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奥布卡因凝胶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择期全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男性患者120例,年龄20~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0例,分别为羟考酮组(A组)、奥布卡因凝胶组(B组)、羟考酮联合奥布卡因凝胶组(C组)、对照组(D组)。记录四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诱导前(T0)、拔管后即刻(T1)、拔管后15 min(T2)、拔管后30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以及T1、T2、T3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同时,记录术后30 min内患者躁动、尿管留置不适的发生情况以及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发热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T1时MAP、HR低于B组和D组(P0.05),T2、T3时MAP、HR低于A组、B组和D组(P0.05),各时点的VAS评分低于B组和D组(P0.05),尿管留置不适发生率低于A组和D组(P0.05)。四组患者躁动、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奥布卡因凝胶的使用能够减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男性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苏醒期尿管留置不适,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而且不延长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羟考酮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6例,依据抽签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有53例,对照组予以芬太尼镇痛,实验组予以羟考酮镇痛,比较两组痛觉指标[5-羟色胺(5-HT)、P物质]、疼痛数字评分(NRS)、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应激指标、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干预后,实验组5-HT、P物质水平、NRS评分、PT、Fg、APTT、PLT以及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应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羟考酮的镇痛作用与芬太尼相当,但能够更有效减轻术后血液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盐酸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开腹手术患者镇痛效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A组(应用1.0 mg/kg的盐酸羟考酮及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麻醉)、B组(应用0.75 mg/kg的盐酸羟考酮及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麻醉)、C组(应用0.5 mg/kg的盐酸羟考酮及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麻醉)和D组(应用1.0 mg/kg的盐酸羟考酮麻醉),每组各25例。对比各组镇痛效应满意度以及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5 min(T2)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统计各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B、C三组的镇痛效应满意度均分别明显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三组的镇痛效应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T1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水平均分别高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和T2时,各组的SBP、DBP、MAP及HR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T1时SBP、DBP、MAP及HR水平与T0时相比明显上升,而T2时又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A组的36.00%、C组的44.00%及D组的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盐酸羟考酮与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开腹手术患者的镇痛效应较好,并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均造成一定影响,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以及0.75 mg/kg的盐酸羟考酮复合麻醉的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3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实验组静脉注射Dex 1μg/kg直到手术结束,对照组同法给予生理盐水。于麻醉前15 min(T0)、插管后5 min(T1)、气腹后20 min(T2)、术后立刻(T3)和术后24 h(T4)四个时间点,分别监测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测定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T0时两组患者的MAP和H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T1、T2、T3时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轻微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4时两组患者的MAP和HR均恢复至正常水平。T0时两组Cor、NE和IL-6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T2、T3、T4时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轻微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4时除NE,其他指标均达到峰值。结论:Dex能维持围术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中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羟考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清血栓素A2(TXA2)、血浆内皮素(ET)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接诊的9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各30例。于手术开始前,均静脉注射羟考酮,A组剂量0.1 mg/kg、B组剂量0.2 mg/kg、C组剂量0.3 mg/kg。比较三组T0(入室后)、T1(麻醉诱导后)、T2(插管后)、T3(胆囊分离时)、T4(手术结束)时点血流动力学、TXA2、ET的变化以及T0、T5(术后2 h)、T6(术后1 d)、T7(术后3 d)时点免疫功能的变化;并记录拔管时间、苏醒时间、降压药、止痛药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在T2、T3时点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较T0时点比较显著升高(P0.05),B、C组在T2、T3时点DBP、SBP、HR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三组T2、T3、T4时点TXA2较T0时点比较均显著升高,且A组B组C组,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T2、T3时点ET较T0时点均显著升高(P0.05),A组在T2、T3时点ET均明显高于B、C组(P0.05);三组在T5时点CD3~+、CD4~+、CD8~+、CD4~+/CD8~+较T0时点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A组在T5时点CD3~+、CD4~+、CD8~+、CD4~+/CD8~+均明显低于B、C组(P0.05);C组拔管时间明显长于A、B组(P0.05);C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在胆囊切除术中,应用0.2 mg/kg羟考酮对血流动力学、TXA2、ET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插管、拔管血流动力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LC手术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利多卡因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麻醉诱导为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6 mg/kg,丙泊酚2.6 mg/lcg,舒芬太尼2μg/kg和顺阿曲库胺0.2 mg/kg,采用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利多卡因组患者术中静脉给予利多卡因,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插管、拔管血流动力学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未达到4分,利多卡因组患者在T2、T3时刻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T1、T4、T5时刻两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T2、T3时刻VAS评分显著高于T1时刻,而T4、T5时刻均低于T1时刻(P0.05),利多卡因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t2、t3、t4、t5、t6时刻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脉搏氧饱和度(SpO_2)各个时刻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利多卡因组患者呼吸频率(RR)在t2、t3时刻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在老年LC患者手术插管、拔管的镇痛效果较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不同剂量羟考酮对腹腔镜胆囊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5例接受LC的患者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均25例。