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无论是自发的、病毒引起的或致癌物诱发的恶性转化的哺乳类细胞的体外培养,其形态多发生改变,总是变得近似圆形,边缘突起短而少,细胞致密和折光性强,同时失去生长接触抑制,降低细胞与细胞之间和细胞与生长底物之间的粘着性等特性。近年报道了关于短链脂肪酸如丁酸(或丁酸钠)对细胞能产生明显的影响,能抑制培养细胞的分裂,可诱发一些上皮性细胞产生形态的改变,可使转化的细胞  相似文献   

2.
选用次代培养的新生金仓鼠肺细胞,首次在体外证实了水不溶性弱致癌物N-苯基-β-萘胺(N-phenyl-β-naphthylamine,PBNA)的瘤性转化活性。细胞经PBNA悬液处理后30-60天显示出恶性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失去接触抑制,在体外能无限制生长,出现交叉重叠的转化细胞灶,细胞获得ConA凝集性,在琼脂半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成集落,有异常(三极分裂、四极分裂)有丝分裂,在免疫抑制的新生小鼠皮下接种后形成瘤结节。扫描电镜示其与对照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猪胎儿肾脏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旨在建立猪胎儿肾脏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并探讨其作为猪体细胞克隆供体的可能性。使用组织块培养法从体长为10cm以上的猪胎儿分离得到猪胎儿肾脏成纤维细胞,绘制了生长曲线,鉴定了细胞类型并且进行了细胞周期同期化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培养体系可以支持猪胎儿肾脏成纤维细胞的体外生长,单个细胞均为梭形细胞,抗波形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为阳性,而抗角形蛋白免疫荧光染色为阴性,分离到的细胞为胎儿肾脏成纤维细胞。使用血清饥饿法和接触抑制法诱导细胞进入G0/G1期,并且分别比较两者同期化效率,结果显示:血清饥饿2d和4d的同期化效率差异不显著,但都比8d组的高(88.97%和87.69%比82.45%,P<0.05);接触抑制4d、6d组间同期化效率差异不显著,但都比0d组的高(85.56%和85.89%比81.82%,P<0.05)。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分离得到猪胎儿肾脏成纤维细胞,已经在体外传代培养到32代,其同期化效果好,可以作为体细胞克隆供体。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镜技术,观察了体外培养的海南株红内期恶性疟原虫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海南株恶性疟原虫与其他种株恶性疟原虫的超徽结构相同,它具有许多哺乳类疟原虫的形态学特征,但是又与鸟类去原虫有不少类似之处。因此,恶性疟原虫在形态学上是一种较独特的哺乳类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感染的宿主红细胞,主要发生两个形态学变化:一是在红细胞胞浆中出现狭长的M…cr氏裂隙,二是在红细胞膜下出现小瘤节样的突出物。  相似文献   

5.
第二届细胞和组织培养专题讨论会通过 1.Anchorage-dependent cells or cultures贴壁依赖性细胞或培养物由它们繁衍出来的细胞或培养物只有贴附于不起化学作用的物体(如玻璃或塑料等无活性物体)的表面时才能生长、生存或维持功能。该术语并不表明它们是否属正常抑或属恶性转化。与Surface-dependent cells or cultures(表面依赖性细胞或培养物)以及Substrate-dependent ceils or cultures(基质依赖性细  相似文献   

6.
恶性浸润和无限制增生是恶性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两大特征,常被作为区别肿瘤良、恶性的重要标志,多年来已受到细胞生物学家和临床学家所重视。近年,国外运用组织培养术对人体和动物某些肿瘤的体外浸润曾做了一些工作,虽然有个别观察结肠癌肝转移标本的体外浸润,但是,对于人体肝癌的类似研究,迄今文献上尚未见报道。现就我们对人体肝癌细胞系与鸡胚中肾器官联合培养的实验结果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细胞的特性之一是在血清浓度较低的培液中也能照常增殖。1978年DeLarco和Todaro首先在小鼠肉瘤病毒转化细胞的条件培液中找到了一种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简称TGF),它具有(1)使正常细胞在体外生长中的接触抑制现象消失和(2)使它们的形态发生变化,并获得了锚着不依赖(anchorage independent)生长的特性。随后,他们假设肿瘤细胞自己分泌生长因子是它们对外源生长因子的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几年来不仅从很多种病毒和化学物转化的癌细胞和人类肿瘤细胞中,还在胚胎细胞,甚至正常成年组织中分离得到了多肽生长因  相似文献   

