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86年9—10月,在辽宁省北镇县城东河滩沙地采到97号丽斑麻蜥Eremiasargus标本,在体视显微镜下进行了形态观察(见表)。其中上唇鳞两侧均为9枚的34尾,均为10枚的16尾,有1例雌性丽斑麻蜥的右侧上唇鳞第四枚分裂成14枚小鳞片。下唇鳞两侧鳞片数相等的65尾,其中两侧均6枚的56尾。腹面大鳞一横排鳞片数若为13或15枚的,其中靠一侧必有1枚鳞片较小,但仍大于背部和体侧鳞片。股孔数均为7—12枚,两侧相等者35尾。观察项目平均上唇鳞鳞片数左7891011右789101112左9.27个体数21052267313443151右9.26下唇鳞鳞片数左56789右5678左6.28个体数37216423692…  相似文献   

2.
古河祥  周婷 《四川动物》2005,24(1):54-55
2001年, 广东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 1000 多枚绿海龟的卵孵化过程中, 发现一例白化稚绿海龟 (见封3图版, 1)。现报道如下。白化稚绿海龟通体白色; 背甲、腹甲和四肢发育正常, 其量度见表 1。背甲卵圆形, 中央隆起,椎盾5枚, 肋盾8枚, 颈盾2枚, 左侧缘盾12枚,表1 白化稚绿海龟 (编重量体长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15 2 53 38 40 9 35 3 25 01 23 36   人类白化病患者眼睛呈肉红色[1]。白化龟、白化鳖眼睛曾出现红色和黑色两种现象。该稚绿海龟白化个体因无眼睛, 故不知其…  相似文献   

3.
绿海龟背甲盾片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婷  张飞燕 《四川动物》2004,23(3):285-286
通过对 2 92只 1龄绿海龟活体和 114只当年龟标本观察 ,发现 6 0只龟背甲盾片有变异现象。变异部位表现在椎盾、肋盾 ,颈盾和缘盾 ,未发现臀盾变异现象。各部位变异频率依次为椎盾 >椎盾和肋盾同时变异>多个部位同时变异 >肋盾 >颈盾 >缘盾。测量正常龟和变异龟各 15只的背甲长、宽和高 ,经t值检验 ,差异均不显著 ,说明正常龟和变异龟的背甲形状无明显差别 ,盾片数目的变化属个体变异。  相似文献   

4.
《四川动物》2005,24(3):330-334
根据野外观察和解剖标本,本文报道蛇亚目、游蛇科、水游蛇亚科中国南方常见优势种铅色水蛇的生物学研究初步结果。1,长度:112号雄蛇全长范围286~466mm,151号雌蛇全长范围306~504mm。海南陵水103号雄蛇最大全长358+54=412mm,137号雌蛇最大全长443+61=504mm。2.鳞片的变异:根据299号标本观察,数量恒定无变异的鳞片有:吻鳞(1),鼻间鳞(1),前额鳞(2),额鳞(1),顶鳞(2),鼻鳞(每侧1),颊鳞(每侧1),眶上鳞(每侧1),前颞鳞(每侧1),颏鳞(1),颔片(2对),背鳞(19-19-17行),肛前鳞(完整);根据鳞片有变异的67号标本观察,可出现变异鳞片的变异范围及其频率:眶前鳞1(1→2,4.5%),眶后鳞2(2→1,3.0%),后颞鳞2(2→1.1.5%),上唇鳞3-2-3(3-1-4,0.75%),下唇鳞10(9,0.75%;11,2,25%);腹鳞与尾下鳞则绝对有变异:腹鳞雄性112号变异幅度124~136(平均128.2),雌性151号变异幅度123~132(平均126.1),尾下鳞雄性107号变异幅度36~41(平均39.7)对,雌性149号变异幅度31~36(平均33.7)对。3.两代之间变异的消失和出现:两例母蛇的右侧眶前鳞均变异为2,她们的全部仔蛇21号均正常为1;一例母蛇的下唇鳞为正常的10枚,而她的仔蛇6号中有两号分别有一侧或两侧变异为9。4.