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八种常见国产蛇毒对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林振桃  郑景熙 《蛇志》1995,7(4):4-6
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观察了我国常见的八种蛇毒(眼镜蛇毒、蝮蛇毒、眼镜王蛇毒、竹叶青蛇毒、蝰蛇毒、烙铁头蛇毒、银环蛇毒及金环蛇毒)对人白血病T淋巴细胞系CEM细胞、人单核细胞白血病U937细胞及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HL6O细胞的生长曲线、存活率及分裂指数的影响。结果发现八种常见蛇毒中眼镜蛇毒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最强,蝮蛇毒次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值均小于0.01),其余六种蛇毒的作用则很弱。但无论是眼镜蛇毒还是蝮蛇毒,其杀伤淋巴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白血病及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作用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国几种常见的毒蛇,即五步蛇、蝮蛇、竹叶青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王蛇以及4种不同产地的眼镜蛇的蛇毒的12种酶活力进行了测定,报告了各活力的数值并对这些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我们选择分属三个不同蛇科的眼镜王蛇(Ⅰ,属眼镜蛇科)、尖吻蝮蛇(Ⅱ,属蝮亚科)和青环海蛇(Ⅲ,属海蛇科)分泌的原毒液,分别测定它们的γ-谷氨酰转肽酶(γ-GT,E.C.2.3.2.2)、乳酸脱氢酶(LDH,E.C.1.1.1.27)和碱性磷酸酶(AKP,E.C.3.1.3.1)总酶活力,并应用浓度梯度聚丙烯酰胺电泳(PAGE)和等电聚焦电泳,比较上述三种酶的电泳表现。初步结果,总酶活力为,γ-GT:(Ⅰ)>(Ⅲ)>(Ⅱ)、LDH:(Ⅲ)>(Ⅰ)或(Ⅱ)、AKP:(Ⅰ)>(Ⅲ)>(Ⅱ);浓度梯度PAGE各呈不同酶谱,每种酶均有几种不同估计分子量;等电聚焦电泳显示各不相同等电点的多条酶带。此结果说明上述三种蛇毒中三种酶均存在多种形式,具多型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用凝胶聚焦电泳方法分离我国常见的蝮蛇、尖吻蝮、蝰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七种毒蛇蛇毒,它们的电泳区带数分别为34、33、35、26、24、23、23。在操作过程中,凝胶中加入7M尿素,蛇毒样品量500微克,pH3.5—10两性载体(Ampholinc),是获得良好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植物叶片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NSC)不仅为植物的代谢过程提供重要能量,还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策略。以温带针阔混交林(长白山)、温带阔叶林(东灵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神农架)和热带雨林(尖峰岭)4种森林类型的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蒽酮比色法测定了163种常见乔木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和NSC(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探讨了不同森林类型植物叶片NSC的差异及其地带性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从森林类型上看,植物叶片NSC含量从北到南递减,即温带针阔混交林(170.79 mg/g)>温带阔叶林(100.27 mg/g)>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1.24 mg/g)>热带雨林(80.13 mg/g)。(2)从生活型上看,无论是落叶树还是阔叶树,其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和NSC含量均表现为:温带针阔混交林>温带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北方森林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和NSC含量均表现为落叶树种>常绿树种,或阔叶树种>针叶树种。(3)森林植物叶片NSC含量、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比值与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森林植物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和NSC含量以及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比值均具有明显的从北到南递减的地带性规律;其NSC含量以及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比值与温度和水分均呈显著负相关的变化规律可能是植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重要机制之一。该研究结果不仅为阐明中国主要森林树种碳代谢和生长适应对策提供了数据基础,而且为理解区域尺度森林植被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郭凤根  王仕玉 《植物研究》2000,20(3):270-274
选取26个性状,应用不加权算术平均配对法对来自云南各地的20份紫苏试材进行了数值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这20份紫苏试材可分成紫苏、回回苏、耳齿紫苏、野生紫苏和白苏5个变种;并对白苏变种的设立和耳齿紫苏变种的分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云南境内紫苏种下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26个性状,应用不加权算术平均配对法对来自云南各地的20份紫苏试材进行了数值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这20份紫苏试材可分成紫苏、回回苏、耳齿紫苏、野生紫苏和白苏5个变种;并对白苏变种的设立和耳齿紫苏变种的分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几种蛇毒抑菌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景海  姜雯 《蛇志》1994,6(1):23-28
本文通过平板扩散实验观察了蛇岛蝮蛇毒、长白山白眉蝮蛇毒、江浙蝮蛇毒及中华眼镜蛇毒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四种蛇毒对试验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白眉蝮蛇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63mg/ml,对大肠杆菌为5.0mg/ml。抑菌作用与蛇毒中L—氨基酸氧化酶的活力有相关性。利用CM—SephadexC-25SephdexG—75一对江浙蝮蛇毒的抑菌成份进行初步的柱层析分离,从纯化的各组份看,L—氨基酸氧化酶活力高的其抑菌活性也高。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金鱼的4个典型品种为实验对象,分析了其骨骼形态与游泳能力的关系。草金鱼两侧腹肋夹角较小且躯椎、尾椎平直,其骨骼结构支撑其纺锤形的外部形态,使草金鱼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琉金、虎头、龙睛蝶尾金鱼的内部骨骼形态,使其不具纺锤形的外形,多叶尾鳍的推动力也较弱,在水中游动的能力也弱于草金鱼;虎头金鱼背鳍的消失(退化)以及"∩"形的尾鳍骨骼形态,导致其运动、平衡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蛋白质组学已从早期用双向电泳和凝胶蛋白鉴定进行蛋白质表达谱研究扩展到蛋白质研究的几乎所有方面,如蛋白质相互作用、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结构和蛋白质胞内移位等,可以理解为大规模研究蛋白质相关问题的学科。  相似文献   