8.
恶性畸胎癌干细胞又叫做胚胎性癌细胞(简称EC细胞),是一种来自生殖细胞或早期胚胎细胞的恶性癌细胞,不仅具有类似于早期胚胎细胞分化多能性,而且能在一定条件下失去恶性生长性质,分化为各个胚层的正常组织。EC细胞是开展哺乳类胚胎早期发育遗传以及癌变和癌细胞分化研究较好的实验材料。EC细胞在体外可以大量培养生长,较之正常胚胎细胞更容易获取。我们在建立体内腹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3例恶性滋养细胞和19例正常早孕绒毛滋养细胞进行了原代培养。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反转录PCR、放免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体外培养滋养细胞P53蛋白和β-hCGmRNA的表达、β-hCG、hPL和IL-6含量的变化。体外培养的恶性滋养细胞中,细胞滋养细胞增生异常活跃,细胞核呈明显异型。恶性滋养细胞P53蛋白阳性表达,且阳性强度与正常早孕绒毛滋养细胞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体外分泌β-hCG和IL-6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滋养细胞(P<0.05)。P53蛋白的表达以及IL-6的分泌可能与恶性滋养细胞的异常增殖和低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家畜精原干细胞操作的核心技术是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的长期培养。至今家畜精原干细胞的长期培养方法还没有完善。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缺乏简便有效的家畜精原干细胞生物活性鉴定手段。该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牛精原干细胞生理潜能的体外分析方法,用于体外培养的牛精原干细胞的生物活性鉴定。首先培养牛精原干细胞,进而用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对体外长期培养的牛精原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在诱导分化过程中对细胞进行显微观察,并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分化的细胞。观察结果显示,经过诱导培养8 d后,牛精原干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改变;细胞的运动行为显示出精母细胞特有的特征。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分化的细胞表达精母细胞的标记基因Scp3。上述结果例证了体外培养的牛精原干细胞具有分化为精母细胞的潜能。该研究建立了牛SSCs体外诱导分化的分析方法,用于鉴定体外培养的牛SSCs的生理潜能。但是体外诱导培养条件不能满足牛SSCs减数分裂的全部要求,导致出现一些不完全符合精母细胞特征的现象。诱导分化培养液尚需改进。  相似文献   

11.
三、离体细胞的实验研究离体培养细咆的生长、运动和行为的研究是细胞生物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60年代末期以来,细胞融合和重组技术的发展,为研究细胞分化和癌细胞恶性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手段。细胞表面结构和细胞识别  相似文献   

12.
用紫外线灭活的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使人胚肺细胞发生转化,获得三系转化细胞。转化细胞呈多角形,似上皮细胞。细胞形态符合瘤细胞特征。细胞染色体数目明显增多,呈超二倍体型。体外培养时,细胞长满单层后极易堆集重叠生长成锥体细胞群,提示细胞的生长接触抑制消失。用间接免疫酶试验证实转化细胞内存在HSV特异抗原。HSV抗原在第51代转化细胞内仍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3.
回转器旋转对体外培养的鸡胚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回转器旋转研究重力改变对体外培养的鸡胚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回转器里经过7-9小时的处理后,神经元的形态和行为发生明显改变。只有6.3%的神经元呈现两极型的运动形态,而对照组正常培养的细胞运动形态的神经元占34.2%。某些细胞的突起出现异常,呈现扭曲的形状。在培养基质上的神经元伸出许多丝状突起,丝状突起的末端锚定在周围的细胞上或锚定在培养基质上。经过重力改变处理的细胞重新放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神经元的运动活性降低,许多细胞没有观察到明显运动的迹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对生长因子在调节正常和恶性细胞增殖作用的了解进展迅速。不少新发现来自体外培养细胞的研究结果。在维持细胞连续增殖和传代的过程中,血清是不可缺少的成份。培养细胞的最终饱和密度与培养基中的血清浓度密切相关。当血清中某些成份被耗竭时,细胞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细胞表面的变化对恶性肿瘤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癌变过程中,细胞组分及酶系统的变化,反映在细胞膜的性质和抗原的改变最后导致细胞“接触抑制”的丧失及分化增殖异常。因此分离和鉴定细胞膜恶性标志物,可为探讨癌变机理提出一些线索;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寻找新的途径;并可为生物膜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资料和依据。本文用小鼠腹水型L_(7811)白血病细胞为材料,以冻溶及蔗糖分级梯度离心法分离质膜,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不少研究工作者报道了用化学物质诱导恶性癌细胞进行有限的分化。这类物质主要有维生素A酸(RA),丁酸钠(Na-butyrare),二甲基亚砜(DM-SO),环腺嘌呤核苷酸(c-AMP)以及环六亚甲基双乙酰胺(hexamethylene bisaceta-mide,HMBA)等,它们能使癌细胞恶性表型受到抑制,并向一定类型的体细胞分化。HMBA最早用于研究小鼠红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并为研究珠蛋白基因表达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模型。随后,Jakob等  相似文献   

