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念娇  黄小泰  黄琦 《蛇志》2014,(3):294-295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滴注式持续气道湿化在小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入住我科的120例需行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滴注式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注射式间断气道湿化,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湿化满意率高,出现刺激性干咳、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平均每例每天需吸痰的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滴注式持续气道湿化可减少气道湿化的不良反应、改善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应用0.45%盐水湿化气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7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湿化气道,观察组49例给予0.45%盐水湿化气道,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后的疗效、脑组织循环功能改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痰液粘稠情况比较,观察组Ⅰ度、Ⅱ度的痰液粘稠患者高于对照组,Ⅲ度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痰后PaO2、SaO2水平明显升高,PaCO2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6.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0.45%盐水湿化气道能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通气功能,调节痰液粘稠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脑组织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密闭式和开放式吸痰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及临床效应.方法:选择我院机械通气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密闭组和开放组,密闭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时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吸痰,开放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吸痰.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呼吸道粘膜的损伤发生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吸痰后密闭组呼吸道粘膜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P<0.01),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开放组(P<0.01).结论:密闭式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效果方面显著优于开放式吸痰,在机械通气气道护理工作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翠卿 《蛇志》2013,(4):394-395
目的探讨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9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70例机械通气新生儿作为对照组,2013年1~9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75例机械通气新生儿作为干预组,两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抬高患儿头部15~30°体位管理、妥善固定气管导管、密闭式按需适时吸痰、加强呼吸机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保证患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哮喘气道重构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A组(正常对照组);B组(哮喘4周组);C组(哮喘6周组);D组(给药4周组);E组(给药6周组)。测定气道反应性并观察气道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壁厚度、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及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PI3K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①B组、C组PI3Kp85α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组(P均<0.01),E组上述指标较B组、C组、D组均显著降低(P<0.01、P<0.01、P<0.05);②B组及C组支气管壁厚度、支气管壁平滑肌厚度、支气管壁平滑肌细胞核数量均较A组明显增加(P均<0.01),而E组上述指标较B组、C组、D组均显著降低(P均<0.01);③B组、C组的气道反应性均高于A组(P均<0.01),E组较B组、C组、D组均显著降低(P<0.01、P<0.01、P<0.05)。结论:气道平滑肌增生是气道重构的一个显著特征,PI3K可能在此起促进作用。雷公藤内酯醇可能通过下调PI3K的表达而减轻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及抑制气道平滑肌增生,对哮喘气道重构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使用常规开放式吸痰法,实验组30例采用密闭式吸痰,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排痰量优于对照组,吸痰后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吸痰后48h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对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哮喘气道重构及核因子-kappaB(NF-κB)、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4周组(B组);哮喘6周组(C组);治疗4周组(D组);治疗6周组(E组)。测定气道反应性并观察气道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壁厚度、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及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印迹法检测PCNA、NF-κB、Bcl-2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Bcl-2mRNA表达。结果:①B组、C组NF-κB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P均〈0.01),E组上述指标较B组、C组、D组均显著降低(P〈0.01、P〈0.01、P〈0.05);②B组、C组Bcl-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1);E组蛋白表达量较B组、C组、D周组均显著降低(依次为P〈0.05、P〈0.01、P〈0.01),mRNA表达水平与上述各组比较亦均显著降低(P〈0.01),E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与A组相比仍较高(依次为P〈0.05、P〈0.01);③B组、C组PCNA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A组(P〈0.01);④B组及C组支气管壁厚度、支气管壁平滑肌厚度、支气管壁平滑肌细胞核数量均较A组明显增加(P〈0.01),而E组上述指标较B组、C组、D组均显著降低(P〈0.01);⑤B组、C组的气道反应性均高于A组(P均〈0.01),E组较B组、C组、D组均显著降低(P〈0.01、P〈0.01、P〈0.05)。结论:哮喘气道平滑肌增生与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凋亡不足相关。NF-κB可能通过抑制ASMCs凋亡,参与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构过程。雷公藤内酯醇可能通过下调NF-κB而抑制Bcl-2的表达,从而促进ASMCs凋亡、抑制气道平滑肌增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辅助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HFNC)对重症肺炎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9月期间在河北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93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3例重症肺炎患儿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B组给予HHFNC,C组给予免疫球蛋白辅助HHFNC。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免疫球蛋白、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24 h,C组和B组患儿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低于A组(P0.05);C组患儿的发绀消失时间、肺部哕音消失时间短于B组和A组(P0.05),治疗7 d后,C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G(Ig G)水平高于B组和A组(P0.05),C组和B组患儿的鼻损伤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与NCPAP相比,HHFNC可更有效地改善重症肺炎患儿二氧化碳潴留的现象,且可降低鼻损伤的发生率,联用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促进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途径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对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ASAⅠ-Ⅱ)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n=50),各组均给以硬膜外注射2.5 mg吗啡作为术后镇痛治疗的同时,A组静脉注射安慰剂(生理盐水),B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C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5 mg,D组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5 mg及静脉注射安慰剂(生理盐水),以上均以5 mL作为注射容积。