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根据辽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分析了生态系统敏感性的区域分异规律,并对多种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处于轻度至高度敏感区域,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分别占全省陆域面积的34.00%、62.66%和3.34%。高度敏感区分布在辽东山地丘陵、辽东半岛、辽西低山丘陵、辽西北、柳绕地区和大洼县。辽东山地丘陵、辽东半岛和辽西低山丘陵主要是土壤侵蚀高度敏感。辽西北和柳绕地区主要是土地沙漠化高度敏感。大洼县是土壤盐渍化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2.
森林与山区生态系统及其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地生态系统是以山地自然生态条件和生物总体构成的功能单位。这一生态系统影响和制约着山区的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生产。开发山区和发展山区生产,必须首先研究山区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与各项生产的关系。本文以河南山区生态系统为基础,进行分析和讨论。一、河南山地生态系统概况河南位于我国中东部,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自北向南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山地、丘陵面积共7.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3%,太行山和伏牛山北坡属暖温带,桐  相似文献   

3.
江西泰和县自然景观破坏程度的分级和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省泰和县的自然景观破坏程度共分为6级∶0.原生级;1.极轻微破坏级;2.轻微破坏级;3.中等破坏级;4.严重破坏级;5.极严重破坏级。 根据野外调查资料、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航片按上述分级绘制泰和县山地丘陵自然景观破坏程度分级图,并根据该图量算出全县和各公社的各分级的面积。根据各分级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数来评价研究地区山地丘陵的自然景观破坏程度和自然程度。 评价结果:泰和县的山地丘陵总的来看是中等破坏水平和准人为状态。县内各公社的破坏程度则与人口密度和地貌条件有密切关系,例如,桥头公社(人口较稀和以低山为主)的山地丘陵总的来说是极轻微破坏水平和准自然状态;冠朝公社(人口密度中等和以丘陵为主)的山地丘陵总的来说是严重破坏水平和人为状态;万和公社(人口较密和以低丘平原为主)的山地丘陵总的来说是极严重破坏水平和人为状态。  相似文献   

4.
探讨海拔梯度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的影响对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南方丘陵山地带200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SV)的时空变化与海拔梯度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5年,阔叶林、人工表面和裸地面积增加,针叶林、旱地、水田、灌木林面积下降;阔叶林、针叶林在T2海拔梯度(500~800 m)分布最多;2000—2015年,南方丘陵山地带ESV增加了64.83亿元,阔叶林和针叶林分别贡献33.41%、28.41%;单项ESV中,水文调节贡献最大,占总量的26.20%,粮食生产减少最多,减少了3.69亿元;ESV空间上呈现东西多、中部少的分布格局;海拔梯度上,单位面积ESV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T2海拔梯度是转折地带,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22.51%;2000—2015年各海拔梯度ESV呈增加趋势,T1海拔梯度(<500 m)的ESV增长最多,增加40.72亿元;地理探测结果表...  相似文献   

5.
常耀文  吴迪  李欢  刘霞  王蕴鹏  郭家瑜 《生态学报》2024,44(11):4544-4557
生态系统服务簇的识别是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管理与优化的关键。量化了2000、2010、2020年淮河流域产水量(WY),水源涵养(WC),土壤保持(SC),生境质量(HQ),水质净化(WP),净初级生产力(NPP)和碳储量(CS)7种生态系统服务。并基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FM)识别了生态系统服务簇,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20年,WP,NPP与WC呈上升趋势,WC的增幅最大;CS与HQ呈下降趋势。淮河流域各生态系统服务具有时空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区多位于西南部山区与东北部丘陵山地地区。(2)识别了5个生态系统服务簇:核心生态服务簇,WP服务簇,WY服务簇,NPP服务簇与生态过渡服务簇。核心生态服务簇与生态过渡服务簇的面积总体增加,流域西南部山区与东北部丘陵山地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提升,2000-2020年,WY服务簇与NPP服务簇间的转移面积较大,WY服务簇面积减少达60.09%,NPP服务簇面积显著增加,2020年占整个流域面积的57.02%。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清晰认识淮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簇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也为探索淮河流域可持续的生态系统管理与规划决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福建丘陵山地面积广,生产潜力大,发展多种经营条件很好。根据丘陵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实际利用情况,本文从生态学观点出发,讨论丘陵地区发展多种经营问题:一、丘陵山地应以林为主,保护好阔叶林,大力营造针阔混交林、经济林和薪炭林。搞好坡顶林业是发展多种经营的保证。林下放牧,实行林牧结合。二、丘陵中部坡地发展果树、茶、木本油料、副业。合理布局,以果、茶为重点,兼顾其它,走多种经营道路,是繁荣经济的重要途径。三、丘陵山地及其坡麓农田相互依存的格局,经营对象虽有差别,但必须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对待,纳入农业规划。开发利用与保持水土结合,因地制宜地安排农、林、牧、副生产。  相似文献   

