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学通报》2005,40(1):55-56
细胞生物学B1.B2.B3.B4.1.A,B,C2.A,D,GB5.B6.5'UACGCCGAC-3'B7.B8.B9.B10.植物解剖和生理学B11.B12.与内质网结合的核糖体1),2),3),6),7),9)细胞质核糖体4),5),8),10),11),12)线粒体酶染色体谷胱甘肽还原酶11苹果酸脱氢酶15半乳糖激酶7ABC -D-E F pH净电荷迁移方向1 1A50C9-1B12-2BABCDEF711391.42.12G1H5.10I1.6J9K8.11种系基因型缺少乳糖有乳糖1I-OCZ Y-誘誘2I OCZ-/I O Z 誘3I-P OCZ Y /I P-O Z Y-誘誘4ISP O Z Y-/I-P OCZ-Y 12345678910B E K D F I J A C G12345678910- - --- B13.B14.B15.…  相似文献   

2.
(续 2 0 0 2年第 7期第 6 1页 )理论试题 A答案1.D  2 .D  3.B  4 .D  5 .C  6 .C  7.D  8.A  9.C10 .C  11.A  12 .D  13.B  14 .D  15 .删除  16 .D17.C  18.B  19.B  2 0 .A  2 1.A  2 2 .D  2 3.D2 4 .B  2 5 .C  2 6 .B  2 7.D  2 8.D  2 9.A  30 .D31.删除  32 .D  33.C  34.B  35 .D  36 .C  37.A38.删除  39.删除  4 0 .C  4 1.A  4 2 .D  4 3.C4 4.C  4 5 .D  4 6 .A  4 7.C  4 8.C  4 9.D  5 0 .B5 1.删除  5 2 .C  5 3.A  5 4.D  5 5 .B  5 6 .C  5 7.A…  相似文献   

3.
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l一l A l一2 B l一3 D 1-4 E 2 C 3 C 4 B 5 A 6 E 7 D 8 B 9 D l0 ll B l2 D l3 C l4 AC 15 E l6 B l7 B l8 B l9 A 20 C 2l B 22 E 23 B 24 D 25一l G 25一2 F 25一3 D 25--4 A 25一5 B 26 27 28 C 29 E 30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题1、D 2、D 3、C 4、C 5、B6、D 7、D 8、C 9、C 10、C11、B 12、A 13、C 14、B 15、C16、D 17、A 18、C 19、B 20、A21、D 22、B 23、B 24、A 25、C26、C 27、B 28、B 29、C 30、C31、C 32、B 33、D 34、D 35、B二、填充与简答题36、此病为遗传病,输血不改变遗传基因37、①乙链:A—26% T—28%C—24% G—22%②RNA:A—28% U—26%C—22% G—24%38、感受器,效应器,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相似文献   

5.
(续 2 0 0 3年第 38卷第 6期第 5 7页 )实验 动物系统学和形态学Q1.  (5分 )A B C D E F G H I J0 1 0 1 0 2 0 4 0 1 0 1 0 1 0 1 0 5 0 3Q2  (5分 )A B C D E F G H I J0 1 0 2 0 4 0 5 0 1 0 6 0 3 0 70 80 9Q3  (10分 )A B C D E F G H I JK + + +L +M ++ +N +O +P +R ++S ++T ++ +++ +Q4 A  (4分 )  □ □    □ □Q4 B  (1分 )  □Q5  (5分 )A B C D E F G H I J0 3 0 1 0 2 0 2 0 3 0 3 0 1 0 1 0 3 0 2Q6  (10分 )   A.Gammaruspulex(钩虾 )  B.Anopheles sp.(疟 蚊 )  C.H irudo …  相似文献   

6.
从牛蒡子甲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出14个化合物,分别是牛蒡子苷(1),牛蒡苷元(2),罗汉松树脂酚(3),牛蒡酚B(4),异牛蒡酚A(5),牛蒡酚A(6),(+)-Diasyringaresinol(7),tanegool(8),arctignan F(9),牛蒡酚F(10),牛蒡酚C(11),arctignan D(12),arctignan E(13),牛蒡酚H(14),其中化合物7和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1.B 2.C 3a.A 3b.C 3c.A 4.B 5.C 6.B 7.A 8.D 9.B 10.B 11a.E 11b.B 12.B 13.B 14.D 15.C 16.E 17.B 18.D 19.删除 20a.B 20b.D 20c.C 20d.A 21.B 22.删除 23.B 24a.B 24b.A 25.D 26.C 27.C 28a.B 28b.D 28c.C 29.C 30.A 31.A 32.删除 33.C 34.B 35a.D 35b.B 35c.C 36a.A 36b.A 36c.C 37.删除 38.删除 39.B 40.B 41.A 42.B 43.B 44.C 45.D 46.B 47.B 48.B,C,E 49.B 50.A,B 51.B,E 52.A,B,E 53.B 54.删除 55.删除 56a.A 56b.A 56c.C 5…  相似文献   

