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酰胆碱(ACh)是体内一种有效的血管扩张剂,但在剥离内皮的血管,ACh 有时并不显示舒血管效应。1980年 Furchgott 和 Zawadzki 的研究表明,ACh 的舒血管效应有赖于血管内皮的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在 ACh 的刺激下释放一种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EDRF),EDRF 扩散至平滑肌底层引起血管舒张。现已知,体内其它一些化学物质所致的血管舒张,EDRF 也起着介导作用,这些舒血管物质包括腺嘌呤核苷酸、凝血酶、P 物质、calcimycin、加压素、VIP、促胰酶素、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缓激肽、蜂素(melittin)以及饱和、不饱和脂肪酸。而一些硝基舒血管物质:如硝酸甘油、硝普盐、心钠素(ANF)、bovine retractor-peins inhibitory factor 和环前列腺素等引起的血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AKBA)对高血压血管重构的抑制作用。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模型组(SHR),20 mg/kg AKBA低剂量组(AKBA-L),40 mg/kg AKBA高剂量组(AKBA-H)和20 mg/kg替米沙坦组(Telmi),另设Wistar-Kyoto(WKY)空白对照组。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8周相应药物和蒸馏水。每周监测大鼠收缩压;检测大鼠血液一氧化氮(N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评估整体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血管重构情况;马森染色观察血管胶原沉积情况。结果:8周给药期间,SHR血压持续升高,替米沙坦显著降低血压,但AKBA未显示出明显的血压调节作用。与SHR组相比,AKBA和替米沙坦都有效地减少了血管压力,减少Ang Ⅱ分泌,增加NO的产生(P0.05);其次有效地降低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显著改善机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丙二醛(MDA)的表达水平(P0.05)。除此之外,相比SHR组,AKBA显著抑制血管重构,降低血管厚度,横切面积和血管厚度/血管内径比值(P0.05),减少血管胶原沉积(P0.05)。结论:AKBA能有效缓解血管压力和氧化应激,减少胶原沉积,从而有效改善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双下肢血管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下肢血管病变组与无下肢血管病变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腰围、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220例患者中,152例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69.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SBP、2hBG、HbA1c、HOMA-IR、TC、LDL-C等因素与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有关.而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TC、合并神经病变是引起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较高,临床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及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心律失常和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分析影响T2DM心律失常和下肢血管病变的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7月到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28例和无心律失常组54例,根据是否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分为下肢血管病变组31例和无下肢血管病变组51例。所有患者均通过72 h监测血糖获得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全天血糖标准差(SDBG)、全天血糖波动次数(NGE)。比较组间差异,分析影响T2DM患者心律失常和下肢血管病变的因素。结果:心律失常组MAGE、MODD、SDBG、NGE、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2DM病程、同型半胱氨酸(Hcy)、丙二醛(MDA)高于无心律失常组(P<0.05)。