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关于西侯度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西侯度地点出土的石质标本,从发现之始,即有争议。其上有明显的水流碰撞和磨蚀痕迹是客观事实,中外旧石器考古学家对原研究者认定的石制品提出质疑是从实之论。本文简述了中国更新世早期的文化研究历史,对西侯度地点出土的两项“人工制品”和“用火遗迹”等作了初步的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基础研究等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漳州莲花池山旧石器时代文化地点的新材料及再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森水 《人类学学报》1996,15(4):277-293
本文记述了漳州莲花池山旧石器时代文化地点1994年新发现的12件石制品,重新研究了1990年从该地点出土的27件石制品,对石制品的特点作了可能的综合,对其文化关系和时代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董为 《化石》2011,(4):40-43
通过对北京猿人的化石的研究使我们了解到人类在演化过程中身体体质所显示出的进化特征,而这些进化与当时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北京猿人化石的出土地点主要在周口店遗址的第一地点,出土北京猿人化石的堆积地层厚度超过30米。这些地层以及从中出土的动物化石和北京猿人的遗物为我们研究北京猿人的生存环境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朝阳洞遗址是天津市首个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该遗址在2015年旧石器专项调查中发现。2019年7-9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对其进行发掘。该遗址由1号地点和2号地点组成,1号地点出土了陶器、石制品和动物化石,2号地点仅出土了石制品。本文只研究2号地点出土的石制品,包括石片和石器。从石片特征判断,2号地点剥片技术为直接锤击法。石器的类型简单,只有刮削器和凹缺器两类,均以石片为毛坯。通过地质地层对比以及石器工业面貌,推测其年代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朝阳洞遗址的发现不仅为构建天津地区旧石器时代的年代序列增添了新材料,而且对揭示该地区的早期人类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柿子滩遗址第9地点(S9)位于山西省吉县柏山寺乡高楼河村黄河支流的清水河畔,西距黄河约7 km。从2000年发现至今,该遗址前后历经三次发掘,出土大量细石叶制品、动物化石、数件蚌制品、骨针及磨制石器等。本文重点对S9地点第4 层(12,575-11,600 cal. BP)及第5层(13,000 cal. BP)出土的动物遗存,尤其是其中测量尺寸在2cm以下的大量烧骨进行了埋藏学与动物考古学方面的观察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S9地点的烧骨是古人类烧烤猎物、维护遗址(甚至可能还包括以骨骼作燃料)等生存行为活动的文化残留。此外,S9地点出土烧骨的空间分布分析表明,古人类在上述行为活动之后,可能又将烧灼后的残存骨骼(与灰烬等)清理出火塘并堆放在其核心生活区的周边位置。  相似文献   

6.
泥河湾盆地南部蔚县盆地区域的河湖相地层发育良好,并保存有丰富的考古材料与人类活动信息,在研究我国北方中更新世人类演化与行为方面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对蔚县盆地吉家庄遗址群4个地点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了初步埋藏学观察与研究。结果显示,A与D地点的动物骨骼数量较少,反映的埋藏信息有限,不作为本文主要讨论对象;E地点出土的部分动物骨骼带有异地埋藏的特点,人类行为信息可能受到干扰,变得模糊;B地点动物化石接近原地埋藏,中更新世古人类应该是该地点动物资源的初级利用者与动物骨骼富集的主要动因。分析表明,B地点古人类于原地对大中型食草动物进行了肢解、割肉与敲骨取髓等多种活动,随后食肉动物又利用了这些动物骨骼的剩余营养成分,但动物骨骼数量与组成说明古人类在此地点的生存活动是短暂且有限的。  相似文献   

7.
河北迁安县爪村地点发现的旧石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记述了河北迁安县爪村旧石器时代文化地点发现的21件石制品。通过对1958年发现的标本的研究和1973年的野外工作,对1958年发现的7件石质标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肯定其人工性质;在1973年,在该地点还找到一些新的石制品。其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依陈铁梅等用同层出土的牛化石(1973年采)做铀系法年代测定,其年代为距今4.8±0.2万年或4.4土0.2万年。  相似文献   

