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研究以目前主栽的平榛、毛榛及25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的坚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品种(系)榛子坚果的17个表型性状指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综合评价,为国内榛树品种(系)的选优、开发及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系)榛子坚果的17个表型性状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果壳质量、坚果体积和坚果质量差异最为明显,变异系数分别为31.49%、30.44%、27.50%,横纵径比、果形指数、伸长率、圆球度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2)平欧杂种榛坚果的纵径、横径、侧径及坚果质量、果仁质量、出仁率等指标显著优于毛榛和平榛,其中杂种榛的平均果仁质量(0.70~1.46 g)和出仁率(31.48%~56.12%)显著高于平榛(0.51 g、35.13%)和毛榛(0.37 g、38.12%)。(3)榛子坚果表型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榛子坚果体积越大,其质量和果仁质量也越大,果壳越薄则出仁率更高。(4)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影响榛子坚果综合得分的主要指标为坚果的纵径、横径、侧径、质量和果仁质量,其次是果形指数、横纵径比、出仁率、果仁饱满...  相似文献   

2.
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系)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SSR分子标记的方法,对达维、辽榛3号等17个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关系研究。试验从6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7条进行电泳分析,使用NTSYS pc 2.11F和Popgene 1.32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作图。结果显示:7条ISSR引物共获得58条谱带,平均每条引物8.3条谱带,引物平均多态性比率84.6%;7条ISSR引物可将所有样品完全分开,当遗传相似性阈值为0.687时可将样品分成3个类群:第Ⅰ类群14个品种(系)可分成4个亚类,第Ⅱ类群1个品种,第Ⅲ类群2个品系。样品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448~0.879(平均0.678)。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多样度、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1.6751、0.3701和0.5308。上述结果表明,平欧杂种榛是一个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的群体,主栽品种(系)间存在复杂的亲缘关系。该研究结果对于平欧杂种榛的遗传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其他榛属植物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罗达  吴正保  史彦江  宋锋惠 《生态学报》2022,42(5):1876-1888
研究盐胁迫下3个品种平欧杂种榛幼苗叶片解剖结构和离子代谢特征,以揭示盐胁迫响应与适应机制及不同品种的耐盐性差异。以‘达维’、‘辽榛7号’、‘玉坠’2年生压条苗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经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50、100、200 mmol/L NaCl)盐胁迫处理,设对照为0,研究幼苗叶片显微解剖结构参数和Na~+、K~+、Cl~-、Ca2+含量的变化及其在根、茎、叶中的吸收、运输和分配特征。不同品种平欧杂种榛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强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特点,轻度和中度胁迫下各参数显著高于对照。中度盐胁迫显著提高了各品种叶片结构紧密度。盐胁迫导致平欧杂种榛根、茎、叶Na~+和C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盐胁迫下,Na~+和Cl~-在叶中的绝对含量明显高于茎和根,但二者的增幅以根中最大,叶中最小,表明平欧杂种榛根系首先会吸收并截留一定数量的Na~+和Cl~-,然后将其运输至茎和叶中。与对照相比,轻度和中度盐胁迫下根、茎对K~+和Ca2+的吸收保持稳定或减少,叶对K~+和Ca2+...  相似文献   

4.
基于EST-SSR标记的平欧杂种榛品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准确、高效的平欧杂种榛品种鉴定方法,本研究收集目前国内普遍引种的平欧杂种榛品种(品系)43个,选用课题组已开发的12对EST-SSR引物进行品种鉴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引物在供试样品中的PIC值为0.3800~0.7839,平均为0.5113,各引物组合经毛细管电泳均显示出了良好的扩增效果;平欧杂种榛品种(品系)间的亲缘关系较为复杂,其中薄壳红和平欧62、平欧3和平欧7、平欧30和平欧48的遗传距离最近;引物CAF-2、CAF-3、CAF-12和CAF-13组合使用,可完全区分43个平欧杂种榛品种(品系),其中引物CAF-2与CAF-13组合使用,可鉴定16个主栽品种(品系)。上述研究结果为平欧杂种榛的品种鉴定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方法,也可为其他榛属植物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了解平欧杂种榛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不同品种的耐盐性差异,可为耐盐品种的选育及其在盐碱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以3个品种平欧杂种榛(达维、辽榛7号、玉坠)幼苗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设置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盐胁迫处理(NaCl浓度分别为0、50、100和200 mmol·L-1),测定叶片耐盐相关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盐胁迫对达维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不显著,重度胁迫下辽榛7号和玉坠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显著降低12.5%和27.9%。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强,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表现为先升后降的特点;脯氨酸呈持续增加趋势,轻度、中度、重度胁迫下分别提高19.6%、35.3%和96.9%。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呈先升后降和先降后升的特点。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强,叶片Na+和Cl-不断增加;K+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中度、重度胁迫下分别显著提高43.6%和降低28.3%;K+/Na+呈下降趋...  相似文献   

6.