下肢血管病变组T2DM病程、Hcy、MDA、HOMA-IR、MAGE、MODD、SDBG、NGE均高于无下肢血管病变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DA、HOMA-IR、MAGE、MODD是T2DM患者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P<0.001),MAGE、MODD、SDBG是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心律失常和下肢血管病变均有关,血糖波动增加是T2DM心律失常和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合性血管瘤(composite hemangioendothelioma,CHE)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点。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1例肺复合性血管内皮瘤伴皮肤和脑转移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镜检见肿瘤组织由良性、中间型及恶性血管多种成分混合组成:肺组织与头皮的真皮及皮下组织的病变相似,为浸润性生长,病变包括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约占50%)、网状型血管内皮瘤(约占15%)、梭形细胞血管瘤(约占20%)、"血管肉瘤样"区域(约占5%)和良性血管病变(约占10%)。颅内病变可见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梭形细胞肿瘤及动静脉畸形区域。免疫组化标记示FⅧRAg( )、cD34( )。结论:肺复合性血管内皮瘤属交界性/低度恶性肿瘤,确诊依赖于病理形态学,有复发倾向,少见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将其分为血管病变组(45例)和无血管病变组(38例)。测定两组患者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血管病变组患者Glu,Hb A1c及Fg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而APTT及PT水平均显著低于无血管病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中TNF-α及IL-18水平均高于无血管病变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 A1c,Fg,TNF-α以及IL-18水平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3,1.45,2.632,3.884,P0.05)。结论:凝血功能紊乱及炎症反应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临床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氢溴酸樟柳碱对离体大鼠颈总动脉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麻醉大鼠后,分离得到大鼠颈总动脉并制成血管环,采用离体血管环实验,观察氢溴酸樟柳碱在1×10~(-4)~5×10~(-3)mol·L~(-1)浓度范围内对KCl、苯肾上腺素(PHE)预收缩的内皮完整及去内皮血管环的作用;并观察预孵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不同的钾离子通道抑制剂格列本脲(Gly)、4-氨基吡啶(4-AP)、四乙基氯化铵(TEA)、BaCl_2对氢溴酸樟柳碱舒张血管环作用的影响;以2×10~(-3)mol·L~(-1)氢溴酸樟柳碱预孵血管环,观察其对以细胞内、外钙为收缩剂的血管收缩的作用,并探讨其舒张血管的机制。结果氢溴酸樟柳碱在体外1×10~(-4)~5×10~(-3)mol·L~(-1)浓度范围内能浓度依赖性舒张KCl和PHE预收缩的血管环,对KCl预收缩的血管环最大舒张幅度(Emax)为33. 97%±11. 53%,并在低浓度(1×10~(-4)~1×10~(-3)mol·L~(-1))收缩血管(P 0. 01,P 0. 05),对PHE预收缩的血管环的半数有效浓度为5. 61(3. 88,8. 10) mmol·L~(-1),Emax=47. 93%±18. 63%;对PHE预收缩的去内皮血管环,氢溴酸樟柳碱舒张血管的Emax无明显变化;而L-NAME、Gly、4-AP、TEA、BaCl_2对氢溴酸樟柳碱舒张PHE预收缩的血管环均无明显作用;在无Ca~(2+)溶液中,2×10~(-3)mol·L~(-1)氢溴酸樟柳碱可以显著增强PHE引起的血管环短暂收缩(P 0. 01)。结论氢溴酸樟柳碱能够在低浓度收缩离体大鼠颈总动脉环,并能浓度依赖性地舒张离体大鼠颈总动脉环,对血管的张力具有双向作用,且其机制与非内皮依赖途径及促肌浆网内钙释放相关。  相似文献   

8.
70年代以来,随着对血管生长机理的认识和生物工程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人们发现了一系列与血管生长(angiogenesis)有关的血管生长因子。通过对血管生长和血管生长因子的研究,不但逐步揭示了肿瘤生长血管依赖的机理,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同时加深了对血管生长调控机制的认识,为一些血管生长相关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银屑病等)和血管闭塞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血管生长素(angiogenin,ANG)是第一个  相似文献   

9.