观察和比较术后24 h内各组恶心和呕吐(PONV)、皮肤瘙痒、补救镇痛、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排气时间和补救镇痛时间。结果:B、C、D三组的PONV总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083),而B、C、D三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083);A、B、C、D四组间恶心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D组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083);B组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083);四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均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P0.05)。四组患者补救镇痛的发生率、补救镇痛药量和排气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C、D组的补救镇痛时间明显比A组延长(P0.0083),四组患者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结论:地塞米松磷酸钠可降低吗啡硬膜外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延长补救镇痛时间;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对降低呕吐的发生率更有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可降低瘙痒的发生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止血颗粒(Arista AH)在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吸切术创面止血上的应用效果。方法:54例腺样体肥大患者行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吸切术,随机分为四组,A组20例(压迫止血后喷洒Arista AH),B组15例(压迫止血后双极电凝止血),C组7例(压迫止血后Merocel高膨胀海绵填塞),D组12例(仅压迫止血)。比较四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术后出血、咽痛持续时间、恢复正常通气时间等指标,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记录止血难度的主观评估。结果:A组手术时间、止血难度均低于B组、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D组(P0.05),与B组、C组无统计学差异。A组咽痛持续时间低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恢复正常通气时间与B组、D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可吸收性止血颗粒可用于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吸切术创面止血,具有快速简便、安全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四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包虫病患者合并术后胆漏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肝包虫病患者103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行内囊摘除术,n=26例)、B组(行外囊完整剥除术,n=28例)、C组(行外囊次全切除术,n=25例)、D组(行肝部分切除术,n=24例)。比较各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统计并比较四组患者手术后胆漏的发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的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C组、D组,B组和C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D组(P0.05);A组的术后带管时间明显多于B组、C组、D组,D组的术后带管时间明显多于B组、C组(P0.05);D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多于A组、B组、C组,A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多于B组、C组(P0.05)。A组的术后胆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C组、D组(P0.05)。四组的膈下感染、胸腔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残腔感染、残腔积液发生率高于B组、C组、D组(P0.05);D组的术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B组、C组(P0.05)。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肝包虫病的主要方式,四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清醒气管插管中不同浓度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舒芬太尼应用于清醒气管插管中的最适靶控浓度。方法:择期困难气道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A组为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B、C、D组分别接受舒芬太尼0.1 ng/m L、0.3 ng/m L、0.5 ng/m L效应室靶控输注,记录入室后(T0),达到设定血药浓度时(T1)、气管插管时(T2)和气管插管后(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分别于入室后、插管后3 min、5 min采血测皮质醇浓度。结果:1SBP:T1时,B、C、D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T3时A、B组明显升高(P0.05);2DBP:T2时A、B组升高显著(P0.05),C、D组无较大变化(P0.05);3HR:T1时B、C、D均下降,D组下降最明显,与A、B、C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A、B组HR升高(P0.05),C、D组插管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4Sp O2: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皮质醇:插管后三分钟C、D组较A组降低(P0.05),C、D组内五分钟、三分钟同入室后比较皮质醇降低(P0.05)。结论:0.3 ng/m L效应室浓度(ce)的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可以有效的减弱清醒气管插管所致的应激反应,0.3ng/ml以上效应室浓度的舒芬太尼能将心血管反应抑制得更加完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激素冲击治疗联合放疗用于中重度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6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9例中重度Graves眼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n=37)、B组(n=35)、C组(n=37)。A组患者单纯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B组患者则在A组的基础上进行激素冲击治疗,C组患者则采用B组基础上联合球后放疗方案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保持随访至少6个月,对比三组疗效,记录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时的临床活动评分(CAS)及眼球突出度,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有效率比较,C组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CA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C组显著低于A、B组(P0.05),A、B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B、C组眼球突出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C组显著低于A、B组(P0.05)。A、B、C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14.29%、5.41%,A、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C组(P0.05)。结论:激素冲击联合放疗治疗中重度Graves眼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CAS评分及眼球突出度,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抗甲状腺治疗或激素冲击治疗,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早期吸入不同浓度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的干预情况。方法: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对照组8只,B卵蛋白(OVA)致哮喘组8只,C卵蛋白致哮喘后吸入低浓度布地奈德治疗组8只,D卵蛋白致哮喘后吸入高浓度布地奈德治疗组8只。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内皮素-1(ET-1)的水平,计数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各组大鼠行肺组织切片HE染色,再行胶原染色、免疫组化NGF、TGF-β1染色,借助计算机图象分析软件测量单位气道面积炎性细胞数目,基底膜周径(Pbm)、平滑肌面积(WAm)、气道内壁面积(WAi)、胶原面积(Wcol),NGF及TGF-β1阳性信号积分吸光度。