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仁超 《植物学通报》2003,20(3):384-384
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是华南师范大学“2 1 1工程”重点学科———发育生物学、植物学省重点学科、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植物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支撑实验室。 1 995年立项 ,1 997年通过合格验收 ,1 999年广东省科委评估成绩优良。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和兼职人员共 2 4名 ,其中 ,教授 1 1名 ,副教授 1 1名 ,具博士学位人员 1 8名 ,实验室高级管理人员 1名。实验室主任为王小菁教授 ,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郭宝江教授。多年来 ,实验室为广东省经济和科技发展培养了大量中、高级人才。 1 996年以来共培养博士后 1 4名 ,博士 2 5名 ,硕士 …  相似文献   

2.
《植物学通报》2007,24(2):I0001-I0001
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是在华南师范大学国兰研究中心的基础上于1995年11月成立的,1997年通过省科技厅合格验收。在2000、2003和2006年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评估考核中,均荣获良好重点实验室称号,并获得奖励。实验室依托于华南师范大学,是学校“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省重点学科植物学、植物学博士点、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支撑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植物学通报》2003,20(2):256-256,F003
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是华南师范大学“2 1 1工程”重点学科———发育生物学、植物学省重点学科、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植物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支撑实验室。 1 995年立项 ,1 997年通过合格验收 ,1 999年广东省科委评估成绩优良。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和兼职人员共 2 4名 ,其中 ,教授 1 1名 ,副教授 1 1名 ,具博士学位人员 1 8名 ,实验室高级管理人员 1名。实验室主任为王小菁教授 ,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郭宝江教授。多年来 ,实验室为广东省经济和科技发展培养了大量中、高级人才。 1 996年以来共培养博士后 1 4名 ,博士 2 5名 ,硕士 …  相似文献   

4.
周仁超 《植物学通报》2002,19(5):640-640
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是华南师范大学“2 1 1工程”重点学科———发育生物学、植物学省重点学科、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植物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支撑实验室。1 995年立项 ,1 997年通过合格验收 ,1 999年广东省科委评估成绩优良。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和兼职人员共 2 4名 ,其中 ,教授 1 1名 ,副教授 1 1名 ,具博士学位人员 1 8名 ,实验室高级管理人员 1名。实验室主任为王小菁教授 ,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郭宝江教授。多年来 ,实验室为广东省经济和科技发展培养了大量中、高级人才。 1 996年以来共培养博士后 1 4名 ,博士 2 5名 ,硕士 4…  相似文献   

5.
《植物学报》2015,(1):142
<正>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是在潘瑞炽、莫熙穆和郭宝江等老一辈植物学家半个多世纪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的基础上于1996年成立的,并于1997年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的验收。实验室在植物生理研究方面有较长的历史和深厚的积累。潘瑞炽教授主编的《植物生理学》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从1958年至今已经发行到第7版,在全国广泛使用,影响深远。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3人,其中正高职称15人,副  相似文献   

6.
《植物学报》2012,(2):I0001-I0001
中国科学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原中国科学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12月,主体学科定位是面向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和植物科学的前沿问题,利用分子遗传学、生理学和现代组学手段,系统研究植物细胞分化、器官发生、逆境适应的分子机理,从基因、  相似文献   

7.
8.
9.
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是华南师范大学“2 1 1工程”重点学科———发育生物学、植物学省重点学科、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植物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支撑实验室。 1 995年立项 ,1 997年通过合格验收 ,1 999年广东省科委评估成绩优良。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和兼职人员共 2 4名 ,其中 ,教授 1 1名 ,副教授 1 1名 ,具博士学位人员 1 8名 ,实验室高级管理人员 1名。实验室主任为王小菁教授 ,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郭宝江教授。多年来 ,实验室为广东省经济和科技发展培养了大量中、高级人才。 1 996年以来共培养博士后 1 4名 ,博士 2 5名 ,硕士 …  相似文献   

