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姐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简称SCD)技术,特别是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简称SCE)分析技术,已为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手段,在染色体的分子结构,DNA复制过程,DNA损伤与修复,细胞周期动力学以及检测多种致癌剂和突变剂等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1976年,Vogel和Bauknecht报道了在活体中显示姐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SCD)的方法,此后,这种方法及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法便成为检测诱变剂和致癌物的有效手段。1980年,我们实验室成功地用5-碘脱氧尿苷(IdUrd)代替5-溴脱氧尿苷(BrdUrd),多次在小鼠腹腔注射后观察骨髓细胞的SCE,  相似文献   

3.
口服避孕药的细胞遗传学效应及其观察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服避孕药的广泛使用,使人们对其安全性产生很大的关注。染色体畸变和用姐妹染色单体分化染色(SCD)来观察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是目前用于探讨口服避孕药细胞遗传学效应的主要指标,特别是SCE已作为检测染色体损伤的一种敏感而可靠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但是,SCE技术的应用和观察结果,又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本文试就口服避孕药对染色体畸变和SCE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华大蟾蜍染色体分带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tzans)的C带和BrdUrd-Hoechst-Giemsa复制带,并以中华大蟾蜍为代表确立了两栖类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SCD)方法。BrdUrd-Hoechst-Giemsa技术在两栖类的中期染色体上能显示可重复的复合带型。用这种方法我们鉴定中华大蟾蜍第10对同型染色体为ZZ/ZW型性染色体,所有雄性动物两个Z染色体的复制型是完全相同的(同步复制的),而雌性动物的Z和W染色体显示出异型复制型(不同步复制的)。在W染色体长臂近着丝粒处有一个较早的复制带,Z染色体则缺乏这个复制带。这些性染色体用C带和其他方法不能区分。此外,我们还测定了中华大蟾蜍淋巴细胞的SCE频率,发现其SCE频率比哺乳动物高,为7.83±0.49(m±S.E.)。  相似文献   

5.
艾菲的咔啉(aphidicolin)能抑制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a-多聚酶,同时还能诱导中国仓鼠细胞核内DNA分子的内复制,由此形成的双份染色体经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单股BrdU替换的染色单体总是位于双份染色体的内侧,而双股BrdU替换的染色单体总是位于双份染色体的外侧。DNA分子在内复制的过程中,经交换重组,表现在双份染色体上为姐妹染色单体内的交换和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双份染色体中的4条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中前期,从三维空间构型变为平面构型时,在引力和张力的相互作用下,致使染色单体在交换处发生扭曲,成形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从而使有直接亲缘关系的染色单体仍成对联系在一起呈规则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6.
姐妹染色单体分化染色中IdUrd和BrdUrd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Taylorli7用’H一放射自显影技术首次 发现了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以来,已在许多动、植 物细胞里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直到1974 年Korenberg[2]等改进了Latt[[3], Wolff[4]等用 BrdUrd-33258 Hoechst荧光染料染色的方法, 发展了一种简易的显示姐妹染色单体分化染色 的方法(以下简称SCD法),之后细胞遗传学实 验才得到了一个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吕群  江绍慧  蒋秀蓉  周洁民 《遗传》1982,4(4):19-21
1976年,Vogel和Bauknecht报道了在活 体中显示姐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SCD)的方 法[11],此后,这种方法及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SCE)法便成为检测诱变剂和致癌物的有效手 段’[6-10]. 1980年,我们实验室成功地用5-碘脱 氧尿苔(IdUrd)代替5-嗅脱氧尿普(BrdUrd), 多次在小鼠腹腔注射后观察骨髓细胞的SCE[2], 虽得到了很好的结果,但操作麻烦,药物毒性 大,实验动物极易死亡。因此,我们参照Allen 等人的工作[5],对上述方法作了改进,用埋植药 片法让药物在活体内缓慢释放,诱发SCE,得 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植物姊妹染色单体区分染色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姊妹染色单体区分染色(SCD)是七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染色体处理技术,因为它涉及了细胞动力学、细胞周期、染色体半保留复制、染色体“单线说”以及染色体畸变等一系列的细胞生物学理论问题,此外还能用于分析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来检测诱变因素和致癌物质,所以有关SCD的实验技术可作为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更新内容。本文介绍植物  相似文献   

9.
自Latt首先使用Hoechst 33258对5-溴脱氧尿苷(BrdU)掺入的人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分化染色(SCD)以来,一些SCD永久制片法已陆续有报道。我们采用一种改良的SCD法,即硫堇-UV-Giemsa法,对离体短期培养的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肾细胞增殖动力学和丝裂霉素C(MMC)、敌枯双(N,N-甲撑-双:2-氨基-1,3,4-噻二唑)在白  相似文献   

