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对剖宫产围手术期镇痛、应激指标及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18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60例。A组胎儿娩出后即刻静脉输注艾司氯胺酮,术后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B组和C组胎儿娩出后不给予艾司氯胺酮,用生理盐水代替;B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与A组相同,C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三组产妇术后4 h(T1)、8 h(T2)、12 h(T3)、24 h(T4)、48 h(T5)疼痛程度[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镇静程度(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三组术前1 d和术后1 d的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比较三组术前1 d和术后3、7 d抑郁程度[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比较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1、T2、T3时A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B、C组(P均<0.05),T1、T2时A组痛分级指数(PRI)感觉分明显低于B、C组(P均<0.05),T1、T2、T3、T4、T5时A组PRI情感分明显低于B、C组(P均<0.05),T1时A组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明显低于B、C组(P均<0.05)。T1、T2、T3、T4、T5时,三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 d,三组NE、Cor、ACTH水平均较术前1 d显著升高(P均<0.05),术前1 d和术后1 d,三组NE、Cor、AC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7 d时A组EPD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1 d和同时间B、C组(P均<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围术期镇痛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轻产妇术后早期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对比分析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分别联合艾司氯胺酮、盐酸舒芬太尼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盐酸舒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观察组应用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艾司氯胺酮进行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入室时基础值(T1)、开始镇静时(T2)、胃镜置入后(T3)、肠镜置入后(T4)、操作结束即刻(T5)五个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对比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追加次数、追加麻醉药总量、意识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对比检查不同时间认知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1时间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同组间T1、T2、T3、T4、T5时间SBP、DBP、MAP、HR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T1到T2时间SBP、DBP、MAP、HR水平降低,到T3和T4时间升高,T5时间恢复平稳,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T2、T3、T4时间SBP、DBP、MAP水平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3时间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追加次数、追加麻醉药总量、意识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检查后6 h S100B 蛋白明显升高,检查后1 d的S100B 蛋白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检查后6 h褪黑素明显降低,检查后1 d的褪黑素逐渐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联合艾司氯胺酮与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联合盐酸舒芬太尼对于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减少麻醉药追加次数,且麻醉起效快,苏醒质量好,另外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检查后认知功能情况,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究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在评价老年肺结核患者病情中的应用,并分析6MWT同肺结核患者血气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高龄肺结核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格检查的50例健康个体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6MWT实验,测量两组个体的步行距离、实验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计算SpO2下降率,并对所有实验组患者实施肺功能实验,评估肺功能相关指标同6MWT相关性。结果:(1)对比显示实验组患者的6MWT、SpO2、PaO2明显低于对照组,PaCO2高于对照组(P<0.05);(2)实验前后比较显示实验组患者试验后的SpO2、PaO2低于实验前,PaCO2高于实验前(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的6MWT同FEV1、FEV1/FVC呈正相关(P<0.05);(4)相关性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的6MWT同SpO2、PaO2呈正相关,同PaCO2呈负相关(P<0.05)。结论:6MWT同高龄肺结核患者肺功能及血气相关指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将6MWT作为老年肺结核患者病情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究褪黑素通过改善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在瑞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只8~10周龄的SD大鼠(175~200 g),根据研究目的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大鼠足底进行切口手术,生理盐水处理,n=10),模型组(大鼠足底进行切口手术,静脉滴注瑞芬太尼,n=10),治疗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行褪黑素处理,n=10)。通过机械诱发痛和热缩足检测不同组处理后2 h、2 d、3 d和7 d大鼠的爪缩回阈值,通过RT-qPCR分析大鼠中IL-1、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通过蛋白印迹检测大鼠体内AMPA和Kalirin-7的蛋白表达,通过观察组织切片比较不同组大鼠的脊柱密度和长度,通过低感光电荷耦合设备的摄像头监视器分析单个神经元的电生理。