佳木斯地区榛子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2003年间先后引进平欧杂交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C.avellana L.)品系33个、土耳其榛(C.colurna L.)栽培种1个、欧洲大果榛子(C.maxima Mill.)栽培种21个材料的树苗,栽培于佳木斯大学植物园内进行以抗寒性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引种试验.通过3~6年的观察结果证明:从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引入33个平欧杂交榛81.8%可在这个地区存活并生长良好,55.6%品系可以正常结果,已从中筛选出单株结果率高,坚果大,果形好,出仁率高达40%左右的繁殖推广类型4个;2001年之后相继从乌克兰中部森林草地区引入土耳其榛和欧洲大果榛子的22个品种表现只有根存活,每年地上枝条均因抽干而枯死,但每年蘖发新枝条平均生长量可达1.3 m高,因此只能在保护地条件下作为杂交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7.
6种杂交榛对新疆盐碱土的生理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低、中、高3个盐碱梯度,研究6个平欧杂交榛品种(‘新榛1号’~‘新榛4号’、‘辽榛3号’、‘辽榛8号’,代码XZ1~XZ4、LZ3、LZ8)幼树的生理生化指标对新疆土壤盐碱胁迫的响应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其耐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随着土壤盐碱从低度提高至高度,参试品种的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累积量均增加,且以品种XZ1和XZ3的叶片电解质外渗率增幅最大(HD-LD>100%),LZ8增幅最小(HD-LD≌4%);叶片中丙二醛增幅最大的品种为XZ4(HD-LD=23.94%),XZ2最小(HD-LD=7.06%)。(2)随着土壤盐碱度的提高,各品种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且以品种XZ3的降幅最大(LD-HD=32.55%);脯氨酸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抗氧化保护酶SOD和POD活性的变化趋势在品种间随盐碱度的加重差异较大。(3)品种LZ3和XZ1因在胁迫下具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对盐碱土壤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品种对盐碱土的适应能力从强至弱依次为LZ3>XZ1>LZ8>XZ4>XZ3>XZ2。  相似文献   

8.
以平欧杂种榛3个品种(新榛1号、新榛2号、新榛3号)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盐胁迫程度(对照、轻度、中度、重度)对幼苗生长性状、光合荧光特性以及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 3个品种幼苗的新稍长度、基径、叶面积,以及根、茎、叶、总生物量随着盐胁迫的增强而降低,根冠比则增加.中度、重度盐胁迫下3个品种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20.5%和43.2%.轻度、中度、重度盐胁迫下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较对照分别降低2.0%、16.3%、32.0%和10.2%、35.7%、60.1%.随着盐胁迫的增强,胞间CO2浓度缓慢上升,水分利用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轻度盐胁迫下达到最大值.3个品种幼苗的初始荧光随着盐胁迫的增强而升高.最大荧光、最大光化学效率、潜在光化学活性、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淬灭系数随着盐胁迫的增强而下降,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则随着盐胁迫的增强先升高后降低.根系构型分析表明,盐胁迫导致3个品种幼苗的根系生物量、长度、表面积和体积下降.同一盐胁迫下,新榛2号各径级根系构型参数的下降幅度低于其他2个品种.平欧杂种榛幼苗生长性状、光合荧光特性以及根系构型参数受品种和盐胁迫程度的双重影响.盐胁迫下新榛2号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与光合生理适应性,其耐盐性优于其他2个品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合理利用薯类所近几年引进和培育的马铃薯品种(系)。【方法】对130个马铃薯品种(系)块茎的单株产量、干物质、淀粉、还原糖、粗蛋白含量和6种矿质元素进行了分析,并用隶属函数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130个马铃薯品种(系)的单株产量为0.12~1.20kg;干物质的量为11.64%~28.52%;淀粉含量为8.37%~23.50%;还原糖含量为0.02%~0.67%;粗蛋白质含量为0.91%~3.09%;块茎鲜样中矿质元素含量范围K为102.37~699.80mg/100g、Mg为3.58~27.91mg/100g、Cu为69.87~327.98 ug/100g、Fe为513.79~6984.74 ug/100g、Mn为20.38~324.03ug/100g、Zn为44.39~891.09 ug/100g; 11个彩色品系花色苷含量在0.23~20.41 mg/100g。用隶属函数对130个品种(系)的营养品质排名,与云南主栽品种合作88和会-2对比,平均隶属值高于合作88的有3个品种(系),分别是地方品种无花洋芋、铁厂红和白洋芋;平均值高于会-2,而低于合作88的材料有78个,占了供试材料的60%。【结论】引进的地方品种、日本品种和自主培育的品系多方面营养指标表现比较优秀,可以作为高品质育种的亲本。  相似文献   

10.