8.
“地点”参数是构成IUCN红色名录标准的重要参数之一。在IUCN红色名录评估过程中,使用“地点”参数时常常忽略或简化致危因子的作用,有时仅以标本记录、采集地点数、观测数据、文献记录的分布点、管理单元及行政单位等信息代替“地点”参数,导致“地点”参数不准确甚至偏离实际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图解方式详细描述了“地点”参数的4类正确判断方法,包括根据致危因子的变化判断物种的“地点”参数、根据亚居群范围判断物种未受影响区域的“地点”参数、根据“地点”的最小尺度判断物种未受影响区域的“地点”参数、根据历史记录预测物种的“地点”参数;并以中国特有植物岩生红豆(OrmosiasaxatilisK.M.Lan)为实例对“地点”参数的正确判断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在此基础上,对“地点”参数正确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提出了该参数的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普定县穿洞出土的骨器是穿洞文化的重要标志。1979年首次试掘出土的骨器基本为磨制者, 类型主要有骨锥、骨铲、骨叉、骨棒及骨针等,多采用较厚的动物骨骼的碎片为原料加工而成。一次性出土数量如此多骨器的遗址在我国非常少见, 为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重要地点和一批有意义的文化遗物, 并对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骨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增加了我们对骨器工具的制造工艺及用途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水洞沟遗址第3、4、5地点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洞沟遗址第3、4、5地点位于水洞沟盆地西南边缘,自1923年发现以来,这三个地点尚未经过正式发掘。2004年夏秋季节,宁东重化工基地引黄管道的修建要穿越盆地的边缘,遂对这三个地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共揭露110m2,出土和采集了上千件石制品和鸵鸟蛋皮。下文化层的石制品主体呈现出与水洞沟第1地点相同的文化面貌;上文化层石制品和采集品特征则与第6地点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其中包含大量的细石器制品。另外,在水洞沟盆地首次发现了两面器类型。此次发掘出土的文化遗物丰富了水洞沟遗址的文化内涵,对研究水洞沟文化与华北相邻区域古文化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萨拉乌苏遗址的新材料:范家沟湾1980年出土的旧石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报道的旧石器制品出自1980年萨拉乌苏遗址范家沟湾地点的发掘。这是1923年第一次对萨拉乌苏遗址杨四沟湾地点发掘以来收获最大的一次。这两个相邻的地点在地层结构、出土文化遗物和共生动物化石的性质等方面均可对比,因此新地点可看作是萨拉乌苏遗址研究的延续或扩展。本文着重对旧石器石制品的测量和观察,对石器工业的技术和类型学问题也进行一些探讨。其它材料和问题将另文报道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甘肃庆阳地区的旧石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20年在甘肃庆阳发现中国最早出土的旧石器后,这个地区引起了国内外的注意。但在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却从未见有新的材料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这里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迭有发现。1963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在庆阳县巨家塬发掘了一个“含有较多的哺乳动物化石及旧石器时代文化遗迹”的地点;1963年,西北大学地质系在环县楼房子发掘了“有石器、骨器”共存的哺  相似文献   

13.
汉中盆地梁山龙岗寺遗址地处秦岭南麓汉水上游,是我国发现较早的一处旧石器地点群。龙岗寺遗址第3地点位于汉江右岸第四级阶地之上。2014年2~6月,为了配合国家大遗址保护和龙岗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从根本上廓清龙岗寺旧石器遗存的石器工业面貌,我们对该地点进行了正式发掘,发掘面积36m2,出土不同类型的石制品4441件。龙岗寺第3地点石制品原料为来自于遗址附近河流阶地及河漫滩中的砾石,以石英为主,火成岩次之,石英岩、细砂岩和燧石等偶有使用。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法,存在少量砸击技术产品。石制品尺寸以小型为主。工具类型主要是以石片为毛坯加工而成的刮削器,有少量的尖状器和雕刻器。石器加工方向多为正向或反向。从出土石制品的情形看,龙岗寺第3地点石制品的面貌更接近于更新世期间华北地区常见的小型石片和修理小石片工具为主体的石器工业类型,这与以往对汉中盆地旧石器工业面貌为华南砾石石器传统的认识有较大的差距。遗址相关的地层年代学研究工作表明,龙岗寺第3地点埋藏石制品的地层堆积形成于距今120~70万年间,属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阶段。龙岗寺遗址第3地点及其出土的石制品为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汉中盆地旧石器遗址群的地层埋藏状况、遗址年代和石器工业内涵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正>乌兰木伦旧石器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的乌兰木伦河畔。遗址发现于2010年,包括第1、第2和第3三处地点;现有发掘研究主要集中在第1和第2地点。第1和第2地点均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分布密集,类型多样。第1地点石制品包括盘状石核、石片、锯齿刃器、凹缺器、刮削器、尖状器和端刮器  相似文献   