术毕15 min,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预防性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0.1 mg/kg、0.15 mg/kg、0.2 mg/kg。比较各组拔管前(T_1)、拔管时(T_2)、拔管后5 min(T_3)、拔管后10 min(T_4)、拔管后30 min(T_5)血流动力学改变、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1时刻比较,各组T_2时刻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均明显升高(P0.05),但中、高剂量组T_3时刻后SBP、DBP、HR均显著下降,恢复至T_1时刻水平(P0.05),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剂量羟考酮的增加,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逐渐延长(P0.05);中、高剂量组拔管质量评分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而中、高剂量组间拔管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剂量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中、高剂量组追加镇痛药物的比例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羟考酮可不同程度抑制LC术后拔管期应激反应,0.15 mg/kg羟考酮能够更好地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促进患者早期苏醒,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地佐辛与羟考酮在腹腔镜手术术后的镇痛与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6例,A组分别在手术前后给予羟考酮,B组分别在手术前后给予地佐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的VAS(视觉模拟评分)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6、12及24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为15.22%,同B组28.26%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用于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与镇静中,效果优于地佐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腹部全麻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硫酸吗啡注射组(简称吗啡组)和盐酸羟考酮注射组(简称羟考酮组),每组30例。用药3、24、48 h后,采用VAS方法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患者补救镇痛率以及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记录72 h后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镇痛48 h内的不同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补救镇痛率与吗啡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羟考酮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吗啡组40.0%(P0.05),羟考酮组患者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与吗啡组(93.3%vs.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的镇痛效果与硫酸吗啡相当,且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全凭静脉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胸腔镜下肺病损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胸腔镜下肺病损切除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行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TPVB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术毕、术后24 h的血糖、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及多巴胺(DA)的浓度,以及两组在麻醉时、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0.5 h、手术开始后1 h、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同时比较两组术后2 h、6 h、12 h、24 h静息及活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及术毕的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而术后24 h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的MAP、HR比较无差异(P0.05),除手术开始后1 h和术毕的HR外,观察组各时间的MA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除静息时24 h外,观察组各时间静息时和活动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复合TPVB在胸腔镜下肺病损切除术中应激反应小,对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影响小,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为Ⅰ级或Ⅱ级,年龄分布在21-53岁,体重为41-72 kg。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每组各30例。在麻醉诱导前15 min,对P组患者采取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NS组患者则采取静脉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为麻醉深度指标,根据BIS值调节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以维持麻醉。记录拔管期间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不良反应及拔管后5 min疼痛VRS评分。结果:①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P组在T3至T6各时点的MAP和T3至T5各时点的HR均明显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P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NS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组拔管后5 min疼痛VRS评分为2.0,明显低于NS组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减轻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和疼痛VRS评分。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反应及应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至陕西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1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麻醉诱导前,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定0.5 μg/kg静脉泵注,对照组予以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泵注,持续时间均为10 min。术中麻醉维持,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定0.2 μg/(kg?h)持续静脉泵注,对照组予以0.2 μg/(kg?h)速率持续静脉泵注等量氯化钠注射液,均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泵注。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心血管反应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24 h 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组间、时间及交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即刻(T1)、气管插管后30 min(T2)和出手术室时(T3)时点HR、MA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丙二醛(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使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有效维持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高血压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3例行LC的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研究组(n=57),对照组患者予以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T细胞亚群、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1.23%(52/57),高于对照组的76.79%(43/56)(P0.05)。