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定量参数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C)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AI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血常规检查,获得颈动脉超声定量参数,计算MPV/PC比值、NLR。出院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颈动脉超声定量参数、MPV/PC比值、NLR联合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MPV/PC比值、NLR大于预后良好组(P<0.05),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小于预后良好组(P<0.05)。IMT、PSV、EDV、MPV/PC比值、NLR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1、0.710、0.693、0.769、0.771,联合IMT、PSV、EDV、MPV/PC比值、NLR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83,高于单独指标预测。结论:颈动脉超声定量参数联合MPV/PC比值、NLR在AIS患者预后不良评估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评价泛免疫炎症值(PI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MLR)对接受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近期疗效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使用PD-1抑制剂治疗的132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治疗前的PIV、NLR、PLR、MLR最佳阈值分组,分析其与疾病控制率(DCR)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通过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PIV、NLR、PLR、MLR最佳阈值分别为286.17、3.07、250.97、0.33。NLR≤3.07的患者DCR更高(P<0.05)。PIV≤286.17组、NLR≤3.07组、PLR≤250.97组和MLR≤0.33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更长。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PIV、NLR、PLR、MLR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LR≤3.07的患者近期疗效更好,PIV、NLR、PLR、MLR低水平的患者预后更佳,检测PIV、NLR、PLR、MLR对晚期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红细胞指数(RCI)、淋巴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LH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Ⅱ型呼吸衰竭的关系及对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39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Ⅱ型呼吸衰竭分为呼吸衰竭组(n=47)和无呼吸衰竭组(n=92),随访以上患者出院90天内的预后情况,剔除失访和死亡病例,分为预后不良组(n=26)与预后良好组(n=101),计算RCI、LHR以及NLR比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ECOPD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CI、LHR以及NLR比值在AECOPD患者短期内预后不良中的研究价值。结果:呼吸衰竭组NLR、RCI高于无呼吸衰竭组,LHR低于无呼吸衰竭组(P<0.05)。预后不良组COPD病程长于预后良好组,NLR、RCI高于预后良好组,BMI、LHR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RCI升高与LHR降低均是AECOPD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CI、LHR与NLR预测AECOPD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0、0.681、0.770,三者联合的AUC为0.863,联合预测时的AUC最大。结论:RCI、LHR及NLR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AECOPD患者严重程度,为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在预测短期预后不良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差异分作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50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30例。比较两组DCE-MRI相关参数[容量转移常数相对值(rKtrans)、速率常数相对值(r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相对值(rVe)]、入院时PLR、NLR以及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此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PLR、NLR单独及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效能。结果:预后良好组各项DCE-MRI参数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PLR、NLR、年龄以及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PLR、NLR、年龄以及入院时NIHSS评分均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DCE-MRI联合PLR、NLR预测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以及约登指数均高于上述单项预测。结论:DCE-MRI联合PLR、NLR预测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不良的效能较高,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定量参数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胶质瘤患者,根据病理分级的不同分为中低级别组(n=46)和高级别组(n=44),比较两组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相对各向异性分数(rFA)值、VEGF和Ki-67的阳性率,分析ADC值、FA值、rADC值、rFA值与VEGF、Ki-67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高级别组的ADC值、FA值、rADC值和rFA值低于中低级别组(P0.05)。高级别组病理组织中VEGF、Ki-67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中低级别组(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DC值、FA值、rADC值和rFA值与VEGF、Ki-67的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DTI定量参数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和VEGF、Ki-67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定量参数预测青年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病例纳入时间为2018年4月至2022年12月,来源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研究对象为349例青年脑卒中患者,将之作为病例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和重度组,例数分别为97、196例、56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例数分别为27、322例,另选同期358名健康体检青年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及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定量参数,分析血流动力学定量参数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更高,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屏气指数(BHI)、脑局部血流量丧失指数(r CBFLI)更低(P<0.05)。重度组大脑中动脉PI高于中度组、轻度组(P<0.05),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大脑中动脉Vm、Vs、Vd、BHI、r CBFLI低于中度组、轻度组(P<0.05),中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预后不良组大脑中动脉PI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大脑中动脉BHI、r CBFLI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大脑中动脉PI与青年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呈正相关(P<0.05);大脑中动脉Vm、Vs、Vd、BHI、r CBFLI与青年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大脑中动脉BHI、r CBFLI与青年脑卒中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5)。