张丽  贾志国  马庆华  张钢  王贵禧 《生态学杂志》2014,25(11):3131-3138
为探讨平欧杂种榛枝条对盐碱胁迫的适应性,测定‘辽榛3号’当年生枝条在中性盐(NaCl)、碱性盐(Na2CO3)及混合盐3种盐碱胁迫下各项电阻抗图谱(EIS)参数的变化及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分析各电阻抗参数及矿质离子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电阻抗参数高频电阻率(r)、低频电阻率(r1)、胞内电阻率(ri)和胞外电阻率(re)均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Na2CO3胁迫下,各参数则呈现持续上升的变化规律;混合盐碱胁迫下,r1、re随盐浓度增加持续降低,Na+含量在3种类型盐碱胁迫下均随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且NaCl胁迫>混合盐碱胁迫> Na2CO3胁迫;Na2CO3胁迫导致了Zn、B、Ca 3种元素含量的降低.5种阳离子总量与r1、re、弛豫时间(τ)、弛豫时间分布系数(Ψ)呈显著负相关.平欧杂种榛枝条能耐200 mmol·L-1碱性盐胁迫,而对中性盐的忍耐能力介于100~150 mmol·L-1.  相似文献   

11.
在夏季田间条件下,研究了4种新疆平欧杂交榛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CO2饱和点(CSP)、CO2补偿点(CCP)分别位于1195.27~1620.63μmol·m-2·s-1、34.03~87.80μmol·m-2·s-1、1188.50~1617.05μmol·mol-1和64.88~99.15μmol·mol-1;新榛1号和新榛4号表现出低光合低蒸腾的特点,新榛2号具有较低的LCP和较高的LSP,表现出对光能利用范围较大、光合潜力高的特点,新榛3号的LCP和LSP均较大,同时具有低的CCP和高的CSP及表观羧化效率(CE),其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31.55μmol·m-2·s-1)明显高于其他品种(24.63~25.45μmol·m-2·s-1);此外,与常温(25℃)相比,新榛1号的净光合速率(Pn)受40℃高温的影响较其他品种显著,新榛3号的气孔导度(Gs)比其他品种受影响的程度轻。  相似文献   

12.
