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肝功能的表达水平及腺苷蛋氨酸的干预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1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2例,分别比较术前、术后所有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干预7d,观察组患者给予腺苷蛋氨酸干预7d,比较两组患者干预7d后肝功能指标、炎症反应指标以及心肌损伤指标水平。结果:术前患者的总胆红素(TBI)、直接胆红素(DB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d后观察组患者的TBI、DBI、ALT、AST、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1%(7/92),与对照组的2.17%(2/9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会对患者肝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而腺苷蛋氨酸对患者的肝功能以及心肌组织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能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瓣膜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并发房颤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心脏瓣膜病并发房颤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比较两组窦性心律转复情况,手术情况,手术前后心功能、血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当天、术后1月、术后3月及术后6月的窦性心律转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24 h引流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监护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血清MMP-1和MMP-9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LVEF及血清TIMP-1水平较术前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瓣膜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并发房颤安全有效,早期窦性心律的转复率高,且可改善患者血清TIMP-1、MMP-1、MMP-9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患者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胃穿孔患者9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及胃肠动力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术前、术后第1h、1d、2d、3d血清中胃泌素(GAS)水平,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d、2d、3d GAS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具有出血量少,住院时间更短,胃肠动力恢复更快,并发症较少等多方面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PB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对60岁以上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及病情匹配原则将390例60岁以上患者分为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组(CPBCABG组)(290例)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组(OPCABG组)(100例)。所有患者术前肝肾功能均正常,无严重急性肝、肾功能不全。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体表面积、术前射血分数、术前肝肾功能及手术危险因素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第三天和术后第三天抽血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及尿素氮(BUN)值评价患者肝肾功能。结果:39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OPCABG组患者术后第3天ALT、AST、CR、BUN明显低于CPBCABG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对肝肾功能均有一定的损害,由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避免了体外循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此对肝肾功能的损害较轻,减少了术后肝肾功能不全发生的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比非体外循环与并行循环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炎性因子的变化,研究不同方法对机体全身炎性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1月在我院行冠脉搭桥术患者30例,其中选取采用并行循环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OnP-BH 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G)患者各15例,即A组和B组.检测TI(术前)、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6小时)、T4(术后12小时)、T5(术后24小时)不同时间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肌钙蛋白I(cTnI)含量,并记录桥血管数量、精神状况、引流量及ICU入住时间.结果:两组血浆TNF-α、IL-6、IL-8、cTnI含量T1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均呈升高趋势.A组较B组T2、T3、T4、T5各时间点TNF-α、IL-6、IL-8指标升高差异显著(P<0.01);cTn I升高幅度略缓,T4、T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患者术后精神状况及ICU入住时间,B组均优于A组(P>0.05).术中搭桥血管支数无统计学差异、A组引流量较B组多,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并行循环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相比,心肌损伤略重;体外循环可加重机体全身炎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6.