大脑中动脉PI、BHI、r CBFLI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64,高于大脑中动脉PI、BHI、r CBFLI单独检测(0.698、0.737、0.782,P<0.05);大脑中动脉BHI、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5.19%、81.48%,高于大脑中动脉PI、r CBFLI单独检测(66.67%、62.96%,P<0.05);大脑中动脉r CBFLI、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分别为81.68%、78.26%,高于大脑中动脉PI、BHI单独检测(64.29%、67.08%,P<0.05)。结论:青年脑卒中患者PI偏高,Vm、Vs、Vd、BHI、r CBFLI偏低,且PI随患者病情的加重而升高,Vm、Vs、Vd、BHI、r CBFLI随患者病情的加重而降低,另PI、BHI、r CBFLI可评估患者预后情况,三者联合检测对青年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究定量脑电图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比值在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和短期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10月于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9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分为溶栓治疗有效组和溶栓治疗无效组,对比两组的功率比指数(DTABR)、PLR、NLR、MPV/PLT比值变化;根据ACI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基线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I静脉溶栓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ACI静脉溶栓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治疗后,溶栓治疗无效组DTABR、中性粒细胞计数、PLT、MPV、PLR、NLR、MPV/PLT比值显著高于溶栓治疗有效组(P<0.05),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溶栓治疗有效组(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年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溶栓24 h后NIHSS评分、高血压史占比、DTABR、中性粒细胞计数、PLT、MPV、PLR、NLR、MPV/PLT比值显著升高(P<0.05),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入院时及溶栓24 h后NIHSS评分升高、DTABR升高、PLR升高、NLR升高、MPV/PLT比值升高是ACI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DTABR、PLR、NLR、MPV/PLT比值联合预测ACI静脉溶栓预后的效能较高。结论:定量脑电图DTABR、PLR、NLR、MPV/PLT比值与ACI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和短期预后关系密切,对于短期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乳酸脱氢酶(LDH)与白蛋白(ALB)比值(LAR)、ALB与球蛋白(GLB)比值(AGR)与术后脑损伤和预后的关系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根据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度脑损伤组51例、中度脑损伤组24例、重度脑损伤组15例,随访3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术前血清MBP、LAR、AGR。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脑胶质瘤患者GCS评分与血清MBP、LAR、AGR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轻度、中度、重度脑损伤组血清MBP、LAR依次升高,AGR依次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脑胶质瘤患者术后GCS评分与血清MBP、LAR呈负相关,与AGR呈正相关(P均<0.05)。随访3年,90例脑胶质瘤患者死亡率为35.56%(32/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Ⅲ级、切除范围不完全、术后GCS评分降低和MBP、LAR升高为脑胶质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GR升高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胶质瘤患者血清MBP、LAR、AGR与术后脑损伤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胶质瘤患者术后脑损伤和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并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79例接受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的AA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AA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NLR、PCT、CRP水平。分析术后切口感染AA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PCT、CRP对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379例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2.40%(47/379),47例术后切口感染AA患者切口分泌物共检测出75株病原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分别占比42.67%(32/75)、57.33%(43/75)。感染组NLR、PCT、CRP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病程≥24 h、阑尾化脓或坏疽及穿孔、开腹手术、留置引流管和血清NLR、PCT、CRP升高为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PCT、CRP联合预测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大于NLR、PCT、CRP单独预测。结论:术后切口感染AA患者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术前NLR、PCT、CRP水平升高与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密切相关,三者联合预测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手术时机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NEC患儿,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35例和非手术组35例。收集NEC患儿临床资料,并检测两组患儿血清SAA、CRP、外周血PDW及NLR水平。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NEC手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AA、CRP、外周血PDW及NLR对新生儿NEC手术时机的预测价值。结果:手术组胎龄≥37周、诊断时体重>2500 g比例低于非手术组,诊断时体重1500~2500 g、精神反应差、腹胀、肠鸣音微弱比例和血清SAA、CRP、外周血PDW及NLR水平高于非手术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诊断时体重>2500 g为新生儿NEC手术的独立保护因素,精神反应差、腹胀、肠鸣音微弱和血清SAA、CRP、外周血PDW及NLR水平升高为新生儿NEC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AA、CRP、外周血PDW及NLR联合预测新生儿NEC手术时机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各项指标单独预测。结论:血清SAA、CRP、外周血PDW及NLR水平升高与新生儿NEC手术密切相关,四项指标联合预测新生儿NEC手术时机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内毒素、降钙素原(PCT)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PCNL的患者7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尿源性脓毒症发生情况分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组(n=45)和非脓毒血症组(n=705)。检测PCNL术前血清内毒素、P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水平,并计算NLR。对比两组血清内毒素、PCT水平及NL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CNL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内毒素、PCT联合NLR预测PCNL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临床效能。结果:与非脓毒血症组相比,尿源性脓毒血症组血清内毒素、PCT及NLR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内毒素升高、PCT升高、NLR升高、尿白细胞阳性、术前发热及鹿角型结石是PCNL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内毒素、PCT联合NLR检测预测PCNL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高于上述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PCNL术前血清内毒素、PCT和NLR升高可能与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有关。