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四平地区六种优势蝗虫精巢发育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吉林省四平地区对6种优势蝗虫进行野外罩养,从成虫出现到死亡期间,对蝗虫精巢发育动态变化进行解剖学测量、统计分析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蝗虫成虫刚出现时精巢发育水平较高,精巢长度显著增长但宽度增长差异不显著,随着虫体发育精巢体积达到峰值后出现下降趋势。不同种蝗虫精巢发育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成虫出现时其精巢发育水平依次为长翅素木蝗>黄胫小车蝗>绿牧草蝗>素色异爪蝗>条纹异爪蝗>异翅负蝗,并且各蝗虫类群精巢发育的体积动态变化各不相同,体现出各蝗虫类群精巢生理功能的强弱。组织学观察显示,蝗虫发育不同时期精巢内以不同类型的精母细胞为主,精巢体积增长是精母细胞增长和成熟精子积累的结果,精巢体积下降为交配活动导致的大量精子外排以及其生理机能减退所至。  相似文献   

2.
制备蝗虫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装片的方法介绍如下:1取材捕捉到蝗虫雄性成虫后,用剪刀在腹部第1,2节腹侧面剪一道口子,用镊子自剪口处伸入,从背面前部夹住一组织块向外拉,可见一团黄色组织块即蝗虫精巢。2固定将精巢投入蒸馏水中低渗5min后转至固定液(甲醇∶冰...  相似文献   

3.
性细胞减数分裂是一个复杂的有丝分裂。在动物方面,雄性蝗虫是很好的材料,因为它的染色体数目少(■:2n=23,xo),蝗虫的种类很多,用任何一种都可以,从精巢里一般可得到大量减数分裂的图像。观察减数分裂的方法多采用临时压片法,其操作简便,染色体不易丢失,但标本不能长期保存,所以必须制备永久玻  相似文献   

4.
蟋蟀科睾丸减数分裂各相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物学教学中,常用的昆虫实验材料是蝗虫,但目前蝗虫取材比较困难.根据本人几年来的实验观察,利用蟋蟀科昆虫的精巢进行减数分裂各相的观察,取材容易,制作方法简单,减数分裂各相界限清楚,染色体动态关系明显,且细胞核、细胞质界限清晰.  相似文献   

5.
以蝗虫为材料做常规的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精巢经过固定后,需要较长的染色时间:30—60分钟(《中学生物学实验手册》)或2—3小时(《遗传学实验》刘祖洞等编),不易作为学生课堂实验,更难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我用蝗虫的活体材料,不经固定直接染色观察,缩短了染色及整个实验过程的时间,可在一课时内完成,效果亦很好。在实验前两三天,于天气晴朗的中午,让学生到高  相似文献   

6.
葱的花药—观察减数分裂过程的好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减数分裂一节,无论在高校或高中生物教学中都是很重要的.所以让学生亲自做这个实验,将对于加深理解和解决教学重点有极大的帮助.但是,传统做减数分裂实验所用的材料都是用蚕豆花粉或蝗虫精巢.这里介绍的葱花药作为减数分裂实验材料是许多材料所不及,其优点为:(1)染色体大;(2)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计数(z~n=16);(3)材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室采用分离、滴片方法观察蝗虫性细胞减数分裂,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取材在麦熟和稻熟季节采集蝗虫。取其精巢固定于卡诺液中0.5—1小时。去固定液,用95%酒精洗3次,移于70%酒精中,置于低温下可长期保存。 2.制片方法 (1)用眼科镊把精巢取出,装入瓶中,加入碎玻璃反复振荡,使组织捣碎。 (2)用吸管吸取捣碎液放入离心管内,以1000转/分的速度离心3—5分钟。去上清液,  相似文献   

8.
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很多。在动物材料中,蝗虫精子形成中的减数分裂是比较好的材料。蝗虫染色体数目较少(雄性2n=23,×0;雌性2n=24,××),染色体较大,易于观察。在同一玻片标本上能同时观察减数分裂各期的染色体,还可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及精子的变态过程。其方法简介如下: (一)取材蝗虫雌雄个体易于区别,一般雄体成虫较小,其腹部末端如船尾状,雌体较大,腹部末端分叉。捕捉成体雄蝗,活体取其精巢。先将翅及附肢从基部剪去,沿腹  相似文献   