7.
一、山区自然情况的特点广东省包括大陆与海岛两部分,山较多而不高,地形复杂,海拔500m 以上的山地占全省土地面积(2.12×10~5km~2)的32.91%,海拔80—500m 的丘陵占24.96%,共占土地面积的57.87%,合计43个山区县,30个半丘陵县,是全省陆地和海南岛的主体。粤北为全省地势最高、切割最强烈、地形最复杂的山地丘陵区,南岭主脉骑田岭、大庾岭,支脉天井山、起微山,呈弧形向南突出,山地破碎,走向复杂,沿河盆地与峡谷相间,石坑崆海拔为1902m 为全省最高峰。粤西为云开大山、云雾山等山脉,走向东北而西南的山地丘陵区,山岭之间有开阔的盆地及河谷,河流穿截山岭形成峡谷,南部花岗岩残丘绵延直  相似文献   

8.
江西的野生兰属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花,是民间对兰科兰属(Cymbidium)植物的泛称,是中国人民广为喜爱的传统名花;在文明古老的中华大地,栽培与观赏兰花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末年,至今已有1100多年。兰属植物主产于亚洲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大洋洲与非洲,全世界约有40余种,我国产30余种及许多变种。 江西省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北面和湖北、安徽两省相邻,南有大庾岭、九连山与广东接壤,西有幕阜山、万洋诸山与湖南毗邻,东有武夷山、怀玉山与福建、浙江两省接境。江西是江南丘陵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虽为平原地区,但也有庐山雄峙长江、鄱阳湖之滨,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0%,广阔的山区极宜兰花生长。 据初步调查,江西省有野生兰属植物9种(变种)以上,它们是:  相似文献   

9.
大瑶山山地总面积约3000km~2,其中属金秀县管范围占2080km~2,新近把象州县的桐木乡和鹿寨县的头排乡划入金秀,使其增加了平原面积,粮食生产基本上达到了自给。但金秀县山地丘陵面积占90%以上,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经营管理好广阔的山地丘陵是关键。过去,整个大瑶山山地森林密布,生物资源丰富,尽管当地居民长期以来习惯于刀耕火种的经营,但是,人口不多,森林面积破坏有限,恢复也快。随着人口不断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系统的保护是防止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对生态系统保护等级进行划分,确定局域、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生态系统保护的优先性,可为制定生态系统保护方案提供重要依据。目前,生态系统保护等级划分的常用指标包括面积流失率、幅度和代表性。以江西省生态系统为例,基于20世纪80年代的江西省植被图、生态系统图、2010年土地利用图和自然保护区图,在GIS环境下进行图层叠加运算和重分类,再进行定量评估和归一化,将江西省生态系统划分为极重要、重要和一般3个级别。结果表明:过去的30年间江西省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共减少了82613.83km2,减少率超过了60%。全省的37个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中有19个类型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得到保护的面积比例较低。森林生态系统中极重要、重要和一般生态系统类型分别占省国土面积的16.7374%、5.5310%和3.8242%,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比例分别为0.51%、3.73%和5.76%;灌丛生态系统中极重要、重要和一般生态系统类型分别占0.0975%、0.9335%和0.0100%,保护比例分别为1.72%、0.17%和0.70%;草地生态系统中极重要、重要和一般生态系统类型分别占0.2647%、0.0005%和0.1064%,保护比例分别为0.21%、0.00%和3.49%;湿地生态系统中极重要、重要和一般生态系统类型分别占0.3532%、0.0345%和1.5650%,保护比例分别为1.87%、0.00%和18.01%。从各级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来看,极重要生态系统分布范围最广,主要分布在江西省的东南部和西北部;重要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东北部;一般生态系统分布范围最小,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多数由于经济发展而退变为农田、城市等人工生态系统。结合江西省生态系统现状,将极重要的生态系统作为重点保护范围,因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17.46%的生态系统应该得到优先保护。这一结果为有效地开展生态系统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生态系统的保护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浙江丘陵山地茶树生态气候的垂直层和茶叶生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浙江是全国重点产茶省,而丘陵山地的茶叶产量占全省的大半,且是优质茶的主产地。在中国茶树气候区划中,浙江属气候适宜区。但实践表明,因地域和层域的生态气候的不同,茶叶产量和自然品质及经济效益迥然相异。本文就生态气候因子的优劣和适宜程度,运用综合评分法,试划了浙江丘陵山地茶树生态气候的垂直层,分析了其与茶叶生产的关系。一、影响浙江丘陵山地茶叶生产的主要生态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啮齿动物的生态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依据1977—1983年,在辽宁省内19个县(市)多种地理景观类型中有关啮齿类的调查资料,对其生态地理分布问题作一归纳整理,以便为防治鼠害及今后系统进行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全省共有啮齿类动物5科20属24种。其种类分布和数量受地形、地貌、植被、土壤及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辽宁省山地丘陵分列于东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红线划分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江西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红线是对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空间区域,也是实现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域,通过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并结合现有的生态保护地区,划定江西省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为59608.16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5.71%。然后以生态红线区域作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生态源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了江西省生态安全格局,确定了生态廊道、辐射通道、生态战略节点等生态安全格局组分的空间分布,并划分为低、中、高3种水平生态安全格局。其中低水平安全格局面积为78285.47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46.89%;中水平安全格局和高水平安全格局面积分别是49405.89和23104.93 km~2,各占研究区面积的29.59%和13.84%。  相似文献   

