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2014年农业法案取消了近20年的直接补贴政策,增强了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保障水平,并新增了诸多可供农户选择的农业保险项目,该法案的调整对于完善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介绍新农业法案中农作物补贴政策的主要调整内容以及分析美国新农业法案调整对其农业生产、农产品国际贸易和财政等方面影响的基础上,总结了美国新农业法案调整在粮食补贴政策精准化、法制化以及完善粮食品种保险等方面对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2014年农业法案;农作物补贴政策;粮食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徘徊不前.人口增长、粮食生产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业生物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科技支撑之一,以基因改良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正逐步成为解决粮食生产所面临问题之关键。新兴的农作物生物技术育种产业化发展已然成为国际大趋势,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新经济和科技竞争的焦点,并将可能改变未来的农业和经济格局,其作用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保证人民民生的根本,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生产支持了近乎于全球四分之一的粮食供给,并且本身我国就属于粮食消耗大国因此对农业生产的依赖是十分严重的,因此为了确保我国农业生产供给国内需求符合要求就需要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更新改革,以推进我国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本地区粮食生产实际,因地制宜,透彻的分析,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只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农业结构调整才能持续,种粮农民的收入才能稳步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张先楷 《昆虫知识》2000,37(6):364-366
中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人口占 80 %以上 ,按照传统储粮方式保管粮食 ,导致生虫严重。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 ,全国每年粮食被虫蛀绝对损失率达 8% ,个别农户高达 2 5 %以上。湖北是国家的产粮基地。近年来由于虫蛀造成粮食损失相当惊人。经常看到农户的储存粮食上黑压压地布满虫子。早期主要以第一食性害虫 (粮食昆虫学家将蛀空式、剥皮式、破坏式的品种称为第一食性 ,也称初期性害虫 ;只危害粮食的碎屑、粉末的害虫称第二食性或称后期性害虫 )为主如 :玉米象 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谷蠹 Rhi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麦蛾 Sitot…  相似文献   

6.
世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0年发布的<第二份世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现状报告>[1]及相关资料,综述了全球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发展现状,内容包括种质多样性概况、原生境保护、非原生境保护、评价与利用、国家计划与管理、国际和地区合作、获取与利益分享以及对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农业的贡献.文章最后分析了我国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加强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发展的建议.本文数据较新,内容齐全,是资源管理者、保护者和利用者的重要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7.
基于农户尺度的陕北退耕区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北退耕区米脂县(人口高密度区)和吴起县(低密度区)农户尺度粮食生产能力进行分析,应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生产函数方法研究了该区粮食安全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口低密度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可基本保障其粮食安全,而人口高密度区不能确保粮食安全;基本农田面积和农业科技投入是影响农户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投入、素质和粮食补贴也有正向影响,但目前的农业科技水平和劳动力素质未达到粮食生产能力的囤蓄要求.应加大基本农田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囤蓄力度,达到最小人均基本农田0.14 hm2,重视农业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并制定合理的退耕后续政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80%以上,按照传统储粮方式保管粮食,导致生虫严重.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全国每年粮食被虫蛀绝对损失率达8%,个别农户高达25%以上.  相似文献   