大别山野生川榛坚果主要性状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大别山地区96份川榛种质资源为基础材料,采用概率分级和因子分析的方法,评价了川榛坚果16项数量性状和9项质量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川榛坚果数量性状的变异较为丰富,变异幅度在5.49%~111.18%,其中与产量直接相关的壳仁间隙(111.18%)、果仁质量(32.61%)、坚果质量(32.22%)、出仁率(26.60%)及壳腰厚度(25.46%)性状变异较大。经K-S检验表明,供试性状除了果仁形状指数(P=0.007)和壳仁间隙(P=0.003)2项指标外,其他14项性状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因子分析法提取了坚果大小因素、坚果出仁率因素及坚果饱满度因素,初步构建川榛坚果性状综合评价指标。上述研究为川榛坚果性状的评价、描述和质量等级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9对SSR引物对山西省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和毛榛(C.mandshurica Maxim.et Rupr.)野生居群、欧榛(C.avellana L.)和平欧杂种榛(C.heterophylla Fisch.×C.avellana L.)的人工栽培居群,共205个样本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72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5~18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2.5个。居群观测杂合度(Ho)和预期杂合度(He)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95~0.665和0.778~0.906,表明榛属植物遗传多样性较高,其中平欧杂种榛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e=0.867,I=2.271),毛榛遗传多样性最低(He=0.825,I=2.006)。不同物种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0.106,平均基因流Nm=2.609,表明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较低。各居群在大多数位点上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主要原因是人工选择或近交所致。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物种居群内。NJ聚类结果显示毛榛和平榛多数个体聚在各自居群内,平欧杂种榛和欧榛个体交互混合组成一小支后再与平榛聚在一起,表明平欧杂种榛与欧榛、平榛的亲缘关系较近,而毛榛与其它3种榛属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还分析讨论了山西省榛属植物居群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的原因,并提出了野生榛子的保护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黑龙江省东宁地区的4年生平欧杂交榛(Corylus heterophylla×Corylus avellana)联合施用不同浓度的硼(0.2%、0.3%、0.4%)、锌(0.3%、0.4%、0.5%)肥处理,研究两种微量元素对平欧杂交榛光合生理、结实、果仁和叶片营养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硼、锌对净光合速率影响显著,其交互作用对净光合速率影响极显著。(2)硼对出仁率影响极显著,对果仁重影响显著,对单果重和座果率影响不显著。锌对单果重和果仁重影响极显著,对出仁率影响显著,对座果率影响不显著。硼、锌交互作用对出仁率影响显著,对单果重、果仁重和座果率影响不显著。(3)硼、锌和其交互作用对果仁脂肪酸含量、果仁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硼、锌和其交互作用对4年生平欧杂交榛的生理和结实影响明显,提高了平欧杂交榛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同时对果仁重、出仁率和单果重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本地区4年生平欧杂交榛硼、锌叶面施肥的浓度分别以0.3%和0.4%为宜。  相似文献   

15.
宇花91是青岛农业大学选育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以普通油酸含量品种鲁花11号为母本,F435型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1715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利用PCR产物测序法筛选获得F_1代真杂种,对F_2代单株提取叶片基因组DNA,利用PCR产物测序法筛选基因型纯合的单株个体。对当代收获的单株籽粒利用近红外法多粒模型测定油酸、亚油酸含量,筛选油酸含量在80%以上且油酸亚油酸比值在10.0以上的单株种植成株行,随后利用系谱法进行选择育种。宇花91荚果为普通型小果,网纹较细、较明显,百果重148.06 g,百仁重63.31 g,果皮薄,出米率75.15%。籽仁长椭圆形,种皮粉红色、无裂纹,内种皮白色。籽仁蛋白质含量26.57%,脂肪含量52.72%,油酸含量80.40%,亚油酸含量2.50%,棕榈酸含量5.57%,油酸亚油酸比值32.16。苗期生长旺盛,封垄早,结果集中,中抗叶斑病和青枯病。2017年参加山东省夏播多点试验,平均荚果产量215.79 kg/667 m~2,比对照花育20号增产15.27%;平均籽仁产量157.33kg/667m~2,比对照花育20号增产21.64%。2018年通过国家花生品种登记,登记号:GPD花生(2018) 370210,适于在山东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钾水平对苜蓿营养物质及抗蓟马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施钾是否能有效提高苜蓿对蓟马的抗性以及钾-营养物质-抗虫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感蓟马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甘农3号(Gannong No.3)和抗蓟马紫花苜蓿品种甘农9号(Gannong No.9)为材料,设0,6,9,12和15 g/m2(K2O)5个钾水平,在大田蓟马为害高峰期,评价和测定了不同钾水平处理下苜蓿的受害指数、虫口数量、叶片钾含量、碳氮比和游离氨基酸变化。