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弓形体感染的调查报告大连市西山医院大连116023蔡玉荣,刘继义弓形体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细胞内寄生性原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为了解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感染状况,收集住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症198例患者血清,采用IHA(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方法,检出...  相似文献   

2.
《生物磁学》2011,(22):I0006-I0006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精神分裂症并不是一种纯粹的遗传性疾病,有一半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因源于自身基因突变,而不是遗传。研究报告刊登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采用磁疗法合并氯丙嗪与单用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显效率治疗组65.7%,明显高于对照组48.6%,P<0.05。尤以焦虑、兴奋、幻觉、猜疑、睡眠等症状效果较好。说明合并磁疗可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四省八市县抽查的142407人(其中男72528人,女69879人)的群体中,作了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共查出现症精神分裂症病人男184例,女209例,其中能查到三代以上的完整家系共346个,对该租家系经多基因遗传模式和单基因模式分析、检验、得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可能是多种单基因遗传模式,其中76%基本符合隐性遗传、2%为显性遗传、8.1%未不规则显性、8.3%为不规则显性和隐性两可,4.3%属于不同病种的混合或变异,因而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异质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种发病过程截然不同的疾病,但临床上都表现出认知障碍.小清蛋白阳性神经元(parvalbumin positive interneurons, PV阳性神经元)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调控神经传递的兴奋/抑制平衡,参与Gamma神经振荡的形成,对信息处理、信号整合及输出极为重要,与学习记忆、注意、觉醒状态、社会交往等认知功能密切相关.PV阳性神经元对认知功能的调控,提示其在AD和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共同参与作用.因此,本文对PV阳性神经元在AD和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缺陷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以PV阳性神经元为靶点治疗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除了遗传因素外,一些环境因素也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生,肠道微生物群是近年来发现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普遍发生了紊乱,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影响神经功能和疾病。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免疫和代谢功能来诱导精神分裂症的发生,肠道菌群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防治的有效靶点,调节肠道菌群可能是防治精神分裂症的一种潜在方法。本文就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因素、肠道菌群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机制以及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目前被认为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最有伤害性的一种慢性大脑疾病,具有严重破坏性。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有1%~1.5%人患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不正常的心理功能和紊乱性行为,发病主要原因与脑内结构病变和神经递质活动程度有关。精神分裂症目前被分为三大类:阴性精神分裂症,阳性精神分裂症,和认知缺失。目前对精神分裂症研究除基于神经生物学和脑科学的研究外,还从遗传学(先天)和社会环境(后天)等角度进行研究。在运用多种诊断技术诊断出精神分裂症后,对它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疗法和心理疗法。  相似文献   

8.
本报道了5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在原用抗精神病药物效不显的基础上,应用内磁疗法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显效率为23.2%,有效率为48.2%。疗后BPRS总分及因子思维障碍、敌对性和激活性评分下降,有显性差异。疗效与病程无关。表明该疗法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副反应有一定性记忆力下降等。  相似文献   

9.
<正>一直以来,科学家并不清楚遗传变异如何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日前,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在精神分裂症遗传机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布在《精神分裂症通报》上。目前鉴别到的绝大多数与精神分裂症显著相关的遗传变异都位于非编码区,学界一般认为,这些遗传易感位点很可能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水平,进而影响精神分裂症易感。基于这个假说,该所研究员罗雄剑课题组首次用贝叶斯分析方法,系统地整合分析了来自于精神分裂症GWAS遗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全世界约有1%的人患有这种疾病。以往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容量比正常人小,且一些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DNA序列多态性也同时与脑的结构异常有关,这与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假说是吻合的。最近研究发现,人的DKK4基因的SNP(rs2073665)与精神分裂症显著相关。为了研究DKK4精神分裂症易感SNP是否与脑发育相关,本文检测了961个正常人rs2073665的基因型并测量了他们的脑容量。相关性分析发现,rs2073665在加性模型下和显性模型下都与脑容量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为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同时能影响脑容量提供了证据,同时也为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异常假说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全世界约有1%的人患有这种疾病。以往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容量比正常人小,且一些精神分裂症易感的DNA序列多态性也同时与脑的结构异常有关,这与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假说是吻合的。最近研究发现人的GULP1基因的两个SNP(rs2004888和rs4522565)与精神分裂症显著相关。为了研究这两个精神分裂症易感的SNP是否也符合神经发育假说,我们检测了791个正常人的这两个SNP的基因型并测量它们的脑容量,相关性分析发现这两个SNP和脑容量无关,说明GULP1的精神分裂症易感性存在更加复杂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在中国终身患病率大概为6.55‰.研究精神分裂症的语言认知,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从行为和神经[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近红外光学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 NIRS)]两个层面简述了国内外精神分裂症语言认知的研究进展.目前西方国家对精神分裂症的语言认知研究较多,结果也很丰富,初步形成了语言损伤的理论,而且发现幻听与语言加工相关脑区(wernicke区)有密切关系.精神分裂症的汉语认知研究起步较晚,各方面还不够深入和完善.作者提出应该大力加强对中国精神分裂症的语言认知研究,不仅可以更加清楚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语言特点,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和探索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视觉信息处理异常,这些视知觉功能紊乱涉及视通路的高级以及低级视区,表明在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视觉系统早期或晚期的不同信息处理阶段均可能存在损伤.阐明这些感知觉信息处理紊乱的神经机制对理解精神分裂症神经病理生理学机制有重大意义.视觉周边抑制(surround suppression)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视觉现象,指在神经生理水平或视知觉水平上外周对中央视觉目标的抑制作用.精神分裂症的视觉周边抑制发生异常改变,然而其损伤状况并不完全一致,且其具体神经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本文以周边抑制为对象,从精神分裂症周边抑制改变状况及其神经机制两个层面简述了国内外精神分裂症视觉周边抑制的研究进展.未来研究方向需要系统全面地调查精神分裂症周边抑制损伤状况,综合脑科学研究技术共同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周边抑制异常的具体神经环路.  相似文献   

