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γ干扰素(IFN-γ)是人体三种主要的干扰素之一,现已表明其具有抗增殖、免疫调节和抗病毒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在理化性质方面,IFN-γ不同于α干扰素(1FN-α)和β干扰素(1FN-β)。由互补DNA(cDNA)推断1FN-γ,为146个氨基酸的多肽链。天然IFN-γ的纯化与结构分析表明有两种主要的活性分子,其分子量分别为25KDa和20KDa,两者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均  相似文献   

2.
复合干扰素突变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性合成了复合干扰素突变体基因 ,克隆至分泌型酵母表达载体pMEX9K ,将重组载体pMEX CIFNm用SacⅠ线性化后 ,转化毕赤酵母GS115 .转化子经诱导后 ,培养上清有抗病毒活性的蛋白产生 .经过离子交换 ,疏水层析 ,凝胶过滤三步层析纯化 ,得到了纯度大于95 %的重组复合干扰素突变体 ,经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该蛋白N端序列与理论值一致 ,质谱测定分子量为 19 3kD ,与理论值一致 .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其活性 ,并结合Lowry法蛋白定量计算其比活性为 6× 10 8IU mg ,与复合干扰素的比活相当 .  相似文献   

3.
一种重组人α1型干扰素突变体IFN-α1/86D的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重组人α1型干扰素突变体IFN-α1/86D在摇瓶培养和分批发酵培养的重组大肠杆菌DH5α株中的表达动态,并采用阳离子交换层析和抗α1型干扰素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的两步流程对其进行了纯化,得到SDS-PAGE纯及高效液相层析(HPLC)纯的IFN-α1/86D产品,共比活性为2.3×10~7单位/毫克蛋白。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的结果表明,纯化产品的纯度在95%以上,但其N端不均一,产品中含有两种N端序列正确的IFN-α1/86D活性分子,即约75%为去Met分子和约25%为带Met分子。  相似文献   

4.
不同型别的基因工程干扰素抗病毒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大肠杆菌生产的不同型别的基因工程干扰素rIFN-α1(α1)、rIFN-αA(αA)、rIFN-β17ser(β17ser)和rIFN-γ(γ),以及自然人白细胞干扰素nIFN-αco,在不同细胞上对不同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做了比较研究。证明:①α1抗病毒作用的细胞谱较广,尤其在牛肾MDBK细胞和猪肾PK细胞上有很高的活性,分别为在人细胞上的29倍和7倍。β17ser和γ在异种细胞上活性极低,在鼠、猪和牛肾细胞上的活性为人细胞上的1~2%以下。②5种干扰素对麻疹、CoxB1、Sindbis、腺病毒7型和Ⅰ、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抗病毒活性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病毒对干扰素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别,以Sindbis病毒为最敏感,7型腺病毒最不敏感。③5种干扰素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均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尤以人α1型和β干扰素作用最强,α1对出血热病毒的抗病毒活性是对滤泡性口膜炎病毒(VSV)的1/2.85,人β干扰素是对VSV的1/4.1。上述结果为人基因工程干扰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两个重组人γ干扰素高效表达株pIFN-γ及PBVIFN-γ的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并对纯化的γ干扰素进行了活性鉴定及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采用连续沉淀的方法对高表达菌株pBVIFN-γ及低表达菌株pIFN-γ,裂解液进行初步纯化,然后应用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方法进行纯化,分别可纯化14倍与933倍,均达电泳纯,回收率分别为25%和30%,比活性达7.56×10~7U/mg蛋白。SDS-PAGE电泳上γ干扰素分子量约17.5kD。测定了纯化的γ干扰素N末端19个氨基酸序列,与由其DNA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确认了本研究所表达、纯化的γ干扰素达到了较高纯度。本方法为γ干扰素的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研究发展迅速,相继发现了β-内啡肽、脑啡肽和强啡肽等多种内源性阿片肽。这些阿片肽虽然分子量大小不同,但在分子结构上都含有共同的N端氨基的序列:酪-甘-甘-苯丙,这种结构可能与其阿片活性有关。近来,西德Brantl等人报告了一种新的天然阿片肽(7肽)。其特点是具有不同的N端结构:酪-脯-苯丙-脯。由于此肽为β-酪蛋白(β-casein)的片段,可由酪蛋白裂解得到,因此命名为β-酪吗啡(β-caso-morphin)。作者对这一新肽与阿片受体的结合及各种生物学效应作了详细研究,发现此肽及其几个N端片段(β-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人αD型干扰素基因信号多肽编码区内自身的TGATG序列,在大肠杆菌中有效地表达非融合的人αD型干扰素。其根据是:第一,纯化干扰素的分子量为19.5k,而不是27k的融合蛋白;第二,干扰素活性峰的分布集中在19.5k附近;第三,干扰素抗体的吸收峰与其活性峰相一致;第四,纯化干扰素N端序列分析证明DNA水平设计的准确性。同时,还证明大肠杆菌能够识别并加工人αD型干扰素信号多肽。 在探讨TGATG序列对下游基因表达的影响时发现,“翻译联结”(ATG-TGATG)方式起始的基因表达水平比一般ATG起始方式高约10倍;而在ATG-TGATG起始方式中,第一和第二种读码框架之间的距离,即使相差27个氨基酸编码序列,后一种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β-干扰素及其重组产品的基础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β干扰素(IFNβ)是一种具有广泛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已获得两种重组β干扰素并用于临床。如何对重组β干扰素进一步优化,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仍是研究的重点。本文不仅对β干扰素的结构、基因、受体、信号传导途径及生物学效应等方面,而且对目前市场上重组β干扰素的种类、来源、优缺点、临床应用及其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吴初新  胡成钰 《生物学杂志》2013,30(2):64-67,83
E3L蛋白是痘苗病毒基因组所编码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毒力蛋白。E3L结构高度保守,其N端为Z-DNA结合域(Zα),C端为双链RNA结合域(dsRBM),两者均为其致病性所必需。E3L具有抵御宿主细胞干扰素及其诱导蛋白的抗病毒作用,以及抑制细胞凋亡、抵抗RNA干扰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这些策略有助于逃避宿主的抗病毒免疫。  相似文献   