11.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满荣 《蛇志》2001,13(1):61-64
神经生长因子 ( Never growth factor,NG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非常重要的一员。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种内源性的可溶性蛋白家族 ,具有调节神经元的生长、存活、分化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及影响神经元形态可塑性的功能。目前已发现的有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 - 3、 4、 5 ( NT- 3、 4、 5)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BDNF) ,睫状节神经营养因子( CNTF) ,以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NGF是神经营养因子中第一个被发现和确认的 ,它的活性最早报道存在于两种肉瘤组织和蛇毒中 [1]。多年来 ,人们对蛇毒 NGF分离纯化、结构、生理…  相似文献   

12.
《蛇志》1990,(3)
中国蛇协蛇毒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蛇毒临床研究应用中心,辽宁抚顺青峰制药厂均建在辽宁省抚顺驻军的第238医院院内,三个单位把科研与生产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即担负着蛇毒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同时又负责某些科研成果的生产与推广任务,是国内唯一的具养蛇取毒、临床应用、生产制药研究于一家  相似文献   

13.
14.
在距今二百万年左右的第四纪期间,大角鹿是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鹿类动物。就是说,在全北区中,都有大角鹿的踪迹。大角鹿具有巨大的掌状角,肿厚的颌骨等方面的特点,常引起古生物学者的注意。更为特别是,这种引人注目的鹿类化石,常常与人类化石相伴生。我国境内著名的北京人、篮田人及大荔人等相伴生的动物群中,都有众多的大角鹿化石出现。同人类化石一起出现,多少显示了这种鹿类化石是远古人类狩猎的对象。大角鹿化石最为显著和别具一格的特点是具有肿厚的颌骨及巨大的掌状角。著名的北京猿人地点的大角鹿化石,由已故杨钟健教授命名为肿骨鹿。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其肿厚的颌骨而命名。正因为有如  相似文献   

15.
体型是对身体形状和组成成分的描述,影响人的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心理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可帮助评价个体生长发育状况并指导健康成长,因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古斯族群的起源、迁移及各民族之间亲缘关系问题历来为学者所关注和争论。本研究在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随机抽取辽宁满族、黑龙江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成人人群(男女皆有)进行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探讨中国境内通古斯人群的体型特点及规律,为分析中国境内通古斯人群的亲缘关系提供体质人类学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境内睫毛婆婆纳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睫毛婆婆纳是地中海周缘地区的重要农田杂草 ,对其个体生理生态学和种群生态位研究表明 ,睫毛婆婆纳种子在通气性良好的土壤中具有高的萌发率 ;含水量为 1 0~2 0 %的土壤 ,有利于其种子萌发 ;种子萌发对 pH值要求并不严格 ;低温能促进其种子萌发 ;光合作用特征与波斯婆婆纳比较接近 ,属于耐阴植物 ;种子呼吸强度比同属其它杂草略低 ;种群在南京地区的实际生态位宽度比同属的波斯婆婆纳、婆婆纳要小 .生态位重叠值计测表明 ,睫毛婆婆纳与同属的两种杂草有最为相似的生态要求 .  相似文献   

17.
蛇毒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二、三十年来国际上蛇毒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每年有大量的研究论文发表在毒研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等各类专门杂志上,每四年一次的国际毒素会议,蛇毒的研究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印度、巴西、苏联、台湾和国内很多地方,都有专门的蛇毒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8.
矽肺是尘肺中进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矽肺是慢性进行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早期为粉尘性巨噬细胞肺泡炎,晚期则转为结节性或弥漫性纤维化,融合团块。这是一种规律性的组织反应,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且早期巨噬细胞肺泡炎并非必然进展到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在生物医学领域正逐步深入,研究方法也正逐步完善。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的几种研究方法,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及局限性,并且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在“十一五”结束之年, 应《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编辑部邀请, 组织此次中国蛋白质组学专刊, 回顾我国蛋白质组学发展历程, 展示我国蛋白质组学最新成果, 同时为我国生命科学“十二五”的发展提供借鉴.

蛋白质组学是一门新兴但发展迅速的学科. 1994年, 蛋白质组概念的提出加速了蛋白质组学的凝聚和发展, 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自此纷纷加大对蛋白质组学的支持力度, 蛋白质组学成为各强国科技角力新的“战场”; 至1997年, 国际蛋白质组研究已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我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紧随其后, 较早开展了蛋白质组研究, 并迎头赶上. 过去的十余年间, 我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经历了最初的草创(仅少数几家单位的零星队伍), 到迅速发展、壮大, 继而走向世界, 并终于进入国际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先行列的发展历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