Apelin(APJendogenousligand)是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相关蛋白(angiotensin receptor-like 1,APJ)的内源性配体.Apelin/APJ系统在机体内广泛分布,在众多血管系统表达水平较高,如心血管系统、肺血管系统等.研究发现,apelin可调节血管张力,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视网膜血管新生以及单核细胞向内皮细胞黏附,促进肝门静脉和冠状动脉侧枝形成等.本文就apelin调节血管功能及其相关疾病(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动脉粥样硬化、胶质瘤、肺癌、门静脉高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等)进行综述,揭示了apelin与血管及其相关疾病的内在联系,表明apelin/APJ可作为血管疾病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细胞发育及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  熊敬维 《遗传》2012,34(9):1114-1122
心血管系统是胚胎发育中最先形成的器官之一, 为机体提供营养成分和氧气。血管发育包括两部分, 一是内皮祖细胞(Angioblast)聚集形成血管原基(Vasculogenesis), 二是从已有血管形成新的血管分支(Angiogenesis)。此后由初级内皮细胞管召集平滑肌细胞形成功能性血管(Vessel maturation)。内皮祖细胞起源途径包括:由Flk1阳性中胚层细胞到成血成血管细胞(Hemangioblast)到血管内皮祖细胞; 或由Flk1阳性中胚层细胞直接到血管内皮祖细胞。Flk1阳性中胚层细胞受到vegf、flk1、cloche、lycat、etsrp等关键基因或信号通路的调节, 其中核心问题是原肠期中胚层如何形成Flk1阳性中胚层细胞及进一步分化成血管内皮祖细胞和成血血管细胞。文章集中评述内皮祖细胞发育、分化及其分子遗传调控机制, 并展望本领域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普伐他汀对溶血磷脂酰胆碱(LPC)所致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离体血管环和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实验模型,以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EDR)、内皮细胞活力以及生化参数为指标,用LPC作为损伤因子,用普伐他汀作为保护药,观察LPC对内皮的损伤作用及普伐他汀的保护作用.结果:LPC与血管环共孵或内皮细胞显著性地抑制了血管EDR反应,增加了血管MDA含量,并导致培养的内皮细胞的活力、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性降低;普伐他汀与血管环或内皮细胞共孵,浓度依赖性地减轻了LPC对血管EDR的抑制作用(P<0.05),保护了内皮细胞的活力(P<0.05).恢复了细胞eNOS活性及NO含量(P<0.05),抑制了内皮细胞活性氧(ROS)的生成(P<0.05).结论:LPC能直接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普伐他汀对LPC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显著性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PC触发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抑制血管内皮血管内皮细胞NO的合成有关,普伐他汀通过抗氧化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与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珊  金伟  闵平  陆核 《生命科学》2004,16(1):19-2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名血管通透性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重要的血管生成正性调节因子,是目前抗癌治疗的研究靶点之一。现已发现的VEGF家族成员包括VEGF—A、VEGF—B、VEGF—C、VEGF—D、VEGF—E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VEGF的受体有VEGFR—1(fit—1)、VEGFR-2(flk-1/KDR)、VEGFR-3(fit-4)、neuropilin(NPR1/NPR2)。该家族的成员可以选择性地增强血管和/或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并促进血管生成,提高血管特别是微小血管的通透性,使血浆大分子外渗沉积在血管外的基质中,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网的建立,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营养等。作者对VEGF家族成员及其受体的理化特征、VEGF与肿瘤的关系、VEGF抑制剂的研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新近发现的血管活性多肽,具有强大的缩血管作用。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ET还有强效的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作用,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亦是近年发现的血管活性多肽,有明显的利钠、利尿  相似文献   

14.
多种肿瘤组织中有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相关癌蛋白的检出,尤其是宫颈癌活检组织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癌蛋白的检出率高达95%。近年的研究发现,HR-HPV癌蛋白(特别是HPV-16E6和E7)与宫颈癌血管生成有关,其机制主要是:(1)HR-HPV癌蛋白可以增强一些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等的表达从而促进血管生成;(2)HR-HPV癌蛋白也可以降低一些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如血小板应答蛋白(thrombospondin,TSP)、乳腺丝酶抑制蛋白(mammary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maspin)等的表达进而使血管生成免受抑制。本文对HPV-16癌蛋白及其与宫颈癌血管生成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血管重建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30例有吸烟史的男性鳞癌需要手术的患者按其肺功能结果分成二组,对照组:(肺功能正常组);COPD稳定期组:(肺功能异常组),每组15例,标本来自于癌旁的肺组织,肺血管重塑的形态学观察行HE和MASSON三色染色,行免疫组化来观察CTGF蛋白、PCNA蛋白在肺血管平滑肌中的表达。结果:(1)COPD组肺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管壁的胶原厚度、肺动脉平滑肌中CTGF蛋白及PCNA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CTGF与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管壁的胶原厚度及血管平滑肌中PCNA表达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0.68、0.86,P<0.05)。吸烟指数与管壁面积/管总面积及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73,0.99,P<0.01)。结论:单纯吸烟者即有血管重建,吸烟伴COPD者血管重建更加严重,CTGF在COPD患者肺血管中的表达较对照组高,可能参与了COPD血管重建过程。  相似文献   

16.