9.
刘梦豪  赵凯强  王雅栋  杨梦平  赵宁宁  杨大祥 《遗传》2012,34(12):1628-1637
蝗虫具有材料易得、染色体大、染色体数相对较少等优点, 被普遍用于观察精子发生中减数分裂各个过程。蝗虫精巢制片简单、快速, 但初学者普遍感到辨别分裂相较为困难。鉴于此, 文章以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为例, 介绍如何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及染色体构象, 识别减数分裂各个时期。此外, 文章也简要描述了东亚飞蝗精母细胞的有丝分裂及精子形成过程, 供初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材料性細胞的減数分裂是一种复杂的有丝分裂,为了說明減数分裂过程,选择适当的材料是必要的。在动物上,蝗虫是很好的材料,因为蝗虫的染色体数目較少,体积也較大,細胞分裂各个时期都容易观察。蝗虫的种类很多,用任何一种都可以。本实驗所用的一种蝗虫名叫僧帽蝗(Phlacoba infumata),雄的染色体有23条,其中一条是性染色体。作減数分裂的观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以年青的性成熟的雄性豚鼠做材料,用4伦的伦琴射线照射后,发现精巢精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发生染色体改组。分别在照射后经过1、3、6、30、60昼夜取被照射的动物之精巢,用(?)液固定,以(?)的醋酸洋红法染色。获得的重要结果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中减数分裂实验,大家应用最多的传统材料,植物是玉米花粉母细胞、动物是蝗虫精巢。这两种材料在使用上虽然有取材容易、染色体较大等优点,但会受到季节的限制。我们在实验教学中,用紫露草代替玉米材料,效果很好。优点是:1.容易栽培,只要温度适宜可常年开花现蕾;2.染色体数目少(2n=12),比玉米(2n=20)还少、还大。3.各期分裂相典型,制片简单容易成功。紫露草是鸭跖草科植物,我们选用的是Tradescantia paludosa.它植株矮小一般只有20—25cm;花序繁茂,每个花序有15—18个花蕾,紧密簇生在6—10cm长的植株茎上;开蓝色小花,花辦3个、雄蕊6个。  相似文献   

13.
蝗虫的人工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蝗虫是学校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标本和实验材料。但在实际教学中 ,蝗虫生活史各个阶段的标本在野外采集十分困难 ,成虫活体在教学内容安排的时间内大多也难在自然界中找到 ,因此 ,我们进行了东亚飞蝗的人工饲养 ,并摸索出一套饲养方法 ,掌握了人工条件下影响蝗虫生长发育的生态因子。现将饲养方法介绍如下 :1 饲养设备和材料1.1 置备 80 cm× 80 cm× 6 0 cm饲养箱 ,饲养箱为木制结构 ,前方为玻璃拉门 ,两侧有 2 0 cm× 2 0 cm的开口 ,罩以用纱布做成的布袖 ,作为通气、更换饲料、清除虫粪和检查蝗卵用。箱内上方安装两盏白炽灯 ,用…  相似文献   

14.
乌梢蛇精巢显微结构的年周期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光镜观察了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精巢显微结构的年周期变化,并结合精巢重量、精巢体积及精巢系数的年周期变化探讨了其生殖规律。结果表明,乌梢蛇精巢重量、精巢体积、精巢系数、曲细精管直径、生精上皮厚度及组成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据此将乌梢蛇精巢的年周期活动划分为6个时期,其精子发生属于非连续型,生殖周期的类型属于交配后型。用精巢系数的年周期变化作为参数来判定精子发生进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做蝗虫整个生活史标本要有蝗虫的卵。而蝗虫把卵产在土里 ,很不好采集。用下面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蝗虫的卵。 9月中旬左右 ,正是蝗虫产卵的季节 ,捉到雌蝗虫 ,揪下头部并带出内脏 ,然后用手由尾部往前一推 ,成熟的卵就被挤了出来 ,把卵直接放在做标本的位置。蝗虫卵的保存 :卵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很多 ,容易腐烂或变色。取出卵后用注射器注入 7%~ 10 %的福尔马林溶液 ,使卵保持原色 ,而不腐烂变色蝗虫卵的采集和保存@温亚军$青龙县三星口初级中学!河北秦皇岛066505  相似文献   

16.
蝗虫微孢子虫及其在蝗害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龙 《生物学通报》1999,34(2):11-12
扼要阐述了蝗虫微孢子虫的生活史,形态特征及其防治蝗虫的原理和方法。指出用蝗虫微孢子虫治蝗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蝗虫微孢子虫及其在蝗害治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扼要阐述了蝗虫微孢子虫的生活史、形态特征及其防治蝗虫的原理和方法。指出,用蝗虫微孢子虫治蝗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镉对黑斑蛙精巢组织结构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研究镉对两栖动物精巢组织结构的影响,用不同浓度Cd2 溶液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成体隔日皮下注射染毒,光镜下观察精巢组织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镉具有毒性效应,可以导致处理后的黑斑蛙精巢组织中的各级生精细胞、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受到损伤。对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精巢组织分别用金属硫蛋白(MT)进行免疫组化定位观察,MT阳性颗粒在处理组和对照组均有表达,表达随处理组镉浓度的增大而减弱。  相似文献   

19.
横断山脉地区的蝗虫四新属七新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横断山脉地区地形复杂,山脉呈南北走向,山高水急,河谷切割很深,交通不便,蝗虫类的材料贫乏,张广朔先生1937年报导本地区蝗虫有2种。本所动物考察队于1973年和1977年去西藏考察的归途中曾二次横越横断山脉,采集了一批蝗虫标本。西北农学院周尧教授提供了一些云南蝗虫标本。经鉴定发现短翅类蝗虫四新属七新种,现记述于下。作者对标本采集者周尧教授,袁锋同志和李继钧同志深表敬意和谢意。  相似文献   

20.
简化常规染色体滴片的操作程序,对牛蛙精巢进行染色体制片,基本观察到精巢组织中细胞行减数分裂各阶段的染色体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用牛蛙精巢制备染色体能相对简捷稳定的获得有效的实验结果.是一种观察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