血清内毒素、PCT水平升高、NLR升高、术前发热、尿白细胞阳性、鹿角型结石是PCNL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血清内毒素、PCT联合NLR检测对PCNL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参数联合癌胚抗原(CEA)、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10例2020年5月到2023年5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比有效组及无效组两组的一般资料、DCE-MRI参数、血清CEA及外周血NLR、PLR。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参数联合血清CEA、外周血NLR、PLR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选取的110例患者中,有效组78例,无效组32例,有效组对比增强率(CER)及转运常数(Ktrans)水平较无效组更低(P<0.05),两组的其他DCE-MRI参数速率常数(Kep)、对比剂浓度时间的曲线下面积(IAUGC)、血管外细胞间隙体积百分数(Ve)及最大斜率(Maxslope)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有效组的血清CEA及外周血NLR、PLR较无效组明显更低(P<0.05)。CER、Ktrans联合血清CEA及外周血NLR、PLR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最佳,其AUC为0.896,敏感度为0.915,特异度为0.802,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DCE-MRI参数联合CEA、NLR、PLR有助于提升对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血管血流参数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胸苷激酶1(TK1)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20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接受三维超声检查,观察血管血流参数[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并检测术前血清CA125、TK1水平。术后随访2年,统计预后不良发生情况。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三维超声血管血流参数联合血清CA125、TK1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随访期间失访2例,发生预后不良54例。预后不良组VI、FI、VFI及血清CA125、TK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VI、FI、VFI、CA125、TK1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775、0.809、0.867、0.807,其中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916,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三维超声血管血流参数VI、FI、VFI和血清CA125、TK1水平升高,三维超声血管血流参数联合CA125、TK1检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NRDS患儿(NRDS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亚组23例、中度亚组38例、重度亚组41例,根据28 d治疗后结局分为死亡组37例和存活组65例,另选取同期57名健康新生儿(对照组)。检测血清IL-6、CAR、NL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RDS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CAR、NLR对NRDS患儿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NRDS组血清IL-6、CAR、NL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01)。轻度、中度、重度亚组血清IL-6、CAR、NLR依次升高(P均<0.001)。死亡组血清IL-6、CAR、NLR高于存活组(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和5min Apgar评分增加为NRDS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IL-6、CAR、NLR升高为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6、CAR、NLR联合评估NRDS患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各指标单独评估(P均<0.05)。结论:NRDS患儿血清IL-6、CAR、NLR升高与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血清IL-6、CAR联合NLR评估NRDS患儿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联合血清铁蛋白(SF)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AC)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4月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有无合并AAC分为钙化组(n=63)与未钙化组(n=49),比较两组临床资料、GNRI、血清SF水平。根据AAC评分将钙化组分为轻度钙化组(n=24)、中度钙化组(n=21)与重度钙化组(n=18),比较三组GNRI、血清SF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钙化患者GNRI、血清SF水平与AAC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AC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NRI、血清SF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AAC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钙化组年龄大于未钙化组,白蛋白水平及GNRI低于未钙化组,透析时间长于未钙化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血清SF水平高于未钙化组(P<0.05)。轻、中、重度钙化组GNRI依次下降,血清SF水平依次上升(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GNRI与AAC评分呈负相关,SF水平与其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透析时间增加、血磷、iPTH、血清SF水平上升,白蛋白水平下降与GNRI分值降低为AAC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GNRI对AAC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4,血清SF的AUC为0.769,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44,GNRI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为58.72%、77.66%,SF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为85.75%、73.51%,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为84.10%、79.67%。结论:GNRI下降及血清SF水平上升为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AAC的危险因素,与钙化程度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作为预测患者发生AAC风险的有效指标具有更高价值。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降钙素原(PCT)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sTBI患者,根据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收集sTBI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其血清Alb、PCT、RDW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B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lb、PCT、RDW对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120例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为45.83%(55/120)。体温升高、糖尿病、瞳孔散大、基底池异常、中线移位≥5 mm、蛛网膜下腔出血和PCT、RDW升高为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lb升高、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增加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血清Alb、PCT、RDW联合预测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大于Alb、PCT、RDW单独预测。结论:临床应重视sTB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因素,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干预。血清Alb、PCT、RDW联合预测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价值较高,可作为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