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CO2气腹快速充气阶段不同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对异氟醚MACBAR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4组:R0组(0ng/ml)、R1组(1ng/ml)、R2组(2ng/ml)和R3组(3ng/ml)。4组麻醉诱导药物:依托咪酯0.3mg/kg、顺阿曲库铵0.2mg/kg及血浆靶控瑞芬太尼(3ng/ml)。患者气管插管后吸入异氟醚,R0组停用瑞芬太尼,R1、R2、R3组以瑞芬太尼1ng/ml、2ng/ml、3ng/ml的血浆靶浓度靶控输注。根据每组患者CO2气腹快速充气阶段HR或MAP的变化采用序贯法对异氟醚MACBAR进行测定,同时观察气腹前后BIS值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结果各组异氟醚MACBAR分别为:R0组(1.63±0.05)%,R1组(1.03±0.06)%,R2组(0.71±0.07)%,R3组为(0.58±0.06)%。结论异氟醚MACBAR随着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有出现封顶效应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摘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摘除术患者14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采取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方式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1天认知功能评分低于术前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天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天TMT完成时间慢于术前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天TMT完成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躁动、嗜睡、头晕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摘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并且比较安全,是较为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对扁桃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入我院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39例,随机将患儿划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18例予七氟醚行吸入诱导及维持麻醉;实验组21例予七氟醚及瑞芬太尼静吸复合维持麻醉。记录两组血压心率,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期的躁动评分、术后镇痛、及是否发生恶心呕吐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的苏醒期躁动评分较低、发生率较低,镇静指数评分较高,呼吸功能恢复快、拔管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压及心率较对照组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进行全身麻醉时,麻醉效果良好,能够明显减少苏醒期患儿躁动的发生,降低患儿术后疼痛,并且呼吸系统恢复快,较小影响心血管系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儿童烧伤患者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将60例烧伤患儿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患儿采用七氟醚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的方案进行,B组患儿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的方案进行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案对患儿的作用及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A组T4时的SpO2明显高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A组患儿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麻醉时间、呕吐、体动、支气管痉挛例数和患儿苏醒期躁动评分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案,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案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可明显缩短患儿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不同麻醉药对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超敏的影响。方法:40只尾静脉置管成功的成年雄性SD大鼠,根据不同麻醉方式随机分为5组(n=8):七氟醚麻醉组(S组);七氟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组(S+R组);小剂量丙泊酚麻醉组(Pro组);小剂量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组(Pro+R组);大剂量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组(HPro+R组)。在不同麻醉方式下建立大鼠后足切割痛模型并维持麻醉一小时,于术前24小时以及停药后6小时,24小时,48小时测定双后足的机械痛阈(PWT)及观测以上不同时间点切割足的累积疼痛评分(CPS)。结果:S+R组与S组相比,停药后6小时切割足的CPS增加(P0.05)、24小时双后足的PWT均下降(P0.05)。HPro+R在停药后各时间点切割足的PWT均高于Pro组(P0.001)、Pro+R组(P0.01)。与Pro+R组相比,HPro+R组在停药后各时间点切割足的CPS均低于Pro+R组(P0.05)。结论: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可加剧瑞芬太尼导致的术后痛觉过敏,而大剂量丙泊酚可抑制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优越性.方法:6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异丙酚,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异丙酚.记录病人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后即刻、气腹前、气腹(CO2压力达12cmH2O)后1、30、60min以及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的SBP、DBP、HR、PErCO2;并观察记录病人术毕的清醒恢复时间及术后疼痛、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R组在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以及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血液动力学变化较S组明显(p<0.05或0.01),R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早于S组(p<0.05),S组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明显少于R组(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与瑞芬太尼比较在麻醉诱导时及术毕气管拔管时具有较高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在麻醉过程中的平稳性二者无显著差异,舒芬太尼在术后疼痛控制方面优于瑞芬太尼,而瑞芬太尼在术后意识恢复上优于舒芬太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BIS指导两种快通道麻醉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诱导维持麻醉组(VIMA组)与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组(TIVA组)。VIMA组:8%七氟醚,氧流量8L/min,潮气量法吸入诱导,七氟醚维持麻醉;TIVA组:异丙酚2 mg/kg诱导,异丙酚维持麻醉。两组诱导时都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罗库溴铵0.6 mg/kg,监测TOF值为0、BIS60并维持5 s后行气管插管。术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分别调整七氟醚和异丙酚维持剂量使BIS值在气管插管后至手术结束前15 min左右保持在40~60之间,手术最后15 min保持于60~70之间。两组术后进行Steward评分,并比较两组各时点SBP、DBP、HR,拔管时间,快通道麻醉成功率和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VIMA组拔管时间(11.60±2.55 min)比TIVA组的(7.13±3.26 min)明显延长(P0.05);TIVA组快通道成功率显著高于VIMA组(P0.05)。两组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拔管时间比七氟醚诱导维持麻醉短,快通道麻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对全麻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全麻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10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2),对照组给予异氟醚联合异丙酚麻醉,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再出血率及血清S100β、NSE水平。结果:研究组硬脑膜切开前(T2)~动脉瘤夹闭即刻(T4)时间点心率(HR)、中心静脉压(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呼吸后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2~手术结束时(T5)时间点血清S100β、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可改善全麻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术后指标,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脑损害。  相似文献   

9.
