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长苞铁杉的核型分析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分析了特产我国的长苞铁杉亚属(Subgen. Paleotsuga)的代表种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的核型,它全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核型公式为K(2n)=24=22m 2sm,属“lA”类型。第12号染色体具“长着丝点区域”。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2M_2 10M_1 2S。作者发现铁杉亚属(Subgen. Tsuga)植物的核型全为“2A”类型。胞核学资料支持对长苞铁杉亚属和铁杉亚属的划分并表明前者(长苞铁杉)较为原始。长苞铁杉应隶于长苞铁杉亚属、长苞铁杉组。  相似文献   

2.
川滇冷杉的核型分析兼论冷杉属的进化地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林初   《广西植物》1992,12(4):325-330
本文分析了我国特产树种川滇冷杉Abies forrestii的核型,K(2n)=24=14 m+8 sin+2 st,属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2 L+10 M_2+10 M_1+2 S。冷杉属植物(除川滇冷杉)的核型全由中部和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组成,属2A类型(表2)。根据松科各属核型的比较,作者讨论了冷杉属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地位,并得到形态学、解剖学、生化学、古植物学等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北苍术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传吉   《广西植物》1989,9(2):105-109
本文报道了北苍术的核型分析资料;其核型公式为K(2n)=24=10m+4sm(SAT)+10sm属“3B”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6L+4M_2+2M_1+12S,笔者并将其与本属近缘种白术(A.mocrocepola Koidz.)的核型相比较.白苍术较为进化。 本文还计算了北苍术的染色体体积。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国特产树种云杉Picea asperata的核型,K(2n)=24=20m+4sm,属2A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2L+12M_2+SM_1+2S。云杉属植物(22种、变种)的核型全由臂比小于2的中部和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构成,是较为原始的核型。根据松科各属核型的比较,作者讨论了云杉属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地位,并得到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植化学、生化学及古植物学等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三种紫金牛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紫金牛属三种植物进行了核型分析,其中朱砂根染色体数目2n=46、核型2n=46=42m+2sm+2st和紫金牛核型2n=92=58m+24sm+10st为首次报道;虎舌红核型公式为2n=44=40m+2sm+2st。核型分析结果显示,紫金牛属植物存在染色体数目非整倍体变异及多倍化的进化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我国特产树种云杉Picea asperata的核型,K(2n)=24=20m+4sm,属2A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2L+12M2+8M1+2S。云杉属植物(22种、变种)的核型全由臂比小于2的中部和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构成,是较为原始的核型。根据松科各属核型的比较,作者讨论了云杉属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地位,并得到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植化学、生化学及古植物学等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水松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初   《广西植物》1987,(2):101-106
本文报道了水松的核型公式K(2n)=22=22m,为“1A”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2=2L+4M_2+16M_1。8号染色体具长着丝点区域,这是核型的一个特征。与近缘的国产种柳杉和水杉相比较。三者由原始到进化的顺序可能为(柳杉、水松)、水杉,水松与柳杉最接近,水杉和水松较近缘。本文还计算了水松的染色体体积。  相似文献   

8.
落羽杉属植物的核型及细胞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的核型,全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 核型公式为K(2n)=22=20m+2sm,属“1A”类型。它的特点是10号染色体具“长着 丝点区域”结构。池杉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组成为2n=2L+8M2+12M1。通过与落羽杉 的“1A”和墨西哥落羽杉的“2A”核型进行比较,似见它们的进化水平以落羽杉、池杉,墨西 哥落羽杉之序递增。 落羽杉属植物的核型公式均为K(2n)=22= 20m+2sm。 本文还就 核型、生态环境和地理分布(包括化石)资料讨论了落羽杉属的次生遗传歧异中心和可能的演 化式样。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引进的二倍体燕麦种质的核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砂燕麦、西班牙燕麦和短燕麦3个二倍体燕麦种进行了核型研究。结果表明:砂燕麦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0m+4sm(2SAT),具近中部和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4对染色体组的短臂上有1对随体,核不对称系数为68.17%;西班牙燕麦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0m+4sm(2SAT),具近中部和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7对染色体短臂上有1对随体,核不对称系数为59.31%;短燕麦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6m+4sm+4st(2SAT),具近端部、近中部和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6对染色体组的短臂上有1对随体,核不对称系数为63.91%。虽然3个燕麦种的核型均为2A,但它们的染色体形态有明显不同,比较认为砂燕麦相对进化,短燕麦次之,西班牙燕麦较原始。本研究对燕麦种质资源的核型分析及进化地位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训  巫华美   《广西植物》1992,12(4):337-339
本文对川鄂山茱萸染色体的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为染色体数目2n=18,与山茱萸相同;核型为K(2n)=18=12 m+6 sm。与山茱萸的核型进行比较,认为川鄂山茱萸核型比山茱萸的进化,同时山茱萸属染色体数目与其他相近的几个属进行比较,认为川鄂山茱萸与山茱萸应为同一独立的属,即山茱萸属。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次报道3种北美冷杉Abies amabilis、A.grandis和A.lasiocarpa的根尖体细胞核型、染色体参数及核型模式图。核型公式分别是K(2n)=24=16m(4SC)+8sm、14m(2SC)+10sm和18m(4SC)+6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2L+12M2+6M1+4S、2L+12M2+8M1+2S和2L+8M2+12M1+2S。均为2A核型类型。文中还讨  相似文献   