结果:在第2 h、2 d、3 d和7 d的测试中,相比于对照组,模型组痛缩足阈降低(P<0.05),热缩足潜伏时间缩短(P<0.05),IL-1、TNF-α、IL-1β的mRNA表达、AMPA和Kalirin-7的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脊柱密度、脊柱长度升高(P<0.05),电流幅度升高(P<0.05),电流间隔降低(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的痛缩足阈升高(P<0.05),热缩足潜伏时间延长(P<0.05),IL-1、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AMPA和Kalirin-7的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脊柱密度、脊柱长度降低(P<0.05),电流幅度降低(P<0.05),电流间隔升高(P<0.05)。结论:褪黑素通过抑制AMPA和Kalirin-7的蛋白表达改善神经元树突棘可塑性,从而降低瑞芬太尼诱发的大鼠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究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P2X4的表达和糖尿病病理性神经痛大鼠炎症反应和疼痛阈值的关系。方法:通过高脂饮食结合链脲佐菌素注射诱导糖尿病病理性神经痛大鼠模型并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大鼠,腹腔注射载体柠檬酸盐缓冲液0.25 mL/kg),模型组(糖尿病病理性疼痛模型,同上注射,n=15)和抑制剂组(大鼠糖尿病病理性模型,过鞘内导管注射米诺环素),共28 d。通过MWT评估对机械刺激的手掌反应。通过双极针电极检测实验大鼠的运动神经传导速速。通过蛋白印迹分析P2X4和BDNF蛋白表达。通过RT-PCR分析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NLRP3的mRNA表达。通过蛋白印迹分析p38MAPK和p-p38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第2week、4week和6week,模型组MWT较对照组降低(P<0.05),抑制剂组MWT较模型组升高(P<0.05)。第2 week,个实验组大鼠MNCV比较无差异(P>0.05),第4week和第6week,模型组MNCV较对照组降低(P<0.05),抑制剂组MNCV较模型组升高(P<0.05)。模型组P2X4和BDNF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抑制剂组P2X4和BDNF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P2X4和BDNF 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抑制剂组P2X4和BDNF 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IL-1β、TNF-α和NLRP3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抑制剂组IL-1β、TNF-α和NLRP3的mRNA表达较抑制剂组降低(P<0.05)。模型组p-p38MAPK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抑制剂组p-p38MAPK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各实验组大鼠p38MAPK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P2X4-BDNF信号在DNP中起重要作用,并且P2X4在DNP期间激活的脊髓小胶质细胞中表达升高,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能显著降低P2X4表达和炎症水平,可防止热痛觉过敏并增加大鼠疼痛阈值。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氧浓度联合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PCV-VG)对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氧合及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的90例老年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PCV-VG模式维持机械通气,其中A组、B组、C组的吸入氧浓度分别为40 %、50 %、60 %。检测所有患者通气前(T0)、通气后1 h、2 h和3h(T1-3)及撤管后0.5 h(T4)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右心房压(RAP)、动脉血氧分压(PaO2),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指数(RI),记录术后24 h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三组手术前及手术结束后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表达水平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在T0、T1、T2、T3和T4时HR、MAP、RAP比较无差异(P>0.05);在T1、T2、T3和T4时,A组PaO2、PaO2/FiO2均小于B组和C组,RI均大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与C组在各时间点PaO2、PaO2/FiO2、RI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PACU停留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B组术后CPIS评分低于A组和C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A组和C组(P<0.05);C组术后血清SP-A、CC16表达水平均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和C组(P<0.05)。结论:50%的吸入氧浓度联合PCV-VG模式可有效改善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氧合功能,减轻肺损伤,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和促进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通过shRNA抑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 1,Sirt1)基因表达,研究Sirt1在高压氧预处理改善异氟醚(isoflurane,ISO)诱导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对小鼠海马BDNF、GDN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4只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高压氧组(HBO组)、异氟醚组(ISO组)、高压氧预处理+异氟醚组(HBO + ISO组);以及对照组(NS组)、Sirt1抑制组(sh-Sirt1组)、对照+高压氧预处理组(NS + HBO组)和Sirt1抑制+高压氧预处理组(sh-Sirt1 + HBO组),每组8只。经慢病毒转染以及ISO末次暴露24小时后进行认知功能测试(Morris水迷宫测试),随后处死小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海马BDNF和GDNF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1)异氟醚可以导致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与Sham组相比,ISO组靶象限探索时间百分比显著减低(P<0.01),ISO组小鼠海马BDNF和GDNF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2)高压氧预处理可以改善POCD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ISO + HBO组靶象限探索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ISO组(P<0.05),ISO + HBO组小鼠海马BDNF(P<0.05)和GDNF(P<0.01)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3)高压氧预处理可以显著增加POCD小鼠海马BDNF(P<0.01)和GDNF(P<0.05)mRNA表达水平,慢病毒介导shRNA靶向下调Sirt1可以逆转高压氧预处理对POCD小鼠海马BDNF(P<0.05)和GDNF(P<0.01)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结论:高压氧预处理是治疗POCD的有效方法,Sirt1可能是POCD治疗的潜在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进行锁骨骨折手术对患者疼痛阈值和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进行手术,对照组单独采用静脉全麻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唤醒时间;不同时间生命体征;麻醉效果和术后疼痛阈值;术后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以及每天睡眠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长以及唤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到T4时间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无明显波动,对照组T1到T4时间上述指标波动明显,且两组患者T2、T3时间SPO2、SBP、DBP、MAP、HR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COR、NE在T2、T3明显下降,而对照组的COR在T2、T3呈上升趋势(P<0.05)。观察组运动神经阻滞时间以及感觉神经阻滞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12 h、24 h疼痛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和谵妄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有效降低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唤醒时间,同时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提升麻醉效果,降低术后疼痛阈,并且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以及每天睡眠时间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大肠杆菌感染型、脂多糖诱导型、宿主屏障破坏(盲肠结扎)型脓毒症模型,评估具有代表性的造模方式。方法:取SD大鼠设置为:大肠杆菌组、脂多糖组、盲肠结扎组、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每组10只。于造模后12 h、24 h、36 h、48 h内检测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器官功能障碍指标:肌酐(Cre)、谷丙转氨酶(ALT)、心肌肌钙T(cTnT)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比较,12 h-48 h内,大肠杆菌组、脂多糖组、盲肠结扎组大鼠IL-6、PCT、PT、APTT、Cre、ALT,cTnT,PaCO2升高(P<0.05),PaO2水平降低(P<0.05),且脂多糖组及盲肠结扎组IL-6、PCT、PT、APTT、Cre、ALT,cTnT水平均高于大肠杆菌组(P<0.05),PaO2水平低于大肠杆菌组(P<0.05)。结论:大肠杆菌造模、静脉注射脂多糖造模及盲肠结扎造模均可复制脓毒症模型,且静脉注射脂多糖及盲肠结扎造模大鼠的病情严重程度高于大肠杆菌造模。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脊柱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消化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后再行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对比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生命体征变化,手术前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相关应激因子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 h、术后6 h、术后12 h和术后24 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比患者消化功能恢复时间及15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15)评分。结果:T1到T4时间观察组SPO2、HR、MAP、DBP、SBP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T1到T4时间对照组SPO2、HR、MAP、DBP、SBP对比差异显著(P<0.05),T2和T3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PO2、HR、MAP、DBP、SBP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GSH-px、MDA、SOD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h两组患者GSH-px、SOD、MDA均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h、术后6 h、术后1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h的QoR-15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可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减轻患者应激反应,改善术后短期疼痛情况,促进消化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探讨其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极化情况以及消退素D1(RvD1)缓解大鼠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高糖高脂饲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大鼠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将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随机分为3组(n=36):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组(D组)、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注射RvD1组(R组)和溶剂对照组(S组)。R、S组分别于注射STZ 14 d后蛛网膜下腔置管,3 d后R、S组分别给予RvD1 10μl(10 ng/μl)和100%乙醇10μl,每天1次,连续14 d,D组不做任何处理。另取36只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组),普通饲料喂养。鞘内给药后第1、3、7、14天时测定机械缩足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各组随机取9只大鼠处死,取L4-6脊髓膨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胶质细胞M1、M2型极化标记物,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的表达。结果:与N组比较,D、S组第1、3、7、14天时MWT降低、TWL缩短,脊髓背角Arg1表达减少,iNOS表达增多(P < 0.05);与D组比较,R组第7、14天时MWT升高、TWL延长,脊髓背角Arg1表达增多,iNOS表达减少(P < 0.05);D组与S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vD1促进小胶质细胞M2型极化并缓解大鼠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脊髓自噬功能与大鼠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高糖高脂饲养8周,腹腔单次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两周后检测机械缩足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降至基础值80%以下者为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记为DNP组(24只);未降至基础值80%以下者为2型糖尿病无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记为DA组(18只)。