罗梅金 《蛇志》2017,(2):165-16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舒芬太尼、罗库溴铵行全麻诱导,以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阿曲库铵行麻醉维持;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舒芬太尼、罗库溴铵行全麻诱导,以丙泊酚、芬太尼和阿曲库铵行麻醉维持。观察两组患者T0~T3各时点MAP和HR的变化情况以及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语言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和语言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患者苏醒时间快,且手术过程血压、心率相对平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TCI麻醉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TCI麻醉组,以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TCI维持,B组为静吸复合麻醉组,以七氟醚吸入维持.2组均采用同一方法诱导,行气管插管.观察记录麻醉诱导前(T1)、插管即刻(T2)、置入支撑喉镜时(T3)、置入喉镜后3 min(T4)、取出喉镜时(T5),各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BIS值的变化,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结果:A组置入支撑喉镜时、置入喉镜后3 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较大;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完全清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术后恶心、呕吐、躁动例数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TCI麻醉可以有效抑制置入支撑喉镜时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迅速,副作用少,在声带息肉手术维持中明显优于七氟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静脉预先注射地佐辛对全麻诱导期间舒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全麻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不推注地佐辛;地佐辛组于麻醉诱导前8分钟静脉推注地佐辛0.1 mg/kg.观察两组舒芬太尼注射后的呛咳发生率、程度及呛咳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地佐辛组没有发生呛咳,而对照组呛咳发生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呛咳反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预先静脉注射地佐辛可有效预防麻醉诱导期间舒芬太尼所致的呛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喉罩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27例采用小儿短小手术治疗的患儿按丙泊酚给药目标浓度分为A组(2 ng/mL)、B组(3 ng/mL)和C组(4 ng/mL),分别与瑞芬太尼2 ng/mL联合应用靶控输注,行喉罩置入,失败则逐次增加瑞芬太尼剂量0.5 ng/mL直至成功置入。将各组成功率最高时浓度下的患儿分为A1、B1和C1,比较三个亚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各时段HR、BIS值和MAP。结果:A组、B组和C组患儿中分别在3 ng/mL、2.5 ng/mL和2 ng/mL时置入成功率最高,满意/可接受比也最高,与其它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满意/可接受比值高于A1组和C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9,x2=7.03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1组最高,其次是C1组,与B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行方差分析发现,A1组和C1组有较大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1组总体平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 ng/mL瑞芬太尼与3 ng/mL丙泊酚靶控输注时喉罩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最好,各临床指标较为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择期颅脑动脉瘤栓塞术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序号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对两组麻醉诱导前1min(T1)、麻醉诱导后1min(T2)、插管时(T3)、手术开始后30min(T4)以及拔管时(T5)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及清醒后拔管时间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T2时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和心率(HeartRate,HR)均较T1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清醒时间(5.1±1.5)min及拔管时间(15.5±7.5)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在进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时,选择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的麻醉方式,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术后苏醒较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应激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LC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低浓度组[1.0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n=60]和高浓度组(1.5MAC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n=60)。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苏醒质量、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认知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低浓度组插管后即刻(T1)~拔管时(T5)时间点HR、SBP、DBP高于高浓度组(P<0.05)。低浓度组的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高浓度组(P<0.05)。两组术后1h SOD、T-AOC均下降,但低浓度组高于高浓度组(P<0.05)。两组术后1h MDA升高,但低浓度组低于高浓度组(P<0.05)。低浓度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高浓度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与1.5MAC七氟醚相比,1.0MAC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LC患者的效果更好,可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有效控制机体的应激反应,同时还可减轻认知功能影响,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IA)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入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IA患者8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组(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和B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每组40例。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等指标,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A组T1~T3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优于B组(P<0.05);A组术后24 h和术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术后24 h、术后3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躁动发生率较B组低(P<0.05);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将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应用于介入治疗IA患者,可平稳血流动力学,改善术后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提高麻醉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6.
