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是我国南方白垩、第三纪轮藻化石和红层研究较薄弱的地区之一。有关轮藻化石方面,直到1979年之前没有任何发现;有关红层方面,自侯德封教授等(1945)在黔北仁怀创名“茅台砾岩”至本文研究的材料发现前,全省红层一般都被笼统地称之为下第三系。近些年来,贵州区调队对省内各处小型红色盆地作了大量的地质调查工作,本文研究的轮藻化石系该队人员1979和1983年先后在黔中地区修文县扎佐和黄平县旧州一带采集的(插图1),经笔者鉴定计7属、11种。这一发现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共同编辑的《华南中、新生代红层》一书,今年四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一部反映华南红层研究新进展的好书。它的问世,必将对我国南方红层今后的研究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1976年11月24日至12月6日在广东省南雄县召开了华南白垩纪——早第三纪红层(简称红层)现场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生产、科研及文教各条战线90多  相似文献   

3.
湖南茶陵盆地“红层”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茶陵盆地位于湖南东部,为一北北东-南南西方向延伸的窄长带状盆地,全长约90公里,最宽仅约24公里。盆地东以罗霄山脉与江西相隔,西北以武功山与醴攸盆地相间,南端与永兴盆地相连通,因此亦称茶永盆地。湘江的支流洣水和永乐水从东南向西北横贯盆地。盆地内为由“红层”组成的低丘。关于湖南的“红层”,前人虽作过不少工作,但茶陵盆地的“红层”却很少有人注意。解放以后,对茶陵盆地“红层”的工作逐步开展起来。尤其是湖南省地质局区测队对茶陵盆地的红层进行了不少的工作,并采到了脊椎动物化石,为茶陵盆地“红层”的划分打下了基础。为了对该盆地的“红层”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于1972年冬在湖南茶陵盆地及其邻近地区工作了一段时间,从不同层位采集了一些脊椎动物化石,为茶陵盆地“红层”时代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浙、皖中生代轮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王振 《古生物学报》1981,(4):311-323
一前言1972至1973年,安徽省311队和浙江石油队,分别在枞阳和杭州下白垩统采集到一些轮藻化石。1973至1974年,在安徽和浙江省区测队的帮助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华南红层队,先后对浙、皖中生代陆相地层进行野外调查时,在安徽怀宁、歙县、宣城和浙江兰溪、梅城等地,又发现一批轮藻化石。产化石的地层包括:中三叠统铜头尖组;中侏罗统洪琴组、渔山尖组;下白垩统岩塘组、姑山组、杨湾组、徽州组、“朝川组”和上白垩统宣南组。经笔者鉴定,计7属16种1变种(包括6新种、1新变种和1未定种)及少量营养体碎片。除宣南组外,本文记述的各化石组合,对含化石地层的时代划分及其对比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关于袁水盆地中的“红层”,在解放前未做过较详细的研究;解放后,江西省地貭局在这一盆地内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1959年,周明镇教授研究了本区的脊椎动物化石,为这一盆地的红层的划分打下了一个基础。 1961年秋,郑家坚、计宏祥和笔者等调查了清江、新淦和新余一带的“红层”,并采集了一些脊椎动物化石。这些脊椎动物化石的鉴定,不仅对袁水盆地,而且对赣、湘一带的  相似文献   

6.
安徽贵池晚古新世哺乳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记述了在安徽省贵池县梅埂地区红层中发现的3种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钝脚目全棱齿兽科1新属新种——翟氏贵池脊齿兽(Guichilambdazhaiigen.etsp.nov.)。新属与古脊齿兽属较为相似,但在个体大、上颊齿横宽、上臼齿中附尖弱、下颌骨具前外凸缘、下臼齿三角座和跟座V形夹角小等方面又明显不同于该属任何已知种。文中还根据所发现化石的进化水平和组合性质,并与国内外有关层位对比,定地层时代为晚古新世。  相似文献   