12.
三种东亚冷杉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报道了急尖长苞冷杉AbiesgeorgeiOrrvar.smithii(ViguieetGaussen)Chenget.L.K.Fu,臭冷杉A.nephrolepis(Traurv.)Maxim和杉松,A.holophyllamaxim等3种东亚冷杉植物的核型,它们的核型公式分别是K(2n)=24=18m(2SC)+6sm,18m(6SC)+6sm和14m(6SC)+10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在安徽黄山采自南方铁杉(Tsuga tchekiangensis Flous)针叶上的小双梭孢盘菌属一新种,即铁杉小双梭孢盘菌(Bifusella tsugae H.S.Cao et C.L.Hou)对新种作了汉文和拉丁文描述。模式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  相似文献   

14.
夏蜡梅属的细胞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李林初   《广西植物》1989,9(4):311-316
本文首次报道西美蜡梅(Calycanthus occidentalis)的核型为K(2n)=22=20m(2SAT)+2sm,与美国蜡梅的变种光叶红(C.floridus var.oblongifolius)同属“2A”类型但较为原始,它们都比“1A”的夏蜡梅(C.chinensis)进化,三者由原始到进步的顺序可能为夏蜡梅—→西美蜡梅—→美国蜡梅(光叶红)。夏蜡梅属可能以较原始的夏蜡梅起源于东亚(中国),再东向迁移到北美洲(美国)形成西美蜡梅和美国蜡梅(光叶红)。  相似文献   

15.
南方铁杉〔Tsugachinensis (Franch .)Pritz.var.tchekiangensis (Flous)ChengetL .K .Fu〕和长苞铁杉 (TsugalongibracteataCheng)均为我国特有种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 ,2 ] ,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二者不仅是高级材用树种 ,而且是很好的造林及观赏植物 ,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作者在野外调查中发现 ,民间用铁杉的枝叶治疗关节炎和胃病 ,为进一步探讨其药用成分和价值 ,对南方铁杉和长苞铁杉的叶及幼枝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  相似文献   

16.
在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针对濒危植物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 tchekiangensis)的分布特点, 设置了40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地。采用群落分类的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进行群落类型的划分, 并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不同群落类型下南方铁杉植株和土壤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差异及其与土壤养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1) TWINSPAN分类将九龙山南方铁杉群落分为5种类型, 代表5种不同生境和物种组成的群落类型。2)不同群落类型下南方铁杉植株和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群落类型II和V中, 植株金属元素总量相对较高, 且K、Ca、Fe、Mg、Ba和Cr 6种元素含量也较高, 大部分土壤金属元素以群落类型II为最高。3)不同金属元素在南方铁杉植株和土壤中的含量具有很大差异, 植株中Ca、K、Mg、Fe和Mn含量较高, 土壤中Al和Fe的含量较高。4)南方铁杉不同器官金属元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各元素在不同器官中的排列顺序和变异程度不一致。5)富集系数和相关性分析表明, 南方铁杉对Mg和Zn的吸收具有相似性, 对Fe和Al的吸收也相似。6) 南方铁杉植株的大多数金属元素与土壤金属元素没有相关性, 究其原因可能是植株元素虽主要来源于土壤, 但受植物种类和生长发育状况、林地土壤类型、肥力及pH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五味子科两个种的核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泽民  黄成林   《广西植物》1995,15(1):47-51
本文报道二色五味子和盘柱五味子两种的染色体核型,均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两种的核型公式相同,2n=28=28m,但根据Stebbins的核型不对称性的分类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二色五味子为1A型;盘柱五味子为1B型。1B型是首次在被子植物中发现.也许它显示了原始类群中的一种进化特点。另外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表明二色五味子2n=28=12M2+14M1+2S;盘柱五味子2n=28=2L+12M2+12M1+2S.由此南五味子属的核型较二色五味子进化。  相似文献   

18.
4种(变种)辣椒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光涛  梁涛   《广西植物》1993,13(2):155-158
本文研究了辣椒属4种(变种)的核型,各个种的核型可简式为小米辣2n=24=23m+1sm:簇生辣2n=24=20m+2sm+2st:樱桃辣2n=24=20m+4sm(2SAT):“印度辣”2n=24=22m+2st。按照Stebbins的核型分类,小米辣为2A型;簇生辣和樱桃辣为2A型,印度辣为2B型。  相似文献   

19.
对青藏高原高山冰缘地区毛茛科3种特有植物的核型进行了分析。它们的核型公式(K)、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C.R.L.)和核型不对称系数(As.K%)分别为:青藏金莲花Troliuspumilusvar.tanguticus:K(2n)=6m+8sm(2SAT)+2st,C.R.L.=4L+4M2+4M1+4S,As.K%=63.57,核型属2B型;甘青乌头Aconitumtanguticum为K(2n)=6m+10sm,C.R.L.=4L+8M1+4S,As.K%=62.54,2B型;单花翠雀花Delphiniumcandelabrumvar.monanthum为K(2n)=6m+8sm+2st,C.R.L.=4L+4M2+4M1+6S,As.K%=64.34,属3B型。经同相关近缘种核型资料比较,青藏金莲花核型不对称性和进化程度比金莲花T.chinensis低;甘青乌头的核型不对称性和进化程度在其近缘类群(乌头组Sect.Aconitum)已报道的种之内最低;单花翠雀花核型不对称性和进化水平比翠雀组(Sect.Delphinastrum)已报道的展毛翠雀花D.kamaoensevar.glabresce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