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珍珠矮     
《广西植物》1994,(3):197-198
珍珠矮绘图:何顺清栽培及配文:钟树华,韦毅刚珍珠矮(CymbidumnanulumY.S.WuetS.C.Chen)是我国著名兰科植物分类专家吴应祥、陈心启于1991年定名的新种,发表在《植物分类学报》第29卷第6期上。模式标本是由余大鹏于1989年...  相似文献   

2.
郎楷永   《广西植物》1996,16(2):103-108
兜蕊兰属是一个仅6种的属,分布于克什米尔地区、喜马拉雅、中国和日本。本文从其分类和植物地理的研究和修订,此属在我国现知产5种,包括一个新种和一个新组合种,其中3种特产于我国,文中有国产5种的分种检索表和每个种的异名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3.
至少上溯至《神农本草经》,我国已具备了有据可查的较为系统的植物分类编目,惟古代的植物分类编目及发展主要依循本草学传统,偏重于药用、饮食、园林布景等现实用途,终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系统科学分类,以致在近代落后于西方.文中较全面地回顾了我国植物分类编目的历史,综合比较了现在省级行政区的地方植物志和国家植物志等情况,并结合现在已完成的植物志编研过程中的问题,对我国未来的植物分类编目提出了展望.同时在文中指出了现在国内许多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中涉及的植物调查编目缺乏标本凭证的现象,强调了植物分类编目过程中凭证标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王瑞江 《广西植物》2022,42(Z1):62-70
植物分类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其发展也受到了社会历史变革的深刻影响。该文通过对我国植物分类学研究和发展史进行简要回顾,根据人们对植物分类学科的认识程度以及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等,将我国植物分类的发展史大体分为原始、古代、近代和现代4个阶段,并对各阶段进行了简要说明。植物标本是植物分类研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凭证材料,因此我国的植物标本采集史也见证了植物采集人员在我国植物分类学研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付出的血汗、泪水甚至生命。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正日益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新时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背景下,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分类研究人员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1993年当选的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简介王文采植物分类学家。汉族。1926年6月5日生,籍贯山东省掖县。194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k物系。历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曾任《植物分类学报》第一副主编、主编。现任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6.
芸苔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薄层层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丹林  谭仲明 《植物研究》1996,16(3):336-339
利用芸苔属6种4变种植物的叶,开展了黄酮类化合物的薄层层析研究。叶采自生态环境、栽培条件及发育时期均相同的植株。层析图谱可分为三个大的类型,与形态分类中将本属植物划分为甘蓝型、白菜型和芥菜型相一致。结合栽培观察和细胞学资料,探讨了本属的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北京植物园,创立于1955年,但其筹建工作可追溯到如年代初期。1950年9月,俞德浚教授由英国回到北京,随即着手植物园的筹建工作,最初是在北京动物园内,植物研究所大楼两侧和西部的70亩空地上,建立试验苗圃,在此基础上,于1954年试验苗圃迁到中关村清华园附近。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态型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国内外植物生态型分类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分类指标:形态指标--外部形态指标和内部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光合速率和内源激素,生育期指标,化学成分,抗逆性--逆境和受污染环境,遗传指标--同工酶和随即扩增的多态DNA(RAPD)等,并根据国内外植物生态型分类研究进展,结合我国生态型分类研究现状,对我国植物生态型分类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在参阅大量古籍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古代植物的分类和命名进行了探讨。我国很早就用功能属性分类法和自然属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有些类群的划分与国际上科学分类法的观点非常相似;运用植物的取象名素创立的“类部“和”种部”的植物命名方法类似于国际上植物命名的双名法。对我国古代植物分类学与国外分类学的异同,以及我国古代植物分类学发展不足的原因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孢粉形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孢粉形态的研究起始于十七世纪末——从显微镜发明时开始。在十七世纪末到十九世纪期间,世界许多学者研究了各种植物花粉的形态结构,进行了与植物的性和传粉作用有关问题的研究及花粉类型和植物分类系统之间的联系的研究等。但在我国四十年代以前几乎是空白,自五十年代初开始了孢粉形态的研究。1954年,由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蒜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石蒜属LycorisHerb.11种植物花粉形态进行系统地研究,并对其中6种具有代表性植物花粉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该属植物花粉舟形或肾形;萌发孔为远极单槽;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外壁具网状纹饰;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外壁包括外壁-1和外壁-2两层,外壁-1是由半覆盖层、柱状层和基层组成,外壁-2很薄。根据花粉形态及其他器官特征,对本属植物分类地位也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2.
坐落在北京香山脚下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大楼,如同一座绿色的丰碑,记录了中国近现代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坎坷历程和不朽业绩。在这座大楼的第五层一侧不太显眼的位置上,一组绿色的标本柜组成了标本馆中一个特殊的成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苔藓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
新书介绍     
<正> 《中国海菜花属的系统植物学与物种生物学研究》一书,是作者在武汉大学生物系孙祥钟教授指导下所作的博士论文,最近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专著展示了作者从当今植物分类学的两个发展方向——系统植物学与物种生物学——对中国海菜花属植物的研究成果。前半部分属系统植物学范畴。作者以居群概念,利用栽培观察、同工酶电泳、野外居群考察和形态研究等诸方面得到的证据,在数值分类和分支分类研究的基础上,以综合分类学的观点解决了中国海菜花属植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问题。  相似文献   