10.
为了测定大肠杆菌和杆状病毒表达的重组马g-干扰素是否具有抗病毒活性, 利用这两种干扰素处理马胎肾细胞(EFK-78), 然后接种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VSV*GFP), 观察干扰素对病毒表达GFP的抑制, 测出其抗病毒活性单位分别为1×103 AU/mL、1×105 AU/mL。评价了制备的九株抗重组马g-干扰素单克隆抗体是否可抑制重组马g-干扰素抗病毒活性, 证实其中一株可中和重组马g-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 杆状病毒表达的马g-干扰素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 其活性可被一株制备的抗重组马g-干扰素单克隆抗体抑制; 首次获得原核表达的具有抗病毒活性的马g-干扰素。  相似文献   

11.
基因工程人γ干扰素C端的结构分析及功能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工程人γ干扰素经溴化氰裂解后进行HPLC分析,发现C端肽缺失。毛细管电泳?及氨基酸序列定量分析结果进一步指出,其C端不仅缺失,而且不均一,分别以Lys—125,Lys-128和Lys-13O为末端。用wIsH/VSV系统测定其抗病毒效价,比活性为3x107Iu/mg,说明其C端缺失13-18个氨基酸残基时并不影响活性。本文还讨论了C端断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诱导的鱼类Mx蛋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Mx蛋白是干扰素诱导表达的蛋白家族中的成员,当机体和细胞受病毒感染或诱生剂处理时产生.Mx蛋白和其它干扰素诱导蛋白一起构成宿主细胞的抗病毒状态,以达到抗病毒的目的.研究表明,Mx蛋白具有抗病毒活性,还可能与其它基本生命活动如发育或分化,蛋白质分送和生长有关.在鱼类也发现多种Mx蛋白,具有Mx蛋白家族的共有特征在肽链末端有一个三联ATP/GTP结合区和发动蛋白家族的结构特征序列;在蛋白C端存在使Mx蛋白形成三聚体的Leu拉链结构以及定位信号.但是迄今没有发现鱼类Mx蛋白的抗病毒活性.文章最后对目前鱼类病毒病的防治及利用抗病毒基因进行鱼类基因工程抗病毒育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人干扰素以其极高的特异生物学活性已广泛用于临床。最近的研究表明凡是生长很快的组织(胚胎、肿瘤)中均能检测到干扰素和组织凝集素。胚胎中的干扰素主要为2.4~8万道尔顿的IFN—α和β结构干扰素(βs)。并证实组织凝集素系干扰素的拮抗物,从而推断生长因子、干扰素和组织凝集素对细胞生长的调节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干扰素的主要生物学功能除抗病毒外就是对细胞的负调节协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4.
干扰素诱导的鱼类Mx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x蛋白是干扰素诱导表达的蛋白家族中的成员,当机体和细胞受病毒感染或诱生剂处理时产生。Mx蛋白和其它干扰素诱导蛋白一起构成宿主细胞的抗病毒状态,以达到抗病毒的目的。研究表明,Mx蛋白具有抗病毒活性,还可能与其它基本生命活动如发育或分化,蛋白质分送和生长有关。在鱼类也发现多种Mx蛋白,具有Mx蛋白家族的共有特征;在肽链末端有一个三联ATP/GTP结合区和发动蛋白家族的结构特征序列;在蛋白C端存在使Mx蛋白形成三聚体的Leu拉链结构以及定位信号。但是迄今没有发现鱼类Mx蛋白的抗病毒活性。文章最后对目前鱼类病毒病的防治及利用抗病毒基因进行鱼类基因工程抗病毒育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得到了缺失Asn2 的大肠杆菌 (E .coli)精氨酰 tRNA合成酶 (ArgRS)的变种和在其N端添加酵母ArgRS的N端 2 3个氨基酸残基的嵌合变种。它们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时 ,可能由于蛋白质误折叠 ,大部分产生了包涵体。与天然酶相比 ,缺失变种保留了全部的氨基酸活化活力 ,但氨基酰化活力下降了 2 6 % ;嵌合变种的以上两种活力下降了 90 %以上 ,不能氨基酰化酵母tRNAArg。缺失Asn2 和Ile3 的变种在E .coli中虽被表达 ,但不稳定。与天然酶相比 ,嵌合变种的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波长向长波移动 ,强度减小。表明变种酶的构象和天然酶不同 ,色氨酸更暴露。用远紫外CD光谱预测变种酶的二级结构表明 ,嵌合酶的α螺旋更少 ,β折叠更多 ,无规卷曲稍多。E .coliArgRS的N端结构域对活力和正确折叠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干扰素α—2b的高效表达及原核增强子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彤  吴淑华 《病毒学报》1995,11(2):131-137
