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的外周靶组织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研究指出,游离脂肪酸(FFA)和甘油三酯(TG)的升高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但随着研究深入,现已发现少数有益脂肪酸可以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的症状。ω-3不饱和脂肪酸、C16:1n7-棕榈酸酯(C16:1n7-palmitoleate)以及脂肪酸羟基脂肪酸都可以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或增强胰岛素信号通路活性的方式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本文将对有益脂肪酸改善胰岛素抵抗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南海南部悬浮颗粒物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锋号"科考船在2012年2月22日—3月20日调查期间,对南海南部海域0 m、75 m和150 m层水体悬浮颗粒物进行了脂肪酸(FA)组成的研究。FA含量在表层、75 m层和150 m层的变化范围分别为9.9—15.65μg/L,10.45-14.45μg/L和9.65—16.45μg/L。FA与叶绿素a的比值垂向变化非常大,在表层和150 m层都大于70,而在75 m层小于30(除A7)。悬浮颗粒物的FA组成以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C16:0和C18:0,其次是C12:0,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C14:1n3、C16:1n7和C16:1n9,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C18:2n6和C22:2n6。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主要与C16:0、C18:0、C20:0等正相关,可认为第一主成分主要表征浮游植物和碎屑,而第二主成分所表征的可能与浮游动物等有关的信息。悬浮颗粒物的脂肪酸标记物中,C16:1n7/C16:0和∑C16:1/∑F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同时C16:1n7/C16:0与∑C18/∑FA呈显著负相关,将C16:1n7/C16:0和C16:1/∑FA结合起来适宜于指示硅藻类的组成,∑C18/∑FA可用来指示甲藻类组成。  相似文献   

3.
应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不同温度、培养时间、pH值等培养条件下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脂肪酸的结果表明: 青枯雷尔氏菌强致病力菌株Rs-J.1.4-010704-01v的脂肪酸种类有14~34种, 主要特征脂肪酸为C16:1ω7c/C15:0 ISO 2OH(10.644 min), C16:0(10.950 min), C18:1ω7c(14.177 min), 所占总百分比含量为总脂肪酸的55.66%~75.69%; 该菌脂肪酸的种类与含量随着培养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ω-7脂肪酸(C16:1△9,C18:1△11,C20:1△13),特别是棕榈油酸(C16:1△9)具有重要的工业、营养和医药价值。这些珍稀脂肪酸大多在一些野生植物的种子中合成,不能商业化生产。对普通油料作物的油脂代谢途径进行遗传修饰,使其种子大量合成并积累ω-7脂肪酸,已成为生物技术和可再生资源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基因操作的主要靶标包括:不同来源的△9脱氢酶的应用、提高底物(C16:0)的浓度、共表达质体型和内质网型?9脱氢酶以及代谢物流的优化等。该文在解析ω-7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网络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ω-7脂肪酸代谢工程的技术策略、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讨论了油脂物组学和转基因组学等组学技术在鉴定参与ω-7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的特异基因和优化油脂代谢工程设计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实验以越冬前后的中华绒螯蟹一龄幼蟹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气相色谱法分别检测一龄幼蟹越冬前后肝胰腺及头胸甲中脂肪酸含量变化、利用液相二级质谱法分别测定一龄幼蟹越冬前后肝胰腺、头胸甲和血淋巴中4种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肝胰腺中的饱和脂肪酸(SFA) C20: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 C18:1n9作为主要能量脂肪酸被动用,其含量越冬后显著下降(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的C18:3n3、C22:6n3越冬后含量显著升高(p0.05)。头胸甲的饱和脂肪酸(SFA) C16:0、C18: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中的C18:1n7作为主要能量脂肪酸被动用,越冬后含量下降显著(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C18:2n6、C20:3n6越冬后含量显著升高(p0.05)。越冬后头胸甲中4种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其中,血淋巴中虾青素、叶黄素含量极显著升高(p0.05),β-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下降(p0.05)。肝胰腺中虾青素与叶黄素、β-胡萝卜素变化趋势与血淋巴的一致,角黄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越冬期间气温、水温的短暂升高可能使一龄幼蟹短暂摄食。越冬前经育肥的扣蟹越冬后能量物质无显著变化,越冬后根据肝胰腺颜色来判断一龄幼蟹质量的方法不科学。  相似文献   

6.
