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妍  刘志翔  谭安江  盛晟 《昆虫学报》2022,65(12):1658-1667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昆虫蜕皮激素信号通路上的关键核受体因子FTZ-F1在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响应虫螨腈和辛硫磷胁迫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斜纹夜蛾FTZ-F1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构建;将LC30浓度辛硫磷和虫螨腈浸叶处理的桑叶分别喂食斜纹夜蛾3龄幼虫,并分别收集取食药叶后1, 12, 24, 36和48 h时存活的幼虫,使用qRT-PCR技术检测幼虫体内SlFTZ-F1的表达水平;使用RNAi技术沉默SlFTZ-F1基因,并使用qRT-PCR技术检测注射dsRNA后SlFTZ-F1的表达水平;将LC30浓度虫螨腈和辛硫磷浸叶处理的桑叶分别喂食沉默了SlFTZ-F1的斜纹夜蛾3龄幼虫,喂食后24和48 h统计斜纹夜蛾幼虫死亡率;选取8个斜纹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SlGST)基因,使用qRT-PCR技术检测沉默了SlFTZ-F1基因的斜纹夜蛾幼虫这些SlGS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斜纹夜蛾SlFTZ-F1开放阅读框长1 665 bp,编码555个氨基酸,等电点为6.39,理论分子量61.77 kD,SlFTZ-F1具有DNA结合域、FTZ-F1 box及配体结合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lFTZ-F1与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SfFTZ-F1聚为一个亚分支。与ddH2O处理的对照相比,LC30浓度虫螨腈处理后1, 24和36 h以及LC30浓度辛硫磷处理后24和36 h,斜纹夜蛾3龄幼虫SlFTZ-F1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与注射dsGFP的对照组相比,斜纹夜蛾幼虫在注射dsSlFTZ-F1后48 h SlFTZ-F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降;分别将LC30浓度虫螨腈和辛硫磷处理的桑叶喂食沉默了SlFTZ-F1的斜纹夜蛾3龄幼虫,48 h时与对照组相比斜纹夜蛾幼虫死亡率分别显著升高22%和28%;沉默SlFTZ-F1的斜纹夜蛾幼虫8个SlGST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结论】虫螨腈及辛硫磷显著诱导斜纹夜蛾幼虫SlFTZ-F1基因表达,沉默SlFTZ-F1后斜纹夜蛾幼虫对虫螨腈和辛硫磷的敏感性显著升高,解毒酶SlGST基因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说明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FTZ-F1在斜纹夜蛾响应常用杀虫剂胁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OB增效剂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OB作为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的增效剂,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在0.25%-1.00%的浓度范围内,随着OB增效剂浓度的提高,其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也随着提高,最高增效倍数达85.1倍;在2~4龄幼虫范围内,随着虫龄的增大,OB增效剂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也增加;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增效剂的增效作用无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三种阔叶草坪草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及营养利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对草坪的为害,提供综合治理该虫的理论依据,室内利用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红三叶草T. pratense和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3种阔叶草坪草,分别饲喂斜纹夜蛾幼虫;应用编制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方法,分析斜纹夜蛾种群生长发育的趋势;同时研究该幼虫对3种草坪草的趋性及营养利用。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的趋性表现为白三叶草>红三叶草>马蹄金。该虫在3种草坪草上都能够完成生活史;2种三叶草饲喂的该虫幼虫存活率、化蛹率、成蛾率显著高于马蹄金,幼虫期和蛹期则显著短于马蹄金;3种草坪草饲喂的该虫产卵期和平均产卵量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而马蹄金饲喂的产卵前期和雌成虫寿命则显著短于2种三叶草。3种草坪草饲喂的该虫净生长率(Ro)、世代平均周期(T)、内禀生长率(rm)、周限生长率(λ)、种群加倍时间(DT)及种群增长参数(I)都有差异,其中2种三叶草的各种群增长参数较接近。对5龄幼虫取食3种阔叶草坪草的营养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取食马蹄金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取食红三叶草的;取食马蹄金的相对取食量和近似消化率显著高于取食三叶草的;取食马蹄金的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显著低于取食三叶草的;2种三叶草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斜纹夜蛾最喜食三叶草,最容易在三叶草草坪上猖獗为害。  相似文献   

4.