15.
“河套人”的新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流过內蒙伊克昭盟南部的无定河上游,早在1922年就发現了更新世晚期的人类化石;所得的材料(一枚門齿化石),經过研究后,名之为“河套人”。它代表了旧石器时代中期在我国北方生活的一种原始人类。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人类室今年夏天組織了一个野外工作队,从調查这个地区的第四紀地貭概况和其变化的历史入手,研究过去各个旧石器时代文化遺址和人类化石出土地点,并扩大  相似文献   

16.
《生命世界》2007,(3):46-48
阿法(Afar)位于非洲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偏僻地区,这片干旱的不毛之地曾因为化石“露西”(Lucy)的出土而声名远播。露西是生活在32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遗骸,属于南猿人属阿法种(简称阿法南猿),目前的人类进化树多以露西为起点。她是1974年11月底美国科学家约翰逊等人组成的考察队发现的:现在,考古学家又在距离露西出土地点不过4公里的地方迪奇卡(Dikika),发现了一具叫人晾艳的阿法南猿骨架标本化石。露西过世时,约20岁左右,已经成年。新化石显示是一个3岁的“女童”。她虽然生活在330万年前,大家仍然把她叫作“露西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大梅遗址位于百色右江区东南的右江北岸,最初发现于1982年。该遗址包括三个地点,分别位于Ⅱ、Ⅲ、Ⅳ级河流阶地上。2005年8月至2006年1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第一地点(A区)发掘面积1100m~2,第二地点(包括B、C、E区)发掘面积1900m~2,第三地点(D区)发掘面1000m~2,总揭露面积4000m~2。该点出土石制品314件,包括砾石、石核、石片、石锤、石器等。石制品原料以石英岩为主,剥片和修理主要采用锤击法,工具多用砾石直接加工而成,类型有砍砸器、手镐、刮削器、尖状器等,刮削器数量最多。根据地层和出土石制品的特征推断,第一地点的时代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  相似文献   

18.
辽宁营口金牛山旧石器文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牛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地理位置、地层及古生物已有报导,不再赘述。本文主要是研究该地点下部地层出土的旧石器材料,并兼述上部地层出土的两件磨制的骨器。解放前,辽宁几无可靠的旧石器材料的发现。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辽宁考古事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的研究也得到相应的发展。1957年夏,辽宁省博物馆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在建平县南地乡找到过一件在形态上与河套人、山顶洞人较近似的人上臂骨化石,1972年发现了凌源八间房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地点;1973和1975年两次发掘喀左县鸽子洞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址;1974和1975年对金牛山洞穴遗址进行了发掘,使我们在辽宁首次获得了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材料。目前,在辽宁省境内已有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的代表地点。  相似文献   

19.
河南舞阳大岗细石器地点发掘报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记述的是河南省舞阳县大岗细石器地点第4层出土的石制品,它属于以楔状石核为特征的细石器技术传统,上覆的第3层属于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晚期,它的发现对研究细石器技术传统的分布和发展,探讨中原细石器遗存与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关系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森水 《化石》2006,(2):38-40
秋天,色彩斑斓、沉稳、成熟、丰富。2002年10月金秋,我们踏上尚未发现旧石器、文化历史没有突破万年关的浙江,希望消除中国最后一个省级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空白区。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南方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地点寥寥无几,发现人化石地点多于发现石制品地点。出土人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