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细胞外间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细胞外间质由四大家族组成,胶原蛋白,蛋白多糖。弹性蛋白和细胞外间质糖蛋白。细胞外间质成分不仅仅是细胞的惰性支持物,它具有活性的生物功能,例如细胞粘附及迁移,甚至涉及基因表达。细胞外间质研究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生物学领域。  相似文献   

2.
孙敏 《植物学通报》1991,8(2):64-64
在植物学(形态解剖部份)教学中讲述顶端分生组织的结构及活动时,要涉及到原始细胞的概念。目前,由华东师范大学主编,供高等师范院校使用的《植物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对原始细胞的概念作了这样的解释:“什么是原始细胞?它们是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或分生组织分裂后,衍生细胞中的那些仍能保持分裂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也就是新的原始细胞”(p.80)。笔者认为,这一概念未能正确地反映出原始细胞的本质以及原始细胞与衍生细胞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细胞凋亡基因的发现李雨民,孙元明(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300192)细胞凋亡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的形态变化和生化改变的细胞死亡过程,机体启动这一机制以清除无用和有害的细胞。近来细胞凋亡基因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80年代以来Horvitz等在研...  相似文献   

4.
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一般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并通过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后再生产。脾脏内含有B1细胞、Mz-B细胞、T1 B细胞、T2 B细胞、初始B细胞、致敏B细胞、短寿命浆细胞、中心母细胞、中心细胞、抗体分泌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使用的抗原多为蛋白质,经典的免疫策略要用抗原反复刺激免疫动物,所获单克隆抗体类型多为高亲和力的免疫球蛋白G(IgG),结合近期发明的一些新技术等,可认为与骨髓瘤细胞有效融合的主要是由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抗体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同源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CIK细胞的表型、增殖活性的变化,及抗急性白血病细胞活性.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结果: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 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 CD8+、CD3+ CD56+双阳性细胞比率较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在2.5∶1-20∶1的效靶比范围内,DC-CIK共培养物对AML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5),且杀伤率与效靶比呈正相关.结论:DC-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对AML细胞的杀伤活性均高于CIK细胞,为DC-CIK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宝福凯 《生命科学》1994,6(5):25-27
细胞粘附分子是指由细胞合成、存在于细胞膜或胞外、可促进细胞粘附的一大类分子的总称。研究表明,细胞粘附分子在胚胎发育、伤口愈合、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以及病毒感染、肿瘤转移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细胞粘附分子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机体的重要生理过程和病理机制,并为肿瘤、AIDS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细胞粘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s,CAM)是多细胞生物的重要功能分子,在形成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与功能、细胞的游走与运动、机体的发育与成长、伤口的愈合、神经的再生、病毒感染、肿瘤转移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油樟油细胞和粘液细胞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薄切片法对油樟茎叶油细胞和粘液细胞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油细胞最早发生于第二叶原基以及茎端皮层和髓的基本分生组织中。未出现油细胞以前,在上述器官的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分生组织中,难以区分油细胞的原始细胞与周围细胞,当油细胞原始细胞呈现出体积较大,液泡化程度较低,细胞核大而明显的特征才明显可辨,以后经过液泡融合,油细胞成熟和油细胞的细胞质解体阶段而成为一贮油的囊,而且油囊连接在杯形构造上,粘液细胞的早期发育过程与油细胞的相同,而在细胞液泡化的后期,靠近大液泡的细胞质中产生粘液物质。并扩散到大液泡中,粘液物质不断产生,变浓,占据整个细胞腔,细胞质解体后而成为完全成熟的粘液细胞,因此可见,油细胞和粘液细胞是同源的,也可能粘液细胞是由油细胞转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8.
细胞药物是以不同细胞为基础的用于疾病治疗的制剂、药物或产品的统称,是继放疗、化疗之后又一种临床有效的治疗手段,可实施个性化治疗。细胞药物的种类很多,按其生物学特性可分为传统体细胞、免疫细胞以及各种不同的干细胞等。经体外操作过的细胞群,如肝细胞、胰岛细胞、软骨细胞、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体外加工的骨髓或造血干细胞和体外处理的肿瘤细胞(瘤苗)等。细胞药物已在一些难治性疾病中得到应用,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和抗衰老等。细胞治疗涉及的细胞种类很多,且不同细胞或不同治疗方法各有特点。运用不同的细胞药物来修复病变细胞,以重建受损的功能细胞和组织,恢复其生物学功能,为细胞丢失或损伤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作为一种分泌性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中,不仅调控肿瘤细胞的转移、侵袭和增殖,也在炎症反应、血管再生等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OPN通过与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地激活细胞内信号途径,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参与调控细胞的生存。大量实验证实,OPN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尤其是对于肿瘤细胞。但在有些细胞中,OPN对细胞命运的影响却恰恰相反。本文综述了OPN在不同条件下对细胞存活、活化和增殖,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的多重作用及其作用途径,为进一步研究OPN对不同细胞作用的受体及其信号网络机制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抗蹭丝蛋白的免疫荧光染色和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测定,对HeLa细胞和BHK-21细胞实验交叉污染系统中两种细胞的消涨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当BHK-21细胞实验污染HeLa细胞后,其消涨趋势总是BHK-21细胞高,其次是HeLa的生长速率明显比BHK-21细胞高,其次是HeLa细胞可能分泌某种抑制BHK-21细胞生长的因子,而两种细胞的营养竞争可能对BHK-21细胞的被淘汰不是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物讲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时 ,简要阐述了子细胞壁的形成过程 ,即当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的同时 ,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一个细胞板 ,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散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其实 ,细胞板和细胞壁是有区别的 ,不能混为一谈。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当染色体接近两极时 ,在赤道板区域形成了成膜体。在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 ,成膜体是由许多微管聚集而成 ,同时还有高尔基体或内质网起源的小泡 ,它们不断的聚集到赤道板的位置上融合成细胞板 ,而微管是由蛋白质构成 ,因此组成细胞板的物质是蛋白质。细胞板的化学组成果真是蛋白…  相似文献   