8.
鲫鱼生长激素Ⅰ基因内含子2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Denaturing-Polyacrylamid Gel Electrophoresis,DPAGE)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分析技术,在普通鲫鱼种群(7个野生鲫鱼群体和2个金鱼群体)和银鲫种群(1个方正银鲫群体)共162个个体生长激素Ⅰ(Growth HormoneⅠ,GHⅠ)基因的内含子2中检测到丰富的长度和序列多态性。在所有群体中,GHⅠ基因内含子2的长度存在7种类型,分别为A、B、c、D、E、F和G型,变异频率为4.32%;其序列存在15种单倍型,分别为Al、A2、A3、B、c1、C2、Dl、D2、D3、D4、D5、E1、E2、F和G型,变异频率为9.26%。对这15种单倍型的DNA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鲫鱼GHⅠ基因内含子2的扩增DNA片段长为243~263bp,其中包括部分外显子2(3’端,33bp)、内含子2和部分外显子3(5’端,2lbp)。15种单倍型A、T、G、C碱基平均百分比组成分别为34.13%、37.36%、15.130A,、13.38%,其中G C(28.5l%)含量明显小于A T(71.49%)含量。内含子2与外显子2、3的接头区存在GT-AG保守序列,此为真核基因中mRNA剪接的识别信号。内含子2的5’端存在有一序列为GTAAGAT的保守区域,在其近3’端分布有一高丰度嘧啶区;2)内含子2的7种长度类型A、B、C、D、E、F和G型分别为189、196、204、205、206、207和209bp,其差异主要由单碱基T重复次数N不同(Ⅳ:0、8、9、10、11和13)和3种序列(TGAAAAC、TT和GAGTG)中1种或2种序列的缺失所引起;3)内含子2的15种单倍型的核苷酸序列中共有17个突变位点,包括2个碱基颠换突变位点和15个碱基转换突变位点,碱基转换突变频率为88.24%,明显高于颠换突变频率(11.76%)。普通鲫鱼种群中金鱼群体D11b、Dhr的GHⅠ基因内含子2均为长度类型A,含有两种序列单倍型(以下简称单倍型)即A1和A2;野生鲫鱼群体的内含子长度和序列变异较大,检测到A、B、C、D、E、F、G7种长度类型和14种单倍型(A1、A2、A3、B、C1、C2、D1、D2、D3、D4、E1、E2、F和G型)。在银鲫种群CaG中检测到c和D两种长度类型和4种序列单倍型(C1、C2、D2和D5),其中D5仅在此种群中检测到。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 1 .D 2.C 3.B 4.C 5。A 6.C 7.CS。C 9。B 10.A 11。A 12.B 13。D 14。D 15。D 16。D 17。B 18。A 19.B20。B 21。B 22。C 23。B 24。D 25。B 26。C 27。A 28。D 29.C 30。C 31.B 32.D 33。A 34。D 35。D 二、简答题 36.水的光解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37.70%95%ATP 38。(l)8283(2)第一营养级(绿色植物)(3)鹰增多,植物减少(4)田鼠数量变动而引起的39.(1)转氛基作用、缩合反应、脱氛基作用(2)尿素肝脏肾(3)CO:、H:O(4)脂肪糖类(5)食物通过转氛基作用体内蛋白质的水解40(l)①珍尸巢(2)②偷卵管(3)⑧子宫(4)胎膜子…  相似文献   

