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D 半乳糖合并Meynert基底核损毁Alzheimer病 (AD)大鼠模型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变化。方法 :通过0 .96 %D 半乳糖致亚急性损伤及鹅膏蕈氨酸损毁Meynert基底核建立AD动物模型 ,应用行为学测试、电生理学方法和电镜观察 ,研究AD模型大鼠海马突触形态结构和长时程增强现象 (long termpotentiation ,LTP)的变化。结果 :①AD模型大鼠在Morris水迷宫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 ;②AD大鼠海马CA1区突触的数密度、面密度明显减少 ;③AD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产生的LT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海马突触结构改变和功能可塑性的降低可能与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Meynert基底核BDNF、SCF及VEGF等的表达,比较分析天麻多糖(gastrodia elata polysaccharide,GEP))结合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或单独应用对其干预效果,探讨针药结合对脑缺血的神经血管保护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脑缺血模型组、天麻多糖组、电针组及针药结合组,每组8只。采用单侧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天麻多糖组大鼠每日给予天麻多糖100mg/kg灌胃1次,连续2周;电针组大鼠每日电针刺激"百会"、"足三里"穴1次,每次30min,连续2周;针药结合组每日电针刺激"百会"、"足三里"穴1次,每次30min,同时给予天麻多糖100mg/kg灌胃1次,连续2周。尼氏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Meynert基底核神经细胞形态及存活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Meynert基底核BDNF、SCF及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Meynert基底核神经细胞存活数显著减少,BDNF、SCF及VEGF免疫染色显著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天麻多糖组、电针组及针药结合组大鼠缺血侧Meynert基底核神经细胞存活数显著增加,BDNF、SCF及VEGF免疫染色显著增强;针药结合组与天麻多糖组、电针组比较,缺血侧Meynert基底核神经细胞存活数显著增加,BDNF、SCF及VEGF免疫染色也增强。结论脑缺血后Meynert基底核神经血管相关因子表达增加,提示Meynert基底核是脑缺血后易损区域之一;天麻多糖结合电针可上调BDNF、SCF及VEGF表达,对Meynert基底核起到神经的保护作用,且作用优于天麻多糖或电针的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的大鼠模型,并观察远志皂苷对AD模型大鼠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及其神经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在大鼠右侧基底核区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和鹅膏草氨酸建立AD模型,20只AD大鼠分为模型组和远志皂苷组,相同部位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假手术组。30天后,采用HE、Nissl、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形态和基底核Aβ沉积变化。结果:脑内Aβ注射后,模型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数目明显比假手术组减少,基底核Meynert细胞区可见棕黄色斑块沉积。电镜下可见神经元内脂褐质含量增加,线粒体等细胞器出现明显变性改变。结论:凝聚态Aβ1-40基底核定位注射具有明显的在体神经毒性作用,可较好地模拟AD病理表现,远志皂苷对Aβ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参皂甙对老龄大鼠Meynert核TrkB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对老龄大鼠Meynert核(NBM)神经元TrkB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青年组(3-5月龄)、老龄组(24-27月龄)及给药组(24-27月龄).给药组大鼠自18月始饲以人参皂甙至24-27月龄.对各组NBM神经元进行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染色,采用图象分析法测定各组平均灰度值并作t检验.结果老龄组大鼠NBM神经元TrkB mRNA表达显著低于青年组,而给药组较老龄组大鼠表达增多.结论人参皂甙对NBM神经元TrkB mRNA表达有促进作用,本结果为人参皂甙抗脑衰老及AD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综述:2型糖尿病与轻度认知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个连续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轻度认知障碍前期(pre-MCI)、轻度认知障碍期(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痴呆期.AD临床期病程不可逆转,因此,pre-MCI和MCI的早期发现和干预就成为延缓和逆转AD发生的重要环节.大量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是导致MCI和AD的独立危险因素,T2DM与AD及AD前期认知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本文重点综述2型糖尿病与MCI及AD之间的相关性,探讨2型糖尿病治疗对AD的发生进行有效干预的可能性,为AD早期发现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项研究表明,PM_(2.5)可能是增加AD患病风险的潜在因素。PM_(2.5)风险是可预防的,因此阐明PM_(2.5)与AD之间的联系及关键作用机制,对A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现系统阐述PM_(2.5)与AD发病之间的流行病学及解剖学证据,并总结PM_(2.5)诱发AD的潜在机制,包括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神经炎症、Aβ沉积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线粒体功能障碍及氧化应激、神经毒性、表观遗传以及脑-肠轴等,为更好地理解PM_(2.5)与AD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 AD)是一种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它的主要病理学特征为老年斑、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退变及神经纤维缠结。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 Aβ)是老年斑的主要成分,过量的Aβ的产生和聚集与AD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人参皂甙Rg1是人参促智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对Aβ诱导的神经元的损害具有保护作用。本实验研究了人参皂苷Rg1对APP/PS转基因AD模型小鼠脑组织内APP代谢过程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小鼠行为学的影响。实验发现人参皂甙Rg1处理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定位航行实验游泳路程逐日明显递减,且游泳路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皮质区老年斑数目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且Aβ沉积面积相比对照组更小;海马齿状回区与皮质区MAP-2着色阳性神经元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皮质区可见呈束状排列的神经纤维着色。