14.
吉泰盆地位于江西省中南部,约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该盆地足个典型的红壤丘陵盆地,丘陵约占盆地总土地面积的1/2以上,土壤多属发育在红色、紫红色砂砾岩和紫色页岩风化物上的红壤,pH 值4.5—5.5。草丛植被即通称的亚热带草坡,是吉泰盆地丘陵区现状植被中面积最大的一类,约占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典型丘陵区人口密集乡村景观的土壤碳氮磷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IKONOS高分辨率(1 m)卫星遥感图,根据生态立地分层分类规则,评价了四川盆地、江南山地和华南山地等典型丘陵区人口密集的乡村景观结构对0~30 cm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密度及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OC密度的面积加权平均值为江南山地丘陵(2.72±0.76 kg·m-2) > 华南山地丘陵(2.65±0.73 kg·m-2)>四川盆地丘陵(2.15±0.57 kg·m-2);TN密度的面积加权平均值为江南山地丘陵(0.28±0.06 kg·m-2) >四川盆地丘陵(0.27±0.06 kg·m-2) >华南山地丘陵(0.21±0.06 kg·m-2);TP密度的面积加权平均值为四川盆地丘陵(0.19±0.04 kg·m-2) >江南山地丘陵(0.11±0.03 kg·m-2)>华南山地丘陵(0.08±0.04 kg·m-2).四川盆地、江南山地和华南山地丘陵SOC、TN和TP储量最高的生态立地类型分别为小规模1年生旱地作物、两季水田和斜坡次生阔叶疏林.SOC和TN密度均以水田或林地最高,而以低覆盖度的挖掘地和山顶旱地最低,TP密度的分布较为复杂.细微尺度的生态立地水平分析可以较好地反映出丘陵区人口密集乡村景观地区的生态结构和SOC、TN、TP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啮齿动物的地理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省的啮齿动物,过去曾在局部地区进行过调查(伍律等,1958;董谦等,1962;林兰泉等,1965),我站自1961年以来对全省作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工作。关于啮齿动物的地理区划问题,肖增祜等(1978)曾作过区划拟议,将辽宁省初步划分为三个动物地理省(辽东山地丘陵省、辽西山地丘陵省、辽河平原省)。本文根据1958—1981年全省啮齿动物的调查资料,将辽宁省划分为五个啮齿动物地理省,现作如下叙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燕守广  张慧  李海东  唐欢欢 《生态学报》2017,37(13):4511-4518
生态红线是最为关键的生态保护区域边界,是生态安全的底线。以2013年江苏省划定的生态红线区域为研究对象,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江苏省陆域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564.15亿元/a,占全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48.69%,其中水体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占生态红线区域的比例高达78.34%;生态红线区域的土地平均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为2.47万元/hm~2,是全省平均的2.18倍,其中湿地最高,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达5.55万元/hm~2,是全省平均的4.89倍,其次是水体、林地和草地;在已划定的生态红线区域中,各类生态系统占全省相应土地类型的面积比例排序与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价值排序完全一致,显示出生态系统类型的单位面积价值越大,受保护的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8.
尹治成 《四川动物》1989,8(2):30-30
经历年来调查全省已报告蚊虫10属120种,分布于168个县、市,占全省县、市的87%。本文参照四川省综合自然区划(王告函等,1981),划分为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4个区、11个亚区,即:成都平原、盆中浅丘区、盆中深丘区、盆东平行岭谷、盆周山地、川西南山地、康定木里巴塘高山深谷区、岷山邛崃山山地、马尔康理塘切割高原、若尔盖红原沼泽区和石渠色达丘状高原。各区划内蚊虫种类分布的差别是明显的(见表)。山地(表内Ⅳ—Ⅷ)蚊虫种类最多,占全省种类的85%(102/120),其余依次为丘陵,占64%(77/120),平原占55%(66/120),高原仅占10%(12/120)。各地貌区…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位于我国东南内陆地区,长江中下游南部,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36%,丘陵占18%,低山岗地占35%,平原占8%,水域占3%。境内有赣、信、抚、饶、修等五大河流,自边缘山地发源后汇入鄱阳湖。江西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在80年代有较大的发展,至今拥有国家、省、地(市)、县(市)级自然保护区44处(点),大抵可分为五类。一、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这类保护区旨在保护亚热带常绿阔叶一林,  相似文献   

20.
江西吉泰盆地草丛群落学特点及其利用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草丛在吉泰盆地现存植被中,是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一种类型,尤其在盆地中部的低丘和岗地,分布更为广泛。作者根据1980-1982年的植被调查资料,对该地区草丛作了分析,以便为亚热带丘陵草丛的利用方向提供依据。一、吉泰盆地丘陵草丛的生境特点及其形成吉泰盆地位于江西省的中西部,面积达18,700km~2,约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2%。该盆地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山区典型的红壤丘陵盆地。丘陵区的土壤为亚热带典型的红壤,pH值4.8-5.5。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7.7-18.6℃,年总降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