7.
安徽古新世(犭亚)兽科的新属种(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1928年发现了(犭亚)兽科的第一批材料后,几十年来进展不多。1970-197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考察队在安徽省的潜山县和宣城县一带的“红层”中找到了一批(犭亚)兽科的新材料。经研究,计有六个新属,八个新种及两个未定种。“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这批新材料也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所包括的属种相当丰富;但在另一方面,每个属种的材料却相当少,保存也差。本文只是对上述材料作初步的记述和讨论,许多问题尚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8.
潜山盆地位于大别山东南侧,呈北东-南西向狭长分布。这里下第三系发育,化石丰富,尤其是近十余年来,大量古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的陆续报道,引起了地层古生物学者极大的兴趣。1980年10月,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四分队和笔者分别在盆地东侧的桐城县龙头树、朱桥、大苏庄和古井附近的痘姆组中采获两层叶肢介化石,并有丰富的介形类共生。这个发现,对于早第三纪叶肢介化石的分布和中国陆相古新世地层的划分对比都有重要意义。潜山盆地早第三纪红层自下而上划分为望  相似文献   

9.
前言安徽泾县北贡地区位于扬子沉积区的边缘地带,这里的寒武系,剖面完整、化石丰富,是研究我国华北、东南两区系之间过渡区系,寒武纪地层及三叶虫动物群较为理想的地区之一。自1951年以来,不少地质工作者先后在区内作过不同程度的研究。1963年和1964年,笔者和张全忠、焦世鼎、郭佩霞、徐晓梅、徐志伍等曾先后两次去该地进行了野外调查和采集化石。唐村组一名最早是安徽省区测队(1974)创建,本文借用其名。在成文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出露或经工程揭露的白垩纪红层,是主要含铜砂岩及石膏矿发育的地层组段.自六十年代以来,不少地质工作者先后在灯塔、兴宁、三水等盆地做过地层及古生物研究,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动植物化石。其中,吴其切、周国强、陈挺光等人1962—1964年间首先在高鹤那水和罗定三家店附近发现了叶肢介化石。后来,广东735地质队对那水铜田含叶肢介的“百足山群”及邻近有关地层又做了进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粤北“红层”中的脊椎动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部及邻近地区分布很广的“红层”的分层和地质时代,在地质工作者之间一直未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红层”中找到的化石很少,至于脊椎动物的化石则过去还未有过发现。1961年,地质部中南地质局野外工作队的同志们,在粤北的南雄和始兴两县境内分别找到了一些脊椎动物化石(图1)。这个发现为了解粤北  相似文献   

12.
"高阻红层"是东濮凹陷北部整合于上二叠统石千峰组之上、不整合于新近系-古近系之下的一套具高电阻率的河湖相红色地层的俗称,根据地层赋存状况、岩性、测井资料、地震资料等曾被归入下三叠统.新近发现在"高阻红层"中含有二叠纪、三叠纪孢粉植物群,卫77-3井(井深2854.31 m)和卫77-4井(井深2815.13 m)的孢粉...  相似文献   

13.
华南红层,这个过去被误认为无矿的地层,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已经彻底翻身了。如今钻机在轰鸣、地质队员在奔忙,……它已成了华南寻找石油、盐、石膏等重要矿藏的战场。这个战场上活跃着一支小小的队伍——脊椎动物化石的  相似文献   