结果提示人参皂苷Rg1能够显著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Aβ产生或抑制Aβ沉积、促进神经纤维的生长以及修复,从而减轻AD引起的脑组织受损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多病因神经退行性疾病,以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沉积引起的老年斑(senile plaque,SP),聚集的磷酸化微管稳定蛋白质(tau)引起的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为主要病理特征。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的增加引起的氧化应激和抗氧化防御酶功能丧失在AD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综述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总结了AD中的生物大分子(脂质、蛋白质和核酸)氧化以及Aβ和金属离子(铁、铜和锌等)动态平衡紊乱诱导的氧化应激与AD的关系,同时介绍了AD中氧化应激相关的信号转导,旨在对今后这方面的研究及预防和治疗AD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当今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学特征表现为神经元的脱失、神经纤维缠结及老年斑形成。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被认为是AD及其他老年痴呆症的前驱阶段,可进一步转化成AD,且MCI与AD有着相似的病理变化。随着MCI和AD患病数的逐年增加,其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增添了巨大负担,因此,对MCI和AD作出早期诊断变得尤为重要。然而,MCI和AD早期的临床表现并不突出,且实验室检查也缺乏足够的特异性,当临床医生做出明确诊断时,多数患者已处于AD的中晚期。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磁共振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MCI和AD的研究中,并为MCI及AD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依据。本文分别从结构性磁共振(s MRI)、静息态f MR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MRI分子影像几个方面,阐述多种磁共振技术在MCI和AD研究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β-淀粉样蛋白(β amyloid,Aβ)在海马区的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的典型表现,清除或降低Aβ含量是治疗AD的目标之一.较之Aβ生成的增多,体内降解Aβ能力的下降在AD发病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尽管Aβ在体内可以通过运输到血液和脑脊液途径来清除,但大部分Aβ被中性内肽酶(neprilysin,NEP)为代表的一类蛋白酶降解为小分子后从体内清除.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期(MCI)和AD患者的NEP活性显著下降,且NEP活性下降与脑内Aβ升高及AD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相关.NEP有可能成为AD治疗的潜在药物靶点,针对轻度认知障碍前期(pre-MCI)和MCI,提高NEP的活性,促进Aβ的降解,有可能延缓A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万英  周剑涛 《生命的化学》2003,23(3):220-222
炎性反应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D)致病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明显地降低AD的发病率。本文阐述AD的炎性病理学特征与NSAIDs防治A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并分析轻度认知障碍(MCI)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血清Aβ42、ApoJ、NO、IL-6的变化。方法:收集MCI、AD患者与正常老年体检者的血清,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Aβ42、ApoJ、NO、IL-6水平。结果:(1)Aβ42水平:MCI患者血清Aβ42水平高于正常老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血清Aβ42水平与正常老年患者及MCI患者相比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poJ水平:与正常老年患者相比,MCI、AD患者血清中ApoJ水平显著升高,且AD组高于MC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NO水平:MCI及AD患者血清NO水平较正常老年患者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CI患者与AD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IL-6水平:MCI、AD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老年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D患者高于MCI患者,其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AD组患者血清IL-6水平和MMSE得分之间呈负相关(r=-0.37,P0.05)。结论:血清Aβ42、ApoJ水平可能用于诊断MCI,而血清ApoJ、NO、IL-6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AD患者病情的变化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并分析轻度认知障碍(MCI)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血清A-beta-42、ApoJ、NO、IL-6 的变化。方法: 收集MCI、AD患者与正常老年体检者的血清,用ELISA 法测定其血清A-beta-42、ApoJ、NO、IL-6 水平。结果:(1)A-beta-42 水平:MCI患 者血清A-beta-42水平高于正常老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 患者血清A-beta-42 水平与正常老年患者及MCI患者相比均 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poJ 水平:与正常老年患者相比,MCI、AD 患者血清中ApoJ 水平显著升高,且 AD 组高于MC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NO水平:MCI及AD 患者血清NO水平较正常老年患者增高,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但MCI患者与AD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IL-6 水平:MCI、AD 患者血清IL-6 水平明 显高于正常老年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D患者高于MCI 患者,其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AD组 患者血清IL-6 水平和MMSE 得分之间呈负相关(r=-0.37,P<0.05)。结论:血清A-beta-42、ApoJ 水平可能用于诊断MCI,而血清 ApoJ、NO、IL-6 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AD 患者病情的变化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14.