在植食性昆虫斜纹夜蛾幼虫标准人工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铅(Pb),研究Pb胁迫对其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斜纹夜蛾不同发育阶段(幼虫、蛹和成虫)的存活率和体质量随着饲料中Pb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引起存活率显著下降的最低Pb胁迫浓度是100 mg·kg-1,引起体质量显著减少的最低Pb胁迫浓度是50 mg·kg-1.在取食Pb浓度为25~200 mg·kg-1的人工饲料后,斜纹夜蛾成虫的产卵天数显著减少;产卵力和生育力随着饲料中Pb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1000粒卵的平均质量显著低于对照;卵孵化率显著下降.重金属Pb胁迫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生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Wang HT  Xue M  Chen HN  Zhou FY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5):1302-1308
为明确外来入侵害虫B型烟粉虱取食诱导的烟草防御反应对斜纹夜蛾的影响,探讨其与斜纹夜蛾的种间竞争机制,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B型烟粉虱取食后的烟草对斜纹夜蛾成虫产卵选择、幼虫取食选择、拒食作用和其他取食行为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成虫在B型烟粉虱为害后的植株上的落卵量较对照植株降低了40.9%.B型烟粉虱为害的虫体叶对斜纹夜蛾初孵化幼虫具有明显的驱避作用,而中间叶和系统白脉叶有一定的吸引作用,心叶不影响幼虫对寄主的选择性.B型烟粉虱为害叶片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显著的拒食作用,虫体叶拒食作用明显大于系统白脉叶片.与对照相比,B型烟粉虱为害的虫体叶和系统白脉叶降低了斜纹夜蛾幼虫单位时间取食次数或取食比例,虫体叶还显著延长了幼虫开始取食时间,总取食面积显著减少.表明B型烟粉虱为害烟草对斜纹夜蛾成虫产卵和幼虫取食行为均产生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对了解烟田害虫种群变动规律和指导害虫治理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环境昆虫学报》2014,(6):884-889
为探索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e (Wolff)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生殖行为的干扰胁迫作用,实验设置了3种处理来观察这种干扰效应,处理Ⅰ:2对斜纹夜蛾成虫,2头叉角厉蝽雌成虫;处理Ⅱ:2对斜纹夜蛾成虫,2头叉角厉蝽雌成虫,2头处于四龄的斜纹夜蛾幼虫;处理Ⅲ:两对斜纹夜蛾成虫,作为对照。将斜纹夜蛾成虫放置在上述3种条件下,饲养至斜纹夜蛾停止产卵为止,对斜纹夜蛾产卵行为跟踪观察。结果表明,当斜纹夜蛾与叉角厉蝽同处狭小的空间时,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正常的生殖活动有一定的干扰作用,斜纹夜蛾采取逃离或躲避的措施来摆脱叉角厉蝽的接触。受叉角厉蝽的干扰胁迫,斜纹夜蛾产卵量减少,处理Ⅰ与处理Ⅱ的平均产卵量均明显少于对照。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卵块数量、结构、大小也构成一定的影响。在处理Ⅰ与处理Ⅱ中,卵块主要以单层卵和双层卵卵块为主,卵块数量低于对照,且卵块体积较小。从斜纹夜蛾卵的空间格局来看,处理Ⅰ中的卵块主要分布于产卵笼的上部;处理Ⅱ中的卵块分散于产卵笼的中上部;对照中斜纹夜蛾的卵块则分布于产卵笼的各个区域。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成虫产卵的干扰胁迫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明确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侵染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的影响是否因幼虫的龄期而异。【方法】采用被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和未被侵染的乌桕叶片饲喂斜纹夜蛾幼虫,并测定不同龄期幼虫的生长(幼虫体重、发育历期、相对生长率)和营养利用(取食量、近似消化率、食物转化率)情况。【结果】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加,斜纹夜蛾幼虫的取食量及发育历期呈上升趋势,幼虫体重、相对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先上升后下降,而近似消化率则先下降后上升。与饲喂未侵染南方根结线虫的乌桕叶片相比,取食线虫侵染的乌桕叶片的斜纹夜蛾2龄幼虫近似消化率(0.78±0.07)%显著增加了约30%,但斜纹夜蛾的4龄幼虫体重(0.12±0.04)g、相对生长率(0.20±0.06)g·g(-1)·d(-1)·d(-1)和食物转化率(0.54±0.18)%分别降低了61%、36%和73%。线虫侵染处理与龄期互作对斜纹夜蛾的发育历期和取食量无显著影响。【结论】根结线虫侵染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及其营养利用的影响因龄期而异,线虫侵染处理虽显著增加了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近似消化率,但却抑制了其4龄幼虫的生长及其营养利用。  相似文献   

8.
