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AnnexinⅠ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前列腺癌及4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AnnexinⅠ蛋白的表达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年龄、临床分期、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的AnnexinⅠ表达水平显著地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P〈0.05);AnnexinⅠ在低分化癌中表达较高,与高、中分化癌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高、中分化癌之间AnnexinⅠ表达均较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癌AnnexinⅠ蛋白表达与年龄无关,而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P〈0.05)。结论:AnnexinⅠ蛋白表达下调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癌组织MVD和β-连环素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在甲状腺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甲状腺癌及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以CD105标记测定MVD.结果:①MVD值在甲状腺髓样癌、乳头状癌、未分化癌、滤泡癌中依次增高(P<0.05);伴发转移及高临床分期(Ⅲ、Ⅳ期)甲状腺癌组织中MVD明显高于无转移及低临床分期(Ⅰ、Ⅱ期)组(P<0.05).②未分化癌及髓样癌中β-catenin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乳头状癌及滤泡癌中的表达(P<0.05),β-catenin异常表达率在淋巴结有无转移间以及病理分期Ⅰ-Ⅱ、Ⅲ-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β-catenin异常表达与甲状腺癌MVD值呈显著正相关(r=0.384,P<0.05).结论:MVD是影响甲状腺癌预后的因素之一,β-catenin可能在甲状腺癌组织微血管形成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及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中RNA结合蛋白QKI-5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前列腺癌及与之匹配的癌旁组织124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实时PCR方法检测其QKI-5的表达水平,并分析QKI-5的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QKI-5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并且随着Gleason评分的增高而降低(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QKI-5的表达与其Gleason评分(r=-0.939,P0.05)、TNM分期(r=-0.913,P0.05)、血清PSA值(r=-0.743,P0.05)均密切相关。结论:QKI-5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抑癌基因的作用,并可能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病情分析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SMA、CD44v6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为临床预测前列腺癌的转移潜能及预后、指导治疗提供客观有效的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SMA、CD44v6在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及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SMA在前列腺癌组织与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肿瘤分化程度低及有淋巴结转移者PSMA表达明显高于分化程度高及无淋巴结转移者。CD44v6在正常前列腺组织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无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高,并且分化程度低及有淋巴结转移者CD44v6表达明显高于分化程度高及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PSMA与CD44v6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两者的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D147在还没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接受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术中收集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47在前列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D14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5.0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2.79%)和前列腺增生组织(1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7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2.79%)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1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7的阳性表达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D14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且Gleason病理分级≥5、临床分期T3~4、淋巴结转移N1及远处转移M1均为前列腺癌组织中CD147m RNA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前列腺癌(PCa)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对自2004年7月~2009年12月南京市13692例50岁以上的男性在健康体检时行血清PSA检测.以PSA≥4.0ng/ml定为前列腺癌可疑病例.建议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以确诊.共筛查出PCa患者140例,比较不同PSA值PCa患者的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结果:随着PSA值的升高,前列腺癌筛查阳性率亦随之升高,低分化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含量明显高于高分化前列腺癌和中分化前列腺癌患者(P<0.05),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含量明显高于早期PCa患者(P<0.01).血清PSA含量≥20ng/ml的前列腺癌人群中低分化前列腺癌及晚期前列腺癌的比例高于血清PSA含量<20ng/ml的前列腺癌人群(P<0.01).结论:血清PSA可以为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转移抑制基因nm23和结核菌L型感染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抗酸染色等方法检测了65例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Pca)中的nm23蛋白及mRNA的表达,以及结核菌L型的检出率.并对前列腺癌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nm23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无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有淋巴结者,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呈负相关.结核菌L型检出率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呈正相关.结论 nm23蛋白及mRNA在前列腺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结核菌L型感染有协同致瘤作用.提示nm23基因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结核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关系,因此研究结核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DPC4和VEGF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10例相应的癌旁正常肺组织中DPC4、VEGF的表达.结果:DPC4在60例NSCLC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3%(38/60),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0.0%(9/10),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DPCA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肺癌组织中VEGF阳性率(81.7%,49/60)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20.0%,2/10),有显著性差别(P<0.05);VEGF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而与TNM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60例NSCLC中,DPCA的表达与VEGF呈明显的负相关(r=0.303,P<0.05).结论:DPC4在肺癌组织中低表达,可促进肺癌的淋巴结转移.VEGF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促进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DPC4、VEGF在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DPC4可能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而抑制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核因子NF-κB与slug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与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测定50例NSCLC组织及20例相应正常肺组织中NF-κBP65、slug、E-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2)采用RT-PCR测定其中25例NSCLC组织及10例相应正常肺组织中NF-κBP65、slug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NSCLC中NF-κBP65蛋白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Z=-2.370,P<0.05),NF-κBP65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t=4.967,P<0.01);Slug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Z=-4.443,P<0.01),Slug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t=6.483,P<0.01).在NF-kBP65阳性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下降(x2=5.024,P<0.05),Vimentin蛋白表达上升(x2=4.723,P<0.05);Slug阳性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x2=5.984,P<0.05),Vimentin表达上调(x2=5.028,P<0.05).另外,NF-kBP65与Slug在蛋白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r=0.443,P<0.01),在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39,P<0.05).NF-κB与分化程度(x2=5.024,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x2=7.933,P<0.01)及肿瘤的分期(x2=5.614,P<0.05)有关,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Slug与淋巴结转移(x2=6.174,P<0.05)及肿瘤的分期(x2=7.317,P<0.01)有关,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NF-κB、slug在NSCLC中表达增强,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转移有关;并且NF-κB与Slug可能协同抑制E-cadherin表达,促进Vimentin表达,诱使NSCLC的EMT发生,从而为进一步研究NSCLC的EMT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nm2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52胃癌组织及20正常胃黏膜中COX-2和nm23的表达,并在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数,统计比较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COX-2和nm2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COX-2蛋白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和5.0%,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nm23蛋白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7%和75.0%,胃癌组织中nm23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P<0.01).COX-2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nm23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COX-2与nm23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COX-2与nm23可作为反映胃癌侵袭转移、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