12.
细胞内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内吞(endocytosis)是细胞从周围环境中摄取各种物质的过程,是细胞生理代谢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几乎所有的真核细胞都通过内吞作用摄取细胞外基质中的大分子。70年代中期,Steinman等人发现了细胞膜系就再循环现象,Goldstein等人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描述了由受体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lipoprotein,简称LDL)内吞过程,这两项成果使细胞内吞成为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  相似文献   

13.
细胞粘附分子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周同  汤雪明 《生命科学》1994,6(3):27-31
细胞粘附分子研究的某些进展周同,宋长玲(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汤雪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上海200025)研究证实,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间粘附及相互作用是机...  相似文献   

14.
骨髓基质细胞的特征及其在细胞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冰冰  卢健  陈诗书 《生命科学》2000,12(4):152-154,161
骨髓基质细胞是一类独特的间质干细胞,可分化为多种非造血系的组织。骨髓基质细胞具有贴壁生长的特性,因而易于在体外分离和扩增;另外骨髓基质细胞可在体内外表达多种治疗性的外湖目的基因。因此,骨髓基质细胞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性细胞的基因治疗中的靶细胞。本文对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细胞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人颈椎间盘髓核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并对其细胞表型进行鉴定。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人颈椎间盘髓核细胞,进行单层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和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并行甲苯胺蓝、Ⅱ型胶原及CK8免疫组化染色对其细胞表型进行鉴定。结果:原代髓核细胞凋亡率6.1±1.4%,S期细胞比例7.3±0.5%。贴壁后形态为多角形或短楔形,传代后生长加速。细胞呈甲苯胺蓝异染性;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只有少量椭圆形大细胞CK8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论:成功建立人颈椎间盘髓核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并证实成年后髓核内仍有少量细胞保持脊索细胞表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人颈椎间盘髓核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并对其细胞表型进行鉴定。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人颈椎间盘髓核细胞,进行单层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和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并行甲苯胺蓝、Ⅱ型胶原及CK8免疫组化染色对其细胞表型进行鉴定。结果:原代髓核细胞凋亡率6.1±1.4%,S期细胞比例7.3±0.5%。贴壁后形态为多角形或短楔形,传代后生长加速。细胞呈甲苯胺蓝异染性;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只有少量椭圆形大细胞CK8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论:成功建立人颈椎间盘髓核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并证实成年后髓核内仍有少量细胞保持脊索细胞表型。  相似文献   

