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解析孟德尔分离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是高校入学考查学生能力和选拔学生的重要素材.在重温经典遗传学知识的基础上,归纳了孟德尔分离比出现的若干前提条件:通过对典型习题的解析,文章认为正确理解孟德尔分离比及其变式,是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实质的基础和关键,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遗传定律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孟德尔研究的豌豆7对等位基因与其控制的7对相对性状中,明显地表现出对应关系.在他所做的豌豆2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有4种表现型,分离比接近9:3:3:1。其实,这种现象在生物界并不是很多的.后来科学家们发现生物的性状往往不是简单地由1对等位基因决定,而是由多对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涉及2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杂交实验中,F2的表现型分离比9:3:3:1常常会发生以下几种演变。  相似文献   

3.
于璇 《生物学通报》2009,44(10):27-31
19世纪中期,在布隆修道院的花同里,孟德尔种植豌豆、山柳菊、玉米等植物,进行植物杂交试验,通过对豌豆试验现象分析和研究,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后人称为孟德尔定律。本文主要探讨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有关孟德尔定律的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4.
牡丹花色遗传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的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的问题探讨部分中,教材利用牡丹花色遗传问题推翻融合遗传理论,引出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而牡丹花色遗传情况复杂,例如结构基因、调节基因、与液泡p H有关的基因等,不仅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其他因素如光照等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孟德尔定律是遗传学教学的重点内容.结合孟德尔定律的实质,以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的7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为实例,剖析了在孟德尔定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误区:脱离数理统计,片面理解孟德尔分离比;对孟德尔定律与连锁遗传的界定不明,误解7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定位.并由此总结,在遗传学教学中,教师应适当拓展教学内容,真实客观地介绍孟德尔规律,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植物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本文综述了转基因植物 ,特别是转基因林木的的发展现状。并从单基因位点孟德尔遗传 ,多基因位点孟德尔遗传以及非孟德尔式遗传三个方面介绍了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后代中遗传分离的研究进展。并就影响外源基因遗传分离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在玉米中的遗传分离与整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王守才  丁群星 《遗传学报》1999,26(3):254-261
用PCR和DNA分子杂交方法研究了转基因Bt在3种不同方法获得的8个转化体后代中的遗传分离、整合性质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1)转基因在大多数转化体后中呈简单的孟德尔遗传;在R1至R2代,部分家系中转化体比例偏低,有的发生转基因丢失,但到R3代以后均趋于正常的孟德尔遗传方式,在群体中固定下来;(2)转基因在不同转化体中的整合类型有一定差异,但整合的位点和拷贝数都较少,且多呈串联或紧密连锁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胡恩萍  李娟  孙坤  张辉 《生物学通报》2014,49(10):17-19
通常认为孟德尔在豌豆子二代得到3∶1分离比的基础上发现了分离定律。参考孟德尔论文,在多代自交确认了子二代1∶2∶1分离比后,孟德尔才根据自己的假设提出了遗传学分离定律。两数和的平方公式架起了1∶2∶1基因型分离比与1∶1基因分离比之间的桥梁,科学地反映了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和受精时随机结合的数理基础,使测交得以验证数理推论。这反映了遗传学研究的自在逻辑,也体现了孟德尔的成就超越当时细胞生物学发展水平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9.
<正>1发现问题在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时,提及曾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的假说。一学生举手示意:学习基因的分离定律,用了"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的假说,为什么再学习  相似文献   

10.
孟德尔遗传定律涵盖了相当多的教学内容,其自身的演化和发展也对生物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新课改背景下"遗传与进化"的教材变化和孟德尔遗传定律切入,浅要分析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