9.
农业资源环境评价方法与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确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我国31个省区的农业资源环境进行了系统辨识分析,运用评价分析结果与31个省区的粮食产量回归分析值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出15个粮食生产主产区和16个非粮食主产区,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业资源环境恶化的根本方法——以研发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农业宏观调控软件为依据,对农业实行WTO框架内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农业部(USDA)国家粮食与农业研究所(NIFA)宣布下拨300万美元经费来推动机器人在美国农业生产中的使用。这项经费是"国家机器人计划(NRI)"的一部分,"国家机器人计划(NRI)"是国家粮食与农业研究所(NIFA)、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国防部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1.
粮食补贴是国家推进农业生产的常用政策手段之一。我国现行的粮食生产性补贴政策主要是指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加快和城镇化推进,现行粮食生产性补贴政策逐渐体现出补贴标准低、补贴结构不合理、缺乏相应监督机制、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针对粮食生产性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任婷婷  周忠学 《生态学报》2019,39(7):2353-2365
研究城市化地区农业类型转变对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影响,对调控都市农业发展、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以及提升农户福祉等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安都市圈两个农业类型转变的村庄为案例,通过入户调查对村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人类福祉进行测算,分析农业转型下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1)农业结构转型过程中,以粮食耕种为主的马家村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000年141.88×10~4元减少至2017年117.58×10~4元(降幅为17.13%);而以蔬菜种植为主的火箭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727.23×10~4元增长至1753.23×10~4元(增幅达141.08%),其变化主要源于农业劳动力、农户行为及农业类型的影响。(2)不同农业类型下人类福祉差异明显,以蔬菜种植为主的火箭村人类福祉比以粮食种植为主的马家村高出89%;表明由传统粮食种植转向现代都市农业可以提高人类福祉,在各福祉指标中农业纯收入对农户福祉影响最为显著。(3)不同农业类型下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相关程度不同,但都与农产品供给呈正相关,与农业纯收入呈负相关。以传统粮食种植为主的马家村村民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较低,而转向蔬菜种植的火箭村对水质等生态环境的关注度开始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农户福祉的提升与农业类型显著相关,因此,可通过政府引导农户规划农业用地类型以优化景观格局,从而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状况报告(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多年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并根据《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全球行动计划》20项优先领域,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了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管理;通过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了公众意识;通过国际合作和协作网建设,实现了信息、人员和植物遗传资源的交流与交换;通过各种国家计划和项目的实施,建立和完善了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实现了植物遗传资源的安全保存和可持续利用,为中国乃至世界植物育种和粮食安全发挥了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20年来,广州农业发展很快,粮食、蔬菜、水果和肉、蛋、奶等产量迅速提高,农业结构和基础设施较好,但是也面临着耕地不断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服务体系滞后,农业生产不适应现代化水平要求等,为此,必须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制,发展可持续农业科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粮食产量计量模型,评估江苏省农业结构调整对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江苏省粮食生产自1998年以来所经历的一轮波动,主要来自于粮作比的调整。其间粮食生产北强南弱的空间分化,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北扩南缩基本同步。粮食作物品种调整对粮食生产变化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未来江苏省粮食稳产的重点是建设好中北部的粮食生产功能区,稳定粮作比。  相似文献   

16.
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地下水下降与降水、作物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地下水是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农业赖以发展的主要水源 ,伴随着城市工业和人民生活对地表水资源的高度利用 ,地下水逐渐成为该区域农业发展除天然降水以外唯一的水源 ,造成地下水连年下降 ,成为山前平原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同时该地区又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 ,因而保证该区域地下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则不仅对于本地区农业持续发展 ,而且对于我国长期的粮食供应 ,特别是满足未来人口高峰期中国粮食的供应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地下水和降水是支撑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它们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研究这种关系对于将来有效控制地下水下降、…  相似文献   

17.
海南地处热带北缘,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是我国发展热带农业理想的基地。全区面积5,111.5万亩,其中可利用的土地面积4,239.18万亩,到1980年止已利用面积2,490.16万亩,发展农业生产潜力很大。一、农业生产的现状及问题1980年海南农作物播种面积比1949年增加了31%。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比重是:1980年粮食面积为84.15%,经作面积12.12%,大豆1.0%,其它作物2.73%。1980年粮食总产比  相似文献   

18.
《生物产业技术》2010,(6):70-72
农业是生物技术应用极为广泛的领域,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技革命,推动了农业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归纳起来农业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有基因工程、胚胎移植、克隆技术、农业生物质利用、兽用生物制品开发等.这些新技术为应对世界性的人口激增、耕地锐减、粮食短缺、农药过度使用、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漫湾水电站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社会经济因子的多变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1991、2001和2004年3 a遥感影像数据,测定了漫湾水电站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并利用多变量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引起变化的驱动力。首先应用G IS和RS技术对漫湾水电站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数据进行空间尺度匹配,然后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对各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991-2001年间,土地利用转移频繁与多个社会经济因子有紧密联系。人口(POP)、粮食总产量(GYC)、农业人口(A-POP)和人均耕地面积(PCAL)与土地利用变化转移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而许多土地利用转移类型都与各个社会经济因素有紧密联系。2001-2004年期间,农业人口(A-POP)、粮食总产量(GYC)和畜牧业产值(LSP)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但土地利用转移类型中只有少数地类与农业人口(A-POP)、粮食总产量(GYC)和畜牧业产值(LSP)相关性显著;除此之外,其他土地利用变量与社会经济因子的相关性不明显。总的看来,从1991-2004年间土地利用变化都与农业人口(A-POP)和粮食总产量(GYC)有明显的相关性,说明该区域内农业人口(A-POP)和粮食总产量(GYC)的变化是驱动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因素之一。该研究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11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经司副司长方言与中科院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煜博士,针对中国未来十年提高粮食生产的政策和措施、目前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生物技术的发展与突围,进行一次高端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