【结果】在第2茬中,随着钾水平的升高,甘农3号和甘农9号老叶和心叶的钾含量上升,可溶性糖和碳氮比升高,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虫口数量无显著性差异,受害指数显著降低(P0.05),且在9 g/m2(K2O)水平下最低。在第3茬中,甘农3号和甘农9号的受害指数、叶片钾含量、碳氮比及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规律和第2茬相同,但虫口数量上升。第2茬和第3茬中,不同施钾水平下,苜蓿叶片钾含量与受害指数负相关但不显著(P0.05)。施钾后甘农3号的受害指数均低于未施钾甘农9号的受害指数。【结论】钾元素可通过提高苜蓿碳氮比,降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来提高苜蓿对蓟马的耐害性。在大田条件下,通过施钾管理来提高苜蓿品种对蓟马的耐害性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引进的蒙古大果沙棘乌兰格木为母本,中国沙棘为父本,于1995年开展了杂交选育研究,共选育出45个优良单株。入选的优良杂种单株大部分的树高、地径、冠幅均显著高于母本乌兰格木,但低于父本中国沙棘。杂种2年生枝棘刺数为0~6个,界于父母本之间。优良杂种单株果实百果质量为20.10~63.17g,其中8个单株出现超亲现象,其余均明显小于母本,但较中国沙棘提高0~206.75%。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选优良杂种单株生态适应性、经济价值分别明显高于母本引进品种、父本中国沙棘,生态经济价值十分优良。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平欧杂种榛在新疆干旱地区的生态适应性,以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种质资源汇集圃内的38个品种(系)平欧杂种榛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制片法,应用光学显微技术测定了叶片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主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和海绵组织结构疏松度等9个抗旱相关的解剖结构特征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系)主脉厚度、上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均表现出极显著水平差异,叶片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和显著相关关系。(2)主成分分析表明,第1、2、3主成分的特征值分别为3.109、2.614和1.884,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4.52%,基本能概括所有指标的主要信息。(3)采用聚类分析法将38个材料分成5大类;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抗旱能力显示,材料84-48、81-21、84-310、F-03、B-11、85-162的抗旱性较强,材料85-127、85-88、B-21、80-4的抗旱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水稻的细菌性病害,培育抗性品种是治理该病害的重要途径。因此,明确云南水稻材料对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可以为该病害的防治与监测、水稻栽培的合理布局和良好抗性资源的获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剪叶接种法测定云南稻区30个品种对7个不同致病型白叶枯病菌的抗性。【结果】在供试的30个云南水稻品种中,2个品种(玉粳16和JS42糯稻)对7个不同致病型菌株均表现为抗性;15个品种对7个致病型菌株均表现感病;对HEN11、SCYC-6、YN7、YN11、FUJ、YN241和PX099等7个致病型菌株表现抗性的水稻品种分别占26.67%、16.67%、23.33%、13.33%、6.67%、10.00%和20.00%。此外,区试材料的抗性比例高于主栽品种,地方稻未发现抗性品种。【结论】现在生产上的大部分水稻品种对优势致病型病原菌入侵的抵抗能力降低甚至丧失。针对云南地区的优势致病小种FUJ筛选得到2个抗性品种:玉粳16和JS42糯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海南地区征集的29名健康青年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青年人肠道菌群多样性,并探究益生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bsp. paracasei Zhang (LCZ)对其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9名健康青年志愿者每日补充2 g益生菌LCZ (0.5×10~(10)CFU/g),为期14 d。采集摄入益生菌LCZ第0、14、28天的志愿者粪便样品,采用Pac Bio SMRT测序技术基于16S rRNA基因全长测序分析志愿者粪便微生物组成和结构,评估益生菌LCZ对其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在门水平上,Firmicutes (54.46%)和Bacteroidetes (33.79%)在志愿者粪便微生物中含量最高;在属水平上,Bacteroides (23.13%)的相对含量最高;在种水平上,优势菌种为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 (9.72%)、Eubacterium rectale (7.00%)和Prevotella copri (6.07%)等。摄入益生菌LCZ 14 d后,肠道中的优势菌属变化不显著,低丰度菌属如Oscillospira和Parabacteroides等显著增加,Aeromonas和Fusicatenibacter等显著减少(P0.05)。此外根据志愿者粪便中Lactobacillus含量的变化情况,将所有志愿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志愿者在摄入LCZ后粪便中Lactobacillus菌属相对含量显著增加,同时该组志愿者肠道中其他菌种如Butyricicoccus pullicaecorum、Lactococcus raffinolactis和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亦显著增加;而另一组志愿者,Lactobacillus及上述菌种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连续2周摄入益生菌LCZ对志愿者肠道菌群中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影响不显著,但对低丰度菌属的相对丰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