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后清宫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在介入栓塞后行清宫术治疗,研究组先应用甲氨蝶呤后再行介入栓塞及清宫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月经来潮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1天及术后1天的血β-HC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介入栓塞后行清宫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疗效确切,且具有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攀升,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发生率已日趋增多。本研究将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03月至2013年03月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患者共28例,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收集其主要临床资料,包括术中出血量、血HCG下降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月经复潮时间及不良反应,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均治疗有效,24例患者栓塞治疗后行清宫术,术中出血量5-200(平均36.5±4.8)mL,另4例栓塞治疗后未行清宫术。平均住院时间为13.6±4.7天。28例血β-HCG于栓塞后7~38天降为正常,超声检查示子宫复旧的平均时间为20—36天,栓塞后28-44天月经复潮。结论:28例患者采用UAE联合MTX灌注化疗治疗后出血量少,恢复快,疗效显著。子宫动脉栓塞术能有效防止和控制出血,保留妇女生育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在临床上对剖宫产切口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收治的切口妊娠患者53例.并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28例、保守治疗组25例,介入治疗组患者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进行刮宫术的治疗,保守治疗组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以及肌内注射MTX后进行刮宫术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出血量,住院时间,降血HCG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介入治疗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降血HCG时间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患者的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介入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间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子宫动脉介入对剖宫产切口妊娠进行治疗的方式,可以对切口妊娠大出血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也可以对妊娠物进行有效的杀死.  相似文献   

4.
宋美玉  陈晨 《生物磁学》2011,(18):3458-3460,3471
目的:探讨子宫特殊部位妊娠的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例子宫特殊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及预后。结果:宫颈妊娠6例、宫角妊娠6例、残角子宫妊娠2例、子宫剖宫产瘢痕处妊娠4例。宫颈妊娠通过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清宫术治愈;宫角妊娠经MTX保守治疗后在超声或官腔镜引导下清宫术痊愈。残角子宫妊娠均行残角子宫切除术治愈。子宫剖宫产瘢痕处妊娠根据分型分别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水囊压迫、局部注射MTX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子宫特殊部位妊娠病情凶险,临床表现各异,但有其特异性,超声辅助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MTX、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后刮宫是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特殊部位妊娠的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例子宫特殊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及预后。结果:宫颈妊娠6例、宫角妊娠6例、残角子宫妊娠2例、子宫剖宫产瘢痕处妊娠4例。宫颈妊娠通过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清宫术治愈;宫角妊娠经MTX保守治疗后在超声或宫腔镜引导下清宫术痊愈。残角子宫妊娠均行残角子宫切除术治愈。子宫剖宫产瘢痕处妊娠根据分型分别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水囊压迫、局部注射MTX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子宫特殊部位妊娠病情凶险,临床表现各异,但有其特异性,超声辅助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MTX、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后刮宫是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冯颖  李坚  段华  孟凡  张晓峰 《生物磁学》2013,(24):4763-4766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剖宫产疤痕妊娠(CSP)的诊断和最佳治疗方法,为后续的临床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30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有25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UAE)+MTX灌注术后,再行清宫术,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无任何并发症出现;另外5例患者因误诊为宫内妊娠后行人工流产术时发生大出血转至我院进行抢救,其中,4例成功实施了子宫动脉栓塞术,达到了止血目的,1例因子宫破裂直接行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对子宫剖宫产疤痕妊娠(CSP)患者实施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MTX灌注术后,借助B超监测,再行刮宫术,是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瘢痕部位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CSP患者89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19例,采用药物甲氨喋呤保守治疗;B组患者30例,行B超引导下人工流产术治疗;C组患者40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C组患者治愈率最高、血清β-HCG恢复至正常时间最短、治疗后阴道出血量最少,其次为B组,最后是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d、7d,B、C两组血清β-HCG下降幅度显著高于A组(P0.05),尤其是C组在治疗后第7d的下降幅度最大;B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C组及A组,但输血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CSP具有治愈率高、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其临床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以胎盘植入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保守治疗组31例和化疗栓塞组30例。保守治疗组仅单纯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而化疗栓塞组采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胎盘排出和月经复潮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随访术后1年患者的月经情况和妊娠情况。