饲养五种夜蛾科昆虫的一种简易人工饲料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陈其津  李广宏  庞义 《昆虫知识》2000,37(6):325-327
以黄豆粉、酵母粉及麦麸粉等为主要营养成分 ,研制和筛选出了一种既可工厂化饲养斜纹夜蛾幼虫 ,又可大量饲养甜菜夜蛾、银纹夜蛾、粉纹夜蛾和棉铃虫幼虫的简易人工半合成饲料。利用该饲料目前已实现了工厂化饲养斜纹夜蛾幼虫增殖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9.
以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为研究对象,将染料添加到半人工饲料中饲喂幼虫,评价其对该虫生长发育和成虫飞行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开展该虫的田间诱集和扩散行为研究提供标记方法。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苏丹红7B、苏丹蓝Ⅱ和龙胆紫的半人工饲料饲养斜纹夜蛾幼虫,含0.006%苏丹红7B的半人工饲料幼虫存活率高,成虫标记效果好。进一步研究显示,取食含0.006%苏丹红7B半人工饲料的斜纹夜蛾幼虫发育历期、蛹重以及成虫寿命、体长、翅展及飞行能力等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含0.006%苏丹红7B半人工饲料饲料对斜纹夜蛾的生物学无显著影响,标记效果显著,操作简单,适合于大规模标记斜纹夜蛾成虫。  相似文献   

10.
孔海龙  吕敏  祝树德 《昆虫知识》2012,49(6):1572-1576
为了阐明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幼虫密度对其抗病能力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温度23℃±1℃,相对湿度75%)对不同幼虫密度(1、2、5、10、15头/皿(直径为12cm))饲养的斜纹夜蛾幼虫抵抗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的能力及其免疫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虫密度对斜纹夜蛾幼虫接种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的存活率、存活时间及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影响显著。随着幼虫密度的增加,接种核型多角体病毒后幼虫的存活率降低,存活时间缩短。当幼虫密度达到15头/皿时,幼虫存活率显著低于其它幼虫密度。不同幼虫密度幼虫的存活时间以1头/皿的最高,15头/皿的最低,且二者之间差异显著。幼虫血淋巴中酚氧化酶活性随幼虫密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当幼虫密度达到5头/皿时,幼虫酚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1头/皿的。另外,幼虫溶菌酶活性和血细胞总数受幼虫密度影响不显著。不同密度幼虫抗病性的变化与其血淋巴中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所以斜纹夜蛾幼虫抗病能力的降低可能与幼虫酚氧化酶活性的下降有关。因此,幼虫密度是影响斜纹夜蛾幼虫抗病性变化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
温度和食料对斜纹夜蛾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用正弦模型V(T)=A+Bsin(C0+C1e^C3T+C2e^-C3T)拟合了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发育与温度的关系,并用直接最优法估算了斜纹夜蛾不同发育阶段的温度阈值和所需热量。根据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资料,拟合了斜纹夜蛾不同发育阶段的存活率与温度关系的模型,卵、低龄幼虫、高龄幼虫、蛹的理论最适温度分别为26.7、24.7、24.9、25.8℃。本文研究了甘蓝、  相似文献   

12.
稻粉虱 Aleurocybolus indicus David etSubramaniam属于同翅目粉虱科 ,是危害水稻的新害虫。 1 996年在该省爆发成灾。它的为害影响水稻分蘖和灌浆结实 ,降低产量。笔者于1 997和 1 998年对稻粉虱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系统研究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田间养虫笼 2个 ,水稻育种缸 2个 ,室内养虫笼 3个 ,室内养虫盒 1 0个。1 .2 饲养方法每个田间养虫笼内放 1个水稻育种缸 ,缸内种水稻。在成虫发生期 ,在抹掉笼内稻叶上所有卵粒后 ,捕捉成虫放入笼内。每笼放 60~ 80头成虫 ,让其产卵。从卵一产下即编号 ,并记录…  相似文献   

13.