修晓光  杨雪梅  邓海峰 《生物磁学》2009,(16):3092-3094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控性。方法:选择择期眼科手术的小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组(RP组)和异氟醚吸入全麻组(Ⅰ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5mg·kg^-1,丙泊酚2mg·kg^-1,维库溴胺0.1mg·kg^-1,观察组用瑞芬太尼2μg·kg^-1,对照组用芬太尼3μg·kg^-1,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RP组麻醉维持采用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1min^-1和丙泊酚,Ⅰ组麻醉维持用异氟醚吸入,术中根据麻醉深度调整异氟醚吸入浓度和丙泊酚输注速度。观察围术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气管拔管和清醒的时间,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平均动脉压(MAP)变化:两组T1、T2、T3、T4与T0比较,MAP明显降低(P〈0.05),T5与T0比较,MAP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T0、T1、T2、T3、T4、T5点,MAP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人心率(HR)变化:Ⅰ组:T3、T4、T5与T0比较,心率显著增快(P〈0.05),RP组:T1、T2、T3、T4与T0比较,心率明显降低(P〈0.05),T5与T0比较,心率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T0心率无明显差异,T1、T2、L、T4、T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率明显降低(P〈0.01)。麻醉苏醒时间比较:RP组与Ⅰ组比较,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RP组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Ⅰ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可为小儿眼科手术提供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快速苏醒,适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行腹腔镜子宫全切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流动力学、血糖水平及补体C3、C4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拟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60例)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全麻,B组(60例)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吸入七氟醚全麻。观察两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C肽及补体C3、C4水平变化和差异,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B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A 组(P<0.05),苏醒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建立气腹前(T1)、建立气腹后1.5 h(T2)、手术结束时(T3)、苏醒时(T4) 观测点平均动脉压(MAP)高于A组(P<0.05)。建立气腹前(M1)、建立气腹后1.5 h(M2)、术后第1 d(M3)、术后第3 d(M4)观测点胰岛素、C肽水平低于A组(P<0.05)。M1-M4观测点血糖高于A组(P<0.05),M2-M4观测点胰高血糖素水平高于A组(P<0.05)。M1-M4观测点补体C3、C4水平高于A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全麻麻醉效果更好,且有助于维持腹腔镜子宫全切T2DM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补体C3、C4水平,而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全麻可维持血糖水平稳定,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肌松药气管插管的最佳剂量,评估诱导期应用此种方法的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的患者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麻醉诱导为丙泊酚2 mg/kg,瑞芬太尼为2μg/kg(Ⅰ组)、3μg/kg(Ⅱ组)和4μg/kg(Ⅲ组),待两种药物达到药效高峰时行气管插管。观察诱导期和插管后1 min,3 min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评估插管满意度。结果:各组的插管满意度如下:Ⅰ组54.2%(19/35)、Ⅱ组83.3%(25/30)、Ⅲ组97.1%(34/35),随着瑞芬太尼剂量的增加,气管插管满意度增高,气管插管操作时间缩短(P0.05)。在诱导过程中,三组患者的MAP和HR下降幅度均较显著(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肌松药气管插管是可行的,与复合瑞芬太尼2μg/kg或3μg/kg相比,丙泊酚2 mg/kg复合瑞芬太尼4μg/kg能明显提供更好的气管插管条件,且插管操作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芬太尼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应激反应以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随机为瑞芬太尼组(40例)和芬太尼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应激反应指标(ACTH、COR、IL-6)、苏醒时间、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以及RamSay镇静评分,探讨两种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术前ACTH、COR、IL-6的基础应激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及芬太尼组术毕该三项指标较术前升高,术后1d较术毕有回落,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术毕﹑术后1d的各项指标均远远低于芬太尼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苏醒时间明显少于芬太尼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芬太尼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芬太尼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引起的应激反应明显弱于芬太尼组,且其苏醒期躁动情况明显优于芬太尼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产科全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术患者54例,按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观察比较两组麻醉复苏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血压、主诉疼痛程度评分(VAS)、心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VAS评分、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产科全麻过程平稳,患者复苏时间较短,新生儿情况较好,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