垂直分布范围:沿海低地到海拔985m。5.栖息环境:各种水域,以静水水域为主,在海南陵水县吊罗山大里乡以灌水后的稻田为主,极少数发现在静水水域或流动缓慢的灌溉渠内。6.摄食和食性:每年4月开始摄食,6月为摄食高峰,9月停止;食物以小形蚌类和蝌蚪为主,其次为小鱼。7.繁殖习性:二级性征主要反映在雄性尾的比例较长,尾下鳞的数目相应较多;二级性比(出生时的性比)接近1:1,三级性比在居群较大的情况下也约为1:1,而在居群较小的情况下统计约为0.5:1;雌性性成熟期(以开始产仔为依据)全长都在350mm以上;解剖28号孕雌得知输卵管卵数3~12(平均6.3)枚;卵在母体内发育进程:解剖41号成熟雄性得知4月卵尚未发育,5月及6月处于发育中或晚期、产仔或已产出,7月基本都已产毕;统计两窝21仔得知初产出仔蛇全长127~139mm,母蛇体长大者其仔蛇亦较长;统计同窝9仔得知初生仔蛇重量2.4~2.5g,平均2.47g。本文是作者早期未发表的工作,现整理供对蛇类有兴趣的青年同行参考。本研究所用全部标本(包括3号雌蛇及其刚产出的仔蛇)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5.
赵尔宓 《四川动物》2005,24(3):330-332
根据野外观察和解剖标本, 本文报道蛇亚目、游蛇科、水游蛇亚科中国南方常见优势种铅色水蛇的生物学研究初步结果.1.长度112号雄蛇全长范围286 ~466 mm,151号雌蛇全长范围306~504 mm.海南陵水103号雄蛇最大全长358+54=412 mm,137号雌蛇最大全长443+61=504 mm.2.鳞片的变异根据299号标本观察,数量恒定无变异的鳞片有吻鳞(1), 鼻间鳞 (1), 前额鳞 (2), 额鳞 (1), 顶鳞 (2), 鼻鳞 (每侧1), 颊鳞 (每侧1), 眶上鳞(每侧1), 前颞鳞 (每侧1), 颏鳞 (1), 颔片 (2 对), 背鳞 (19-19-17 行), 肛前鳞 (完整);根据鳞片有变异的67号标本观察, 可出现变异鳞片的变异范围及其频率眶前鳞1(1→2,4.5%),眶后鳞2(2→1,3.0%),后颞鳞2(2→1,1.5%),上唇鳞3-2-3(3-1-4,0.75%),下唇鳞10(9,0.75%;11,2.25%);腹鳞与尾下鳞则绝对有变异腹鳞雄性112号变异幅度124~136 (平均 128.2), 雌性151号变异幅度123~132 (平均 126.1),尾下鳞雄性107号变异幅度36~41 (平均 39.7)对,雌性149号变异幅度31~36 (平均 33.7)对.3.两代之间变异的消失和出现两例母蛇的右侧眶前鳞均变异为2,她们的全部仔蛇21号均正常为1;一例母蛇的下唇鳞为正常的10枚,而她的仔蛇6号中有两号分别有一侧或两侧变异为9.4.垂直分布范围沿海低地到海拔985 m.5.栖息环境各种水域,以静水水域为主,在海南陵水县吊罗山大里乡以灌水后的稻田为主,极少数发现在静水水域或流动缓慢的灌溉渠内.6.摄食和食性每年4月开始摄食,6月为摄食高峰,9月停止;食物以小形蛙类和蝌蚪为主,其次为小鱼.7.繁殖习性二级性征主要反映在雄性尾的比例较长,尾下鳞的数目相应较多;二级性比(出生时的性比)接近11,三级性比在居群较大的情况下也约为11,而在居群较小的情况下统计约为0.51;雌性性成熟期(以开始产仔为依据)全长都在350 mm以上;解剖28号孕雌得知输卵管卵数3~12(平均6.3)枚;卵在母体内发育进程解剖41号成熟雌性得知4月卵尚未发育,5月及6月处于发育中或晚期、产仔或已产出,7月基本都已产毕;统计两窝21仔得知初产出仔蛇全长127~139 mm,母蛇体长大者其仔蛇亦较长;统计同窝9仔得知初生仔蛇重量2.4~2.5 g,平均2.47 g.本文是作者早期未发表的工作,现整理供对蛇类有兴趣的青年同行参考.本研究所用全部标本(包括3号雌蛇及其刚产出的仔蛇) 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6.