脑内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系统与血压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6年Von Euler曾报道:哺乳类动物脑内存在着肾上腺素(adrenaline,AD),由于其含量只为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的1/50~100,依靠Falck-Hillarp(1964)的荧光组化技术不易将AD与NA区别开来,因而难以证明脑内有单独存在的AD能神经元及AD能通路。一直到1974年,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发展以后,上述问题才有可能解决,并证明脑内AD能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血压调控有密切关系,这为神经药理学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领域。一、脑内肾上腺素神经元及其通径、受体(一)脑内PNMT活力与AD能神经元的鉴定确定AD能神经元的重要标志是依靠苯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henylethanolamine-N-methyl-transferase,PNMT)的存在。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发性和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红细胞(RBC)膜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经青海省人民医院确诊为AD的患者40例,根据年龄将AD患者分为迟发性AD患者(年龄≥65岁)23例和早发性AD患者(年龄65岁)17例。选取同期同医院19名年龄≥65岁的健康体检者为迟发性AD对照组,16名年龄65岁的健康体检者为早发性AD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样本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 (glucose transporter1, Glut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 ABCA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超家族G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 2,ABCG2)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超家族B成员6 (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6, ABCB6)等转运蛋白以及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 INSR)、质膜钙泵(plasma membrane Ca2+ATPase, PMCA)等这些RBC膜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同年龄段健康体检者对比,早发性AD患者RBC膜Glut1和INSR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均0.05),而ABCA1、ABCG2、PMCA和ABCB6表达无显著差异。与同年龄段健康体检者对比,迟发性AD患者RBC膜Glut1、INSR、ABCA1和ABCG2的表达显著增加(P均0.05),而PMCA和ABCB6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RBC膜Glut1、INSR、ABCA1和ABCG2蛋白表达的检测可能可作为AD病程诊断的新的参考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赵慧  沈逸 《生命科学》2021,(5):611-62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胞外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沉积和胞内神经纤维缠结为主要病理特征.AD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探明,并且缺乏有效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AD患者往往在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痴...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病理特征包括脑中细胞外沉积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 Aβ)和神经元内由高度磷酸化的tau蛋白组成的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 NFTs)。虽然AD的发病机制还没有被完全阐明,但近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免疫系统失调与A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综述总结了AD发病机制中与免疫相关的病理变化,重点关注了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相关机制及其相互作用,以期为A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见解以及为未来AD的免疫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记忆力逐渐丧失和认知功能障碍.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由AD病人来源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分化成的神经元具有AD的相关病理表现,是AD发病机制研究和潜在药物筛选的模型之一.由于iPSCs的分化潜能,iPSCs又能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改善AD的症状.iPSCs相关研究成为目前AD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综述iPSCs在AD病理机制研究和AD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晨尿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水平与轻度认知障碍(MCI)发病之间关系。方法:收集341例住院老年男性患者中段晨尿,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尿液AD7c-NTP浓度。同时,对患者进行痴呆系列测试、行头颅CT和(或)MRI检查。根据测试结果剔除20例早老性痴呆患者,剩余321例患者根据测试及检查结果分为对照和MCI组,两组病例数分别为270例和51例,分析尿液AD7c-NTP浓度与年龄和MCI发病之间关系。结果:老年男性晨尿AD7c-NTP浓度呈偏态分布,测定结果中位数为0.475μg/L(0.001μg/L-8.85μg/L);对照组年龄76.0±9.0岁,AD7c-NTP测定结果中位数为0.467μg/L(0.001μg/L-8.85μg/L);MCI组51例年龄85.7±8.2岁,AD7c-NTP测定结果中位数为0.862μg/L(0.10μg/L-8.20μg/L);两组年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0);晨尿AD7c-NTP浓度与年龄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67(P=0.00)。未考虑年龄影响时,两组ln(AD7c-NTP)之间差异有显著(P=0.041);考虑年龄影响后,两组ln(AD7c-NTP)之间差异显著性消失(P=0.604)。结论:晨尿AD7c-NTP浓度与年龄相关,AD7c-NTP与MCI发病之间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综述:脑衰老与阿尔茨海默病症状出现前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衰老可分为生理性增龄变化与病理性变化,后者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有关.生理性脑衰老与AD在发病早期具有相似的表现形式、病变特征、生化改变和发病机制.其共同的分子机制是异常蛋白质蓄积,提示两者有着相似的病理学基础,脑衰老可能是AD等神经退行性改变的最初级阶段,病理性脑衰老因素可能促进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前期AD(preclinical AD,PCAD)患者的脑、血液和脑脊液中可以检测到AD特定的生物标记物,但AD的临床症状并没有出现,因此也被称为“症状出现前AD(presymptomatic AD)”.PCAD和对照组比较,氧化应激指标和高度不溶性Aβ42并没有显著性升高,寻找早期PCAD发病过程中新的可用于临床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药物靶点将成为我们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