以广食性害虫斜纹夜蛾为研究对象,连续6代自二龄或三龄开始用含有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oybean trypsin inhibitor,SBTI)的人工饲料喂养幼虫,饲养至五龄时测定SBTI对幼虫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SBTI抑制斜纹夜蛾幼虫SOD、CAT活性,随着饲养代数的增加,SBTI的抑制效果降低;SBTI可显著升高斜纹夜蛾幼虫POD活性。预先接触外源植物防御信号物质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甲酯48h均可显著影响斜纹夜蛾幼虫体内保护酶SOD、POD、CAT活性,且可显著减缓SBTI对斜纹夜蛾幼虫SOD、POD、CAT活性的作用效果。表明,斜纹夜蛾取食SBTI后能够调节自身的保护酶系统,逐步适应蛋白酶抑制剂的毒害,而预先接触植物防御信号物质可增强其对植物防御蛋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刘佳  周勇  朱航  马海昊  邓希乐  周小毛  柏连阳 《昆虫学报》2016,59(11):1254-1262
【目的】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是主要的农业害虫之一。本研究旨在明确该害虫在湖南省5个主要蔬菜种植区的抗药性水平,并探讨该害虫对茚虫威的抗性与解毒代谢酶活性之间的关系,为斜纹夜蛾有效防控及抗性治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了2014-2016年湖南5地斜纹夜蛾田间种群对10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将斜纹夜蛾敏感种群3龄幼虫在死亡率40%~70%的选择压下用茚虫威进行汰选,比较了斜纹夜蛾敏感种群和抗茚虫威种群的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对硝基苯甲醚O-脱甲基活性。【结果】湖南5地斜纹夜蛾田间种群对有机磷类杀虫剂产生了26.9~220.2倍的抗性,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了68.3~890.8倍的抗性,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21.0~267.2倍的抗性,对相对较新型杀虫剂(甲维盐、阿维菌素、茚虫威和溴虫腈)产生了5.2~53.4倍的抗性。经茚虫威汰选后第14代[抗性倍数(resistance ratio, RR)=26.43]斜纹夜蛾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对硝基苯甲醚O-脱甲基酶活性分别上升2.86, 1.01和1.83倍。【结论】斜纹夜蛾对多种药剂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性,斜纹夜蛾幼虫羧酸酯酶和对硝基苯甲醚O-脱甲基活性增强可能是斜纹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上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两种虫酰肼类新化合物对五种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比较虫酰肼及其衍生物对鳞翅目 5 种害虫的毒力 ,以虫酰肼为对照药剂,分别采用浸叶法、浸虫法和点滴法测定了虫酰肼衍生物 0593 (Ⅲ f) 和 0673 对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Hübner)、斜纹夜蛾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和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毒力;通过浸叶法系统研究了虫酰肼和虫酰肼衍生物 0593 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0593 和 0673 对甜菜夜蛾 4 龄幼虫的触杀毒力分别是虫酰肼的 11.3 倍和 7.4 倍,对斜纹夜蛾 4 龄幼虫触杀毒力分别是虫酰肼的 30.4 倍和 24.7 倍,对小菜蛾 3 龄幼虫浸虫处理的毒力分别是虫酰肼的 4.7 倍和 4.5 倍 ,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触杀毒力分别是虫酰肼的 15.5 倍和 15.2 倍,对玉米螟 4 龄幼虫的触杀毒力分别是虫酰肼的 1.3 倍和 2.0 倍,较虫酰肼的毒力都有很大提高,而0593 和 0673 对 5 种害虫的毒力差异不显著。用虫酰肼和 0593 处理甜菜夜蛾 2 龄幼虫,都能导致存活幼虫陆续死亡;化蛹率和正常蛹数降低;成虫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显著减少,对后代的繁殖力影响显著;在相同处理浓度下,0593 较虫酰肼对甜菜夜蛾后代繁殖力的不利影响更大。因此,0593 是较虫酰肼杀虫毒力更高、对生长发育和繁殖力不利影响更大的药剂,开发应用价值很大。  相似文献   

16.