17.
细胞在体内增殖受到制约,以确保器官的正常大小和组织稳态的维持,体外培养的细胞也存在接触抑制生长现象.分布于细胞膜上的糖鞘脂具有调控细胞增殖的作用.本研究探讨了糖鞘脂GM1对人乳腺细胞MCF-10A、人乳腺癌细胞BT-549和SK-BR3增殖的影响.通过对细胞不同接种量研究细胞增殖的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在不同密度生长时GM1的表达差异;探索细胞在不同密度生长时外源添加GM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GM1干扰和过表达细胞并检测转染细胞株的增殖差异.结果显示,相较于常规密度,在低密度和高密度生长时,细胞增殖受到抑制,GM1表达量提高;GM1处理抑制低密度和高密度生长时细胞增殖,对常规密度生长细胞没有显著影响.在低密度和高密度生长时,GM1干扰细胞增殖能力提高,而GM1过表达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综上,本实验研究证实GM1抑制乳腺细胞MCF-10A、乳腺癌细胞BT-549和SKBR-3在体外低密度和高密度生长时的细胞增殖,为研究GM1抑制细胞增殖分子机理提供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构建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定位情况以及探讨是否可诱导NIH3T3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从自然感染绵羊肺腺瘤病的病羊肺组织中克隆完整的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基因(exJSRV-env),并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构建好真核表达质粒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同时对exJSRV-env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脂质体法将该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将该重组质粒转染NIH3T3细胞,观察细胞是否发生恶性转化。用软琼脂集落实验检查转染重组质粒的NIH3T3细胞的生长状态。结果显示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并命名为pEGFP-C1/exJSRV-env。exJSRV囊膜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株比对发现该囊膜基因的跨膜区(TM区)的胞质尾区具有外源性病毒特有的YXXM基序。系统进化树也表明我们克隆的exJSRV-env基因属于致病性的外源性病毒。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env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基本性质,并预测其可能的结构。亚细胞定位表明exJSRV囊膜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膜。转染pEGFP-C1/exJSRV-env质粒的NIH3T3细胞接触抑制性消失,可在软琼脂中形成集落。说明绵羊肺腺瘤病毒的囊膜蛋白可引起NIH3T3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exJSRV囊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及其致病机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细胞周期蛋白 E(cyclin E)与人乳腺癌细胞恶性特征间的相关性 ,利用反义 RNA抑制基因表达的技术 ,构建了细胞周期蛋白 E反义 RNA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入人乳腺癌细胞中 .通过 G41 8筛选出阳性克隆 ,经 PCR和 Western印迹检测 ,确定细胞中含有重组质粒 ,并且细胞周期蛋白 E蛋白的水平明显降低 ,由此获得了反义 RNA表达载体导致的细胞周期蛋白 E表达受抑制的细胞 .细胞模型建立后 ,观察分析了细胞形态 ,细胞生长的血清依赖性以及软琼脂成集落能力 ,与对照细胞相比所发生的变化 .结果显示 ,细胞周期蛋白 E受抑制后 ,乳腺癌细胞体积变大 ,细胞生长对血清依赖性增加 ,低血清培养到第 6d时 ,细胞密度约为对照细胞的五分之一 ,细胞成集落能力也显著下降 ,软琼脂中克隆形成率下降 57% .这些变化都表明乳腺癌细胞恶性程度由于细胞周期蛋白 E表达受抑制而减弱 ,可以推测 cyclin E与乳腺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及非锚定依赖性生长有着明显的关系 .  相似文献   

20.
实验以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为材料,分别测定了处于不同代龄及不同生长时期的2BS细胞酸性磷酸酶(ACPase)活性。结果发现随着代龄增高,细胞ACPase活性上升。处于同一代龄的细胞,则接触抑制期细胞的ACPase活性显著高于生长期细胞。接触抑制引起的酶活性增高甚至超过代龄增加而引起的ACPase活性上升。30μg/ml的氯酯醒有抑制细胞ACPase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