10.
系列检测题(一) 一、选择题 1.(A);2.(D);3.(C);4.(A); 5.(B);6.(A);7.(B);8.(A); 9.(A);10.(A);11.(A);12.(A); 13.(C);14.(C);15.(C);16.(A); 17.(C);18.(C)。二、填充、简答题 19.内经,李时珍。 20膝,踝,腹股沟。 21上皮、结缔、肌肉、神经;细胞、细胞间质。 22.(1)除去或减少杂物,便于观察口腔上皮细胞。 (2)防止产生气泡。 (3)右上方。 (4)暗,平面,较小的光圈。 (5)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3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密花樫木(Dysoxylum densiflorum)根的化学成分及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活性。利用多种色谱方法从密花樫木根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5(10),13 E-halimadiene-3α,15-diol(1)、(-)-agbanindiol A(2)、polylauioid H(3)、2-oxopopulifolic acid(4)、dysoxydenone C(5)、2-oxo-ent-cleroda-3,13 Z-dien-15-oic acid(6)、nakamurol B(7)、methyl(13 E)-2-oxoneocleroda-3,13-dien-15-oate(8)、15-acetoxy-ent-3,13 E-clerodadien-2-one(9)、(3α,4β,13 E)-neoclerod-13-ene-3,4,15-triol(10)、5(10),14-halimadiene-3α,13ξ-diol(11)、dysokusone A(12)、14,15-dinorclerod-3-ene-2,13-dione(13)、3,4-epoxyclerodan-13 E-en-15-oic acid(14)、dysokusone G(15)、15-acetyloxyl-3α,4β-dihydroxy-neoclerod-13 Z-ene(16)、[1α(E),2β,4aβ,8aα]-5-(decahydro-4a-hydroy-1,2,5,5-tetra-methyl-1-naphthalenyl)-3-methl-2-penten-1-ol(17)、kolavenol(18)、(13 E)-2-oxoneocleroda-3,13-dien-15-ol(19)、2β-hydroxykolavenol(20)、ent-3β,4β-epoxyclerod-13 E-en-15-ol(21)、2-oxodihydrokolavenol acetate(22)和(3α,4β,13 E)-4-ethoxyneoclerod-13-ene-3,15-diol(23)。化合物2、4、6~9、11、13、14、17~20、22~23为首次从樫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体外PTP-1B抑制活性评价所得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发现化合物3、12、16、21具有抑制PTP-1B作用,其IC_(50)值分别为31.25±0.64、0.30±0.56、0.64±0.51和78.50±0.59μmol/L。  相似文献   

12.
细胞生物学1.删除2 .1,3,5 ,6 ,73.删除4 .2 ,6  2 ,3,4 ,5  6  1,3,5  1,3,5  8  75 .A   B6 .A  B  C   E  D  F7.7a.(1) 5 80   (2 ) 3407b. 8.DNA解旋酶 2引发酶 1DNA聚合酶 有 3′- 5′外切核酸酶活性 5DNA连接酶 4拓扑异构酶 DNA聚合酶 有 5′- 3′外切核酸酶活性 39.   C)   · H      · H      ·E      ·F10 .R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聚合酶在 DNA区域开始识别和结合 A B聚合方向 D D酶在模板链上移动的方向 C C核苷酸底物加到生长链上的核苷酸类型 F E3′- 5′外…  相似文献   

13.
从凹叶瑞香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瑞香黄烷A(1),瑞香黄烷B(2),瑞香黄烷C(3),瑞香黄烷E(4),瑞香黄烷F(5),芫花素(6),芫根苷(7),4,′5-二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8),瑞香新素(9),5′′-去甲氧基瑞香新素(10),左旋松脂酚(11),瑞香醇酮(12),紫丁香苷(13)和丁香醛(14)。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高效制备薄层层析等手段对茄属植物光白英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阐明,发现并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白英醇E(1)、白英醇F(2)、白英醇A(3)、白英醇B(4)、白英醇C(5)、江西白英素A(6)、江西白英素D(7)、布卢门醇A(8)、去氢催吐萝芙醇(9)、3β-羟基-5α,6α-环氧-7-大柱香波龙烯-9-酮(10)、布卢门醇C(11)、东莨菪内酯(12)、(1'S,2R,5S,10R)-2-(1',2'-dihydroxy-1'-methylethyl)-6,10-dimethylspiro[4,5]dec-6-en-8-one(13)、chakyunglupulin A(14)、9,10,13-三羟基-反-11-十八烯酸(15)、2-(1',2'-dihydroxy-1'-methylethyl)-6,10-dimethyl-9-hydroxyspiro[4,5]dec-6-en-8-one(16)。化合物1~11、13、16为倍半萜;化合物1~16均为首次从光白英中发现。  相似文献   

15.
(续 2 0 0 3年第 38卷第 10期第 5 7页 )  植物解剖及生理学B10 在答题纸的表中适当的空格里写出数字 (每个数字只能使用 1次 )。结构数目A.周皮B.初生韧皮部C.韧皮纤维D.木栓胚细胞E.栓内层F.次生韧皮部G.管胞B11 图表明裸子植物茎的横切片 ,在答题纸的表中写出与植物结构一致的数字 (每个数字只能使用 1次 )。植物结构数字A.早材B.筛管C.晚材D.树脂道E.伴胞F.木质部薄壁细胞B12 下面的性质从属于植物的特异结构和过程。写出与结构一致的数字填在答卷的表中 :1)调节输入的离子到根中 ;2 )当植物保持在暗中时的质体 ;3)在裸子植…  相似文献   