10.
《植物学报》2014,(6):I0001-I0001
山东大学植物细胞工程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领域涵盖植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生态学、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等多门学科。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及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重开展植物细胞工程与渐渗系创制的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发掘植物抗逆、优质、抗病功能基因并深入探讨其表达调控机理。将植物分子、细胞、个体及群体水平的研究整合起来。为培育高产、耐逆、优质的新种质及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植物学通报》2006,23(5):614-615
中国科学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1年12月,由光合作用研究中心、分子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和信号转导与代谢组学研究中心组成。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传能转能机理、植物对环境应答、植物生长发育、信号转导的分子调控及其在农业生物工程上的应用等。实验室成立以来已在Nature、The 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The Plant Journal以及Proteomics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实验室在光合膜蛋白复合体结构与功能研究、光合作用对环境适应的机理研究、水稻根系发育功能基因研究、植物干细胞维持、花粉发育囊泡运输、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2.
《植物学报》2017,(5):680-680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雄伟的泰山脚下,依托于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室于2003年经科技部批准成立,为首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7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设有作物学、园艺学和生物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3个博士后流动站。  相似文献   

13.
14.
《植物学报》2012,(2):196
中国科学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原中国科学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12月,主体学科定位是面向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和植物科学的前沿问题,利用分子遗传学、生理学和现代组学手段,系统研  相似文献   

15.
《昆虫知识》2007,44(4):I0001-I0002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英文简称SKLBPI,网址http://www.sklbpi.1abs.gov.cn),于1988年12月由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建设,1992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并对国内外开放运行。经过15年的建设,实验室已成为我国植物保护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6.
《植物学通报》2009,(4):I0001-I0001
广东省高等学校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由广东省教育厅于2006年批准设立,依托单位是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紧密结合广东沿海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国内外生态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华南沿海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高水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7.
《西北植物学报》2023,(4):F0003-F0003
山仓,1933年1月生于山东龙口,1954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1962年获苏联科学院植物生理学副博士学位。历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河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委员会主任,《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编委会主任,《Pedosphere》名誉主编之一。  相似文献   

18.
《植物学报》2013,(5):I0001-I0001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8年,在湖南农业大学植物激素重点实验室和植物激素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现为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骨干实验室之一。目前实验室共有专职和兼职研究人员2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客座研究人员和研究生50余人。拥有实验用房12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约1500万元,在植物激素研究领域己具备较好的研究条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官春云院士,实验室主任为萧浪涛教授。  相似文献   

19.
何礼远 《生物技术通报》1997,13(2):45-46,39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管部门为农业部,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1988年12月由国家计委批准建设,1992年1月通过验收并批准对国内外全面开放;1996年参加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领导的全国生命学科4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开放实验室统一评估,被评为优良实验室前10名之列。现任实验室主任为何礼远研究员、副主任为周大荣研究员、黄大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郭予元研究员。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4名,其中研究人员19名,技术人员3名,管理人…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广东省龙眼洞林场的植物区系特征,采用线路调查法,对维管束植物的组成、区系成分和濒危等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龙眼洞林场内有维管束植物783种,隶属于151科473属,蕨类植物中的优势科有鳞始蕨科(Lindsaeaceae)、铁线蕨科(Adiant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等11科;种子植物中的优势科有旋花科(Convolvulaceae)、防己科(Menispermaceae)、爵床科(Acanthaceae)、葡萄科(Vitaceae)等62科。种的分布区类型相较于属的分布区类型更为广泛,热带、亚热带成分的种数量突出,其优越的地形特点与独特的亚热带湿润气候相互渗透与交织,在林场内部有许多中国特有植物类群。珍稀濒危植物有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等12种,数量较少,其中桫椤处于易危状态。林场内的资源植物丰富,有681种,大致可分为药用植物、食用植物、观赏植物和工业原料植物4大类型,其中,药用植物覆盖到本林场的71.14%,数量最多。建议对林场内的资源植物进行开发利用,并对珍稀濒危植物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