14.
贵州苦丁茶植物资源及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苦丁茶是我国南方各民族长期饮用的一类植物代用茶。在贵州,苦丁茶原植物有6科6属9种,主流品种为木樨科女贞属植物粗壮女贞〔Ligustrumrobustum(Roxb.)Bl.〕。分析了贵州5种苦丁茶植物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和绿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苦丁茶类植物是一种营养成分含量丰富,不含咖啡因的营养保健的功能性饮料新资源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薯蓣科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浙江省薯蓣科全部植物——薯蓣属17种和1变种为18个分类单位,以形态为主兼顾组织结构、化学成分及地理分布,列出72项性状,对这些植物进行了数量分类。用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甲、中间距离法乙、重心法、类平均法以及离差平方和法的系统聚 类,探索了这些植物彼此间的亲缘关系,认为以前对它们的经典分类处理基本合理。由于”薯莨”性状明显特殊,建议成立新组——薯莨组。  相似文献   

16.
林镕(1903—1981),字君范,植物分类学家。早期从事真菌研究,20世纪30年代起致力于研究种子植物的分类,是我国菊科、旋花科和龙胆科植物系统分类的奠基者之一。在开拓和发展我国菊科植物分类研究上成绩显著,编著了《中国植物志》(菊科)三卷册,发现了菊科重羽菊属及各类植物的新分类群百余种。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创建福建省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和参与领导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建设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罗布麻资源利用与罗布麻植物分类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叙述了有关罗布麻分类的简要历史,讨论了我国罗布麻的植物分类问题,从植物分类学的依据和生产实践的需要考虑,应将我国罗布麻植物划分为1属2种,即罗布麻属(Apocynum L.)和罗布红麻(A.venetum L.)及罗布白麻(A.hendersonii Hook.f.)2种。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茜草科资料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蕴璋   《广西植物》1999,19(2):97-104
在编研《中国植物志》茜草科的过程中,对龙船花属(Ixora)植物作进一步检查和整理,共发现6个新分类群Ixorainsignis,I.amplexicaulis,I.auricularis,I.paraopara,I.fonchewi,I.gracilis;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SC)。  相似文献   

19.
曾沦江 《植物研究》1981,1(1-2):1-44
我国的冬青科植物,仅有冬青属Ilex L.一属,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最北达秦岭南坡,为我国南方常绿阔叶林中常见树种。在编写中国冬青科植物志的过程中,鉴定了全国各省区的大量标本,发现了一些新分类群及分类问题,现整理发表如下。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标本室中,还发现有不少云南的新植物,因为昆明植物研究所已有命名,留待该所发表。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东北沙质荒漠化地区呼化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的72个沙地植物群落样地、276种植物的调查数据,进行双向指标种分析(TWINSPAN),结合DCA排序得到符合客观实际的分类结果,初步建立了中国东北沙质荒漠化地区植被分类系统,6个植被型,11个植被亚型,40个群系,55个群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