16.
锦鸡儿属植物14个种类的核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周其兴  杨永平  张明理 《植物研究》2002,22(4):T006-T007
报道了锦鸡儿属Caragana 14种的核型,体细胞中期染色体的核型分别为:(1)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2n=16=19m 7sm;(2)印度锦鸡儿C.gerardiana Royle 2n=16=12m 4sm;(3)锦鸡儿C.sinica(Buc‘hoz)Rehd。2n=24=15m 9sm;(4)狭叶锦鸡儿C.stenophylla Pojark 2n=32=21m 10sm 1st;(5)短脚锦鸡儿C.brachypoda Pojark.2n=16=8m 5sm 3st;(6)云南锦鸡儿C.franchetiana Kom.2n=16=13m 2sm 1st;(7)甘蒙锦鸡儿C.opulens Kom.2n=16 1b=8m 7sm 1st 1B;(8)刺叶锦鸡儿C.acanthopylla Pojark.2n=16=12m 4sm;(9)红花锦鸡儿C.rosea Maxim.2n=16=10m 6sm;(10)扁刺锦鸡儿C.boisi Schneid.2n=16=11m 4sm 1st;(11)二色锦鸡儿C.bicolor Kom.2n=16 1b=10m 6sm 1B;(12)川西锦鸡儿C.erinacea Kom.2n=16=12m 3sm 1st;(13)粗刺锦鸡儿C.crassispina Marq.2n=16=10m 6sm;(14)树锦鸡儿C.arborescens Lam.2n=16 1b=10m 6sm 1b.其中短脚锦鸡儿、云南锦鸡儿、红花锦鸡儿、扁刺锦鸡儿、二色锦鸡儿、粗刺锦鸡儿的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蒙古长爪沙鼠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蒙古长爪沙鼠标准G带染色体的核型 ,提供可靠的细胞遗传学的背景数据。方法 雌、雄各 3只成熟长爪沙鼠 ,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制片、镜下观察分裂中期的淋巴细胞。随机计数 10 0个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确立长爪沙鼠体细胞染色体数目。选择 10个典型细胞测量染色体基本数据 ,建立标准G带核型。结果 长爪沙鼠染色体数为二倍体 ,4 4条染色体 ,可划分A、B、C、D、E、F六组。中着丝点区域的 11对 ,主要分布A、C、E三组中 ;近中着丝点区域的染色体 5对 ,主要分布B组中 ;端着丝点区域的染色体 5对 ,主要分布D、F组中 ;x为第 6号中着丝点染色体 ,y为端着丝点的区域染色体大小在 14号与 15号染色体之间。结论 长爪沙鼠染色体为 2n =4 4 =2× 11m +2× 5sm +2× 5t+(x)m +(y)t  相似文献   

18.
以迟缓爱德华菌株2CDM001为抗原,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迟缓爱德华菌的单抗8D11、8H4、2F4、18C12、16E2、20D3、19G2、5F7、4E6、7C5、18H9。在特异性方面,单抗8H4和2F4特异性较差,与美人鱼弧菌ATCC33539、鮰爱德华菌ATCC33202等参考菌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而其余9株单抗特异性强,与实验中用到的除迟缓爱德华菌外的参考菌株均不结合;但与迟缓爱德华菌分离株的检测结果表明,仅有20D3和8H4可与所有分离株结合,其余单抗不能与实验中所有迟缓爱德华菌发生反应。由于单抗8H4与美人鱼弧菌ATCC33539有交叉反应,因此选单抗20D3和兔源多抗建立迟缓爱德华菌的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达到5×10~7CFU/mL。本研究扩充了迟缓爱德华菌单克隆抗体库,为迟缓爱德华菌单克隆抗体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更多参考数据和可选择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心不甘中甾体皂甙元的分离和结构鉴定(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心不甘(Tupistra aurantiaca Wall et Backer)根的醋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除可得到1β、2β、3β、4β、5β、7α-hexahydroxyspirost-25(27)-en-6-one外,还得到7个游离的甾体皂甙元A—G,其中A及B分别为3-epiruscogenin及3-epi-neoruscogenin,F为△~(25(27))-pentrogenin(6)、C、D和E系新化合物,经IR、MS、~1H NMR及~(13)C NMR谱鉴定分别推定为ranmogenin A(3)、B(4)和C(5)(兰茂甙元甲、乙和丙)。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阴地翠雀花(Delphinium umbrosum Hand.-Mazz.)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从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HR-ESI-MS、1D和2D 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包括13个牛扁碱型C19-二萜生物碱:牛扁碱(1)、氨茴酰牛扁碱(2)、majusine A(3)、14-deacetylajadine(4)、ajacine(5)、14-deacetylnudicauline(6)、甲基牛扁碱(7)、德尔色明A和B(8)、delavaine A free acid和delavaine B free acid(9)、德拉瓦印A和B(10)、拉翠碱A和B(11)、umbrosumine C(12)、umbrosumines A和B(13),以及1个异喹啉类生物碱:S-glaucine(14)。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测试了化合物(3~8、10~13)对脂多糖诱导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产生NO的抑制作用,以及化合物1~14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所有测试化合物均无明显抗炎及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