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北京市中小学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 方法:数据来源于201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北京市3个城区、4个郊区每区选取小学、初中各4所学校共3 566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抽取静脉血检测维生素D和血生化指标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对血脂异常发生风险的影响。 结果:在3 566名中小学生中,血脂异常的有735人(20.6%),维生素D不足的有947人(26.6%),维生素D缺乏的有824人(23.1%)。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地区、体型、尿酸和空腹血糖变量后,发现维生素D不足和维生素D缺乏对总血脂异常发生的风险没有影响;而与维生素D适宜者相比,维生素D不足降低了TC异常发生的风险,增加了TG异常发生的风险;与维生素D适宜者相比,维生素D缺乏降低了TC异常和LDL C异常发生的风险,增加了HDL C异常发生的风险。结论:北京市中小学生血脂异常、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的情况均较为严重,需引起重视;在该研究样本中,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对总血脂异常的发生风险没有影响;维生素D不足降低了TC异常发生的风险,增加了TG异常发生的风险;维生素D缺乏降低了TC异常和LDL C异常发生的风险,增加了HDL C异常发生的风险。维生素D与血脂异常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2.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全球范围内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可致腺体增大而引起排尿受阻,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维生素D是人类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其缺乏可以导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生,近年来也引起广大学者广泛关注。我们简要综述维生素D缺乏导致BPH的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及其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对BPH的治疗机制研究,为相关研究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D一直被认为是骨骼健康的营养元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还具有其他众多生物学功能,暗示着其在癌症和慢性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对人群维生素D缺乏状况及其引发的疾病进行了综述,并简单陈述了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以及可以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脂溶性营养素,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维生素D对人类健康的作用逐渐被发现。已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不仅与多种骨代谢相关疾病有关,并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关系密切。在骨代谢方面,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会导致软骨病、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甚至会导致急性跌倒事件的发生和骨折的形成,而甲状旁腺激素(PTH)是骨代谢过程中的关键分子。本文综述了维生素D代谢过程及维生素D受体多样性及维生素D与甲状旁腺激素(PTH)相关性,以便有助于探究维生素D与骨代谢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D对人体的生长、代谢和免疫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D易引起佝偻病。艾滋病病毒(HIV)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HIV感染者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普遍偏低。近期研究发现,维生素D诱导细胞发生自噬,提高抗菌肽表达,对HIV病毒复制起抑制作用。利用维生素D制剂辅助治疗HIV疾病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说到维生素D,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它最早被发现的作用就是促进钙质吸收和骨骼发育。如果缺乏维生素D,成人就会患软骨病(Osteomalacia)1,小朋友则会更加严重,表现为佝偻病,直接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2。有研究表明94%的中国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这些人中有42%还有代谢综合征。维生素D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获得:食物摄取,药物补充和日照。因此,营养匮乏的欠发达地区和日照时间短暂的高纬度地区是软骨病乃至佝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糖尿病患者群体维生素D的膳食摄入状况,为维生素D缺乏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4年11月的糖尿病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伴有基础疾病等基本资料,按年龄分成人组(26~64周岁)和老年人组(>65周岁)。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调查就诊前一天的膳食情况,参考美国农业部发布的食物成分表,计算出膳食总能量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同时采用简化食物频率法调查过去1个月内患者高维生素D食物的进食频率,同时调查含维生素D膳食补充剂或功能性食品的摄入。结果:糖尿病患者机体维生素D的缺乏普遍存在,且更加严重,成人组和老年人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409±114、362±155nmol/L。由于营养治疗限制了富维生素D食物的应用,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的总摄入(2717±913、3326±1113U)明显低于同龄正常人每日推荐量(400、600U),这对糖尿病维生素D缺乏的防治提出了挑战。结论: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摄入明显不足,体内维生素D普遍缺乏,为防治维生素D缺乏,除户外活动动外可能需要膳食补充剂或强化食品额外补充。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肝炎仍为常见多发的感染性疾病。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固醇类衍生物,参与调节钙磷吸收、免疫与抗炎、细胞增殖与分化等重要生命活动。新近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维生素D普遍缺乏,维生素D又具抗病毒作用,凸显出维生素D与病毒性肝炎的正相关性。本文综述维生素D的代谢补偿途径、受体信号通路与病毒性肝炎发生的分子机制,拟构建基于维生素D的病毒性肝炎发生、诊疗新策略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段金楠  蔡群  王浩  盛吉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5):614-617, 封三
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其除了可调节钙磷代谢,参与骨骼生长外,还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和抗炎抗纤维化等参与多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ILD)是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一组肝脏炎症性病变,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与AILD存在相关性,AILD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普遍降低,补充血清维生素D可降低肝损伤和肝纤维化程度。因此,探究维生素D在AI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对维生素D在AILD中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清维生素 D(维生素D)水平并探讨其与D 二聚体(D DI)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包括对照组 49 例、RSA组65例及不孕组65例)患者血浆总维生素D水平和D DI水平。结果:RSA组和不孕组患者血浆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RSA组和不孕组两组患者间维生素D水平无显著性差异。RSA组血浆D DI水平显著高于不孕组及对照组(P<0.05);RSA组维生素D水平与D DI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SA 患者及不孕患者中维生素D不足的比例较高;RSA组维生素D水平不足及其与之相关的血浆D DI增高倾向,可能参与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过敏性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和介质共同参与的以气道炎症为特征的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极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维生素D最经典的作用是调节钙和磷的吸收,近年来随着对维生素D代谢和生物学效应的深入研究,发现维生素D对人体免疫系统存在更广泛的影响,在大多数疾病中均能发挥作用。