨酸,可以提高提取收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10种不同大孔树脂吸附蛹虫草深层发酵液中虫草素的性能,筛选出合适的大孔树脂H103,并对大孔树脂H103的吸附和解吸条件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上样吸附前调节pH值为9,上样浓度为0.2mg·mL^-1,吸附流速为2BV·h^-1时,大孔树脂H103对蛹虫草深层发酵液中的虫草素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解吸时先用去离子水洗去部分杂质,再用40%的乙醇对虫草素进行洗脱,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10种不同大孔树脂吸附蛹虫草深层发酵液中虫草素的性能,筛选出合适的大孔树脂H103,并对大孔树脂H103的吸附和解吸条件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上样吸附前调节pH值为9,上样浓度为0.2 mg·mL-1,吸附流速为2 BV h-1时,大孔树脂H103对蛹虫草深层发酵液中的虫草素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解吸时先用去离子水洗去部分杂质,再用40%的乙醇对虫草素进行洗脱,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发酵生产L-精氢酸的提取工艺中,对提取总收率影响较大的离子交换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国产强酸性001×7树脂对发酵液中的L-精氨酸进行动态交换吸附,当上柱流速控制在1/50vvm条件下,其交换量为1.135meq/ml湿树脂。用2.5mol/L氨水洗脱,流速控制在1/50vvm时,其洗脱效果最好。用国产201×4树脂进行脱色,每10ml树脂可脱色160ml以上的洗脱液,透光度大于90%,几乎不发生交换吸附L-精氨酸的现象。离子交换工序收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12.
以红枣为原料提取红枣黄酮,通过吸附树脂的筛选,探讨树脂吸附的溶液浓度、pH值、吸附时间、吸附液体积对树脂吸附条件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应用响应曲面分析方法,确定了大孔吸附树脂对红枣黄酮最佳吸附条件为:最佳吸附树脂为XDA-8,吸附时间62 min,吸附液浓度为4.3 mg/L,pH值为7.32,吸附液体积为10 mL,最大吸附效率达到85.64%,优化后得实际吸附率为85.51%。  相似文献   

13.
发酵液中L-色氨酸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温度、pH值对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平衡吸附量的影响,并测定了吸附动力学曲线。通过动态实验,测定了动态吸附曲线和洗脱曲线。最后确定了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L-色氨酸的最佳工艺条件:用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色氨酸,以浓度为2 mol.L-1氨水进行洗脱,收集的流份经D315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浓缩结晶后得L-色氨酸成品,总提取率为73.0%。  相似文献   

14.
以桑椹中黄酮类物质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对比分析HZ-801、HZ-816、HZ-818等12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桑椹提取液的分离纯化效果,优选出最佳树脂HZ-801并通过对上样液pH、上样液质量浓度、上样量、吸附流速、洗脱剂质量浓度、洗脱剂用量、洗脱流速等影响因素的考察,确定最优工艺:吸附阶段上样液pH=4,上样液质量浓度0.45mg/mL,上样量420mL,吸附流速120mL/h,动态吸附量(干树脂)25.34mg/g,吸附率84.25%;洗脱阶段的洗脱剂体积分数为60%乙醇,洗脱剂用量270mL,洗脱流速120mL/h。此优化工艺条件下的洗脱率为85.78%,总黄酮纯度从23.64%提高到82.36%。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鸡枞皂苷的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鸡枞皂甙的含量,分别考察了树脂种类、样品液浓度、pH值、吸附流速、洗脱剂浓度对鸡枞皂甙分离纯化的影响.结果:HPD-450树脂最适合鸡枞皂苷的纯化.工艺条件为:洗脱剂乙醇的体积分数为40%,吸附流速为1~2mL/min,样品液浓度为2.5~4.0mg/mL,样品液pH值为5~7.采用HPD-450大孔吸附树脂对鸡枞皂甙进行纯化效果最优.结论:在上述条件下,大孔树脂可用于鸡枞皂甙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了从蛹虫草发酵液中提取虫草素的工艺,确定了大孔吸附树脂AB-8及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反相层析柱对蛹虫草发酵液中虫草素的分离条件;吸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p H6,上样浓度0.4mg/m L,上样量5BV,吸附流速1.0BV/h;解吸最佳工艺条件包括解吸液20%乙醇,解吸体积15BV,解吸流速4BV/h。得到的解吸液进一步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分离,条件为上样液p H6,梯度洗脱,流动相为p H6的水和p H6的乙醇。洗脱液通过结晶和重结晶得到精制虫草素。三步得到的虫草素纯度分别达到40%、90%和99%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 本文报道了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联合柱层析分离猪血粉水解液中L-苯丙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的新工艺。本工艺将猪血粉水解液通过活性炭柱吸附,依次用IN氨水,适当浓度乙醇解吸得到L-苯丙氨酸,L-酪氨酸;活性炭柱流出液再通过离子交换柱交换吸附,依次用0.05、0.1、2N氨水解吸得到L-组氨酸、L-亮氨酸、L-精氨酸、L-赖氨酸。上述六种氨基酸对猪血粉的百分收率分别为2.5、0.8、5.4、4.1、3.4、2.9。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树脂对L-瓜氨酸的吸附能力,发现D001树脂对L-瓜氨酸的吸附效果最好。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L-瓜氨酸在D001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考察不同温度、pH和溶液初始浓度对离子交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L-瓜氨酸在D001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其中,Langmuir吸附方程能更好地描述该过程。吸附过程焓变ΔH=-45.01 k J/mol(0),说明该吸附过程放热。树脂对L-瓜氨酸的吸附过程速度控制步骤为颗粒扩散。随着温度升高,树脂的最大平衡吸附量减小;当pH=6时,树脂达到最大吸附量135.5 mg/g;L-瓜氨酸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8 g/L时,扩散系数达到最大,为8.53×10-3,吸附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19.
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花桑寄生总黄酮静态吸附和动态洗脱的效果,受提取液质量浓度、pH值及环境温度、振速以及洗脱剂乙醇浓度、流速等因素影响。试验表明,提取液质量浓度和pH值对AB-8树脂的吸附效果有显著影响,其吸附分离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为:浓度为1.2~2.0 mg/ml、pH 3.0~4.0的红花桑寄生提取液,置于摇床上,于室温条件下振荡(振速160 r/min)吸附2~3 h,然后用5倍于树脂体积(5BV)的50%乙醇以1.5 ml/min流速进行柱上动态解吸。AB-8树脂对红花桑寄生总黄酮的饱和吸附量可达29.0 mg/g,动态洗脱率达95.0%,获得产品中黄酮纯度为46.0%,得率为5.5%。  相似文献   

20.
刘艳芳  唐庆九  杨焱  张劲松  冯娜  周帅 《菌物研究》2013,11(2):109-112,123
利用大孔树脂分离富集北冬虫夏草发酵液中的虫草素。通过筛选可知NKA-Ⅱ型大孔树脂对虫草素的吸附与解吸效果最好。发酵液经树脂吸附6 h后,再以4倍树脂体积的50%乙醇解吸3 h,所得样品虫草素含量达31.5%,经反复结晶后得到纯度>98%的虫草素。结果表明:虫草素可明显抑制TGF-β1引起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α-SMA蛋白表达量的增加,并表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提示虫草素可能具有抑制肺纤维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