14.
Liu XY  Li M  Yang SY  Su B  Yin LD 《动物学研究》2011,32(5):499-503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精神疾病.大量的实验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有报道称至少100个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相关,但它们在不同人群中的重复性不好.在这些基因中,RELN在多个人群中都被证实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表明它可能是一个真实的易感基因.目前,在RELN基因上有很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被证实与精神分裂症相关,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的在RELN基因第四个内含子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7341475,它被证明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相关.为了验证该位点在中国人群中是否与精神分裂症相关,作者对来自中国玉溪的病例——对照样本(400位患者和400位正常人)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显示,在该样本中rs7341475与精神分裂症不相关,这表明rs7341475在中国人群中可能不是致病多态性位点.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迄今病因未明,家系研究、双生子与寄养子的研究显示了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倾向,各国学者开展了许多寻找其致病基因的研究工作。已经有大量关于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报道,有些结果也在后续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重复性。本文主要就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研究近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生命世界》2005,(12):22-22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是思维和感情方面极度的紊乱,影响到语言、思维、感知和自我意识,例如凭空听见有人说话或者产生固执的不正常信念。全世界约有4500万18岁以上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一个阶段患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从年轻时开始,时常会造成一些能力的丧失,如学业中断或者不能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物磁学》2014,(33):I0001-I0002
在至今为止进行的最大规模的精神分裂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科学家发现了超过100个和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基因变异。这可能为确定新治疗靶点铺就了道路。发表在本周《自然》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在为人们提供关于该疾病新见解的同时,也支持了其发展和免疫系统的相关理论。在此之前。科学家只发现了和此疾病易感性相关的30个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18.
<正>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目前对其病理过程中的神经化学机制还不清楚.已有研究提示,氧化压力与精神分裂症存在潜在联系,比如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脑组织的转录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实验小鼠品系建立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Wu JH  Zou H  Yu J  Zhou XD  Xie QL  Jin ML 《生理学报》2003,55(4):381-387
基于精神分裂症的谷氨酸功能紊乱假说,实验用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非竞争性受体拮抗剂MK801(5-甲基二氢二苯并环庚稀亚氨马来酸或地卓西平马来酸盐)作用于实验小鼠,观察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移动加快(hyperlocomotion)和刻板性动作(stereotypy),建立了可用仪器测定的两项量化指标。根据作用于近交系BALB/c小鼠的MK801的剂量优化结果,用0.6mg/kg体重的MK801剂量初步建立了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并用近交系C57BL/6小鼠成功重复了上述实验。进一步用系列剂量的MK801作用于远交群ICR小鼠,同样也诱发了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利培酮作用于已建立的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的精神分裂症模型,结果表明利培酮能显著地抑制两品系模型小鼠的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实验结果证明:用MK801作用于实验小鼠建立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脑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被揭示。目前已经提出脑-肠轴失调和异常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关。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严重精神障碍。最近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变化会通过肠道菌群-肠-脑轴影响人类的认知和社会行为,这意味着肠道菌群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有望成为精神分裂症新的治疗靶点。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为预防和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类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