维生素D参与哮喘辅助治疗的机制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通过免疫学机制调节Th1/Th2平衡,降低气道重塑的风险。此外,维生素D能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和比例,可能通过“肺—肠轴”缓解哮喘。在此基础上,维生素D与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联用,可以增强药效,减少药物用量。本文就维生素D辅助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引起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帕金森病患者及老年人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这可能是帕金森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由于维生素D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调节神经营养因子,降低神经毒性的功能,能同时针对几种导致神经退行性病变因素发挥作用,特别是老年人纠正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阻止神经元的损失和PD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因此补充维生素D可能成为治疗PD的方法。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有相关性。该文就维生素D及其受体在帕金森病中可能发生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怀孕早期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建档的387名孕早期妇女,由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收集其基本信息。早上空复采血后,检测维生素D浓度并收集维生素D代谢相关基因位点的SNPs数据。结果:孕妇维生素D总体水平为(20.13±9.11)ng/mL,维生素D不足率为91.2%。维生素D浓度与年龄、孕前BMI、孕次、产次、GCrs7041多态性等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GCrs2282679多态性相关(P<0.05),与T/T型相比,G/G型维生素D浓度低3.46个单位(95% CI -6.53~-0.39,P=0.027),G/T型维生素D浓度低1.75个单位(95% CI-3.65~0.16,P=0.07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rs2282679的G/G型具有较高的维生素D缺乏程度(OR=0.273,95% CI 0.126~0.592,P=0.001),而高年龄人群具有较低的维生素D缺乏程度(OR=2.679,95% CI 1.040~6.902,P=0.041)。结论:怀孕早期孕妇维生素D普遍不足,且维生素D浓度与GCrs2282679的多态性有关,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D(vitamin D,Vit D)除了经典的钙磷调节作用外,近年来大量研究还发现其与免疫调控密切相关,与多种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关联,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全球发病率高、分布广泛的免疫性疾病之一,了解其发病机制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存在积极的意义。而维生素D缺乏在SLE患者中比一般人群更普遍,过去的十多年里,在全球范围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了维生素D在SLE中的免疫调控作用,本文就其近年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孕妇妊娠早期维生素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维生素D缺乏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产科正规产检并分娩的非孕前糖尿病孕妇,在其建卡初检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血清25(OH)D3水平;妊娠24-28周行糖筛查及糖耐量试验,诊断是否为妊娠期糖尿病GDM。收集并整理孕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BMI、维生素D测定孕周与测定季节、孕期维生素D补充情况等信息。结果:1000例孕妇中,GDM发病率为11.5%,维生素D缺乏比例占67.4%;其中,约有54%孕妇常规补充复合维生素,约含维生素400 IU/天,10%孕妇常规补充维生素D。GDM孕妇25(OH)D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7)。维生素D缺乏孕妇发生GDM的风险是维生素D水平较高组的1.944倍,且在秋冬季更易发生GDM。可以考虑在孕14-16周进行维生素D水平的早期测定。结论:孕妇维生素D缺乏十分普遍。妊娠早期孕妇低维生素D水平可能增加孕妇胰岛素抵抗及孕期发生GDM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血清中维生素A、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E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并诊断为GDM的孕妇1000例为实验组;另选取无GDM孕妇1000例为对照组。采用反向高频液相色谱荧光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其血清维生素A、E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er,HPLC-AS/MS)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结果:GDM孕妇血清中维生素A水平与无GDM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DM孕妇血清维生素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DM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血清维生素E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51,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低,维生素E水平高,且两者有一定相关性,可能共同参与了G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D膳食参考摄入量的再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新临床研究显示,维生素D有众多的健康功能.但目前维生素D的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过低,阻碍了维生素D营养功能的临床应用,应该更新评估.本文综述儿童、成年人、老年人和孕产妇的平均需要量(EAR)和推荐摄入量(RNI),鼓励增加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综述美国营养责任委员会(CRN)对高剂量维生素D摄入风险的再评估,提高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最后建议能否考虑将中国维生素D的UL由 20 μg提高到 50 μg.  相似文献   

18.
<正>一些中老年人会服用维生素D来预防骨质疏松。然而一项新研究发现,对于健康中老年人来说,这一预防效果并不明显。英国新一期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了新西兰科研人员的报告。研究者指出,他们综合分析了此前23项考察维生素D补充剂提高骨密度效果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涉及4082名健康成年人,平均年龄为59岁。分析结果显示,服用维D补充剂对于提高髋关节、脊柱和前臂的骨密度没有效果,对于全身骨骼整体骨密度的提高也基本无效,这种做法只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湖北省松滋市117例7~12岁儿童维生素D水平与其血脂关系,评价本地区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2017年在松滋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体检的7~12岁儿童,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BMI以及血脂指标。结果:单纯性肥胖组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为(10.96±1.64)ng/mL,严重低于正常对照组[(23.93±5.01)ng/mL](P<0.05),超重组的维生素D水平[(16.33±3.54)ng/mL]也低于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其对应的BMI呈显著负相关(r=-0.78,P=0.000)。肥胖组的TC、TG、LDL C水平显著高于超重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松滋市肥胖、超重的儿童体内血清维生素D水平营养状况存在不足和严重缺乏的现象,与光照时间不足、户外活动缺乏有关,建议对维生素D缺乏的儿童进行膳食干预,加强户外活动,重视肥胖与维生素D等相关营养素的知识宣教,减少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来自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plos medicine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结合遗传分析和实际观察结果发现低水平的维生素D与多发性硬化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可以使人变得非常虚弱,并特定性地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导致其脱髓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疾病常见于年龄在20岁到40岁之间的年轻人,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治愈多发性硬化的方法。虽然一些观察证据表明体内低水平的维生素D与多发性硬化发生风险有关,但是由于这些研究中的多发性硬化病人常常同时具有其他可能导致发病风险增加的未知因素,因此很难找到低水平维生素D与多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