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群浩张晓东蔡照弟朱晓明陈徽罗振林冯寿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4):4666-4669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调查117例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发生并发症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胃癌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或胸腔积液、腹腔感染、肠梗阻、吻合口瘘,发生率为35.04%(41/117),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术后生活习惯与手术后并发症相关(P<0.05).结论:胃癌术后并发症由多种原因综合引起,除患者素质和病变因素外,6个危险因素依次为:行全胃切除、D2清扫、手术时间>4h、术中出血量≥800mL、胃管留置时间>3d、长期吸烟,应重视其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术后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00年至2009年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5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临床资料,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1%(57/258)。多见的并发症包括胰漏、胆漏、腹腔感染,出血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并发症有关的因素包括术前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术前血清白蛋白<30g/L,术中出血量>800 ML,年龄>60岁,术前血红蛋白<100g/L。结论:术前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术前血清白蛋白<30g/L和术中出血量>800 ML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其次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术前血红蛋白<100g/L。手术者应掌握好手术时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从而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术后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00年至2009年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5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临床资料,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1%(57/258)。多见的并发症包括胰漏、胆漏、腹腔感染,出血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并发症有关的因素包括术前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术前血清白蛋白〈30g/L,术中出血量〉800 ML,年龄〉60岁,术前血红蛋白〈100g/L。结论:术前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术前血清白蛋白〈30g/L和术中出血量〉800 ML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其次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术前血红蛋白〈100g/L。手术者应掌握好手术时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从而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ICU于2015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286例手术后行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出现VAP的患者纳入感染组,将未出现VAP的患者纳入未感染组,对感染组患者进行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培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同时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286例患者中共有117例患者发生VAP,VAP发生率为40.9%。117例VAP患者共培养得到14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共97株,占65.5%,革兰阴性菌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共44株,占29.7%,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7株,占4.7%。药敏试验提示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最为敏感,而对左氧氟沙星和美罗培南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对头孢哌酮和环丙沙星耐药性较低,对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耐药性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性整体较高,仅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性较低。革兰阳性菌中均未发现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超过50%,仅对利福平耐药性低于50%;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亚胺培南具有100%的耐药性,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具有50%的耐药性,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较长、脱机失败再插管、联合使用抗生素、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均为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出现VAP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神经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较高,且病原菌的耐药性较高,同时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以减少VAP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17例,均采取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17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5.04%,其中肝功能衰竭1例,胆道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6例,腹腔感染6例,胆瘘6例,胸腔积液8例,切口感染12例。并发症组患者术前白蛋白、手术时间、既往胆道手术史水平与非并发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部分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既往胆道手术史均是术后并发症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切口感染和胸腔积液为最,患者的既往手术史以及手术时间均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做好针对性预防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相关临来因素。方法:分析292例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科。结果: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DN)发病率为43.49%(127/292)。DN患者的病程、SBP、TC、TG、FBG、HbAIC、LDL-C、BUN和Cr均显著高于NDN患者(P<0.05);但DBP、HDL-C、BMI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归分析结果显示,DM病程、患病年龄、SBP、FBP、TC、TG、LDL-C、HbA1c、BUN、Cr是DN的危险因素(OR值>1)。结论: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DM病程、患病年龄、SBP、FBP、TC、TG、LDL-C、HbA1c、BUN、Cr等参数与糖尿病肾病并发率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相关临来因素。方法:分析292例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科。结果: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DN)发病率为43,49%(127/292)。DN患者的病程、SBP、TC、TG、FBG、HbAIC、LDL—C、BUN和Cr均显著高于NDN患者(P〈0.05);但DBP、HDL.C、BMI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归分析结果显示,DM病程、患病年龄、SBP、FBP、TC、TG、LDL—C、HbAlc、BUN、Cr是DN的危险因素(OR值〉1)。结论: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Did病程、患病年龄、SBP、FBP、TC、TG、LDL—C、HbAlc、BUN、Cr等参数与糖尿病肾病并发率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泌尿系结石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是否合并泌尿系结石,将10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与泌尿系结石的相关关系。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尿p H值、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尿酸(SUA)、24小时尿酸(TUA)水平比较差异具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尿p H值和HOMA-IR为2型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结石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排泄、胰岛素抵抗、肥胖或超重等因素促进了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其中血尿酸、尿p H值、HOMA-IR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出血及二次手术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66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凝血病、抗凝治疗或抗血小板治疗的829例患者归入风险组(n=829),其他患者归为对照组(n=5803),收集并比较二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疝缺损面积(I-III级)、一期手术与二次手术等患者资料,进行一年随访;采用多变量分析影响患者继发性出血及并发症所致二次手术的相关因素。结果:风险组的术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22%vs 1.26%,P0.001),所有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为1.63%。影响术后继发性出血的其它负面因素有:开放式腹股沟疝术式、年龄增加、较高ASA分级、二次手术、男性和较大的疝缺损。