井云  张晓培  王冰  李仕永 《生命科学》2023,(9):1185-1191
血管生成是指从已有的毛细血管或毛细血管后静脉发展而形成新血管的过程。血管生成调控过程复杂,交错影响,多种基因和信号分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家族、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家族、Notch和Wnt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信号、血管生成素(angiotensin, Ang)和Tie信号系统等参与调控血管生成。除了遗传和分子信号外,血管生成还受到代谢机制的调节。在此,本文概述了目前对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 ECs)各种代谢途径的认识及其对生理和病理性血管生成的影响。其中,糖酵解、脂肪酸氧化和氨基酸代谢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代谢途径,ECs主要依靠糖酵解产生ATP。糖酵解调节器6-磷酸果糖激酶-2/2,6-二磷酸果糖激酶3 (6-phosphofructo-2-kinase/fructose-2,6-diphosphatase 3, PFKFB3)通过调控尖端细胞(T...  相似文献   

17.
癌抑素(canstatin)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抑素(canstatin,Cans)是继血管生成抑素(angiostatin)、内皮抑素(endostatin)和肿瘤抑素(tumstatin)之后,新近发现的一种内源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因其具有高效的抗肿瘤血管形成活性而成为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热点。本文就Cans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及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Zhu H  Bai YY  Yang ZM 《生理科学进展》2005,36(2):191-192,F003
血管生成是新血管在原有血管的基础上向无血管区扩展的过程。成年生理性血管生成仅限于雌性生殖道中卵巢、子宫、胎盘的周期性发育。因此,血管生成对这些组织的生长和功能起重要作用。血管生成异常会导致多种妇科疾病。近来的研究证实,多种因素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及其受体参与了血管生成的调节。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雌性生殖系统中有关血管生成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1A激活基因阻遏子(Cellular repressor of E1A-stimulated gene,CREG)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重组腺病毒CREG载体(Ad-GFP-CREG)和腺病毒GFP载体(Ad-GFP)转染人血管内皮细胞株(vascularendothelialcell,VE),转染后细胞分别命名为ADCREG和ADGFP。内皮细胞基质胶血管形成实验观察其比较3组细胞血管发生情况。应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细胞中CREG、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应用ILK激酶活性突变的质粒转染和不同浓度的VEGF中和抗体转染VE后进行细胞血管形成能力检测。结果:体内基质胶血管形成实验显示,腺病毒介导的CREG过表达显著促进VE的血管形成能力,血管密度、数量和交叉点均较对照组ADGFP和VE显著增多(P<0.01)。同时,Westernblot分析证实CREG过表达显著增加了ILK与VEGF的表达;转染ILK激酶失活质粒导致ADCREG成血管能力显著减弱(P<0.001)。应用VEGF中和抗体干预后,ADCREG细胞的成血管能力也呈现剂量依赖性下降。并且ILK激酶活性受到抑制的ADCREG细胞中VEGF表达降低。结论:CREG基因过表达通过活化ILK/VEGF信号通路促进了内皮细胞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20.
复合血管研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口径血管代用品(Large VesselSubstibutes)已非常成功地得到应用,而小口径动脉移植物(Small Diameter Arterial Grafts)的应用还受到限制,尤其是长期应用效果还不理想。因此,小口径动脉移植物的研究成为血管代用品研究的一个热点。而对复合血管(Bio-cynthetic Vascular Graft)的研究则是其主要趋势之一。复合血管概念中的复合即是指生物材料(Biomaterial)和人工合成材料(Synthetic Ma-terial)的组合。其方式是多种的,可以分段组成(Composite)、重叠组成(Compoand)和混合组成(Hybrid or Complex)。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