研究组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2 min(T2)、气腹后10 min(T3)、术中探查(T4)、术毕气管导管拔出2 min后(T5)时间点HR、MAP无明显变化,对照组T1~T5时间点HR、MAP呈现先下降后升高趋势(P0.05);研究组T1、T2时间点HR高于对照组,T4和T5时间点HR则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时间点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毕1d(T6)、术毕3d(T7)时间CD4~+、CD4~+/CD8~+均较T1较低,CD8~+较T1升高,但研究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则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行LC时给予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减轻免疫抑制,促进患者术后意识恢复,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地佐辛结合表面麻醉对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饱胃清醒患者80例,依据麻醉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结合表面麻醉,研究组患者采用地佐辛结合表面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结果:T1时,两组患者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研究组患者HR、M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气管插管诱导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研究组患者体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结合表面麻醉对气管插管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麻醉应激反应较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胆囊切除术围术期输注1,6--磷酸果糖联合术中局部封闭Calot三角对血流动力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年龄28-67岁,ASA分级Ⅰ-Ⅱ级,分为对照组(n=20)和试验组,试验组(n=20)患者在切皮前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在胆囊牵拉前在Calot三角注射2%利多卡因5ml,选择全凭静脉麻醉(TIVA),气管内插管,机控通气。分别于胆囊牵拉前5分钟(T0)、牵拉时(T1)、牵拉五分钟(T2),牵拉十分钟(T3)监测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和血流动力学。结果:牵拉瞬间对照组和试验组,TP值降低(p〈0.05);牵拉五分钟时,对照组MAP、HR、HFnu较牵拉前和牵拉时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且LF/HF比值较其他时间点降低(p〈0.05);试验组HR牵拉前和牵拉时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拉十分钟时,两组TP较牵拉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AP、HR较牵拉前和牵拉时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皮前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联合局部封闭Calot三角对心率变异性和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降低胆心反射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手术应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影响,本研究选取98例实施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收集时间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根据患者所采取的麻醉方法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各49例,联合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患者手术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学波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MMSE评分。研究结果显示,T0时刻,联合组和对照组的MAP、HR、SpO2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时刻,联合组患者的MAP、HR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MAP、HR在T1、T2、T3时刻较本组T0时刻均显著的降低(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3 d,联合组MMSE评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的MMSE评分较本组术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单纯全麻,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全麻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麻醉效果好、术后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7.
周颖  张卉  李振英  刘浩东  祖正儒 《生物磁学》2009,(14):2713-2715,2712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清皮质醇及儿茶酚胺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麻醉组(A组)、全麻组(B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C组)各14例,于麻醉前10min(T0)、气腹后10min(T1)、气腹后40min(T2)和术后10min(T3)四个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测定皮质醇(COR)和儿茶酚胺(CA)浓度,并观察P旷c02、SP02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与T0相比,A组T1时MAP、HR显著下降(P〈0.05),B组T1、T2时MAP、HR、COR和CA明显升高(P〈0.05),C组各时点MAP、HR、COR和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相比,C组各时点MAP、HR、COR和CA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以有效地调控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胆囊切除术围术期输注1,6-磷酸果糖联合术中局部封闭Calot三角对血流动力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择期胆囊切除术惠者40例,年龄28-67 岁,ASA分级Ⅰ-Ⅱ级,分为对照组(n=20)和试验组,试验组(n=20)患者在切皮前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在胆囊牵拉前在Calot三角注射2%利多卡因5ml,选择全凭静脉麻醉(TIVA),气管内插管,机控通气.分别于胆囊牵拉前5分钟(TO)、牵拉时(T1)、牵拉五分钟(T2),牵拉十分钟(T3)监测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和血流动力学.结果:牵拉瞬间对照组和试验组,TP值降低(p<0.05);牵拉五分钟时,对照组MAP、HR、HFnu较牵拉前和牵拉时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且LF/HF比值较其他时间点降低(p<0.05);试验组HR牵拉前和牵拉时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拉十分钟时,两组TP较牵拉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AP、HR较牵拉前和牵拉时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皮前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联合局部封闭Calot三角对心率变异性和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降低胆心反射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9例骨科手术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45),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术后精神状态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药物使用量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语言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术前(T2)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较麻醉前(T1)时间点降低,两组患者手术30 min(T3)、手术结束时(T4)时间点MAP、HR均较T2时间点升高(P0.05),但两组患者T1~T4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 h(T5)~术后72 h(T8)时间点、研究组T5~术后24 h(T7)时间点MMSE评分低于T1时间点(P0.05),而研究组T8时间点MMSE评分与T1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7、T8时间点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5、术后12 h(T6)时间点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7、T8时间点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可对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精神状态造成一定影响,但硬膜外麻醉对术后精神状态的影响程度相对更轻,同时还可降低POCD发生率,改善围术期部分指标。  相似文献   

20.
李小玲  徐金秀 《蛇志》2016,(1):42-43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应用左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在行常规全身麻醉后,给予左布比卡因术前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行常规全身麻醉后,不予局部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t=18.35,13.04,11.63,10.95;均P0.05);观察组的镇痛药物使用率及不良反应分别为6.90%(2/29),10.34%(10/29),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χ2=7.29,9.04;均P0.05)。结论左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效果显著,可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