10.
核仁组织者区域(NORs)存在185+285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的密码基因(rDNA),可用银染色技术特异性地显示出来。Schwarzacher等(1978),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银染色体的原理,证明银可染物质是活性NORs周围或外面的酸性蛋白,而不是基因本身。 许多学者先后以银染色技术,测定了狨猴(Saguinusoedipus,Saguinus fuscicollis,Callithrix jacchus)、恒河猴(Macaca mulatta)、食蟹猴(M.fasciculars)、狒狒(Papio papio)等猴子的核仁组织者区域(Bedard等,1978;Goodpasture等,1975;Dutrillaux等1979)。Tantravahi等(1976)对人、黑猩猩猿(Pan troglodytes)、大猩猩(Gorlla gorilla)、猩猩(Pongo Pygmaeus)、银色长臂(Hylobates moloch)进行了NORs的比较研究。 本文报告了我国灵长类动物5个属11个种染色体的银染色的NORs(Ag—NORs)分布,并作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11.
1973年,Latt用哺乳动物细胞在含有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的培养液中接连进行两次有丝分裂,然后用荧光染料染色,使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荧光强,另一条染色单体荧光弱,并检出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简称SCE)。翌年,Parry 和Wolff 以及Korenberg 等用  相似文献   

12.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是一种染色体结构畸变。当培养细胞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存在下,经过两个复制周期,在第二次分裂染色体(M_2)的一条单体中,DNA双链的胸腺嘧啶均为其同类物溴尿嘧啶所替代,而另一条染色单体只替代了一股链的胸腺嘧啶。当以某些荧光染料处理(Latt,1973)或荧光染料配合Giemsa染色(Perry and Wolff,1974)或用改良的Giemsa染色(Korenberg and Freedlender,1974)吋,全替代的染色单体呈暗荧光或染色较浅;半替代的染色单体发出较亮的荧光或染色较深。因此能比较容易  相似文献   

13.
谢新耀  蒲晓允 《遗传》2004,26(3):383-386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一精确时空调控事件,分离的紊乱会造成遗传物质传递的不稳定,从而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细胞或个体的死亡或病态。在真核生物细胞中,一种比较保守的机制调控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随DNA复制过程建立由黏合素维持的姐妹染色单体的结合,在有丝分裂中期向后期转变过程中,随保全素的降解,分离酶发挥活性,裂解黏合素一个亚单位,促成黏合素蛋白质复合体的解离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相似文献   

14.
口服避孕药的细胞遗传学效应及其观察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诚 《遗传》1986,8(1):9-10
口服避孕药的广泛使用,使人们对其安全性产生 很大的关注。染色体畸变和用姐妹染色单体分化染色 (SCD)来观察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是目前用于 探讨口服避孕药细胞遗传学效应的主要指标,特别是 SCE已作为检测染色体损伤的一种敏感而可靠的方 法被广泛应用。但是,SCE技术的应用和观察结果,又 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间题。为此,本文试就口服避 孕药对染色体畸变和SCE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自从Taylor用~3H-放射自显影技术首次发现了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以来,已在许多动、植物细胞里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直到1974年Korenberg等改进了Latt、Wolff等用BrdUrd-33258 Hoechst荧光染料染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染色体自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本文仅从方法学的角度对其发展加以概括性的阐述。文内讨论了五十年代低渗溶液、秋水仙素和植物血凝素等技术的发现和应用;还讨论了七十年代后染色体显带术、姐妹染色单体分化染色法和细胞融合术等新技术的问世以及它们对整个细胞遗传学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血液淋巴细胞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刺激条件下的细胞周期动力学及丝裂霉素C(MMC)诱发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用姐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方法确定细胞的分裂次数。实验结果表明,中华大蟾蜍血液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2天后出现第二次分裂细胞,3天后达峰值(占分裂细胞中期相的38.9%),此后,其百分比逐日下降,培养后4天出现第三次分裂细胞,第5天出现第四次分裂细胞。Brdu浓度在8—24μg/ml范围内对SCE本底无影响。6ng/ml MMC所诱发的SCEs比对照组高3倍以上,说明中华大蟾蜍对MMC的诱变作用相当敏感。  相似文献   

18.
5-溴脱氧脲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能够代替胸腺嘧啶核苷(thymidine)掺入DNA,使姐妹染色单体分色,计算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SCE)率,可以估计DNA的损伤。因而,近年来已广泛地应用SCE测定各种诱变因子的活力。但是研究BrdU本身诱变活力的报道不多,且多是离体的研究,体内实验很少。目前国内尚无类似的报道。 本文以我国特产仓鼠为实验材料,采取一次性腹腔注射BrdU活性炭悬浮液方法,研究不同剂量BrdU对仓鼠骨髓淋巴细胞SCE频率、染色体畸变率、分裂指数、细胞增殖周期以及对姐妹染色单体分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隋御  李元杰  金彩霞  徐方 《遗传》2010,32(5):467-472
利用RNA干扰技术降低REV3基因在人类结肠癌细胞(SW480)中的表达, 以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REV3表达量的降低情况, 选择低表达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细胞作为实验组细胞。运用细胞生长曲线、MTT、微核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等方法,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进行细胞生长周期、增殖变化情况和遗传信息表达等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 REV3低表达的结肠癌实验组细胞在细胞增殖以及细胞的微核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等遗传信息表达均明显低于结肠癌对照组细胞, 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肠癌的两对照组间(阴性和空白)的结果虽然有一定的差异, 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提示, REV3低表达时, 可能对结肠癌细胞(SW480)的生长与增殖产生影响, 并对微核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等遗传不稳定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引言天花粉蛋白对胎盘滋养层的作用有一定的细胞专一性(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第二研究室,1976;熊用周等,1976;王应天,1978),直接损伤合体滋养层细胞是天花粉蛋白导致中期孕妇引产的一个关键环节(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第二研究室,1976)。已经了解,测定血清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胎盘促乳素(HPL)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