风险组与并发症相关的二次手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65%vs 1.14%,P0.001),所有患者与并发症相关的二次手术发生率为1.32%。影响患者并发症所致二次手术负面因素有:双侧手术、较高ASA分级、凝血病与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高龄,保护因素包括:较小的疝缺损面积与腹腔镜手术式。结论:行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术后出血性及并发症相关的二次手术的风险小于行开放术式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益生菌对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Meta分析,以得出新的结论。方法 利用PUBMED、EMBASE、CNKI电子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益生菌对肝移植术后患者影响的对照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应用Review Manager 5.3分析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通过数据库检索21篇文章,根据纳入标准最终选择5篇,包括301名受试者(152名为试验组,149名为对照组)纳入分析,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使用益生菌对肝移植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的感染率(OR=0.21,95%CI:0.11~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减少住院时间(MD=‒1.41,95%CI:‒1.97~‒0.86)和抗生素的应用时间(MD=‒4.32,95%CI:‒5.50~‒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胃肠道的不良反应(OR=0.51,95%CI:0.28~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移植之前或当天给予益生菌能够减少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疗程及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术中应用胆道镜治疗胆道疾病64例,使残余结石发生率由11%下降至2%左右,认为纤维胆道镜对明确诊断减少残余结石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蛇志》2017,(4)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依据术后有无感染进行分组,其中感染组42例,未感染组42例,并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是否放置引流管及放置时间以及术后患者的意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感染组患者的年龄大于未感染组(P0.05)。术后感染组的病因构成与术后未感染组的病因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术前有无合并症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有无使用显微镜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时间、引流量及3天内昏迷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术后放置引流管及术后3天昏迷的患者较易出现感染;神经外科术后出现颅内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针对危险因素实施护理可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1 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双能X 线骨密度仪测定108 例1 型糖尿病患者及106 例非糖尿病人群腰椎1 至4(L1、L2、L3、L4、、L1-4 总体)及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ward's 三角、股骨干及左髋总体)骨密度,同时测定受试者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1 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利用多元回归分析1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相关因素。结果:L1-4 总体BMD 和左髋总体BMD 与年龄、HbA1c 呈负相关,与BMI呈正相关(P〈0.05);左髋总体BMD 与性别有关(P〈0.05)。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BMD 低于对照人群,1型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BMI、HbA1c 水平与BMD 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的肾小管功能改变,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将64例2型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量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30mg/24h)21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0~300mg/24h)20例和临床蛋白尿组(〉300mg/24h)23例,测定各组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和尿渗透压(U-OSM)。探讨年龄、DM病程、24h尿白蛋白量、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水平与肾小管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2型DM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β2MG增高及尿渗透压减低,在正常蛋白尿组即有4例尿β2-MG和7例尿OSM存在异常;方差分析显示,随尿白蛋白量的增高,尿β2MG逐步增高,尿渗透压逐步减低,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123和13.889,P均〈0.01),任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线性回归显示,尿β2MG及尿OSM改变与DM病程、尿白蛋白(U-ALB)、收缩压(S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独立有关。结论:2型DM肾脏损害并非仅累及肾小球,在尿微量白蛋白出现之前即可出现肾小管功能异常。联合检测24h尿白蛋白量、尿β2-MG、尿OSM有助于全面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害情况。严格控制血糖,尽早纠正代谢紊乱对肾小管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的肾小管功能改变,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将64例2型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量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30mg/24h)21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0~300mg/24h)20例和临床蛋白尿组(>300mg/24h)23例,测定各组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和尿渗透压(U-OSM)。探讨年龄、DM病程、24h尿白蛋白量、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水平与肾小管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2型DM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β2MG增高及尿渗透压减低,在正常蛋白尿组即有4例尿β2-MG和7例尿OSM存在异常;方差分析显示,随尿白蛋白量的增高,尿β2MG逐步增高,尿渗透压逐步减低,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123和13.889,P均<0.01),任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线性回归显示,尿β2MG及尿OSM改变与DM病程、尿白蛋白(U-ALB)、收缩压(S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独立有关。结论:2型DM肾脏损害并非仅累及肾小球,在尿微量白蛋白出现之前即可出现肾小管功能异常。联合检测24h尿白蛋白量、尿β2-MG、尿OSM有助于全面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害情况。严格控制血糖,尽早纠正代谢紊乱对肾小管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致使结石残留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14例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14个特征性临床因素与结石残留的关系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评价,对存在相关性的临床因素再应用计算机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结石残留率为42.52%(91/214)。单因素方差分析:ESWL史、惠侧肾功能、结石位置、结石最大径、击碎后最大径、术后第1日输液量、术后第1日尿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解痉利尿药使用与术后结石残留相关(P值均〈0.05);经过COX比例风险模型检测,患侧肾功能、结石位置、击碎后最大径、是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P〈0.05),而术后第1日尿量及术后解痉利尿药使用是结石残留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患侧肾功能不良、结石位于上段、击碎后直径仍大易导致残留结石,而术后第1天尿量较多且适当应用解痉利尿药能减少残留结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职的40~60岁人群胆囊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为该人群提供降低健康风险、改变不良行为的健康教育信息.方法:随机抽样632个体检人员.采用问卷调查、体重测量、身高测量、胆道B超和空腹血糖、血脂检查.经过统计学处理分析与上述因素的关系,,结果:调查的应答率为88.7%.胆石症患病率为7.55%.在危险因素中性剐、体重指数、血脂和进餐间隔时胆结石的影响较大.结论:胆结石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性别、体重指数、血脂和进餐间隔对胆结石形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感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176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60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孕妇,术后发生产褥感染的有68例,发生率为3.86%;发生产褥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其构成比占57.4%;经过单因素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手术时间(OR=1.351)、血红蛋白(OR=1.759)、胎膜早破(OR=2.247)、孕期生殖道感染反复发作(OR=2.047)、妊娠糖尿病(OR=1.473)、前置胎盘反复阴道出血(OR=1.584)与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呈正相关(P0.05)。结论:手术时间、血红蛋白、胎膜早破、孕期生殖道感染反复发作、妊娠糖尿病、前置胎盘反复阴道出血是剖宫产后发生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