培养条件对海洋假单胞菌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一株海绵附生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及脂肪酸变化.结果表明,该海洋菌生长最适温度为30℃,在以淀粉作为外加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好;实验菌含13种脂肪酸,主要是c16:1(n7)、c15:0、c16:0、c17:0、c18:1(n6)、c18:1(n9)、9,10cp c17:0和其同分异构体.在30℃温度条件下,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急剧减少.在有外加碳源(葡萄糖和淀粉)的培养基中生长的细菌,奇数脂肪酸和环丙基脂肪酸含量远比未外加碳源的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环境因子中,温度比碳源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13种微藻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铭  刘然  徐宁  李爱芬  段舜山 《生态科学》2006,25(6):542-544
分析了13种微藻(包括7种绿藻,5种杂色藻和1种红藻)的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门类微藻的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大:绿藻的脂肪酸组成以C16和C18为主;杂色藻类的脂肪酸组成相近,金藻门含有14:0、16:0、18:1、18:4等特征脂肪酸,三角褐指藻主要的脂肪酸为14:0、16:0、16:1、16:3和20:5,而粉核油球藻的脂肪酸以14:0、16:0、20:5为主;紫球藻的脂肪酸组成以16:0、20:4和20:5为主。在测试的13种微藻中,杜氏盐藻的亚麻酸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的60.9%;等鞭金藻的十八碳四烯酸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的19.6%;紫球藻和粉核油球藻中花生四烯酸与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分别占总脂肪酸的17.1%和20.9%。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刀鲚(Coilia nasus)胚胎及胚后发育早期的脂肪酸变化规律,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对刀鲚的胚胎(原肠期,受精后7~9 h)、0日龄仔鱼(初孵仔鱼)、3日龄仔鱼和5日龄仔鱼(开口前)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刀鲚发育早期的总脂占干物质的相对含量均较高(53.10%~60.97%),干物质的总脂相对含量随个体发育显著降低,单个个体的总脂含量随个体发育呈现剧烈下降趋势,数值从胚胎的43.62μg/ind剧烈下降到5日龄仔鱼的16.27μg/ind;水分含量随个体发育而升高。刀鲚发育早期上述4个时期的干样中检出6种饱和脂肪酸(SFA)、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8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4个发育时期脂肪酸相对含量,C18:1n9c占绝对优势(50.39%~57.00%),C16:1丰富且稳定(13.77%~14.24%),C16:0也较丰富(7.45%~9.1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比例占绝对优势(65.14%~72.26%),n-3与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n3PUFA/∑n6PUFA)较小(1.78~2.38)。刀鲚胚胎孵化出膜期间,单个个体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实际减少程度较高,尤其是C18:1n9c(减少量为13.21μg/ind,减少比例达到55.49%)和C16:1(减少量和比例分别为3.30μg/ind和53.12%),而二十碳五烯酸(EPA)加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减少程度较低(1.44μg/ind和38.41%),尤其是DHA(0.95μg/ind和36.52%)。然而,出膜后,仔鱼对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利用相对较低(1.94μg/ind和14.17%),尤其是C18:1n9c(13.21μg/ind和12.41%)和C16:1(0.63μg/ind和21.81%);而对EPA+DHA利用相对较高(1.04μg/ind和45.10%),尤其是DHA(0.71μg/ind和42.61%)。研究表明,刀鲚胚胎优先蓄留EPA和DHA,仔鱼在摄食前大量利用EPA+DHA(特别是DHA),呈现出海水鱼类脂肪酸的利用特点。