另取18只大鼠为对照(control,C)组,普通饲料喂养。于确定DA与DNP分组后的第3、7和14天,测定机械缩足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并在行为学检测结束后各组随机取6只大鼠处死,取L4~L6脊髓膨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特异性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P62的表达。另取6只7 d DNP组大鼠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脊髓背角P62与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的共表达情况。结果:连续8周喂养高糖高脂饲料的SD大鼠的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下调,表明出现胰岛素抵抗;在腹腔注射STZ后,血糖升高达到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6.7 mmol/L);与C组、DA组比较,DNP组大鼠在第3、7和14天时MWT降低,TWL缩短,并且脊髓背角LC3-Ⅱ、Beclin-1表达上调,P62表达下降(P<0.05)。免疫荧光双染色显示,P62在脊髓背角表达,主要与神经元共存,少量与小胶质细胞共存,几乎不与星形胶质细胞共表达。结论:2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LC3-Ⅱ、Beclin-1和P62表达的改变提示脊髓自噬功能激活;脊髓背角中神经元自噬激活在2型糖尿病大鼠DNP的发生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2例,根据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其中对照组给予七氟醚麻醉维持,研究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记录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成功后(T2)~术后72 h(T5)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研究组T2~术后24 h(T4)时间点HR、MA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T2~T5时间点CD4~+、CD4~+/CD8~+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CD8~+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研究组T_2~T_4时间点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维持选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可减少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减轻免疫抑制,改善围术期相关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骨科手术中的镇静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186例行骨科手术的患者,根据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和观察组(93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用药前(T_1)、联合用药后10 min(T_2)、联合用药后20 min(T_3)、联合用药后30 min(T_4)和患者清醒后(T_5)等时间点的镇静效果以及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3、T_4时间点两组警觉/镇静(OAA/S)评分低于组内其他时间点,且观察组OA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_1、T_5时间点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2、T_3、T_4时间点观察组RR、SpO_2高于对照组(P0.05);T_3、T_4时间点两组的RR水平均低于组内其他时间点(P0.05)。两组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呼吸道梗塞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骨科手术中镇静效果良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呼吸抑制程度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神经病理性痛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课题旨在探讨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痛觉过敏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姜黄素治疗纽,模型纽和姜黄素治疗组利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定期检测大鼠血糖、饮食、体重等变化,治疗组于STZ注射2wk后定期灌服姜黄素,分别在2wk和4wk后检测各组大鼠热痛敏和机械痛敏反应,在第4wk利用ELISA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TNF-α表达变化。结果:STZ注射组大鼠2周后出现血糖〉14mol/L,并且该模型具有高血糖、体重增长缓慢、多饮多食多尿的特点,符合Ⅰ型糖尿病特征,痛行为测试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出现痛觉过敏,经过给予姜黄素灌服治疗后,痛觉过敏有所减轻,ELISA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脊髓背角TNF-α表达升高,经过姜黄素治疗后TNF-α表达有所下降。结论:成功制备STZ-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经过姜黄素治疗可以减轻糖尿病引起的疼痛过敏,姜黄素对糖尿病疼痛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大鼠脊髓背角TNF-α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胸神经阻滞和肋间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镇痛以及呼吸功能的影响,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麻醉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胸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h、6h、12h、24h、48h的静态和动态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切皮前5 min(T_0)、切皮即刻(T_1)、切皮后15 min(T_2)、30 min(T_3)、钉皮即刻(T_4)及拔管后15 min(T_5)的血流动力学以及呼吸功能指标,并分析两组患者术中用药、术后镇痛泵使用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静息状态下不同时点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状态下,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_1-T_5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每分钟通气量(M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瑞芬太尼消耗量、丙泊酚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以及补救镇痛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PONV)、尿潴留、嗜睡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肋间神经阻滞相比,胸神经阻滞治疗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可以有效增强术后镇痛效果,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术后呼吸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