结果:B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细胞分类及TNF-α、ET-1水平与A组比较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及D组较B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NGF及TGF-β1的表达、气道壁炎性细胞计数、气道内壁面积、平滑肌面积、胶原面积与A组比较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及D组与B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及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组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早期吸入不同浓度的布地奈德均可明显抑制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高浓度较低浓度对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肺泡灌洗术对儿童大叶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到2022年10月收治的270例大叶性肺炎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A、B、C三组,每组90例。所有患儿均采取常规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吸痰、清热、平喘、止咳等治疗,A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头孢曲松治疗,B组应用头孢曲松+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C组应用头孢曲松+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对比三组患儿体征消失时间、影像学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表达水平,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患儿肺啰音/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总天数、影像学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显著,且C组明显低于B组和A组(P<0.05);三组患儿治疗前WBC、GRA、PCT、CRP、ESR表达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WBC、GRA、PCT、CRP、ESR表达水平均降低,且C组明显低于B组和A组(P<0.05);三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C组明显高于B组和A组(P<0.05);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头孢曲松+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能够快速减轻患儿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反应,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能够让患儿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期吸入不同浓度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的干预情况。方法i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对照组8只,B卵蛋白(OVA)致哮喘组8只,C卵蛋白致哮喘后吸入低浓度布地奈德治疗组8只,D卵蛋白致哮喘后吸入高浓度布地奈德治疗组8只。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内皮素.1(ET-1)的水平,计数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各组大鼠行肺组织切片HE染色,再行胶原染色、免疫组化NGF、TGF-β1染色,借助计算机图象分析软件测量单位气道面积炎性细胞数目,基底膜周径(Pbm)、平滑肌面积(WArn)、气道内壁面积(WAi)、胶原面积(Wcol),NGF及TGF-β1阳性信号积分吸光度。结果:B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细胞分类及TNF—α、ET-1水平与A组比较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及D组较B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NGF及TGF-β1的表达、气道壁炎性细胞计数、气道内壁面积、平滑肌面积、胶原面积与A组比较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及D组与B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及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组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早期吸入不同浓度的布地奈德均可明显抑制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高浓度较低浓度对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模拟高原缺氧条件下建立稳定的缺氧SD大鼠牙周炎动物模型。方法:4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常氧对照组(A组),常氧牙周炎组(B组),缺氧对照组(C组),缺氧牙周炎组(D组),每组10只。B、D组大鼠结扎牙颈部、高糖饮食、口腔涂菌及注射激素,A、C组不作任何处理,正常饮食。C、D组喂养的同时进入模拟海拔5000 m的低压氧舱。8 w后检测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深度PD、牙槽骨吸收度ABL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GI、PD及ABL指数在B组与A组,D组与C组,C组与A组,D组与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LI指数在B组与A组,D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C组与A组,D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E染色见A、C组无明显改变,B、D组牙龈糜烂,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迁移,牙周膜间隙增宽。结论:将采用结扎牙颈部、高糖饮食、口腔涂菌及注射激素综合方法作用的SD大鼠放入模拟海拔5000 m的低压氧舱,建立模拟高原缺氧大鼠牙周炎模型具有可行性,为高原牙周病的防治奠基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A型肉毒素与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用治疗瘢痕疙瘩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瘢痕疙瘩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A组给予A型肉毒素治疗,B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C组给予A型肉毒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改善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C组患者体积、痛痒觉、硬度和自我评价的改善评分均高于B组和A组(P0.05),B组的各项指标改善评分和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C组高于B组(P0.05),A组和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治疗后半年、1年瘢痕疙瘩复发率均低于B组(P0.05),但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A型肉毒素或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相比,A型肉毒素与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使用治疗瘢痕疙瘩能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蛇志》2015,(4)
目的探讨不同负压对昏迷并发肺炎患者气管内吸痰效果的影响,以优化吸引方法。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5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50例昏迷并发肺炎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分别采用10.0~13.3kPa、20.0~26.8kPa、33.3~36.9kPa负压进行吸痰。观察吸痰前及吸痰后5min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的变化,记录痰液吸净时间及7天内气道黏膜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3种负压吸痰对患者心率及血压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13.3kPa负压吸痰对血氧饱和度影响较小,气管黏膜损伤率低,但吸痰彻底时间较长;20.0~26.6kPa负压吸痰对血氧饱和度影响较小,气管黏膜损伤率低,吸痰彻底时间短;33.3~36.9kPa负压吸痰对血氧饱和度影响大,气管黏膜损伤率较高,吸痰彻底时间最短。结论不同负压的选择对气管内吸痰病人的血氧饱和度、痰液吸净时间、气道黏膜损伤率影响大,临床护士应选择适宜的负压吸痰,最大限度降低吸痰导致对病人的不利影响,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HIV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结核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HIV感染合并肺结核初治患者53例作为A组,将同期收治的单纯肺结核患者176例作为B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肺外结核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咳嗽发生率低于B组,但发热发生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斑点实验、PPD实验、痰查抗酸杆菌阳性率均低于B组(P0.05),A组患者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以及CD4+计数200发生率高于B组(P0.05);A组抗结核治疗的临床疗效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P0.05)。结论:与单纯感染肺结核的患者相比,HIV合并肺结核患者并发症以及肺外结核发生率较高,实验室相关检查敏感性较低,抗结核治疗的效果较差,临床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