结果: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后29例成功止血,有1例未能止血而行子宫切除术。栓塞术后未出现器官局部缺血坏死、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热、下腹痛为常见并发症。而保守治疗组的31例患者中,因治疗失败导致切除子宫的7例,仅24例有效保留子宫,成功率仅77.4%,严重影响患者以后的生育能力。6例发生宫腔感染,4例发生宫腔粘连。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组β-HCG恢复正常时间、输血量、胎盘完全清除时间、月经异常的发生情况均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14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后有胎盘组织自阴道排出,有11例患者2个月后发现胎盘残留,予以清宫术,除3例失访病例,其余患者在随访时间内恢复正常月经,并有2例再次妊娠者。结论:采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其术前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出血控制迅速且并发症少,有助于保留患者的子宫,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孕14~24周胎盘前置状态需要终止妊娠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5例先行子宫动脉栓塞术,3小时后给予利凡诺100 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联合口服米非司酮150 mg(A组),17例行常规剖宫取胎术(B组),比较两组的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A组产后平均出血量为284.53±33.74 m L,平均住院时间为3.8±0.7天;B组平均产后出血量为546.07±40.69 m L,平均住院时间为6.4±0.3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可用于胎盘前置状态的中孕引产,而且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可保护女性生殖生理功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于难治性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4月经我院收治的85例难治性子宫下段瘢痕妊娠患者,其中41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组),44例行孕囊穿刺术治疗(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转经时间、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及激素水平,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92.68%和90.9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住院时间及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1-3个月,观察组患者转经时间为(32.18±11.46)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3±8.0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与孕囊穿刺术比较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转经时间及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史、临床表现、处理及结局进行总结分析,重点探讨其治疗方案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采用的治疗方式包括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后超声监测下清宫术6例、超声监测下局部甲氨蝶呤注射3例、全身甲氨蝶呤注射后清宫术2例、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后清宫术16例、经腹病灶切除术1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1例。前三种方法尽管具有一定的成功率,但均有较高的术后大出血风险。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在CSP的初始及抢救治疗中均具有很高的成功率。结论:CSP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妊娠部位、生育要求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现有的治疗方案中,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后清宫术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行刮宫术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UAE)与阴式CSP组织清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CSP患者10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53例行阴式CSP组织清除术,B组54例行刮宫术联合UAE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及住院时间、术后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及月经、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中出血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阴道出血时间、β-hCG恢复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E联合刮宫术治疗CSP与阴式CSP组织清除术的效果率相当,后者的手术耗时、术后患者β-hCG水平、阴道出血及月经等恢复情况均优于前者,值得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比较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切除术应用于胎盘因素所致严重产后出血产妇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胎盘因素所致严重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子宫切除组(34例)与介入组(52例);其中子宫切除组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介入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出血量、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凝血功能要因子、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分。结果:两组出血量、止血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介入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子宫切除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在感染、伤口渗血、疼痛、阴道出血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其中介入组未见栓塞综合征,且发热发生率低于子宫切除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孕妇血清APTT,PT升高,FIB下降,且介入组的FIB短于子宫切除组,PT、APTT高于子宫切除组(P<0.05);介入组术后6个月的FSFI评分和SF-36评分均高于子宫切除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切除术应用于胎盘因素所致严重产后出血产妇中的效果相当,前者在促进术后康复、改善凝血功能和提高性生活质量、生活质量上具有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孕晩期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36例,依据是否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分为子宫动脉栓塞组20例和非子宫动脉栓塞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临床结局。