蝼蛄新绒螨Neothrombium gryllotalpae,新种(图1-6) 幼螨活体红色。背部具背盾两块,两背盾之间相距3~7微米;前背盾长方形,后侧角圆,前缘凹陷,后缘及两侧缘略凸出,其上具细长条纹;两侧缘有细枝毛3对和感毛1对;在3对细枝毛中,最后方的1对较前两对粗长,感毛顶端1/4处具细枝。邻近前背盾的两侧,各有倒圆锥形眼盘一个,长21微米,基部最宽处为12微米,其上着生眼两个,前眼大,圆形,后眼小,椭圆形。前背盾的各种数据测量如下: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科学院综考队采回的横断山区浮游生物标本中*,发现一种镖水蚤,为我国的首次纪录,现绘图描述并讨论如下。高原北镖水蚤Arctodiaptomus(Stenodiaptomus)altissimus altissimus Kiefer,1936中国新纪录雌性体长1.07—1.20毫米,体形粗壮(图1)。头胸部第四、五胸节愈合,但两侧尚有节痕;两后侧角不对称,左者肥大而右者窄小,皆向后扩展,而右者的顶尖部分指向右侧;两角的基部、角顶及内缘各有一刺。生殖节前半部两侧突出,右侧尤甚,故明显不对称,左右各具锐刺一枚;节的后缘表皮显著增厚(图2)。其后的一节很短,尚不及尾节长度之半。尾叉长度约…  相似文献   

8.
2000年6月至2001年2月,采用焦点取样连续记录方法,对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Moschus sifanicus)繁育中心的雄性马麝进行了行为取样。按马麝爬胯结果,将样本动物区分为爬胯成功雄麝和爬胯失败雄麝,并对两类群雄麝在非交配季节(6—10月)和交配季节(11月—翌年1月)的行为格局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单位取样时间(5min)内,爬胯成功雄麝在非交配季节的摄食行为持续时间显著少于爬胯失败雄麝,而静卧和蹭尾行为的持续时间显著多于爬胯失败雄麝。爬胯成功雄麝在交配季节的静卧时间显著少于爬胯失败雄麝,而攻击行为、蹭尾及粪尿标记的持续时间显著多于爬胯失败雄麝。根据以上结果,在麝类迁地保护和驯养实践中,雄性马麝的静卧和蹭尾行为(尤其是蹭尾)可以作为其爬胯成功度及繁殖性能的行为判别指标。这为马麝驯养实践,尤其是在提高配种雄麝选取的直观性及可操作性方面提供了量化行为参数。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金小蜂科,金小蜂亚科等齿金小蜂属Isocyrtus Walker,1833,描述2新种,脊等齿金小蜂I.carinatus sp.nov,和网胸等齿金小蜂I.reticulatus sp.nov。,编制了等齿金小蜂属分种检索表。脊等齿金小蜂I.carinatus sp.nov.与I.laetus Walker较相似,与后者的主要区别为:腹柄两侧仅具小突刺,无毛,小背板光滑无刻点;唇基下缘稍凹;触角第6索节长稍大于宽,正模♀,宁夏固原,1984-07-28,廖定熹采,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网膜等金小蜂I.reticulatus sp.nov与I.carinatus sp.nov.相近,与后者主要区别为:腹柄长为宽的1.6倍,并胸腹节长为小盾片长的2/3,无中脊,触角等4-6索节均方形,唇基下缘明显上凹,正模♀,山西古交,1990-06-14,黄大卫采,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纤恙螨属一新种(蜱螨目:恙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盾纤恙螨Leptotrombidium(Leptotrombidium)laxoscutum,新种(图1—4) 鉴别特征 本新种与Leptotrombidium(L.)kitasatoi Fukuzumi et Obata,1950的主要区别是:后者盾板宽度较短,AW=70,PW=79;盾板两侧缘较直,前缘微陷,后缘中部平直;背毛28根,腹毛42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