因此,建议在刀鲚亲本强化培育及产后培育中,增加投喂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特别是C18:1和C16:1)的饵料,以加强刀鲚亲本的营养积累和产卵后亲本生理机能的恢复;在刀鲚育苗前期,要及时补充富含DHA和EPA的饵料,如,单胞藻、蛋黄等,以提高刀鲚仔鱼开口期间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杨梅核脂肪酸及蜡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杨梅(Myrica rubra)核中的脂肪酸及蜡质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杨梅核中脂肪酸和蜡质的总含量为31.10%,其中含有8种脂肪酸和3种长链烷烃,主要为棕榈酸(C16:0)28.22%、亚油酸(C182)14.4%、顺式-油酸(C18:1)25.74%、芥酸(C22:1)15.68%、十七烷5.2%、十八烷5.87%和十九烷4.71%,是一种优质和价廉的脂肪酸来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从美国龙虾(Homarus americanus)中分离的菌株F5-1进行种属鉴定并分析其低温状态下脂肪酸组成变化.[方法]通过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分析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和进行药敏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株的系统发育学地位;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菌株的全细胞脂肪酸.[结果]菌株F5-1为革兰氏阴性菌,对弧菌抑制剂O/129敏感,对青霉素有耐药性;生理生化特征与麦氏弧菌(Vibrio metschnikovii)的相似性为96%,16S rRNA序列与麦氏弧菌(GenBank No.HQ658055)的相似性为99%;菌株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C12∶0、C14∶0、C16∶0和C16∶1(n-7),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相对含量达34%,低温培养状态下,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相对含量增加至40%.[结论]将美国龙虾中分离的菌株F5-1鉴定为麦氏弧菌,该菌对多种药物敏感,菌细胞脂肪酸组成与来源于俄罗斯海参威某饮用水水库中分离的麦氏弧菌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炎药水杨酸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给大鼠静脉输注脂肪乳+肝素,脂肪乳+肝素+水杨酸钠和生理盐水7 h,并在输注的最后2 h,行清醒状态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试验,测定血浆葡萄糖、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和C-肽水平,检测肝脏、肌肉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及307位丝氨酸磷酸化的IRS-1表达。结果输注脂肪乳大鼠葡萄糖输注率(GIR)是输注生理盐水大鼠的45%,水杨酸钠可使GIR提高1.3倍(P0.01)。脂肪乳输注组大鼠肝脏及肌肉中307位丝氨酸磷酸化的IRS-1分别为生理盐水输注组大鼠的3倍和3.8倍(P0.001),输注水杨酸钠,肝脏、肌肉307位丝氨酸磷酸化的IRS-1下降45%、20%(P0.05)。结论 FFA增高引起肝脏及肌肉中307位丝氨酸磷酸化的IRS-1水平增高,可能是导致胰岛素抵抗发生的机制之一,应用水杨酸钠,大鼠肝脏及肌肉组织中IRS-1丝氨酸磷酸化水平下降,胰岛素抵抗改善。抗炎药物水杨酸钠可能通过抑制FFA引起的IRS-1丝氨酸磷酸化,而发挥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脑功能与脑内脂肪酸成分密切相关,分析研究老年时脑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有助于阐明不同类型脂肪酸在老年认知能力降低过程中的作用.采用Y型电迷宫测试老年组(22月龄)和青年组(3月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表明老年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用气相色谱的方法分析大鼠大脑皮质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显示老年组和青年组大脑皮质均含有16种脂肪酸.以C23:0为内标对各种脂肪酸进行了定量,老年组总脂肪酸含量比青年组降低约15%,各脂肪酸中含量下降的脂肪酸有长链饱和脂肪酸(C14:0、C16:0、C18:0)及多不饱和脂肪酸(C18:3、C20:4、C22:4、C22:6),含量升高的脂肪酸有单不饱和脂肪酸C20:1、C24:1.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了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老年组相对含量下降的脂肪酸有C18:0、C20:4、C22:6,相对含量升高的有极长链饱和脂肪酸(C20:0、C24:0)及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C18:1、C20:1、C22:1、C24:1).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鼠学习能力与脑皮质C22:6、C22:4、C20:4水平呈正相关,与C20:1、C24:1水平呈负相关.