14.
江西池江盆地“红层”的初步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池江盆地位于南岭北麓的南康和大庾两县境内。盆地东起南康以南,西迄大庾城东,成北东东-南西西向延长,东西长约四十公里,南北窄,最宽处只有十余公里,是一个小型断裂盆地。章水的支流——池江纵贯盆地。1972年初夏,笔者在池江盆地进行地层古生物调查,得到江西地质局九○八队五分队赵兴隆、朱志辛同志热情的帮助。在此期间,我们在滥泥垄、鱼仙塘、麻埠和滥泥坑等地采集了一些中、新生代脊椎动物化石,并对池江盆地的“红层”进行初步划分。这些资料有助于赣南及其邻区“红层”的划分和对比,并提供了确定地层时代的较可靠依据。本文参考了九○八队五分队的划分,并依据已采到的脊椎动物化石,将池江盆地的中、新生代“红层”划分如下:早第三纪新城群早始新世坪湖组晚古新世池江组晚白垩世南雄组地层一、晚白垩世南雄组该组地层广泛地分布在池江盆地的边缘部分,在南北缘出露较窄,东西缘广泛分布,不整合地覆盖在古生代地层之上,由于后  相似文献   

15.
1998-1989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给水部队联合考察队在对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乌兰塔塔尔地区的红层进行考察时,在克克阿木地点的下部红层中发现了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并称该动物群为克克阿木哺乳动物群(王伴月、王培玉,1991).其中,有几件小哺乳动物化石可能代表梳趾鼠类一新属、种.现给予描述报道.  相似文献   

16.
南岭行     
深秋的赣南。起伏的峰峦,竹翠桔丹,斑斓如染;丰收的田野,稻浪滚滚,一片金黄;过冬的候鸟,穿梭不停,陪伴着送公粮的队伍,轻快歌唱。深秋的赣南。这红色的革命摇篮,毛主席居住和战斗过的地方,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令人神怡心旷! 1973年秋,一支由工人、科研工作者组成的红层考察分队,为了探索科学的奥秘,深入研究古新世地层和哺乳动物化石,又跋山涉水,来到红层广布的赣南。  相似文献   

17.
甘肃、宁夏哺乳动物化石地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绪言甘肃宁夏两省的哺乳动物化石远在十九世纪己末叶已被中、外地质工作者注意。虽然当时地质学者对甘肃宁夏的兴趣不在化石,而在和化石有密切联系的、分布在两省的“红层”时代划分问题;但是随着对“红层”问题的研究,哺乳动物化石地点也不断有新的发现,如:洛采(Loczy,1877—1880),那林(Nehring,1883),奥勃鲁契夫(Obrutschew,1893),袁复礼(1925),安特生(1923,1925),杨锺健、卞美年(1936),步林(Bohlin,1937,1942),  相似文献   

18.
1963年初秋,邱子峰、武文杰和我在并州北郊的一个地点进行发掘。这是一处上新世晚期哺乳动物化石十分丰富的原地埋藏类型的地点。山川起伏,风景无限,原本连绵起伏的黄土塬地貌,现在已经支离破碎,构成梁、峁地形;沟豁底部暴露出微微倾斜的第三纪红层和二叠纪煤系,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则埋藏在红层中的灰绿色含砂泥岩里。邱、武二人是野外发掘和室内修理的高手,我从他们那里曾学到许多东西。  相似文献   

19.
川西高原白垩纪孢粉组合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横断山地区和川西高原金沙江两岸广泛分布红色碎屑沉积,自德格县错阿乡的红色沉积之上部深褐灰色含铜砂岩中获得了相当数量的孢子花粉化石。在该孢粉组合中稀指孢子居绝对优势,被子植物花粉极少,推测其地质时代应属晚白垩世,可能为晚白垩世早期。因此,当前孢粉组合的发现证明了川西高原横断山地区不仅有第三纪红层,也存在白垩纪红层。组合中含有大量的稀指蕨隐孱和少量麻黄花粉,而不同见喜湿植物的孢子花粉,推测该地区白恶霸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的植物化石绝大多数(约80块)系笔者于1961年在湖南衡阳市东,京广铁路茶山(土幻)车站(插图1)附近出露的红层中采集的,少数标本(约10块)系中南矿冶学院师生在茶山(土幻)剖面的同一层位采到的。茶山(土幻)的红层由紫红色泥质石英细砂岩、紫红色泥质钙质粉砂岩、浅褐黄色铁质钙质页岩等组成,中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