《蛇志》2018,(1)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肝胆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9月普外科收治的86例肝胆疾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9/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疾病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放手术,能显著改善手术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彩连 《蛇志》2017,(2):202-20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8例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术后疼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牵拉疼痛、尿潴留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快通道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及对镇静、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麻醉,观察组则采用快通道麻醉。对比两组患儿麻醉药物用量、手术时间、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儿术后12h镇静、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术中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术后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均缩短,且住院费用减少(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12h的镇静及镇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07%(7/41),低于对照组的39.02%(16/41)(P0.05)。结论:快通道麻醉可减少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用量,不仅缩短术后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而且可改善镇静及镇痛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开胸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QMG评分及随访6个月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围手术期间,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中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QMG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QMG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QMG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期间,观察组并发症7例,对照组并发症17例,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具有手术切口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性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梗后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I)、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梗后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加rh-BNP,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Tn-I、Myo、CK-MB水平的变化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Tn-I、Myo、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23±0.10) vs.(0.16±0.08)、(27.54±3.86) vs.(21.62±2.54)、(70.82±9.25) vs.(61.28±8.33)](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情况总发生率为7.89%,明显低于对照组(26.47%,P0.05)。结论:与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相比,静脉注射rh-BNP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梗后心衰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有效减低血清cTn-I、Myo、CK-MB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切口和双切口联合手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眼压(IOP)及中央前房深度(CC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面积、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IOP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均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IOP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CT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切口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IOP及CCT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完全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2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组在腹腔镜下操作完成,对照组传统开腹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20例患者均按分组要求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胃肠道恢复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发热、切口感染、腹腔出血积液及门静脉系统血栓等为术后常见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脾切除+贲门周期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平衡超滤技术对小儿先心病术后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诊的1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于体外循环下实施心内直视手术,观察组在体外循环启动后患儿复温时开始平衡超滤,并于体外循环结束后即刻进行改良超滤,对照组仅在体外循环结束后即刻进行改良超滤。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及肺功能的变化、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于体外循环结束后(术后)20 min(T1)、术后2 h(T2)、术后6 h(T3)各时点,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10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各时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时点肺静脉顺应性(Cstat)、氧合指数(OI)在各时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泡-动脉氧分压梯度(AaD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活性药使用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感染、弥散性血管性凝血、肺功能损伤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改良超滤技术上,联合平衡超滤更有助于减轻小儿先心病术后炎症因子的释放,具有较好的凝血功能、肺功能保护作用,可有效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围术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闵小伟 《蛇志》2016,(4):470-471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8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1个月、3个月卵巢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无大出血及术后感染发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窦状卵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卵巢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处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当日、术后1 d、5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均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6、CRP、SA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5 d,两组患者血清IL-6、CRP、SAA水平均高于术前,术后5 d血清IL-6、CRP、SAA水平低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5 d血清IL-6、CRP、SA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的7.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能够有效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ESD组(49例)和对照组(30例)。ESD组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治愈性切除率、整块完整切除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ES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治愈性切除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手术整块完整切除率(63.27%)低于对照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08%)显著低于对照组(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一年内均未出现原发病灶转移及复发。结论: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较好,与传统手术相比,ESD手术并发症较少、且安全性较高,更加适宜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法洛四联症患儿围心脏手术期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收治的60例法洛四联症婴幼儿参与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儿30例。其中试验组患儿在体外循环前以及患儿进行手术后的三天内每天均给予10000U/kg乌司他丁,而对照组患儿则在相应的时间点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体外循环时间、心脏停搏时间、手术时间、在监护室治疗的时间以及患儿术后住院时间和患儿肺部感染发生例数等临床病理情况。结果:所有入选患儿均痊愈出院,在两组患儿的手术操作情况和治疗效果对比中,对照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心脏停搏时间均显著低于试验组患儿,但重症监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则高于试验组患儿;在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循环功能指标比较中,试验组患儿超滤后CVP和血管活性药物均低于对照组患儿而超滤后MAP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在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呼吸功能指标的比较中,试验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以及试验组患儿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肺部感染例数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的数据比较差异除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心脏停搏时间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法洛四联症患儿围心脏手术期的循环和呼吸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广泛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与手术治疗结肠大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诊治的结肠大息肉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二次手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1年镜检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与手术均是治疗结肠大息肉的有效方案,其中内镜治疗的效果更佳,创伤小,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和恢复时间,有助于减少住院费用,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易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运用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在采用常规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6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6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术中、术后临床指标及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3.75%vs 3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7.34±21.12)分、(75.12±22.65)分,观察组术后屈曲、外展、后伸、外旋、内旋功能的活动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90.0%)显著高于对照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手术治疗老年性乳腺癌患者术中指标较好,术后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等均有明显优势,同时具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安全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20.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3月在我院实施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82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行传统开放式手术,研究组41例行微创腹腔镜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1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胃动素与胃泌素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手术可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