上述结果为阐明不同脂肪酸在老年大脑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氮源及其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了研究氮源的类型和浓度对微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用含有不同浓度NO3 -、NH4 、NH2 CONH2 的培养基 ,对三角褐指藻 (Phaeodactylumtricornutum)进行了培养 ,并测定了其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 ,培养基中不添加氮源时 ,三角褐指藻生长缓慢 ,但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s)和C18脂肪酸 (C18∶0 ,C18∶2 (n -6) ,C18∶3 (n -6) )占总脂肪酸的比例较高 ;氮浓度较低 (<1 8mmol/L)时 ,三角褐指藻以NH4 为氮源 ,生长较快 ;氮浓度较高 (>3 5mmol/L)时 ,以NH2 CONH2 为氮源 ,生长较快。以NH4 或NH2 CONH2 为氮源时 ,EPA(Eicosapentaenoicacid)和PUFAs占总脂肪酸的比例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上升 ;而以NO3 -为氮源时 ,EPA和PUFAs随着NO3 -浓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 ,最适NO3 -浓度为 1 8mmol/L ,此时的EP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为 16 7%。EPA占干重 (w/w)的比例 ,不管是哪种氮源 ,均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但是在 0 9— 3 5mmol/L之间 ,3种氮源间EPA含量差异不显著。当氮源浓度为 7 0mmol/L时 ,以NH2 CONH2 为氮源 ,EPA和PUFAs含量最高 ,分别为 2 6 %和 4 4 %。PUFAs占干重的比例随着NO3 -浓度增加而下降 ,随NH2 CONH2 浓度增加而升高 ,而受NH4 浓度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紫苏种子脂肪酸组成及合成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苏是一种新型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为35%左右,紫苏籽油脂肪酸组成丰富,含有棕榈酸(16:0)、硬脂酸(18:0)、油酸(18:1)、亚油酸(18:2)和α-亚麻酸(18:3)等,其中α-亚麻酸(ALA)含量高达60%,广泛用于功能性保健食品、药物及油脂化工业.介绍紫苏种子脂肪酸组成及合成代谢基本途径,对近年来脂肪酸合成代谢基因工程研究进行概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不同发育阶段尖头斜齿鲨肝油脂酸组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春  丘书院 《动物学报》2001,47(3):298-303
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测定了不同发育阶段尖头斜齿鲨肝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在尖头斜齿鲨肝油总脂肪酸组成中 ,饱和脂肪酸占 15 3%~ 34 6 % ,单不饱和脂肪酸占 13 8%~ 2 5 6 % ,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占 38 8%~ 6 8 1%。其中 ,最主要的脂肪酸为 16 :0 ,18:0 ,18:1ω9,2 0 :4ω6和 2 2 :6ω3。尖头斜齿鲨肝油脂肪酸组成与个体的发育状况关系密切。雄性尖头斜齿鲨 ,胚胎阶段肝油的脂肪酸主要由16 :0、 16 :1和 18:1(ω9+ω7)组成 ,2 2 :6ω3的含量很低 (3 8± 1 34 ,n =3) ;雄性幼鱼肝油 2 2 :6ω3的含量较胚胎阶段有了显著的提高 (2 7 1± 2 47,n =3) (P <0 0 5 ) ;性成熟个体肝油 2 2 :6ω3的含量达到最高值 (5 1 0± 7 42 ,n =5 ) ,退化期 2 2 :6ω3的含量明显降低 (34 4± 2 40 ,n =3)。雌性尖头斜齿鲨肝油 2 2 :6ω3的含量随着性腺的发育而逐渐增加 ,妊娠早期达到最高值 (49 7± 4 0 4,n =5 ) ,显著高于未成熟期个体 (2 5 7± 0 6 4,n =3)和卵巢发育期个体 (33 3± 3 46 ,n =4) ,妊娠结束期肝油 2 2 :6ω3的含量显著下降 (2 5 6± 8 0 8,n =3) ,提示 2 2 :6ω3在尖头斜齿鲨胚胎的生长发育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金昕晔  邹大进 《生物技术通讯》2012,23(4):519-522,562
