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潘留勇 《蛇志》2017,(3):325-326
目的分析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胆囊手术的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126例,按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方法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胆囊大部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价值较高,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分析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普外科治疗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2年在我院接受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15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对照组行阑尾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持续时间短、创伤面积小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对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A)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穿孔性阑尾炎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OA治疗,观察组行LA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儿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及并发症情况;围术期各时点血清CRP、PCT水平。结果:两组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观察组患儿中无中转开腹者。观察组患儿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及并发症率均为4.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18.4%(P0.05)。两组术前12 h时血清CRP、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2 h时相比,两组术后24、48 h时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两组术后48 h时血清CRP、PCT水平较术后24 h时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同期对比,观察组术后24、48 h时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患儿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能更有效降低血清CRP、PCT水平,促进患儿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近年来,腹腔镜作为微创外科的代表,以创伤小、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适用于孤立性的单纯性肝囊肿进行减压引流,手术效果较好。本文通过观察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单纯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及优势,为临床肝胆疾病的手术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肝囊肿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开窗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痛苦,腹腔镜开窗术治疗单纯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5月于我院(总院及分院)诊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共131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术中、术后临床指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置管引流时间、术后24 h VAS、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1%)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7.7%)(P0.05)。两组肠梗阻发生率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较开腹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的优势,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对照组64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肠梗阻以及腹腔脓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腹腔内出血、阑尾残端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手术效果好、预后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优于对照组的75.0%,而且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明显低于对照组(1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疗效明显,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患者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胃穿孔患者9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及胃肠动力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术前、术后第1h、1d、2d、3d血清中胃泌素(GAS)水平,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d、2d、3d GAS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具有出血量少,住院时间更短,胃肠动力恢复更快,并发症较少等多方面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腹腔镜微创技术联合频谱照射治疗小儿阑尾炎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lCAM-1)、降钙素(Calcitonin,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7例小儿阑尾炎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联合频谱照射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后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治疗前后血清slCAM-1、PCT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47.82±8.33)min vs (56.97±10.46)min,(46.97±9.75)mL vs (90.72±13.86)mL,(7.02±2.41)d vs(11.84±3.58)d](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19.38±4.32)h vs (25.82±6.18)h,(16.98±4.59)h vs (36.83±7.29)h,(32.02±5.82)h vs (40.17±7.60)h](P0.05);血清slCAM-1、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80.27±23.75)ng/L vs (197.06±27.30)ng/L (0.92±0.20)ng/L vs (3.87±1.03)ng/L](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14%(3/42) vs 22.22%(10/45)](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技术联合频谱照射治疗小儿阑尾炎疗效显著,可改善微循环,促进肠功能恢复,降低血清slCAM-1、PCT水平,并发症少,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处理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为普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腹腔镜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腹腔镜组行微创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67.82±9.57)min,术中出血量为(296.48±33.24)mL,肠蠕动恢复时间为(11.12±1.33)d,下床活动时间为(6.05±1.85)d,住院时间为(8.44±1.63)d,复发率为10.81%,并发症发生率为13.51%;对照组手术时间为(88.16±8.94)min,术中出血量为(482.32±24.21)mL,肠蠕动恢复时间为(18.18±1.09)d,下床活动时间为(8.47±1.23)d,住院时间为(11.28±1.91)d,复发率为19.44%,并发症发生率为30.55%;腹腔镜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围手术期外周血PCT、CRP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 d,两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相比术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3 d,观察组血清PCT、CRP水平则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则仍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5 d,观察组血清PCT、CRP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对照组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5 d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血清PCT、CRP水平,有利患者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5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体温升高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接受小骨窗微创手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神经功能情况,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二次手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癫痫、颅内再出血、颅内感染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微创手术,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血肿清除效果较好,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颅内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熊卫锋 《蛇志》2016,(3):300-30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钛夹法治疗阑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钛夹法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大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钛夹法治疗阑尾炎的疗效确切,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完全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2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组在腹腔镜下操作完成,对照组传统开腹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20例患者均按分组要求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胃肠道恢复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发热、切口感染、腹腔出血积液及门静脉系统血栓等为术后常见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脾切除+贲门周期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且效果显著。我们通过观察腹腔镜技术用于老年患者进行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对比,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肿瘤的优势,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101例老年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1例并发症,对照组为2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适合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手术耐受较差的老年患者采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康复情况并评价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我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的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胆心反射3例,腹腔出血1例,感染2例;对照组术后出现胆心反射3例,腹腔出血4例,感染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结石性胆囊炎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式疗效显著,术中出血较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术后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谢静  洪捌英  刘晓瑛 《蛇志》2016,(4):445-446
目的探讨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情况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赵晓棠 《蛇志》2017,(2):148-149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手术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实施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子宫肌层愈合情况以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肌层完全愈合率以及首次妊娠距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转开腹率、术后发热率、月经改善率以及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均安全可靠,但宫腔镜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迅速,是有生育要求患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肾细胞癌并行肾癌根治术患者70例,其中42例患者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纳入微创组;28例患者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第3天炎症指标与肾功能、围术期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较短,术后下床走动时间、术后停止禁食时间较早,手术出血量、手术费用较少(P0.001)。与对照组相比,微创组患者WBC、CRP水平较低(P0.001)。微创组患者围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8%,低于对照组(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0,P=0.032)。结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较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有疗效佳、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