本文利用含原核增强序的表达载体pBV321对干扰素α-2b片段进行了高效表达,获得了比原表达载体高10倍的抗病毒活性,经纯化获得了电泳纯的表达产物。此外,还利用pAT153代替pB321,构建了带有和不带有原核增强序列的两种表达干扰素α-2b的质粒,对原核增强序列的增强效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原核增强序列px使干扰素α-2b的表达活性提高了14倍。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PCR技术克隆了猪β干扰素全基因,设计引物亚克隆猪β干扰素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并对,5'端1个稀有密码子进行了大肠杆菌偏嗜性改造.构建了猪IFN-β原核单纯表达载体pRLC-poIFNβ,实现了poIFN-β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7.3%.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用含6mol/L盐酸胍的变性液溶解及含GSH-GSSG复性液复性处理,复性后的表达产物经凝胶层析纯化后,MDBK细胞-VSV病变抑制法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猪β干扰素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约为5.6x105U/mg.用重组猪β干扰素处理猪肾传代细胞PK-15后,细胞病变抑制法(CPE50)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猪β干扰素可显著抑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感染.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PCR技术克隆了猪β干扰素全基因,设计引物亚克隆猪β干扰素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并对,5’端1个稀有密码子进行了大肠杆菌偏嗜性改造。构建了猪IFN-β原核单纯表达载体pRLC-poIFNβ,实现了poIFN-β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7.3%。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用含6mol/L盐酸胍的变性液溶解及含GSH-GSSG复性液复性处理,复性后的表达产物经凝胶层析纯化后,MDBK细胞-VSV病变抑制法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猪β干扰素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约为5.6x105U/mg。用重组猪β干扰素处理猪肾传代细胞PK-15后,细胞病变抑制法(CPE50)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猪β干扰素可显著抑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感染。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人β-酪蛋白GAS基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合成3个连续重复的人β-酪蛋白启动子中干扰素γ活化序列(gamma-activated sequence,GAS)并特其克隆至pGL3-Promote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测序鉴定构建的载体,然后将其转染人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 fibroblasts,HELF)中检测荧光素酶的表达活性.测序结果表明,3×GAS序列正确;双报告基因系纯检测荧光素酶活性表明,构建的报告基因具有启动子活性.成功构建的人β-酪蛋白GAS基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干扰素γ诱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提供了必要的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20.
w型干扰素(IFN-w)与a型干扰素(IFN-a)同属于Ⅰ型干扰素, 都具有抗病毒, 抗增殖和免疫调节的功能, 但它们之间的活性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PCR扩增猫w型干扰素基因(feIFN-w), 根据GenBank公布的猫a型干扰素基因序列,合成猫a型干扰素基因(feIFN-a)。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His/feIFN-a和pET-His/feIFN-w, 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进行表达。表达产物经Ni-NTA 亲和层析纯化, 复性后蛋白用细胞病变抑制法进行抗病毒活性测定。结果显示, 重组猫w型干扰素(feIFN-w)抗病毒活性明显高于重组猫a型干扰素(feIFN-a), 尤其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 feIFN-w的活性是feIFN-a的160倍, 对犬瘟热病毒(CDV), feIFN-w的活性是feIFN-a的4倍, 而日本同类产品Intercat?对CDV和AIV均未表现活性。以上研究为以w型干扰素为基础的抗病毒药物应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