结果:子宫动脉栓塞组患者失血量、红细胞输血量、冷沉淀输血量均少于非子宫动脉栓塞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输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栓塞组ICU入住率、子宫切除率、产后出血、DIC发生率均低于非子宫动脉栓塞组(P0.05)。两组患者的产褥感染率、失血性休克发生率、早产儿发生率以及新生儿轻度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经阴道与经宫腔镜治疗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6例确诊为外生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经阴道切除外生型瘢痕妊娠病灶(经阴道手术组),30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经宫腔镜切除外生型瘢痕妊娠病灶(经宫腔镜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血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结果经阴道手术组26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经宫腔镜手术组30例患者中22例手术成功,8例因术中子宫穿孔改行腹腔镜或经腹外生型瘢痕妊娠病灶切除及子宫修补成功率为73.3%显著低于经阴道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0.58±6.1)mL]及住院费用((8833.04±491.5)元)明显低于经宫腔镜手术组[(69.03±7.8)mL](P0.001)、(14908.79±325.5)元(P0.001)。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经阴道与经宫腔镜两种术式均能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经阴道治疗外生型CSP可行性强于经宫腔镜手术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为CSP的患者60例,根据CSP的类型分为内生型组(Ⅰ组)19例和外生型组(Ⅱ组)41例,每组再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各分为两个亚组,Ⅰ组包括:ⅠA组应用甲氨喋呤(MTX,Methotrexate)后超声引导下清宫术(7例);ⅠB组应用MTX及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UACE,Uterine aytery embolization chemotherapy)后超声引导下清宫术(12例)。Ⅱ组包括:ⅡA组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MTX(11例);ⅡB组应用MTX+UACE+超声引导下清宫术(30例)。以妊囊大小、术中出血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治愈率、二次治愈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术后妊娠率作为疗效评估参数比较两组中亚组间相关数据的差异。结果:Ⅰ组中,两亚组妊囊大小、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血HCG及月经恢复时间、首次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A组住院花费明显少于ⅠB组(P0.05)。Ⅱ组中,两亚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妊囊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A组术中出血量及月经恢复时间明显多于ⅡB组,血HCG下降率及首次治愈率明显低于ⅡB组(P0.05)。结论:CSP可根据类型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内生型适用于MTX+超声引导下清宫术,而外生型适用于MTX+UACE+超声引导下清宫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病例的诊断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结果:2014年-2016年,我院CSP患者经UAE治疗后发生DVT的发病率为1.63%,患者平均年龄35.2岁。DVT临床症状出现于UAE术后3-6天,多表现为下肢的疼痛及酸胀,深静脉血栓均出现在介入穿刺处肢体。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深静脉血栓安全可靠。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有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DVT发生与穿刺处肢体制动,血管受压,血液回流障碍有关。手术前后应采取预防措施,低分子肝素钠抗凝对DVT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到2017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进行急诊治疗的11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接受脾脏切除手术,观察组给予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便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与治疗前后CD4~+/CD8~+、CD8~+、CD4~+、CD3~+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并抢救成功,观察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便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都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间的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7.8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天,两组白细胞与血小板含量均显著高于术前1天(P0.05),而观察组血小板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白细胞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天与术后1个月的CD4+/CD8+、CD4+、CD3+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能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并应用介入技术治疗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有15例一次栓塞成功,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异常阴道流血,未哺乳者术后6-8周恢复正常月经,哺乳者于结束哺乳后4-8周恢复正常月经;1例于栓塞后16小时再次出现大量阴道流血,而改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介入栓塞治疗直观性强、创伤微小、并发症少、止血较快,并保留生育功能,有条件的医院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与单子宫动脉栓塞在瘢痕妊娠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瘢痕妊娠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研究组采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beta subunit,β-HCG)下降至正常范围时间、宫腔异常包块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抑制素B(inhibin B,INHB)等卵巢功能指标变化;记录并对比两组的膀胱损伤、阴道流血、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β-HCG下降至正常范围时间、宫腔异常包块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FSH、LH、E2、INHB等卵巢功能指标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FSH水平均升高,LH、E2、INHB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优(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25%vs. 20.83%,P0.05)。结论:相比于单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有利于改善瘢痕妊娠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对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至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