目的:构建能诱导出针对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特异性中和抗体的疫苗,为高脂诱导下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防治新途径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野生型C57BL/6J雌鼠随机分为疫苗组(n=10,高脂饲养)、佐剂组(n=10,高脂饲养)和空白对照组(n=10,普通饲养),分别予以皮下注射生物合成的FABP4蛋白、佐剂和磷酸盐缓冲液,观察比较各组抗体滴度、安全耐受性和体重、摄食量、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耐量实验血糖曲线下面积(AUC)等指标。结果:疫苗组小鼠产生了高滴度的FABP4特异性抗体,并于第3轮加强免疫后达到平衡状态。首次免疫16周后,疫苗组小鼠体重高于空白对照组,但明显低于佐剂组(P<0.05);日平均摄食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佐剂组无差异(P>0.05);空腹血糖、HOMA-IR、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AUC均明显低于佐剂组(P<0.05),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FABP4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可产生高滴度特异性抗体IgG,有效降低高脂喂养野生型雌性小鼠体重、空腹血糖、HOMA-IR和血糖AUC等指标,为高脂诱导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初步证据,可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惠英  喻学俭  易元芬   《广西植物》1992,12(2):125-128
本文报道绒毛番龙眼种仁油的脂肪酸组成脂肪酸双键位置,采用“远端基团修饰”的方法经GC/MS测定,它的种仁油的主要脂肪酸含量(%)如下:C16:0 3.94,C16:1(9)4.134,C18:0 3.31,C18:1(9) 19.18,C18:1(11) 13.49,C20:0 32.25,C20 :1(11) 2.21,C20:1(13) 8.43,C22:0 6.13,C22:1(13) 1.16,C22:1(15) 5.14.  相似文献   

18.
脂肪酸组分分析在不动杆菌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中的A. baumannii、A. haemolyticus、A. johnsonii、A. junii、A. lwoffii模式菌株为参比菌株,对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所保藏的6株不动杆菌进行脂肪酸组分分析及16S rRNA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脂肪酸分析可将6株菌完全准确地鉴定到属的水平上,这一点与16S rRNA基因分析结果一致;在种的水平上,16S rRNA基因进化分析与脂肪酸组分分析的结果可互为补充,相互印证.同时,通过对不动杆菌部分模式菌株及供试菌株的脂肪酸组分分析,报道了不动杆菌的特征性脂肪酸为C18:1 w9c、C16:00和C16:1w7c/C16:1w6c.  相似文献   

19.
囊状黄丝藻在不同初始氮浓度条件下特殊的油脂积累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初始氮浓度条件下囊状黄丝藻(Tribonema utriculosum SAG22.94)的生长状况、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与含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囊状黄丝藻在氮浓度为3.0 mmol/L时,获得生物质浓度最高,为6.39 g/L;氮浓度为18.0 mmol/L时获得总脂和总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为细胞干重的44.62%和42.21%;上述3个指标单位体积的产率均在氮浓度3.0 mmol/L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538、0.209和0.206 g·L~(-1)·d~(-1)。在4种初始氮浓度条件下,囊状黄丝藻油脂和脂肪酸含量可随着氮浓度增加而增加。脂肪酸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该藻的主要脂肪酸为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棕榈油酸(C16∶1ω7)、花生四烯酸(C20∶4ω6)和二十碳五烯酸(C20∶5ω3,EPA)。其中棕榈油酸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6.53%~50.08%。研究结果表明囊状黄丝藻在不同初始氮浓度条件下具有特殊的油脂积累规律,是一株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产油丝状微藻。  相似文献   

20.
王惠英  喻学俭  易元芬   《广西植物》1992,(2):125-128
本文报道绒毛番龙眼种仁油的脂肪酸组成脂肪酸双键位置,采用“远端基团修饰”的方法经GC/MS测定,它的种仁油的主要脂肪酸含量(%)如下:C16:0 3.94,C16:1(9)4.134,C18:0 3.31,C18:1(9) 19.18,C18:1(11) 13.49,C20:0 32.25,C20 :1(11) 2.21,C20:1(13) 8.43,C22:0 6.13,C22:1(13) 1.16,C22:1(15) 5.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