选择4种可规模化饲养的昆虫——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家蝇Musca domestica、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幼虫来饲养穴蚁蛉Myrmeleon sagax(Walker)幼虫(俗称蚁狮),研究这4种饵料对蚁狮生长发育及消化利用的影响。结果显示,用家蝇幼虫饲养的蚁狮,其体重增长、相对生长率、化蛹率、蛹重均显著高于用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饲养的蚁狮,而幼虫历期则比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饲养的短;用米蛾幼虫饲养,虽然蚁狮体重增长、化蛹率和蛹重与用家蝇幼虫饲养的差异不显著,但其相对生长率却显著低于用家蝇幼虫饲养的蚁狮,幼虫历期也比用家蝇幼虫饲养的明显延长。同时食物消化利用的结果显示,用4种饵料饲养蚁狮,它们的近似消化率差异不显著,但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均以家蝇幼虫饲养的蚁狮最高。经分析比较,在4种饵料昆虫中,以用家蝇幼虫每4d喂蚁狮1次的饲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棉铃虫在湖南滨湖地区每年发生四代,少数不完整的五代。第三代出现少数滞育蛹,第四代蛹绝大多数滞育越冬,极少数可在当年羽化,幼虫越冬全部死亡。10月上、中旬幼虫下降至3—10厘米的土层中化蛹越冬,蛹的不同发育程度、色泽变化及各虫态历期均与温度变化有关。成虫交配一般在下半夜,雌蛾羽化后1—2天开始产卵。未受精卵约占总产卵数的34%。 玉米受害重于棉花,晚熟品种重于早熟品种。 保棉丰加敌敌畏的混合液,防治棉铃虫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并能兼治斜纹夜蛾和红蜘蛛。  相似文献   

18.
铅胁迫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食性昆虫斜纹夜蛾幼虫标准人工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铅(Pb),研究Pb胁迫对其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不同发育阶段(幼虫、蛹和成虫)的存活率和体质量随着饲料中Pb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引起存活率显著下降的最低Pb胁迫浓度是100 mg·kg-1,引起体质量显著减少的最低Pb胁迫浓度是50 mg·kg-1.在取食Pb浓度为25~ 200 mg·kg-1的人工饲料后,斜纹夜蛾成虫的产卵天数显著减少;产卵力和生育力随着饲料中Pb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1000粒卵的平均质量显著低于对照;卵孵化率显著下降.重金属Pb胁迫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生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12a-羟基鱼藤酮对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生殖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本文测定了该虫取食12a-羟基鱼藤酮后的产卵量。在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确定其卵巢组织中存在12a-羟基鱼藤酮后, 通过MTT法测定该化合物对斜纹夜蛾卵巢细胞(PL细胞)的细胞毒性,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该化合物对PL细胞细胞周期、膜电位、胞内钙离子浓度、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取食12a-羟基鱼藤酮后产卵量下降80%以上, 并从卵巢组织中检测出该化合物。12a-羟基鱼藤酮对PL细胞增殖具有抑制活性, 其IC50为6.6 mg/L。该化合物将PL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 导致PL细胞膜电位、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均显著升高。该化合物导致斜纹夜蛾繁殖力降低。12a-羟基鱼藤酮将PL细胞增殖阻滞于细胞周期的S期。同时, 该化合物对卵巢细胞具有较弱的毒杀活性, 导致一些卵巢细胞死亡。由于上述原因, 卵巢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而导致卵巢管萎缩。卵巢管的萎缩使卵巢管内的卵母细胞不能发育成卵细胞, 故其生殖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杀菌剂丙环唑对斜纹夜蛾的毒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研究比较了11种农药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细胞(简称SL细胞)的毒杀活性基础上,选择毒杀活性最高的杀菌剂丙环唑,对其毒理学机理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丙环唑的细胞毒力最高,在100 μg/mL浓度下处理后48 h,SL细胞的死亡率为98.08%。处理后36 h,丙环唑对SL细胞的LC50值为20.31 μg/mL。丙环唑能明显降低SL细胞的蛋白质含量。以0.5 μg/头的丙环唑注射斜纹夜蛾4龄幼虫,处理后72 h,试虫血淋巴总含量及血细胞数分别下降了26.80%和25.26%;在1.0 μg/头的剂量下,则分别下降了37.67%和36.32%。以0.5 μg/头和1.0 μg/头的丙环唑注射处理后,斜纹夜蛾幼虫体重显著降低。此外,丙环唑能降低斜纹夜蛾幼虫血淋巴含糖量及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在注射处理后96 h和120 h,丙环唑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的LD50值分别为0.59 μg/头和0.45 μg/头。丙环唑对SL细胞和斜纹夜蛾幼虫均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显示出丙环唑类似物控制害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