17.
细胞凋亡与线粒体细胞色素c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细胞色素c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Kerr于1972年提出了细胞凋亡(apoptosis),随后发现细胞凋亡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中,与细胞的生长发育,免疫调节以及许多病变如肿瘤有直接关系。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是一个相对主动的过程,伴随着一系列形态上...  相似文献   

18.
繁茂膜海绵原细胞富集细胞团培养过程中的细胞迁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旭鹏  张卫 《生物工程学报》2008,24(12):2133-2134
海绵是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来源, 近10年来, 从海绵中发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占海洋生物来源的30%以上, 并且大多具有显著的抗肿瘤, 抗艾滋病病毒的活性。但是, 由于海绵生物量不能满足这些活性物质进一步研究和商业化的需求, 目前仅有一种活性物质被成功的商业化, 这不仅是商业开发的损失, 也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活动的一种损失。为了解决海绵供给不足的问题, 人们进行了包括化学合成、海绵养殖以及海绵细胞培养在内的多种尝试,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海绵细胞离体培养技术是最有可能彻底解决海绵供给不足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海绵自身的特殊性, 还没有人成功的建立起海绵细胞系以满足生产需要。人们发现, 海绵细胞的相互接触对于离体海绵细胞长期培养至关重要。经过多年的探索, 大连化物所海洋生物产品工程组建立了开发出了海绵原细胞富集细胞团培养技术, 通过对海绵组织内的原细胞进行富集来获得可长期培养的海绵细胞。海绵原细胞是海绵组织内的“干细胞”, 具有很强的分化、增殖潜力, 同时也是海绵组织内负责消化的主要细胞类型。为了探索海绵原细胞的增殖、分化规律, 本研究基于海绵原细胞富集细胞团培养体系, 构建了海绵细胞培养实时观测平台, 对繁茂膜海绵原细胞、领细胞、上皮细胞3类主要海绵细胞类型在海绵细胞团形成及生长的全过程进行观察, 了解不同类型细胞迁移规律的变化。通过对视频记录进行分析,发现离散的海绵细胞与细胞团内的海绵细胞具有截然相反的运动规律, 海绵细胞的运动具有很强的协同性。伴随原细胞在细胞团内不停息的迁移, 还观察到海绵细胞团内新生骨针的迁移以及细胞间进行颗粒物质的传递。这些信息的获得, 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不同细胞的功能与作用, 也有助于在此基础上探索海绵细胞的增殖、分化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19.
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数量的生物稳态是通过细胞增殖和细胞死亡之间的平衡来维持的。目前认为,细胞死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各种突发的,意外的事件所致的细胞死亡,即病理性细胞死亡,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坏死。另一类为生理性细胞死亡,又称为编程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凋亡(apoptosis)。细胞凋亡与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生殖器疱疹初发患者(GH)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B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初发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B细胞的表达水平,并与6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RGH)、3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1)初发组和对照组相比,除NK细胞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外,其他差异无显著性;(2)初发组与复发组相比,初发组T细胞、CD4^+细胞、CD4^+/CD8^+均高于复发组,CD8^+细胞百分比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B细胞、NK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3)复发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中T细胞、CD4^+细胞、NK细胞所占比例,CD4^+/CD8^+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CD8^+细胞百分比升高,差异有显著性;B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生殖器疱疹初发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